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花一世界 于 2016-6-23 16:07 编辑
顶礼无上尊贵南无仁波切大日明王金刚上师本尊空行护法善神们!
顶礼精神领袖主圣尊海空神佛祖师!
祈请南无仁波切大日明王金刚上师本尊空行护法善神们加持!喇嘛钦诺!!!!
我来说一下四皈依,四皈依是密宗达到的要求,咱们 一般显宗是三皈,一般居士有三皈五或,但是密宗是四皈依,作为一个一般的凡夫众生,靠无明作用最抵触的两点核心一个就是依止,一个就是菩提,而我们成就的核心最关键其实最关键也就这两点,没有菩提不见上师,没有上师无法证得圣义谛的菩提心,也这是咱们一般平常讲对于善知识的依止,也可以观照我之前做的开示圣人善知识都是人法不二,人即法法即人人法不二随众生分别境界,人法分别的境界以法来相应上师,相应明师的加持,通过这样一种修行大恭敬心,大信心地相应 , 而证得圣义谛大菩提心,证得佛果。所以说 修行的轨道,其实最关键就是善知识依止的根本能够把握好,但是善知识的相应你必须得有一个菩提心的基础,菩提心也很难发的,我也说过菩提心非常非常难以发起无伪的菩提心,一般发的都是假心,都是一时性起,都是一种错解,以为自己好像在一种利益,舒服一种状态下,帮助别人好像就叫做菩提心,其实不然都有很多的我执纵欲,甚至都是私欲的贪执,对于自己爱贪的对境,很多在世间的很小的范围之内,所以菩提心得有慈悲心作为基础,慈悲心要有出离心为基础,出离心还是得有依止,依止的根本是有次弟的,最开始的一种结缘的信心, 结缘的佛缘这种依止的信心标准,要有皈依的标准,显宗的三皈,到达密宗的四皈依的标准,达到成就的标准。所以依止在显宗来说恒顺了随顺了众生我执极其地 深重,对依止处没有什么太强烈的信心, 对无明反而根深蒂固的执着,生生世世无量 的积累,对于慈悲菩提难以升起 迁就众生来修因地修法,三皈呢善知识来说,首先恭敬信心,但是 不需要达到视师如佛的状况,所以说依止处在三皈依还是究竟为佛, 但是佛的真正的概念,只有佛才能证得,只有佛的境界才能真实地理解,那你凡夫境界,那只能知道佛是究竟圆满慈悲智慧, 在世俗谛的一种描述而已,可以说自身观照是没有前提和没有底线的当然也是有一定的标准,不是那么深入标准,也没有前提和底线的恭敬心和信心,其实要求自己慢慢地升起这种觉知。然后对于善知识来说,包括咱们讲师父嘛,僧宝一般出家众,当然呢,咱们的依止处也未必绝对是出家众,因为有些智者圣者他显现在家相, 心已达到出家的证量,出家的心。这要根据因缘而决定,维摩诘居士在释迦牟尼佛时期,维摩诘居士也是一个长老,维摩诘长老,当时佛陀的很多弟子也是恭敬地祈请他的加持,祈请他给开示,给开示佛理。其实他呢来说他的证量是相当高的,虽然示现白衣,在家居士相,但是他的证量远远高过于出家人,显现居士相,他有维摩诘居士解脱经。也从中能看到他的份量。 包括 比如 噶举 派历代的一些传承上师们显现在家居士相,大家知道马尔巴上师啊,刚果巴等等,示现的身形都是在家居士的身形,但是他的 证量是远远高过出家众的,主要看心地的出家,但是对于一般的信众来说, 没有办法真正了知相续,就是心嘛,对方的心没办法了知,尤其证量比你高的更更无法了知,通过自己有限的智慧,慢慢做长时间的观察,来寻找自己的依止,当然在三皈依的时侯,这个是师父叫 有缘相应,无缘随缘,但是你的皈依,也 没有说让你什么分别,没说说让你皈依什么样的僧, 也没有让你分辨哪是真的哪是假,只要是一身僧衣你就要去恭敬,但是未必去依止,依止要求代表, 双方认证,如果说没有依止,他给你要求的话,你未必非要去执行。