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66|回复: 4

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5-16 21:17: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载自吉祥论坛

钻木取火是一项非常古老的生存本领,要知道,在起初生火的时候,是需要非常频繁的转动着木棒,通过木棒与木头摩擦产生的热量生出火苗,当开始出现冒烟、迸出有小火星现象的时候,越是要乘胜追击,不能松懈,要更快速转动产生更多的热量,一来是去维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小火星,二来是继续发力、叠加热量积聚火力,去推动者小火星形成真正的火焰,这时候正是需要精进的时刻,如果此时松劲懈怠,不仅导致快要出现火势的现象消灭,并且还会令之前钻木所生出的小火星,在懈怠之中也随着消散。

修行也是如此,尤其是在一些事业法中,是需要功业的积聚去推动的,是需要精进善法的,不然所形成的功业是微小的,不足以发动更为广大的事业法。之前果师兄在经常反复论述要专精于一法,是有这样但不完全包括的原因所在。因为专精于一法的过程,也类似如钻木取火,在没有形成最终火势之前,在没有成就一定的功效之前,是需要精进地叠加善法力,去积聚善法的势力,推动者最终功效的成就。如果此时经常懈怠、三心二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相当于是减息了火势积蓄力量,量的积累一直没有得到满足,就无法形成最终质的飞跃,达不成最终的事业成就。并且在懈怠之中,曾经所积累的的善法“小火星”也会有所消散。懈怠行为导致善法力量无法持续聚能,既不利于维护之前所积累的善法力量,也不利于往后更高层次的善法跃迁。所以精进善法对于所修习的法门意义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说,通过精进善法,曾经的善法“小火星”,会随着火势的不断增聚,最终突破临界点,形成猛烈大火,说明精进可以增广所修持善法的果报力量,令其形成强力业。如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所说,“多修习者:谓数数修习,或数数寻思。”是发强力业其因之一,对此也有所印证。并且精进善法还会动发往昔福德令其现前,如在《大智度论》所言:“精进能动发先世福德,如雨润种,能令必生”,综上所述,精进不仅可令善法形成强力业,还有引动往昔福德先前的作用,所以对于修行人来说意义重大。

并且精进于习作,会导致其行为的不断增上。如师子苏陀娑由于经常食肉的缘故,从而熏习滋长了嗜肉恶习,导致其从食啖种种畜灵到逐步开始食啖人身。如在经文中说“食种种肉,遂至食人”,导致其行为越发恶劣,所以说,有人拿三净肉作为开脱,那么为什么强烈反对三净肉这种说辞呢,因为在食肉的过程中,也是反复习作食肉的过程,由于精进习作这种行为,会增上这种食肉恶习,会逐步推动众生做出更为恶劣的食肉行为,会引发后续一系列的过患。并且由于食肉的不断习作,所滋生的食肉恶习,这种习气并非仅影响到今世行为,乃至于后世之时,由于前世反复熏习、习作的食肉习气,会导致下世投生时,会激生天然的食**望,从而推动者食肉者继续专杀嗜肉,不断的造作恶业。所以说,这种食肉恶习的不断习作所形成深厚的食肉习气,对于众生未来命运轨迹是具有非常恶劣的引导影响,会推动者众生于未来世继续更造杀业、食肉业,导致其恶业聚集,最终因此落入恶途。所以说,劝他不食者,并非仅有当世的劝导功德,并且由于劝导他人故,他人因此中断了食肉行为的习作,从而扭转、削减了食肉恶习,从而彻底扭转了食肉习气,在这个善法习气的引导下,他人的后世行为,就会大大减少了杀生、食肉行为,从而间接利益无量生灵。所以说从这个角度而言,劝导他人不食肉,会产生今后二世乃至多世的众生利益。

既然谈论到,行为不断习作,会不断增上这种行为这个话题。其实修行过程中也是如此,对于一些高不可攀目标,目前无法达成,无从着手的目标,其实是缺乏前期不断习作的过程,自己可以从可行持处入手,不断的积累前期的“跬步”,那么量变的积累到达临界点的时候会到达成质的飞跃。就好比布施行为,在缺乏前期不断施作的过程,有些人是难以怀着真实无伪,宽博的心怀去行持布施的,因为施心增益、心量开阔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一些人的现实情况,无法激发浓厚的施心,无法施舍妙贵的物品,那么就从自己所可行持入手,以自己目前最满怀的施心,最真挚的物品,去进行不断的施作,在这样一个不断习作过程中,自己的施心会有不断增益成长,如经所言:“从下生中,从中生上”,精进习作善法,那么到达临界点的时候,会产生善法行为的跃升,自身修习行为会有一个质的飞跃,那么再迈入下一阶段的积累,直至于下一个阶段的飞跃,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好每一步,才会最终得至千里。心量的开拓是需要修习渐次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必因目标遥不可及而黯然退步,从微始处着手,不断习作,就会产生不断行为增上的效果出现。


