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5|回复: 13

习气就是一部手机,它需要不停地充电!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习气就是一部手机,它需要不停地充电,是什么在给我们的习气一再充电呢?有一种自动手表你只要一直运动它就有动力。



    是什么让我们的习气一直有动力呢?就是分心散乱,分心散乱就是真正的罪恶力量的储存。

    它让习气活得非常好,呼吸非常健康。我们要做的是让习气有点饥饿,让习气体力不好,忘记事情,饿得没有能量。

    我们如何让习气饥饿,让它混乱呢?就是禅定。我们的目的是减弱习气的能量,我们怎么做?不要分心散乱。

    那么怎么办的到呢?现在我们来练习,不要坐直,不要做传统打坐的手势,只要觉知自己在做什么就好了。  

    你可以斜坐、可以挖鼻孔,想着我要去厕所等等,禅定就是这么简单。

    这是经典支撑的,不是我发明的,再做个正式的、严肃的、坐直的打坐,你的心在觉知,初学者不要坐太久。
    那些对禅定很兴奋的人,不要坐很久。如果你想坐,你可以坐很多次短的禅坐。

    在30-40秒的过程中,也许你听到空调声或者其他的声音,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样减低了很多分心散乱。

    再来一次,用随便坐的方式,不要坐直,我们用眼睛看前面人的后脑,看台上翻译的人,或者看地面,看的时候不要分别,不要贴标签,只要看着。

    在计程车上也可以坐,不要坐直,只要看着行人走过,不要被逮到,不要定义,不要贴标签,短的,不要坐太久。这是很严肃的教法,是在教禅定。

    我们只是看,只是观,不要想。比如在厕所,闻到的气味,水流的声音,不要去分别,只要觉知自己在看就好。

    我们可能会忘记安住,会散乱,没有关系,记住那种状态,安住在当下,这是关键。没有限制于一个空间时间内,无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做。

    刚刚我们选择用看的方法,现在用另外一个方法,可以打开你带来的食物包装,听包装打开的声音,然后看着吃的东西。




    不要去欣赏,只是说观察,单纯的观察,不管这个过程有多难,就是一个禅定。然后,你吃它,也不要去想它的味道,只是品尝,可以在晚餐中花15秒做这个就够了。

    我再次说,这是经典教授的,不是我本人的发明,很多修行人都这么修行。

    我曾经上过日本茶道的课程,这是非常深奥的事情。把泡茶的方式可以运用到任何事务上,这也是一种禅定的修持。

    如果你是生意人,可以这样练习,很有仪式感的打开电脑,输入密码,打开Facebook,结束的时候也要很有仪式感的。

    或者有仪式的做菜,专注于每个动作,不带有看法,这就是禅定,你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禅定。

    佛教里吹喇叭敲鼓的仪式都是为了提醒正念,对于新朋友来说,做得越久越容易失去专注,可以短一点。

    假如你决定专注那扇门,当专注它时,开始可能会想到公园、车子、回消息等。开始时会觉得很气馁,想要回到门上。

    但你一直在想别的事情,你专注了门3次,心跑到别的地方20遍,你试图回到门上,这样做很好,这是禅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面对无法控制的情绪风暴?

    现今许多的佛法修行者,包括我自己在内,听闻佛法开示不知多少年了,但我们的心仍像木头般僵硬。在生活中,当一切似乎都很顺利时,我们就感到快乐。

    但是当计划受阻时,我们就感到受伤,而且还常刮起无法控制的情绪风暴,这是佛法从左耳进、右耳出令人困扰的征象。

    我们不免会怀疑:“我的习气真的有可能根除吗?有可能将它稍加调整吗?想象有一天我终能抵达某个境地,那时的每个行动都会是佛法的修行,这样想象合理吗?”

    我们有如刚学开车的新手,看着教练流利地换档、看后照镜又踩煞车,心里想着:“我怎么有可能学会开车?”

    在某部由海意菩萨向佛陀请法的大乘经典中,功德光王菩萨问了佛陀一个有趣的问题。

    他请问佛陀,如果“真谛”与“证悟”都无法以语言描述,那么我们这种凡俗、愚痴的众生,如何能发愿成为证悟之道的弟子?

