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80|回复: 2

弥勒菩萨造的《现观庄严论》的22种发心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23-10-15 10: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格力琼寺 于 2023-10-15 10:23 编辑

    菩提心是大悲心引起的为普度众生立志成佛之心。生起的阶段分愿心和行心,前者是思想愿望,后者是行为举动--指以度众成佛为目的的六度实践行为。从性质上分为事心和理心两种菩提心。“事心”指见道以下的菩提心行和见道以上的利众行为,“理心”指见道以上的智慧正见。多识仁波切讲解按菩提发心的特点和次序可分其为二十二种。这二十二种发心在《般若现观庄严论》中是以比喻表示的: 1.如大地;与向往相应的发心是诸善生长之源,因而比作“大地”;2.如黄金;与意志相应的发心,永不蜕变,故喻为“黄金”;3.如新月;与增上心相应的发心比作“新月”,表示逐步圆满。 以上三种发心属于资粮道。 4.如火;与加行相应的发心比作“火”,喻意为能烧毁见性障蔽,此发心属于加行道。 5.如宝藏;与施舍度相应的发心,能满足众生的需求,故比作“宝藏”; 6.如宝石矿;与戒度相应的发心能产生宝贵的功德,故比作“宝石矿”; 7.如大海;与忍度相应的发心,能抑止烦躁,变得宽宏大量,故比作“大海”; 8.如金刚;与精进度相应的发心,能坚忍不拔地进取向上,故比作“金刚”; 9.如大山;与定度相应的发心能使心住一境,不受散乱之风的动摇,故比作“大山”; 10.如妙药;与智度相应的发心能医治烦恼、知识障蔽症,故比作“妙药”; 11.如良师;与方便度相应的发心能产生应机利众的方便法,故比作“良师”; 12.如如意宝;与愿度相应的发心能使利众之愿如愿以偿,故比作“如意宝”; 13.如阳光;与力度相应的发心,能使救度对象受益成熟,故比作照射万物成长的“阳光”; 14.如音乐;与慧度相应的发心能使慧心圆满,以美妙动人的法音启迪众生的心扉,故比作“音乐”。 以上十种发心属于一至十地。 15.如帝王;与神通相应的发心能发挥更大的利众作用,故比作掌握大权的“帝王”; 16.如宝库;与福慧圆满相应的发心具备无量功德,故比作“宝库”; 17.如阳光大道;与三十七道品相应的发心能使人直达佛地,故比作“阳光大道”; 18.如车船;与悲智相应的发心能使人不堕世俗和寂灭二边,顺达佛地,故比作“车船”; 19.如喷泉;与记忆力和辩才殊胜相应的发心能使人广记善法,辩说无碍,故比作“喷泉”。 以上五种发心属于十地的殊胜道。  20.如奏乐;与说法盛会相应的发心能使众生享用法乐,故比作“奏乐”; 21.如江河;得一行道,以无为悲智力行利众诸事,如滚滚不息的河流,故比作“江河”; 22.如云;与法身相应的发心能使其身居三界之外,居高临下,化现无数应身,与世长存,度众不息,因此比作“云”。 最后的这三种发心属于佛地。当然佛地发心是无意识的无为发心,是学道阶段的愿力和菩提心行的惯性作用。 以上简略介绍二十二种发心的目的是让大家知道,菩提发心是从入道到成佛,贯通全部过程的一条主线,绝不能把它看作可有可无。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5 10: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而言,发心从地界的角度来分,有凡夫信解行发心、不清净七地殊胜意乐发心、三清净地异熟之发心以及佛地断障之发心四种。〗《经庄严论》讲过这四种发心:1)资粮道、加行道的发心属于凡夫位,叫做信解行发心。为什么是“信解行”呢?因为这种发心有一种刻意的作意——“我要度众生、我一定要帮助众生”,时时刻刻对自己有一种监督提醒,有一种自我要求,认为“利益众生是我愿意做的,我需要这样”,这种心态叫做信解行发心。     2)不清净七地(从一地到七地之间)是殊胜意乐的发心。为什么是“殊胜意乐”呢?因为一地到七地之间,真正证悟了自他交换、自他平等的境界,自私自利的心断掉了,这种发心相当清净,不像凡夫位时始终杂有一些我执和不清净的念头。     3)三清净地(八地到十地)的发心叫做异熟发心。为什么叫“异熟”呢?我们学《俱舍论》的时候知道,所谓异熟果,不管你想也好、不想也好,反正必定会成熟。同样,到了八地以后,对于利益众生、帮助众生,并不是需要刻意执著,就像河水往下流一样自然而然,在无勤当中利益众生。     4)到了佛地时,一切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包括最细微的习气全部断尽,自相续中的智慧圆满通达,这个发心就叫做断障发心。