因为依止代表简单的戒律了,告诉你哪些该做哪些不做,你没有依止呢是无需依教奉行,就是随缘自己的发心,你想听就去听,不想听就随缘,但是要恭敬。所以恭敬为先,有缘相应,无缘随缘,不要去用自己的境界,擅自去做定义,什么的人应该什么样,这样来说非常容易断自己的慧命, 因为都看的是自己的心性,在因地修法看众生都得是佛,那依止处更加恭敬, 映射的是自性三宝。咱们自性三宝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 内在迷失的佛性。如果外在的毁诽谤的话,内在的 佛性是等于自相自残,断送自己的慧命,那在金刚乘的修法恭敬心要达到一种颠峰,在依止处可以说都源自于善知识。没有善知识是没有任何成就的,不是说靠自己凡夫境界而修,我也讲过每个众生的境界都能理解 佛,理解解脱,理解证悟,理解修行轨道, 最关键都是自己的 对于善知识的大恭敬,大信心,能够跳出自己凡夫心的境界,能够得到根本解脱。跳出凡夫心是一个关键性的证悟,但是这个实在是没有明师的加持是望尘莫及的,都得有善知识的引领,但是当时释迦牟尼佛,并没有把没有善知识的引领无法成就, 来跟众生说,因为有很多修自了汉,就是为了自己独修的,这样的信众也尊重他们的修法,他们要走这样的因缘磨练心性, 所以佛陀并没有把这个概念来讲清,也尊重大家的因缘,恒顺大家的因缘,所以在金刚乘善知识的信心要达到颠峰,已经达到了自性上师,也可以说视这个上理由不是一个师父了,上师的意思是本性,就是自己的本性,你有几个本性,只有一个本性。在阶段上都要达到至上的视师如佛,叫佛上佛,所以说金刚上师指的是佛上佛,跟佛都不能平起平坐,咱在密序部说了,没有上师前,佛名亦不闻,没有上师前,连佛都没有,佛法僧都是由上师所显现,所以在密乘的四皈依,皈依上师三宝,1加3是4,也就皈依四宝,皈师上师三宝其实是皈依上师,上师代表了一切的总集,咱们说重要性来说,是上师显现出一切,咱们方便说十方诸佛的化身,当然最根本来说重要性是上师显现出十方诸佛,当然是依止上师,通过这样一种信念根本的依止 得到根本的成就, 在四皈依来说,有普传皈依和根本皈依,普传的你可以皈依很多上师,你再皈依多,在每个阶段的修法都要 达到一师一法一本尊。 在藏地,有很多游牧民族,经常要变化自己的地方,结果他的依止处要变化, 根据当地的环境因缘,而现在来说有很多网络道场,各方面的因缘都时时刻刻,都能亲近自己依止上师, 这是一种大的福报,所以结合自己的心性慢慢寻找,要找寻慢慢地寻找自己的依止上师,这要经过长时间的五大心关的观察,泊淡寂寞,就是在没有底线的时间上,去来磨练自己的心性,是不是能够把心性放在这里,而并不是造作地不耐烦了烦恼了等等都要打磨自己的心性,淡泊寂寞。第二是强势压迫,一般外强逼迫你等等,断你的慧命,要阻止你的修行,你的道心是不是能够坚定不移,金刚乘不被一切磨难摧破而能摧破一切磨难,还是豆腐乘啊,所以说你修的是不是金刚乘,还有利益诱惑, 对你进行心识的这种敲打,看你能经得起诱惑没有, 是不是能够禅定住,真正放在佛道上,然后还有磨难挫折上,因为修行都是反毒反业的过程, 自身的业力要给予摧破,包括菩提道面对法界众生的业力, 最后一个与上师三宝的意见分岐, 在自己不能理解,或者完全偏差或者完全违逆的自我无明知见上,能不能否定自己来认可你自己的金刚上师,等等在这些因缘上心关上去来审视自己的发心,和依止的相应。