    佛陀回答:对教导这“不可说法”之道的人示以尊敬,当佛陀站立时,你也站立着回答;礼敬他,以有礼节的言语尊崇他;保护他、仿效他。

    供养他衣、食、住、医药与其它物资;或者只是景仰其事业、随喜其德行、忽略其过失,这就是我所谓的“护持不可说法的修持”。

    佛陀同时也指出,佛法修持的核心不在持咒的多寡或禅定时间的长短,而是在一般、单纯的日常行持之中。

    在此,以“如何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为例。虽然大多数的人不会有深仇大恨的仇家,但总会要与令自己厌烦的人打交道。

    对初学者而言,低调地避免冲突可算是一种修行,但是如果你必须面对全世界最厌烦的人而躲避不掉的话,你可以仿效阿底峡尊者。

    尊者前往西藏时,他带了一个令人极度厌烦的人做为随行侍者,以便让自己有充分的机会修持安忍。

    虽然我们可能无法做到像他这种程度,但面对着令人厌烦又无法避免的同伴时,至少可藉此机会将“厌烦”当作修持的对象。

    然而,佛陀所陈述的重点是:我们心的状态不可避免地会从日常生活的各种反应中显示出来。

    例如,当计划受阻时,你的情绪改变得多快?一分钟前你的感觉还好,突然一阵北风吹来,勾起你过去情绪危机的全部回忆,让你重复经历每个痛苦的细节。

    你到了无法自己承受不愉快的地步,于是打电话给朋友。他注意地倾听,而你径自地展现所有的痛苦,完全不考虑后果,不多时,朋友也跟你同样地沮丧、消沉起来。

    这么做的目的何在?做为发愿成为菩萨的你,如果感到需要纵容自己的痛苦,那么就独自享用吧!

    别把其它人一起拖下情绪的疯狂大戏之中,特别如果你是“施受法”的行者,誓言要承担世上所有众生的痛苦,更不应让别人分享自己的痛苦!

    基本上,也该是时候让佛法确实穿透佛弟子之心了,特别是像我这种已经在这方面兜转了很久的人。

    而且,即使你在一百次的尝试中只成功了一次这种穿透的话,那也是值得获颁勋章的成就。

    佛陀不是一个悲观者、也不是末日论者,他是重视实际者,而我们却多是逃避现实者。当他说一切和合皆是无常,他并不认为那是坏消息,而是简单、科学的事实。

    根据你的观点,以及对这个事实的了解,无常可以是通往启发与希望、光荣与成功的大门。

    例如,全球暖化和贫穷是贪婪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产物,但这些不幸都是可以反转的。

    这就要感谢和合现象无常的本质,我们不用依靠神的旨意这种超自然能力,只需要单纯地了解和合现象的本质,就能扭转乾坤。

    当你了解现象,就能操纵它们,因而影响因和缘。你可能会很惊讶地发现,像是拒用塑料袋这样小小的一步,就能延缓多少全球暖化的问题。

    我们能认清因缘的不稳定,就会了解自己有力量转化障碍,并且完成不可能的任务,生活中的各个层面都是如此。

    如果你现在没有一台法拉利,你完全有可能创造出因缘而拥有一台。

    只要世上有法拉利,你就有机会去拥有它,同样的,如果你想活久一点,可以选择不抽烟和多运动。合理的希望是存在的。而绝望,和它的反面—模一样,都是相信恒常的结果。

    你不只可以改变外在的物质世界,也能改变内在的情绪世界。例如,经由放下野心,将焦躁的心转化,让它趋于平静;或者为人和蔼,乐善好施,以便营造好名声。

    如果我们都能训练自己去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就能在家庭、邻里、国际间增长和平,这些都是我们在世间法上和合现象的例子。

    悉达多也发现,即使最可怕的地狱与惩罚,也是和合而成,因此是无常的。地狱不是永远存在于地底下某处,而受惩罚者永远在那儿受折磨。它比较像是场恶梦。

    你梦到被一只大象践踏,这是由各种条件所产生的。首先,是你睡着了,其次,你可能有过与大象相处不愉快的经验。不管恶梦持续多久,在那段时间里,你是身处地狱。

    然后,因为有闹钟的因缘,或者只是因为睡够了,你醒了过来。那场梦就是暂时的地狱,而它和我们概念中“真正的”地狱,没有什么不同。

    同样的,如果你仇恨某人并采取攻击或报复的行动,那本身就是地狱的体验。
    由于因缘,我们有了这种地狱,因此我们也可以利用佛陀教导的爱与慈悲,对治愤怒与仇恨,来离开这个地狱。