所以,〖《经庄严论》中云:“诸地信解行,增上净意乐,异熟许别义[71],断障四发心。”〗以上从凡夫到佛地之间的四种发心,是从地界的角度来分的。     〖从助伴、比喻的侧面来分,〗从助伴、比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菩提心有二十二种分类。〖如《现观庄严论》中云:〗《现观庄严论》首先略说了八事七十义[72],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广说。在广说“三智”的时候,发菩提心是“遍知十法”的第一个,以下两句讲发心的分类。〖“如地金月火,藏宝源大海,金刚山药友,如意宝日歌,王库及大路,车乘与泉水,雅声河流云,分二十二种。”〗这二十二种比喻,按照无垢光尊者的讲法,分别对应了从资粮道[73]到十地末尾的发心;按印度狮子贤论师的观点,则是从资粮道到佛果加行、正行、后行的发心。     从比喻和助伴两个方面具体宣说:     1)如“地”:小资粮道的发心(求菩提的意乐)是最初的发心,犹如大地。大地是一切功德的来源,同样,小资粮道希求菩提的意乐,实际上是产生一切道果功德的基础。     2)“金”:中资粮道的发心犹如黄金。黄金本质没有改变,同样,到了中资粮道的时候,这种发心不会有迁变。     3)“月”:大资粮道的发心犹如新月。新月越来越增上,同样,大资粮道的功德也会越来越增上。     这是资粮道三个发心的比喻和助伴。     4)“火”:加行道的发心犹如烈火。烈火能摧毁一切薪柴,同样,加行道的发心能断除一地以前的一切违品分别念。     下面从“藏”一直到“歌”,分别对应十地的发心:    5)“藏”:一地与布施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宝藏。宝藏能满足一切众生,同样,一地菩萨的发心也能以布施满足一切众生。     6)“宝源”:二地与持戒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宝源。宝源是一切珍宝的来源,同样,二地菩萨的发心是一切功德(地、度、力等)的来源。     7)“大海”:三地与忍辱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大海。大海不会被狂风动摇,同样,三地菩萨的发心不会被嗔恨心等违品动摇。     8)“金刚”:四地与精进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金刚。金刚不会被任何金属物所摧坏,同样,四地菩萨的发心也不会被懒惰等违品摧毁。     9)“山”:五地与静虑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山王。山王不易被狂风撼动,同样,五地菩萨的发心不会被禅定的违品——散乱分别念所动摇。     10)“药”:六地与智慧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妙药。妙药可以断除各种疾病,同样,六地菩萨的发心能寂灭一切烦恼障、所知障的惑病。     11)“友”:七地与方便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亲友。亲友永远不会舍弃自己,同样,七地菩萨的发心永远都不舍弃任何众生。     12)“如意宝”:八地与愿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如意宝。如意宝能满足一切众生的所愿,同样,八地菩萨以佛法甘露无勤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     13)“日”:九地与力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日轮。日轮能够遣除一切黑暗,成熟庄稼,同样,九地菩萨能遣除众生的无明痴暗,成熟善法的各种功德。     14)“歌”:十地与智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歌声。歌声能让无数人获得快乐和欢喜,同样,十地菩萨依靠智慧能让许许多多的众生获得快乐。     以上分别对应了十波罗蜜多,下面是五种殊胜的发心(三清净地所摄):     15)“王”:与神变神通相应的发心,犹如国王。国王能驾驭一切,不容易被人控制,同样,清净地的神通能制服一切。     16)“库”:与智慧和福德二资粮相应的发心,犹如宝库。