这没有几年的时间,一般达不了真正的皈依, 当然有很多上师是结缘皈依,就是皈依之后 给你培培福,给你化化佛缘,给你种慧命的种子,让你修修供养,这些都是一种结缘皈依,这些都是可以,但是 真正的皈依,其实要受到三昧耶戒体,你要在依止上师处学东西,都要受三昧耶戒体, 那皈依了,要有三昧耶戒体,三昧耶戒体就是你和这个上师达成 契约, 契约就是内在的佛性外在的上师合为一体,你对外在上师多么地恭敬,多么有信心,内在的佛性就多么地成就,多么高的成就, 没有信心没有成就,任何的轻慢和抵毁都是地狱果报。 所以在密宗的皈依,不是随便皈依的,要深思熟虑,三思而行,冷静地经过心关的考量然后来做决定。这是密宗的皈依,咱们都要亲近依止在一个依止处没有十几年的时间,学不了什么太多东西。这有层层的心关要千锤百炼。当然在密宗要达到四皈依的标准,得有菩提心作为基础,所以说在 密宗来说是以菩提心来见上师,上师加持得以究竟的成就,是即身成佛的法门,所以四皈依的金刚上师你必须视为佛上佛,然后才能够在因地修法你来修果地修法,在大菩提心基础之上, 具足了大威猛大菩提大智慧和大力度,有上师的加持嘛,然后就不需要在一个错误的凡夫的境地再继续地去修行,而是直接地强迫你来接受你本来的样子,来认知你佛性的无限性打破这些凡庸感,来修行果地修法,上师授记你为佛,如果说你看一个上师都不是佛的话,他怎么授记你为佛呢,这是一个最基本的 极高信念。还是因地的修法趋入菩提作为基础, 这样话才能趋入果地的修法,这样的修法来说的话,就像上师范学校一样,你虽然不是老师,但是把你当成老师一样进行培训,你必须要观想你我就是佛而修行, 而因地修法是迁就于众生的无明, 我是凡夫 ,放到最低点,目的是摧破我执,摧破自大我慢,升起慈悲和菩提,心有众生,把众生位置放高, 看众生的佛性,这样来修行。而在果地修法把自己当成我就是佛来修行,以大菩提心作为基础,学佛菩萨大菩提心利益法界一切法界众生,升起佛慢,不是我慢,是佛慢,包括对上师的具上信心,自己成就的信心,利益众生的具上信心, 四皈依他的要求,要求相当之高,所以绝对不是说一时性起而皈依的,对善知识的观察是人法不二的观察,人即法,法即人,因为亲近依止,所以说依法不依人,这个四依四不依的开示,当时释迦牟尼佛开示是有因缘的, 这必须要了解,是在佛陀圆寂之前大涅盘经所做开示,我色身不在了, 你们这些依止人,本身依止释迦牟尼佛这个 圣人周围这些弟子们,不要成天思念我的相,应该依止戒律教法视为真佛,所以你见到上师的时候,以法来见,你真正求法的,为了修行,为了菩提道,包括自身的解脱成就佛果, 以法来见上师,以菩提心来见上师,这说了咱们佛教没有偶像,你不要执着于人,你也不听从教导,也不修行,那就搞迷信了,咱们叫 依法不依人,好了,咱们就是要做到这一点,然后呢有些人是擅自私自 定义教法 不去来遵循依止上师的要求,上师说什么,他也不听仪轨也不遵守,他自己有自己办法,自己有自己的仪轨戒律,这样就依人不依法, 要知道善知识他说的就是仪轨,戒律,你不能以为法是假的,是你凡夫心制定的,或其他仪轨戒律来制定的,不适合的,不了义的,不适合你的,要依教奉行,所以说 人法不二这样来观照。在普传 的依止修法上, 虽然我刚才说普传上师可以有很多位 ,但是在每个阶段上都要达到一师一法一本尊,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