    无常的概念并非预言世界末日或天启,它也不是对人类罪恶的惩罚。它没有本具的正面或负面,只不过是事物和合的过程之一部分而已。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格力琼寺 于 2024-12-21 09:45 编辑

    传讲四法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四法印来印证真正的正法  

    第一,在佛陀为娑婆世界众生宣讲了八万四千法门的同时,世间也有很多外道的学说。我们想要学习到真正的佛法,首先就必须明辨哪些是正法、哪些不是正法,而不能盲目地信仰。  在释迦牟尼佛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有弟子问佛陀:“在您涅槃之后,如果有人说自己讲的是佛法,我们要如何辨别呢?”佛陀说:“如果他所讲的法符合四法印,那就是正法,否则就不是真正的佛法。”  四法印中的“四”,是指区别是否为正法的四个原则,即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法”就是佛法;“印”就是印章、手印,如果在一个文件上盖了印章,就成为确定的、不变的。用四法印来印证,就可以确定是不是真正的正法。

      用四法印来印证,就可以确定是不是真正的正法。
    第二四法印是佛法的精华  
    第二,人生中有很多的痛苦,而这些痛苦的来源就是因为我们不明白无常,没有体会到无常,把一切事物都当成真实的、永恒的,并对其生起强烈的执著和贪欲。当这些事物变化无常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痛苦。  
    这里所说的执著,是指导致众生流转轮回的三种执著,包括与无常相反的常执、与痛苦相反的乐执和与无我相反的我执。有了这三种执著,我们就会感受痛苦。如果想要离开痛苦,获得解脱,就必须断除这三种执著。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无常来断除常执,通过知苦来断除乐执,通过无我来断除我执,最终达到涅槃寂静的境界。烧香、拜佛、念经只能积累福报资粮,而只有修无常、无我,才是直接对治执著的方法,才能真正地断除执著。所以我们既需要积累资粮,也需要闻思修四法印。  

    四法印是佛法的精华,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就是三转法轮。佛陀在初转法轮时,首先是讲四谛,四谛中首先是知苦,而要知苦就先要观修无常;二转法轮讲的是般若空性,也就是诸法无我;三转法轮讲的是如来藏光明,也就是涅槃寂静。  

    十方诸佛菩萨都宣讲四法印,历代高僧大德们讲法也离不开四法印,未来弥勒佛降生时也会宣说四法印。显宗讲四法印,密宗同样讲四法印。密宗先讲四法印,然后再讲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因此,四法印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我们好好地闻思修。  

    四法印不像四无量心一样有固定的修法,所以只能想方设法、尽量地为大家解释清楚,以便让大家观修时更加容易一些。希望大家自己也要主动思考、下功夫去学。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轮回中,“我”既要又要还要……苦苦追求

    轮回痛苦之因


      轮回细微的因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所讲的“我执”,包括人我执和法我执,我执是轮回的主要根源。所有没有证悟空性的凡夫人都有我执, 有了我执,我们就会造下很多轮回的业,才会显现出这样一个轮回。
      什么是我执呢?固执地、习惯性地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 说话、做事和心里所想的都以这个“我”为中心,这种内心深处的观念就是我执。凡夫每天都想着“我”不要痛苦、“我”要快乐、“我” 要发财、“我”要健康等等,天天都在讲“我”要怎样怎样,做任何事情都不离开一个“我”字,说任何话的前面都要加上这个“我”字,这些都是我执的表现。
      我执是不是老师教给我们的呢?不是的。是不是父母教给我们的?也不是的。这是我们一出生就已经具备了的,是先天带下来的这样一个我执。有了我执以后,我们就开始有了分别执著。