宝库可以具足一切,同样,具有这种发心的菩萨,善法的资粮全部具足。     17)“大路”:与三十七道品相应的发心,犹如大路。大路可以任人行走,同样,一切圣者都是依靠这种大路而行持。     18)“车乘”:与悲心与胜观相应的发心,犹如车乘。车乘可以载人去往任何地方,同样,菩萨不堕轮回涅槃二边而圆满到达自己随心所欲的目的地。     19)“泉水”:与总持和辩才相应的发心,犹如泉水。泉水用之不竭,同样,清净地菩萨的功德永远也没有穷尽。     这是五种殊胜的发心,下面三种发心是十地所摄。(另有人说是佛地所摄。其中的辩论,以前学《大圆满心性休息》的时候给大家介绍过。这几个发心的分类,《三戒论》、《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当中也有,你们下来要仔细查阅。)     20)“雅声”:到了十地的时候,菩萨以四种法音来利益众生,这种发心犹如雅声。     21)“河流”:菩萨的平等心,或者说唯一道的发心,犹如河流,利他的事业永不间断。     22)“云”:与法身相应的发心,犹如大云。具足这种发心时,即使菩萨居住在兜率天等天界当中,利益众生的甘露妙雨也能让世间人享受。     后三种发心,狮子贤等论师认为是佛地的加行、正行、后行所摄,但无垢光尊者说佛地不可能有后行,因为佛陀度化众生事业无边无际,不可能有圆满的界限,所以这是从十地的角度来安立。藏传佛教历来对二十二种发心是有学道所摄、还是无学道所摄这方面有一定的辩论,当然,我们这次针对的听法者,大多数以前没有受过特别正规的佛法教育,如果将萨迦派、格鲁派、宁玛派大德之间的辩论在这里展开讲,恐怕许多人不一定有兴趣听。因此,明年假如有机会讲《现观庄严论》,这二十二种发心到时候会尽量广说,如果我忘了的话,希望你们给我提醒一下。     总的来讲,从凡夫到最后佛地之间,发心可以分二十二种,弥勒菩萨以二十二种比喻和助伴的方式宣讲了发心的分类。〖从获得方式的角度来分,那么有以名相而得和有以法性而得两种。〗“以名相而得”是指通过仪轨、上师的言教等方式而获得。《释迦牟尼佛广传》后面讲到,还可以依靠友力而得、依靠自己的因力而得、依靠表示而得,有许许多多的获得方式。这种以粗大名言而发的世俗菩提心,是依靠仪轨来获得的。第二种是“以法性而得”,也就是说,通过证悟一切万法的本性而获得胜义菩提心。这两种是从获得方式的角度分的。     〖或者,从所缘的对境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两种发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5 10: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涅槃经》是从对境的角度来分的,因为一切万法的真相要么是世俗的真相、要么是胜义的真相,除此以外没有其余的所缘对境,由此,发心可分为胜义谛和世俗谛。     〖从意乐加行的角度,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类。〗这是大乘经典《华严经》里面的分法。〖适应此场合的分类是最后一种。〗《入菩萨行论》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华严经》的,也就是说,从我们的意乐加行方面来分的。前一段时间讲过,希望自己到达那里的意乐,叫做愿菩提心;在意乐的基础上,将自己的行动付诸实际,这种发心就叫做行菩提心。所以,我们这次学习的就是《华严经》的这种分法。     还有,《般若二万颂》对发心的分类也有不同,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这五道分为五种发心,十波罗蜜多的发心也分为十种发心,有关经典中有许许多多的分析方法,但我们这里只要大概了解,菩提心有哪几种类别?自己到底受持哪一个?如果你是一地菩萨,你就要用一地菩萨的胜义谛发心;如果你是资粮道的,就用资粮道的发心;是加行道的,就用加行道的发心;如果什么都不是,那这个发心可能不是真正的菩提心。     当然,如果资粮道还没有入,现在要想真正利益众生可能比较困难。但若按照广义的角度来讲,我们也算已经入了资粮道的,只不过是小资粮道当中的“小小”。现在很多人将上师分为小小、大大、中中,直接的名字都不提,所以,我们也许连小资粮道都没有开始,只是一种“小小”的菩提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11-1 15:34 , Processed in 0.14843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