复次,精进法,是一切诸善之根本,能出生一切诸道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况小利!如毗尼中说:一切诸善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精进不放逸生。  
复次,精进能动发先世福德,如雨润种,能令必生;此亦如是,虽有先世福德因缘,若无精进则不能生;乃至今世利,尚不能得,何况佛道?  
复次,诸大菩萨荷负众生,受一切苦,乃至阿鼻泥犁中苦,心亦不懈,是为精进。  
复次,一切众事,若无精进,则不能成。譬如下药,以巴豆为主,若除巴豆,则无下力。如是意止、神足、根、力、觉、道,必待精进,若无精进,则众事不办。如戒唯在八道,不在余处;信在根、力,余处则无。如精进者,无处不有;既总众法而别自有门。譬如无明使,遍在一切诸使中,而别有不共无明。  《大智度论》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复次慈氏懈怠众生。所修事业功力微少。犹如水滴不至大海。懈怠之人亦复如是。不能得至无上菩提。譬如有人手足俱无。行住坐卧不得随心。乃至微小作业皆不成就。如是之人岂能越渡江河大海。懈怠众生无精进足亦复如是。此懒惰人于家事业尚无所成。岂有慈悲具修戒慧。能度有情出于火宅。修行菩萨六波罗蜜菩提资粮。菩萨摩诃萨以精进波罗蜜多而为船筏。三无数劫福智所成。与诸有情同乘此船。超越生死大海彼岸。

《佛遗教经》: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

复次由九种因,发强力业。谓田故,事故,自体故,所依故,作意故,意乐故,助伴故,多修习故,与多众生共所行故。由此九因,发强力业。田者:谓具大功德,堪为福田。事者:谓所施物,多而精妙。自体者:谓戒胜于施,修胜于戒。 如是等。所依者:谓已离欲者,作诸福业。作意者:谓猛利净信俱行作意。意乐者:谓希求涅槃所有意乐。助伴者:谓更广修习余福业事,共相摄受。多修习者:谓数数修习,或数数寻思。与多众生共所行者:谓自作教他,见作随喜。《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佛说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云:夫食肉者。历劫之中生于鸟兽。食他血肉展转偿命。若生人间专杀嗜肉。死堕阿鼻无时暂息。

复次,大慧!过去有王,名师子苏陀娑,食种种肉,遂至食人,臣民不堪,即便谋反,断其奉禄。以食肉者有如是过故,不应食肉。《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