      那么,我执好不好呢?有些人觉得需要有我执,否则就做不了事了,但是从究竟的角度来讲我执是非常不好的,有了我执以后就有了执著,有了执著以后人就开始有了痛苦和轮回。
      比如说我有一部手机,我一直认为这是“我的”手机,这部手机怎么样好,价格怎么样高等等,对它非常执著。当心里有了执著,我们就认为这东西是“我的”,而且“永远”都是我的。其实,外在的世界也好,内在的众生也好,所有东西的本体都是无常的,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永久性的,这个手机早晚也会没用会消失。但是,因为有了执著,如果有一天手机丢了或者被人偷走了,我们心里就会因此非常难受。
      现在想一想,如果自己钱包里有一千块钱,心里是不是就认为这是“我的”钱?如果一直这样认定,对“我的”钱非常执著的话,假如哪天钱包被人偷了或者丢了,我们肯定会觉得是“我的”钱被人偷了或者丢了,这个时候我们心里会不会因此非常难受呢?肯定会,特别是心眼比较小、特别喜欢钱的人,这个时候说不定会伤心得连眼泪都会掉下来。
      但是,如果有一天瑞士银行发生火灾被烧掉了,我们会不会为它哭?会不会因此难受不已呢?不会的。按钱的数量多少来讲,瑞士银行里的钱肯定是多得不得了,但是就算它全部被烧掉了,我们心里也不会有一点点的难受和痛苦。而我们的钱包里虽然只有一千块,比起银行来说这点钱实在是少得可怜,但是一旦它丢了,我们却会痛苦难受得不行。所以,我们的痛苦难受其实和钱的多少关系不大,虽然从钱数来讲是银行的钱多,但是从难受来讲,却是丢了我们那很少的钱更加令我们难受。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这一千块非常执著,而对银行的钱没有执著,认为银行的钱不是“我的”钱,所以同样是钱没了, 但我们只会对其中一个非常难受,而对另外一个却完全没有感觉,无动于衷。这就是执著带来的痛苦。
      我们每天都很执著,认为这是“我的”父母,那是“我的”家, 这是“我的”子女,那是“我的”东西……如果我们的父母或者子女等亲人去世了,我们心里会难受吗?非常非常难受。但是,日本海啸、汶川地震中死了那么多人,我们心里真诚地为他们难受过吗?很多人也许并没什么感觉,或者虽然有一点但一下子就好了,也许只有当我们看到电视上播放的悲惨景象时才会有一点点的难受而已,而且看完之后这一点点的难受也很快就没了。
      学佛以后,我们慢慢有了一点慈悲心,可以说和不学佛的人会有些不一样,这是学佛和不学佛的一个区别,不过很多人认为学佛是学神通,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释迦牟尼佛曾经非常明确地开示说学佛以后我们应该努力生起的是慈悲心和菩提心,并没有说学佛就是要学神通,也没有这样的要求。所以,我们学佛以后和原来不一样的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心怀慈悲。那是什么样的慈悲呢?理解他人,明白众生的痛苦,然后想方设法去帮助他们脱离痛苦,是这样的慈悲。不学佛的人认为只要自己和自己在乎的人好就行,不会去管别人痛苦不痛苦、快乐不快乐。这就是真正的佛弟子和不学佛人之间的主要不同, 这种不同并不在神通上,不是说佛弟子会天上飞地下走,不学佛的人就不会,佛法历来不讲神通,佛陀和成就者们最多只是偶尔显现神通作为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佛一定要发菩提心,而发菩提心首先要认识一切众生都曾做过自己的母亲。很多高僧大德在讲述这个问题时,都会通过大量的教证理证来让大家产生信解,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这个问题非常关键。
    所以大家在没有生起定解之前,一定要反复观修,到一定的时候,相信大家看到任何众生都会作母亲想,而没有认真修学过这样殊胜法门的人,就很难做到这样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止善知识
    我们要解脱,就必然寻觅指示解脱道的士夫,天人、恶魔、世间君主、梵天都不会为我们指路,慈爱自己的父母、亲朋好友等也不会为我们指出正道。那么到底谁能指引这样的道呢?只有上师善知识才能为我指引出解脱之道。善知识是利益我们的人,所以必须要依止善知识和善友。如果没有依止善知识和善友,我们不会懂得修行解脱与遍知的果位。一切佛经、续部、论典中从来没有提过不依止善知识和善友而依靠自我造就及有胆有识就得以解脱和成就佛果的历史。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累积福德或是帮助别人,重点满足对方的希望。虽然助人有很多种,包括捐钱、帮对方做事等,但简单说,就是满足对方的欲求。
    一旦造下很强的助他人满愿的业,未来自己的愿望能被满足的能力也会很强。

