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常顶礼佛上佛至尊大日明王如来上师!
如何修静心?第一是力度:依止上师实修密法,心力升起,胜服内心贪嗔痴业力,让业力对自己不起作用。第二是中道智慧:打破对静的执着,打破对乱的畏惧,去面对乱,无所谓乱与静,知道乱静的不实,也知道乱静是自性具有,何必贪执静的实有?何必执着乱的空无?以此方入静心。第三要是菩提心,烦恼根本是我执,不清净的毒根也是我执,在轮回中倾废心血都是为自己,苦上加苦。将他转到为众生上。不管多么烦乱,奉献将是幸福的净土。--------------------大日明王上师
3月30日中午功课中间35分钟后的开示,分两部分,第一个是回答什么是正?什么是邪?第二个对如何修静心进行阐述,并结合五大心关要求审视最近发心。
中午功课后语音开示: 35分钟后 我这里呢,互动性比较差一些,修行道场就这一个特点,做课的时候没办法跟大家互动,所以到最后一起来跟大家来点名。来念哦。(省略若干点名)有人说,上师,后面的唐卡好像有点斜了,上师答,不是唐卡有点斜了,是手机有点斜了,都随缘了,唐卡不会斜,所以有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关照自己的心。 这世间到底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借这个因缘回答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这个世界哪有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心,看什么的境界,都是修自己的真心,轮回的众生老觉得都是自己对的,思维老觉得是真的,结果呢轮回苦海呈现出来,无法得到超脱解脱。老妇礼拜狗牙,狗牙放光变成舍利?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世间没有什么真假,都是在人的信念,你相信什么就成为什么?为什么不相信自己本来的佛性呢?遇到事情怎么就崩溃了,都是业力所障,执着妄想所障,所以要能够找到心地无明予以催破,生起那个信念来。借这个因缘,我做个答疑,有些答疑,我不点名回答谁的问题,但是自己应清楚,也是给大家做开示了。 上师哪里人?上师在众生心里,以菩提大爱来相应,修心地法门,住心地道场,菩提心的人,所以说能是人就不错了, 因缘所显现,我们见到上师三宝,都要关照上师三宝是内在迷失上师三宝的投影。当你是人身,见到人身上师,当你是其他身形,我们说六道众生轮回,有无量众生因缘,都会呈现他们身形,无量身形引领,都是度度精准,以何身德度,现合身说法?上师三宝都是迁就自己,示现的方便,利用此因缘,跳出你自己的境界,回归自性家园,回归我们的佛性。 如何修静心?很多人希望找到静,其实我们休行静并不代表表面的安静,而是一种禅定性, 具足一切乱才是静,最开始我们心地弱小,到哪里都如羽毛,随风而飘,随业所转 所谓最开始的静,开始是世外桃源的静,离开烦乱,找到清净。我们的心识开始也这么脆弱,最开始的信心分三种,三种信心,还记得吗?第一种清净信,第二种意乐信,第三种,胜解心。 第一种清净信,是外界隔离开的信心,一触碰到自己贪嗔痴都不想,全都不提,成天我对佛有信心,好像耳朵堵,眼睛不看,只是看到一个佛像,我对佛有信心,但这种信心经不起任何考验 第二种意乐信,发了出离心,想去面对自心无明,开始愿意接受考验,但是非常有限的意乐信 第三种,胜解心。不被一切磨难催破,而能催破一切磨难,金刚乘的弟子要能达到的信心。你们够不够金刚乘法器,要看的,而不是上来就说:上师我要皈依!你是谁啊?要能够在磨难中进行历练,五大心关,来审视自己的发心,与依止相应,忘了吗?这两天没提五大心关?得好好审视自己发心。第一长期的耐于淡薄寂寞,最近很多人耐不住性子了,成天在如坐针毡, 第一就是恒常心,没有底线的恒常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修两天开示觉得没有意思,可以啊,你找点有意思的。在这里 耐于淡薄,仍受寂寞每天功课持之以恒; 第二,自身的返毒返业,最近有些人遇到事情就抱怨,佛不对,法不对了,路走错了,这本身说明你还不是学佛人,你不知道这才是学佛,不是所谓的清净。因为自己弱小呈现烦乱,并不代表外在问题,而是你自己心问题,修行的道路,要能面对返毒返业,宿世无量劫的业力积累的返毒返业,但是都是很多地狱很简单化掉了,业力远报化近报,重报化轻报,这都是上师三宝加持的功德,自己得珍惜。 第三,世间花花世间的诱惑,钱财名利,家庭眷属,给你甜枣吃了,就忘本了,忘根了,功课也不做,仪轨也不依教奉行了,磕头打坐也不做了,四点基础断了,你就没办法成就,必须得严格要求执行,每天功课必须要持之以恒,如果说任何一个违被,立刻反观,三思因果。 第四,强势压迫。基本上,你们还遇不上强势压迫,对你们一般还没遇到,简简单单的就是把功课做好,工作做好,身心健康的调整好。因为还没到真正大菩提心,到了法界众生的大菩提心的时候,各种压迫会逐渐显现出来,众生业力非常会超乎你的想象。 第五,一个与上师三宝意见分歧,最后一点其实只有亲近弟子,才会涉及到。一般人也不会太多的来去影响,与上师三宝意见分歧,对于上师的说教,要修正自己的错误只见,不要是说来修正上师三宝错误和只见,要搞清楚自己依止方向了,究竟是依止上师三宝?还是依止自己的问题?几点心性来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