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性论 弥勒菩萨著 益西彭措堪布译 智诚堪布讲授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第一课今天我们开始宣讲弥勒菩萨所造的《大乘无上乘续论》,也就是《[url=]宝性论[/url]》。《宝性论》实际上是属于第三转法轮意趣的论典。 佛陀在最初发完菩提心之后,为了度化一切众生,开始修持菩萨道,经过了三无数劫的修行,最后现前了菩提果。对于佛成佛的观点,有很多不同的讲法:跟随一般小乘的讲法,释迦佛在印度金刚座成佛之前,都是属于凡夫的身份,只是在印度金刚座上,在一座当中从资粮道到无学道证得了佛的功德;按照大乘的共同讲法,实际上佛陀在成佛之前是十地菩萨的身份,也就是以前他已经获得了十地的[url=]果位[/url],然后在印度金刚座成佛的时候,通过金刚喻定降伏断除了最细的障碍,现前了无上正等觉的果位,所以是以十地菩萨的身份而成佛的;还有些大乘不共的讲法,比如《法华经》等说实际上释迦佛早就已经成佛无数次了,此次只不过是为了度化众生的一种示现而已,这方面的讲法也相合于密宗不共的讲法。 成就佛果之后,为了度化众生佛陀开始了救度众生的事业。而在所有的事业当中最圆满最殊胜的事业,就是给众生宣讲所证悟的空性、所证悟的佛法。同时考虑到有情根性差别的问题,在不同的地方给众生宣讲了不同的法轮。根据有些共同的观点,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这是在人间当中的初转法轮,还有些说法是,佛陀成佛之后在不同的地方宣讲了《[url=]华严经[/url]》等了义的法门。 按照共同的说法来讲,佛陀最初是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宣讲了四谛法门——一切万法轮回和涅槃的因果,如是通过人无我的方式来让众生获得解脱;以后又在灵鹫山等地宣讲了二转的无相法轮,宣讲了一切万法的空性——从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间、从眼识乃至于到阿赖耶识之间,实际上这一切万法都是本体空性的;然后又在广严城等地宣讲了第三转善辨法轮[1],善辨法轮实际是对于一切万法,存在的如是安立为有,没有的如是安立为没有。 在三转法轮当中,有了义和不了义的部分:了义部分就是宣讲了[url=]如来藏[/url]的观点,即一切众生都具有大无为法功德的如来藏,不了义的方面宣讲了一部分唯识的观点;或者说,了义部分宣讲了究竟一乘,不了义的方面宣讲了究竟三乘,等等有这样不同的安立方式。 宣讲完之后就度化了无量无边的众生,然后佛陀趣向于涅槃。虽然色身暂时趣向于涅槃,但是这只是在共同所化面前的示现,因为共同所化的相续当中具有比较强大的常执,如果佛陀继续住世的话,很多具有常执的众生根性不够利的缘故,他就觉得反正佛陀长久住世,什么时候修学佛法都是可以的。所以为了让众生知道无常的观点——连佛陀导师金刚身都会入灭,佛陀就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警醒很多的众生,让他们生起无常的感觉,进而精进地修道。而且佛陀的入灭,不单单激励了当时佛在世的很多众生精进修道,实际上也激励了后代的很多众生,不间断地精进学习佛法。所以,佛的金刚身都会入灭,我们这个业惑所成的肉身就更没有任何保障了,因此应该抓紧时间修道!对于这个问题,通过佛入灭的观点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当然,佛陀入灭只是其中的一个方式而已,最主要的问题是,在共同所化面前,佛陀共同所化的对象可以说已经度化完毕了。度化完毕之后佛陀示现入灭,因为佛陀在人间示现的化身,一方面是佛陀的愿力,一方面是所化众生的善业力,二者因缘和合才能够显现佛陀庄严的色身,如果所化众生的因缘不具足的话,那么能显现的佛的色身也会入灭,这是针对一般的情况而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