    这种福德很大的人,在他身上经常会发生这种事,他只要想“我要这个”,就会在没有特别努力的情况下,就遇到能让他满愿的因缘。
    虽然有大小之别,但这种经验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
    只要有福德,心里想要某件事发生,事情很容易朝着他想要的结果发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想一想自己在梦中或是碰到鬼、虎、狼、狮子,碰到种种危难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要是能念佛,或念菩萨圣号,乃至念经,你就有功夫了。假如你在睡梦中,每逢一做梦你就能警觉着念佛念经,那么你在死的时候不需要别人(助)念了,你自己自然能念,这就是观心的力量。平常还没有到死的时候自己就准备,不必等别人来念,自己准备好了。

    ~~~ 梦参老和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这个环境里头还有好多菩萨,为什么我们遇不到?这是我们的业。怎么样消?《地藏经》告诉我们很多消业的方法,其它的我们做不了,我们就念,一天我们一天分三次念、分四次念,一次念一刻钟。我们少说一些闲话,时间是有的。一天说闲话的时间,一刻钟、二十分钟都过去了,但等到念经的时候,就说没有时间,这是我们业重福轻。

    ~~~ 梦参老和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人都想开智慧,能否得到,要看你怎样做。你照着佛菩萨教导、经论所说如法修行,那很快就能得到。随便你修哪一门,一天付出了几个小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果你能随时随地观心,做梦还在用心修行,睡觉时都在念佛,绵密不断,日夜相续,那绝对成就了。

    ~~ 梦参老和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贤愚经》

    虽微小罪恶,勿轻谓无伤,余烬虽云小,能烧草山积。

    壹|关键要看你发心

    很多人都认为,作为在家人,

    是很难突破世间重围而专心致志修行的,

    所以也很难获得解脱。

    但在如今这个社会里,

    我们是有办法修行、

    有办法成就、也有办法解脱的,

    关键就要看你发心,

    是否真切、正见是否具足。  

    贰|在家人中也有成就者

    虽然经典里讲,

    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本来就是相违,

    本来就是矛盾的,

    因为在家人想完全放下世间的事情去修行,

    这种机会是很不容易得到的。

    但是如果能将菩提心,

    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修大乘的佛法跟处理一些家务事,

    或其他世间的事也不是水火不容的。

    如果不用处理这些事,

    当然很好,但往往在家居士难以做到。

    释迦牟尼佛对在家人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可是,在家人里面同样也有很多成就者。

    不仅以前有,现在也有。  

    叁|将世间事变成利益众生的事

    那我们现在该如何做呢?

    比如说,虽然平时要上班、要工作,

    但是同时你可以发慈悲心、出离心,

    这两个是一点儿都不矛盾的。

    平时做一些世间的事情,

    虽然不是为了利益众生,

    但我们也有办法将它变成是利益众生的事。  

    肆|发心不同

    比如说,吃一顿饭究竟是善,是恶,

    还是不善不恶的无记法呢?

    如果在不伤害众生生命的前提下,

    吃饭本身是无记法。

    但是在《俱舍论》里面讲得很清楚:

    如果一个人吃完这顿饭,

    将肚子填饱了以后,

    是为了去杀生、去行骗等,

    以这样的目的而吃饭,

    那吃这顿饭就是造作恶业;

    如果一个人吃饭的目的,

    是为了吃饱以后去听法、去放生、去行善,

    那这个吃饭就是行善;

    如果他能以菩提心摄持,

    那么吃这顿饭就成了大乘的修法;

    如果他吃饭的时候没有什么特殊的目的,

    没有去想吃完饭以后去杀生、去放生等,

    那这样的吃饭就是不善不恶,所以叫做无记。  

    再比如说工作挣钱。

    为什么要挣钱?

    如果挣钱是为了利用在修行上,

    那工作就是出世间法。

    如果是要拿这些钱去干一些坏事,

    即使现在还没做,

    这样的上班天天都是在造恶业。

    如果没什么其他的想法,

    只是为了吃饭、生存,

    这是不善不恶,是无记法。

    所以,虽然行为相同,

    却因为当前的发心不同而有善、恶业之区别。

    伍|行持善法并不难

    如果自己愿意做的话,

    行持善法还是很容易的,

    怎么做都可以。

    自己不愿意做的话,

    即使天天给你讲大圆满等最最高深的法,

    你今天听,明天也听,

    永远都不去实修,是没有用的,

    讲了也没有太大意义。  

    闻法很有意义,通过闻法可以明白道理,

    如果不明白就不知道如何修持。

    但是如果听了很多却不去实践,

    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

    只能得到一些闻法的功德而已,

    其他的功德是没有的,

    在法的实修上也没有什么收获,

    今年是这个样子,明年还是这样,

    乃至死亡的时候也是这样空手而去。

    如果你自己想做、能做的话,

    仅仅吃一顿饭,都能成为解脱之因。

    其他类似的修法都是一样,

    所以,务必要发菩提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心地善良”是什么?

