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854|回复: 2

[原创]宣昶玮谈认知与修证的境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16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宣昶玮在一篇文章中曾经说过,学习佛学,并且想借学佛而获得大智慧,即获得对世界真知的人,一共有三种类型。一种是修而内证、一种是修而外证、最后一种是证而不修。相应于这三种人,我们都可以找到实例。例如,梁启超就是属于证而不修者,熊十力,也是此一类。而修而内证者,我们可以举禅宗六祖惠能为典型。至于修而外证的,则是本人的情况了。
  
  有读者看了宣昶玮的一番议论后,向宣昶玮要求:
  
  “宣老师您好,看过您的文章,真的很喜欢。能在网上认识有实修实证的人真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您说您是修而外证,卡萨活佛是修而内证,还有梁启超的证而不修,您能为学生开示的详细些吗?学生怎么做才可避免落入这样那样的弯路。在修证的路上您能给学生一些指点吗?谢谢您了。冒昧的打扰,请您见谅!学生非常盼望有缘分和福分,能在修行的路上得到您的指教。”
  
  关于如何才能更好的修行,宣昶玮已经写了一篇短文谈了自己的观点;现在要谈的,则是修与证的类型问题了。
  
  以前曾有佛教内的朋友,说宣昶玮说话不知道谦虚。
  
  他的意思,是宣昶玮应该在文章中,多称自己为“后学”、“本人不才”、“所谈仅为寸见,恭请行家指正”之类。
  
  这位朋友的建议,自然是好意,但颇让宣昶玮为难。
  
  因为如果要讲实话,有时候确实不好谦虚。
  
  例如有一个人,明明认为自己发明了一部世界顶尖的机器,但在宣布自己的发明时,却要说:“这个机器也不值一文,请大家不必重视”么?
  
  宣昶玮认为如果谦虚变成了虚伪,甚至一味的谦虚会破坏极正当的事情的时候,这个谦虚似乎就不是好东西了。
  
  以上的话,算是开场白。下面要说的,是本文的实质性内容了。
  
  宣昶玮所指的内证,是指修行者内心自悟,不依外部的实践经验,有内心自无而生的感觉。这样产生的智慧好象纯粹自心而生,不假外缘,离概念名相。
  
  由内心而得的智慧,经对照佛法,殊为契合,两相无违,即为内证。
  
  而这一整个修行与得智慧、验证智慧的过程,就是修而内证。
  
  这种情况是以大修行为主,以内学为辅而得的。
  
  修而外证是在大量学习世俗知识的情况下,以大修行为基础,为主要破障力,在对外学自学自悟的基础上,内心自然而然突生智慧,最后打通迷惑获得真知。
  
  修行与外学而得的智慧,经对照世俗万法,和对照佛法,殊为契合,两相无违,即为外证。
  
  而这一修行、学习与得到智慧、验证智慧的整个过程,就是修而外证。
  
  证而不修是指:其人饱学世俗学问,也饱学佛教经论,亦自学自悟,冥思苦想以求真知。但此人仅仅以学为主,而不重修行,或不屑于去修行。在这种情况下,用学习得来的知识,试图去究竟世俗知识和佛法的真谛。即欲以学为主去获得大智慧,即是证而不修。
  
  这里的证,是指企图用理性去验证自己的对世界的理解;这里的“不修”,是指其人以学为主,不进行修行,或虽有修行也是小修行,而不是菩萨道一类的大修行。
  
  要获得真知必须仰仗大修行,这不论是修而内证还是修而外证均是如此。一个人仅念念佛号,拜拜佛和菩萨之类,那只是小修行。而小修行是不足以获得大智慧,即获得真知的。
  
  很不容易作到的,是大修行。
  
  佛陀原是一个王子,放着荣华富贵不享受,偏偏要去思念人间和众生的苦难,并发愿要去普度众生。这样的境界,不是每一个人想有就有的。所以,大修行是极难的。佛陀如果没有这种极高的境界,就不会有那种卓绝的修行,也就不会有最终的,那种极高的智慧了。
  
  大智慧要仰仗大修行而来。智慧“大”的程度,和“大”修行的“大”成正比。那种以为只要苦钻研学问,就能获得大智慧者,只是一相情愿。
  
  哲学家以为依靠他们的冥思苦想就能了解世界的真相,所以他们热中于本体论的研究。而实际上哲学连时空到现在都解释不清楚,更不用讲了解生命了。
  
  大修行而得到的是大智慧,刻苦学习与钻研而能得到的只能是小智慧。而小智慧是不能与大智慧相提并论的。宣昶玮这样说也许有人会不服气。那么好吧,也许有一天有人公布一点儿大智慧了,到那个时候再来看看,那些哲学巨人的发现,是怎样的和大智慧相比只能算小智慧的?
  
  宣昶玮曾经写过一篇:《请追求真知者注意:宗教高于哲学》。许多人看了后觉得宣昶玮莫名其妙。那么现在这篇短文就拿来作为注解,大家也许多少可以明白一些,宣昶玮的那些话是一种什么意思了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17 1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修行者,是必须要有好师傅、菩提心、实修实证,这才成修行人。

对与内证、外证。。。。。。都是妄想杂念,不如当下过而不回头即是无念无为方成妙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2 15: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11-19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毗卢性海在2011-11-17 10:26:00的发言:

    真正修行者,是必须要有好师傅、菩提心、实修实证,这才成修行人。

    对与内证、外证。。。。。。都是妄想杂念,不如当下过而不回头即是无念无为方成妙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11-25 02:40 , Processed in 0.1464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