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805|回复: 3

藏文创制圣者—吞米桑布扎的传说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7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刘原                                    来源: 西藏民俗

 
  1959年我奉调到尼木县工作后,听说西藏历史上著名人物、创造藏文的圣贤学者吞米桑布扎就出生在尼木,这使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一种强烈地了解其身世传说的欲望在我心头萌生。一次,我借工作机会来到了吞米桑布扎的故乡——吞巴区。在这里我访问了几位老人,他们向我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有关吞米桑布扎的生动故事。

  他们都自豪地认为,吞米桑布扎是他们地道的老乡,他出生在果星白吞地方(今尼木县吞巴区吞达乡鲁日桑珠村),他的出生十分神奇,一种说法是:一位农民在果星白吞地方耕地时犁出了一个乖俊玲珑的小男孩,这就是后来的吞米桑布扎。另一种说法是:一位农民在耕地时,从土地中犁出一个五彩缤纷的虫子,农民从来没有看到这样神奇的虫子,倍感跷蹊,便小心翼翼地将彩虫放进一个牛角里带回家中,将这一奇遇细细告诉了妻子,并让妻子拿一“罗麻”(盛奶渣等物用的竹编簸箩)养好。第二天一早,俩口子一觉醒来后,突然发现彩虫变成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小男孩,夫妻俩十分惊诧,但又非常高兴,便把小孩精心地抚养起来。不久,这一奇闻顿时传遍了乡里,也同时传到了当地一位地方官员桑珠颇章的耳朵里,桑珠颇章很想看看这个神奇的小男孩,于是便派管家到鲁日桑珠村把小孩带来。小孩跟管家出村后看到一座小山,便对管家说:“这山像一根柱子”。从此这山便叫“柱子山”(藏浯:“嘎日拉”)。他们走了一程又爬上一座稍大的山,小孩爬到山顶上说:“我的心脏好难过呀!这山从此便叫“痛心山”(藏语:“绞塞拉”)。他们走着走着,小孩看到一座高山上站着一只凶猛的秃鹫,这座高山从此就叫“遇鹫山”(藏浯:“拐土拉”)。管家带着小男孩翻过“拐土拉”之后,一座小村庄出现在他们眼前。小孩指着村庄说:“我看到这村庄很舒畅” 这村庄从此使命名为“见乐村”(藏语:“通万”):他们走了一程,又来到了另一座村庄,他们实在走累了,便决定在此梢事休息一下。村民看到这一老一小汗流满面,又渴又累的样子,便给他们端来了头道青稞酒,小孩看到这酒又清醇又干净,十分满意地说:“这酒很干净”。于是此村便叫“干净村”(藏语:“臧巴”)。小男孩踏着一路风尘,走出一路神奇,终于到了桑珠颇章家。



  小男孩到了桑珠颇章家之后,桑珠颇章看到孩子长得聪明伶俐,心中十分喜欢,便留下尽心培养,孩子也很乖巧听话,长大之后果然才气非凡,便被任命为管理全尼木的官员,从此称为吞巴家族,繁衍世袭不断,迄至今世。

  吞米桑布扎,藏语吞是地名,桑布扎是贤人、学者之意,但当地群众也称他为“萨布察”,藏语的意思是土里的花虫子,这也许是为扣合上述传说而附会出来的名字。

  吞米桑布扎到底出生在何处,史料记载也诸多矛盾。《贤者喜宴》中说吞米桑布扎小生在尼木吞地的洛惹喀,他的父亲名叫吞米阿惹加达。而觉顿大师则认为他是洛卡伦孜宗(现山南隆于县),涅地,父亲名叫襄扎,本人叫阿努,或称萨保惹。萨保惹是藏语凸地的意思,他的出生地有凸地,因此而得名。敏珠尔班钦则认为吞米桑布扎出生在跷波域格之图氏(山南涅地)。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吞米桑布扎出生于山南地,而尼木吞地则是他的食邑。其根据有二:
  
  一是吞米桑布扎是松赞干部的宠臣,山南地区是雅隆部落的发样地,松赞干布即崛起于山南雅隆河谷地区,无疑这一地区的有志青年和先知先觉都看到松赞干布不断强盛起来,便趋之追随,而松赞干布也乐于使用自己势力范围之内的人,这都是常理。吞米桑布扎还只有十六七岁的时候,松赞干布就发现了他的聪敏智慧(也许是官僚推荐给松赞干布的),所以《贤者喜宴》中称他为聪慧小人。这甲的小人不是贬意的小人,而是指少年。其时尼木一带还属苏毗部落,若吞米桑布扎出生于尼木,在少年时期即被发现并受器重可能性很小。




  二是尼木吞地方作为吞米桑布扎的食邑非常可能。因为吞米桑布扎去印度留学七年,据说学习了364种文字,研读声明学等各种知识,学成返回吐蕃,奉松赞干布的指示创造文字。吞米桑布扎参照印度文的50个字母筛选创造了共34个字母的藏文,一直沿用至今。松赞干布首先成为吞米桑布扎的第一个学生,在拉萨西北郊的玛如堡(现称为帕邦卡)学习藏文,现在帕邦卡的上方有—块石头,上刻有六字真言,据说是松赞干布学成藏文后留下的真迹。

  由于吞米桑布扎创造了藏文,使整个西藏社会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政治、经济、司法、军事、文化、内外交流等的发展,不言而喻,吞米桑布扎的历史功绩是巨大的,因此受到丁松赞干布的崇敬和奖励。

  以什么方式奖励,史书上没有详说,我想,除金银以外,奖给其食邑作为有功之臣的俸禄,是历史上通常的作法,在西藏历史上也有奖励和赐官员庄园的作法。这时西藏已经统一,尼木吞地方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气候、物产相对较佳,离拉萨也不远。因此,松赞干布奖励吞地作为桑布扎的食邑完全可能。此后桑布扎的名字冠以吞地方名或房名,也是西藏的传统习惯,他的后裔便成了吞巴家族,由于西藏实行兄弟不分家制度,家族和财产得以长期维持。西藏有很多大贵族延续几百年,有的则是自吐蕃时期延续至今。

  民改前吞地方称为“吞巴豁卡”(即庄园),民改后改为吞巴。

  过去的”吞巴豁卡”在尼木县特别显眼,豀卡大楼,高五层,突兀宏伟,赫然矗立于涛涛雅鲁藏布江畔。

  公元1751年(藏历金羊年)和1778年(藏历土狗年),吞巴家庭曾先后出过两位噶伦,前者叫吞巴·斯齐次顿,后者叫吞巴·斯齐旺堆。吞巴家族在尼木及其他宗谿拥有大量土地和牲畜,在旧西藏是四大贵族之一。

  吞米桑布扎虽然创造了藏文,却没有给自己留下文字传略,于是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传说,而后人们只有凭借这些传说来了解这位功盖千秋的先圣先哲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7 1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圣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26 1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好贴.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27 0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智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11-22 14:52 , Processed in 0.1494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