    《入行论》
    不愿人获利,岂愿彼证觉?妒憎富贵者,岂有菩提心?
    壹|积聚了身陷轮回的业
    ‍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
    然而我们总是认为,
    我们只和少数众生有所关系。
    无论居住在什么地方,
    我们总是喜爱一些人,
    厌恶一些人,不在乎其余的人。 
    这种对其他众生存有的偏颇和有限的见解,
    持续使我们生起执著和嗔恨,
    因而积聚了身陷轮回的业。  
    如果我们能一瞥过去无尽的生生世世,
    我们将了解到,
    在这个世界上,
    没有一个众生不曾是我们的母亲或父亲,
    而且不只是一次,
    他们曾是我们许多生世的父母。  
    为了回报他们的爱与大慈,
    我们应该像证悟者一般,
    对所有众生生起爱与慈悲。
    最重要的是,
    我们应该从内心深处,
    生起带领一切众生证悟成佛的愿望,
    不遗弃任何一个众生。
    贰|受到善心的启发
    发起这个誓愿所累积的功德,
    和这个誓愿所涵盖的众生数量成正比。
    因此希望救度无数众生的愿望,
    将能产生无量功德。
    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是达成这个愿望的基础。  
    如同佛陀对波斯匿王所说的:
    “喔,伟大的国王,
    你的事业是如此的广大无量。
    无论你是在行、住、坐、卧,
    愿你所有的行为、
    法规和判断都受到善心的启发。
    如此一来,
    你将为你的臣民带来无限的利益,
    并为自己累积无量功德。”  
    叁|真正的心地善良
    “心地善良”是什么?
    深情地照料今生的父母,
    肯定是心地善良的证明。
    然而,父母只不过是,
    无量众生里面的两个众生。  
    真正的心地善良是把所有众生,
    不只是我们的朋友,
    也包括敌人和陌生人,
    当做我们的父母,
    并去除所有的嗔恨、自私和冷漠。  
    去想一个你最敌视的人,
    并视他为你心中最亲爱的人。
    如果你对某一个亲近的人生起贪爱之心,
    那么把他视为一个梦中遇到的人,
    一个缺乏任何真实存在的幻象。  
    肆|用行动和祈愿来帮助众生
    心地善良必须以实际地利益他人来展现,
    然而,什么是利益他人?
    毫无疑问的,
    布施食物、衣服、住所,
    和情感是心地善良的表现,
    但这种仁慈仍然有限。  
    我们应该努力用一种,
    无限的方法来利益众生,
    而佛法则是唯一的途径。
    我们应该用各种方式来帮助众生,
    用直接和间接的方式,
    用行动和祈愿来帮助众生。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在蚁冢、
    养鱼塘或鸟禽养殖场念诵诸佛菩萨的名号,
    心中生起慈悲,
    并祈愿:“愿这些动物不再投生轮回恶趣之中。”  
    诸如此类能够真正利益众生的行为有很多很多。
    当你持续受到利益众生的动机的激励,
    菩提心,
    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获得证悟的愿望,
    将在你心中渐渐开展。
    伍|菩提心有两个层面
    我们不能用表象来评判行为,
    行为的价值取决于内在的态度。
    惊人的利他行为,
    可能出自于自我本位的动机,
    例如期望被人感谢,
    在来世享受业果,
    完全和心地善良无关,
    如此的动机贬损了行为的功德。  
    记住,誓愿带领一切众生解脱的爱与慈悲,
    乃大乘之正道。
    菩提心有两个层面:
    究竟菩提心和相对菩提心。
    究竟菩提心是了悟空性;
    它将随着时间慢慢地在心中成熟。  
    相对菩提心则是,
    根植于爱与慈悲的利他想法和利他行为。
    深刻地修持相对菩提心一段长时间之后,
    这种修持将自然而然地转化你的心,
    直到你了悟究竟菩提心的曙光显现。
    陆|慈悲是空性散发出来的光辉
    彻底了悟空性的菩萨成佛之后,
    他展现的悲心,
    不会再含有凡俗的、造作的念头。
    他不会想:
    “这个众生向我祈求,我必须帮助他。”  
    或“这个众生没有祈愿。”