大慧!复有余王不食肉者,乘马游戏为马惊波牵入深山,失于侍从不知归路,不食肉故师子虎狼见无害心,与雌师子共行欲事,乃至生子斑足王等,以过去世食肉熏习,及作人王亦常食肉,在七家村多乐食肉,食肉太过遂食人肉,生诸男女尽为罗刹。大慧!食肉众生依于过去食肉熏习,多生罗刹师子虎狼豺豹猫狸鸱枭雕鹫鹰鹞等中,有命之类各自护身不令得便,受饥饿苦常生恶心念食他肉,命终复堕恶道,受生人身难得,何况当有得涅槃道?《入楞伽经》卷第八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3-5-16 21:18: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云何布施生檀波罗蜜?檀有上、中、下:从下生中,从中生上。若以饮食粗物,软心布施,是名为下;习施转增,能以衣服宝物布施,是为从下生中;施心转增,无所爱惜,能以头目血肉、国财、妻子,尽用布施,是为从中生上。如释迦牟尼佛初发心时,作大国王,名曰光明,求索佛道,少多布施。转受后身作陶师,能以澡浴之具及石蜜浆,布施异释迦牟尼佛及比丘僧。其后转身作大长者女,以灯供养憍陈若佛。如是等种种,名为菩萨下布施。
如释迦文尼佛本身作长者子,以衣布施大音声佛;佛灭度后,起九十塔。后更转身作大国王,以七宝盖供养师子佛。后复受身作大长者,供养妙因佛上好房舍及七宝妙华。如是等种种,名为菩萨中布施。如释迦文尼佛本身作仙人,见憍陈若佛端正殊妙,便从高山上自投佛前,其身安隐,在一面立。又如众生喜见菩萨,以身为灯,供养日月光德佛。如是等种种,不惜身命,供养诸佛,是为菩萨上布施。是名菩萨三种布施。
若有初发佛心,布施众生,亦复如是;初以饮食布施,施心转增,能以身肉与之。先以种种好浆布施,后心转增,能以身血与之。先以纸墨经书布施,及以衣服、饮食、四种供养,供养法师,后得法身,为无量众生说种种法,而为法施。如是等种种,从檀波罗蜜中生檀波罗蜜。《大智度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3-5-16 21:18: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自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精进波罗蜜多品第八:复次世间众生总有三种。一者懈怠二者非勤非惰三者精勤勇锐。言懈怠者于己家务悉亦弃舍。况能为他营建事业。非勤非惰者于大事业都不能作。设欲进求遇缘便退。勤精进者恒为有情受大劳苦。但利益彼无念己身。窳惰之人为懈怠鬼。常所拘执惑乱身心。譬如有人入**至七宝山。于是山中宝珠无量。方欲采取为鬼所著。欻然之间徒步而返。不获一宝裸露而归。懈怠众生亦复如是。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3-5-16 21:19: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刍当知!诸福业事略有三种,应修、应习、应多修习。云何为三?一者施福业事;二者戒福业事;三者修福业事。  
“何等名为施福业事?谓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能施种种饮食肴膳、香鬘衣服、车乘卧具、堂宇室宅、灯烛庭燎、诸资生具,如是名为施福业事。  
“何等名为戒福业事?谓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能离杀生,究竟圆满无犯清净;离不与取,究竟圆满无犯清净;离欲邪行,究竟圆满无犯清净;离虚诳语,究竟圆满无犯清净;离饮诸酒生放逸处,究竟圆满无犯清净。如是名为戒福业事。  
“云何名为修福业事?谓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修慈俱心,遍满一方,具足安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上下方维,一切世界悉皆遍满,具足安住,令慈俱心广大无量,无怨无害,遍满而住。修悲俱心,遍满一方,具足安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上下方维,一切世界悉皆遍满,具足安住,令悲俱心广大无量,无怨无害,遍满而住。修喜俱心,遍满一方,具足安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上下方维,一切世界悉皆遍满,具足安住,令喜俱心广大无量,无怨无害,遍满而住。修舍俱心,遍满一方,具足安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上下方维,一切世界悉皆遍满,具足安住,令舍俱心广大无量,无怨无害,遍满而住。如是名为修福业事。  
“于此所说三福业事,应修、应习、应多修习。”尔时,世尊重摄此义而说颂曰: 

“有三法应修、  应习、多修习,  能得三种乐,  所谓施、戒、修。  修施感多财,  修戒得长寿,  修慈悲喜舍,  当生清净天。  世间有智人,  欲求殊胜乐,  应修此三福,  定当得无疑。”——《本事经》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3-5-16 21:19: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三福之业。云何为三?施为福业,平等为福业,思惟为福业。  
“彼云何名施为福业?若有一人,开心布施沙门、婆罗门、极贫穷者、孤独者、无所趣向者,须食与食,须浆给浆,衣被、饭食、床卧之具、病瘦医药、香花、宿止,随身所便,无所爱惜,此名曰施福之业。  
“云何名平等为福业?若有一人不杀、不盗,恒知惭愧,不兴恶想。亦不盗窃,好惠施人,无贪吝心,语言和雅,不伤人心。亦不他淫,自修梵行,己色自足。亦不妄语,恒念至诚,不欺诳言,世人所敬,无有增损。亦不饮酒,恒知避乱。复以慈心遍满一方,二方、三方、四方亦尔,八方、上下遍满其中,无量无限,不可限,不可称计。以此慈心普覆一切,令得安隐。复以悲、喜、护心,普满一方,二方、三方、四方亦尔,八方、上下悉满其中,无量无限,不可称计。以此悲、喜、护心悉满其中,是谓名为平等为福之业。  
“彼法云何名思惟为福业?于是,比丘!修行念觉意,依无欲、依无观、依灭尽、依出要。修法觉意,修念觉意,修猗觉意,修定觉意,修护觉意,依无欲、依无观、依灭尽、依出要。是谓名为思惟为福业。  
“如是。比丘!有此三福之业。”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布施及平等,  慈心护思惟;  有此三处所,  智者所亲近。  此间受其报,  天上亦复然;  缘有此三处,  生天必不疑。  “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索此三处。如是,诸比丘!当作如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增壹阿含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11-1 21:42 , Processed in 0.1591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