    他的慈悲和空性是无所不在且含摄一切的,
    如此这般的慈悲,
    是离于偏爱分别、执著或嗔恨的。  
    它如同太阳,
    平等地映照在每一个水面之上,
    无论水面大或小,清澈或混浊。
    慈悲是空性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光辉,
    离于概念,超越形述。  
    这是佛陀利益众生的事业,
    能够如此无边无际的原因,
    如果你了解这一点,
    你将明白,
    即便是吹拂一个发烧病人脸庞的凉爽微风,
    也都是诸佛的加持和慈悲。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真心待你,但不执着于你,活在缘分中,而非关系里,一切世间变化无常,依心而建立,懂得随缘,你就不苦。”
    “当你不再执着任何人和事,你认为的那些实实在在的伤害,都会成为泡影。”
    “你来到世界上、只为自己负责,何必去改造别人,你只选择你认为正确的去做,就对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01
    心地正直固然很好,但如果过于正直,在此污浊不堪的末法时代,就会像乞丐的猴子一般被人戏弄。因此,把握好正直的尺度,是我的忠告。
    02
    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虽然也不错,但如果何时何地都口无遮拦,滔滔不绝地夸夸其谈,则自己内在的一切,都会被别人一览无遗。因此,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是我的忠告。
    03
    韬光养晦、大智若愚固然很好,但如果过于保持缄默,任谁都不知道自己内在的智慧,就会像暗暗涌动、却不为人知的甘泉一般不起作用。因此,把握好外显与内敛的尺度,是我的忠告。
    04
    虽然世人都说嫉恶如仇很好,但如果经常无缘无故地发起强烈的无名之火,就会像看门狗一样与所有人结仇。因此,不要轻易发怒,是我的忠告。
    05
    嘴甜心善固然很好,但在这个好人不受待见、坏人称王称霸的时代,过分善良软弱却会被人蔑视与欺辱。因此,掌握好软弱与强硬的分寸,是我的忠告。
    06
    不贪钱财固然很好,但在这个不名一文的乞丐会遭到所有人唾弃、大户人家的走狗却会被奉为上宾的时代,适当地积攒一些财物,是我的忠告。
    07
    短斤少两、不讲诚信的奸商行为,会搅得整个国家都不得安宁。摈弃贪求暴利、实则无义之不良经营方式,君子积财,取之以道,是我的忠告。
    08
    善于理财固然很好,但如果一毛不拔、吝啬成性,就会众叛亲离、于己不利,像守护宝藏的恶鬼一般孤立无援。因此,掌握好积财与施舍的尺度,是我的忠告。
    09
    朋友众多、交际广泛固然很好,但秉性恶劣的朋友却会把自己引向邪路,最终毁坏自他,以致双双坠入江河般的险境。因此,交往的朋友不要搞错,是我的忠告。
    10
    无喜无忧、心态如如不动的人虽然很少,但若过于喜怒无常,就会遭人轻视、唾弃,以致失却友伴。因此,保持心境的相对稳定,是我的忠告。
    11
    如果对信任、投靠自己的亲友,都暗中算计,毫无怜悯之心,像野狗一样不知好歹,这种对投靠者都敢欺哄吓诈的人,就是所谓的无愧者。因此,知耻有愧、值得信赖,是我的忠告。
    12
    当面吹捧赞叹、阿谀奉承,背后说三道四、指责过失,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一张嘴巴吐出两根舌头,就像毒蛇一样可恶。因此,人前人后都不要说得太多,是我的忠告。
    13
    凡事都唯唯诺诺、点头称是,事后也出言必行的人十分罕见。答应得越爽快,就越容易弃之脑后或拒不执行。所以,不要随便相信那些轻易承诺的人,是我的忠告。
    14
    心思太多,琐事也会随之增多;琐事一多,最后大多不能善始善终;若不能善始善终,则不但于己有害,也会招致别人的嘲笑。所以,不要让心思和琐事太多,是我的忠告。
    15
    受到众人恭敬时,要把握住自己;遭到众人排挤时,也要奋发自强。独立自主,是我的忠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12-27 22:48 , Processed in 0.1494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