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066|回复: 8

佛陀于四十二章经的第十二章说:人有二十难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8 21:2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6-19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陀于四十二章经的第十二章说:人有二十难,

    这二十难即包括行难、言难、心意难。

    佛陀说﹕人有二十难 - 如是心 - 如是我闻

    证严法师《人有二十难》摘要

    一、贫穷布施难

    布施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六度法门的第一条;布施是表示‘爱’的方式,布施是一种‘付出’,有表示缩小自己、扩大心胸而关怀天下之人。布施两字听起来很简单,但对某些人而言,做起来却不甚容易。普天之下,无论那个国家或那个角落,都无法缺少布施的运作,如果缺少布施互助的运作,那个社会就不是‘人类’生活的社会。

    学佛者,追求清净的爱,讲究付出的艺术,这便是‘布施’。

    佛说人有二十难,第一是:‘贫穷布施难’。顺者易、逆者难;于顺境中想做什么,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意,做起事来就容易得多。比如:有钱的人发心布施,就可马上做;有力的人想办任何事,只要付诸行动,也是很容易达成,但情况若相反,则困难重重。

    什么是顺?什么是逆?“顺于生死易、逆于生死难”。顺于生死是说,一般的凡夫、迷于生死,自己为何生于人,自己都不知道,而且也不想探究‘生从何来’的道理,既然无心探究,那么天天便过著糊里糊涂、懵懵懂懂的生活,顺著社会的潮流而沉迷于生死之中。有些人醉生梦死,纵然他们财物富有,但要他提出点滴施舍帮助别人,做些有意义的事却不肯,或根本就没有这种机缘。

    ‘逆于生死’,外在环境有阻碍,但只要自我有充份的毅力,即使再恶劣的环境都能突破。外境重重的阻碍不用害怕,外境的磨练可以成就我们的耐力,一个有毅力、有充分勇气的人,绝对不会被困境所刁难,他可以随心所欲,不受外在的困难而改变自己的方向。

    就像泅水者,要有足够的勇气及毅力不断挣扎,才能逆水上游,达到安全彼岸。修行就是修这些,不要顺著生死及凡夫心的贪念而追求享受,我们要逆水上游──逆生死之流,要突破世间种种的难关,最主要是克服自己内心的贪欲。贪欲有很多种;包括财、色、名、食、睡等等,如果顺著他们,便是生死流中的凡夫;要去掉它们,却要下很大的功夫,这叫‘逆生死之流’。

    虽然很难,但对有信心和勇气的人而言,并不困难。只要能不顺生死迷失自己,即使贫穷困境,真想布施也并不为难啊!有很多清寒人家,他们立志行善,也和富有的人一样乐于布施,同样可以发挥自己的功能,‘布施’除了物质之外,身体力行的奉献也是布施。

    佛陀所说的贫穷布施难,是指一般人而言,若是学佛的人,他看透了世间的一切,进而可以发挥人生的功能。有一位受本会(注﹕慈济功独会)所接济的残障者,平时省吃检用,竟然在年底时也能够捐一张病床,他虽然很贫困,但是他有心布施,所以也就不困难。

    佛陀说‘一切唯心造’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都是唯心造成的,只要有心去做,是难亦不难!

    对多欲的人而言,布施确实是很难之事,但对于有心人则凡事都难不倒他啊!

    二、富贵学道难


    第二、‘富贵学道难’,意思是指物质富有、名位显贵,这等的人要学道确实是很难。因为一般凡夫都有心病──贪瞋痴,这是一般人的通病。另外还有贡高我慢、疑念等等。钱人难免会贡高骄傲,无法做到‘富而好礼’,所以说‘富贵学道难’。即使他想学道,障碍也会比较多;多数都没有时间去选则何者才是正信的宗教,若有信仰,也只是求神明保佑他,让它的事业更赚钱,或求事事如意,年年平安....。这都是不正确的信仰。

    佛陀曾说:‘富而不智则衰’,若仅有钱却没有智慧,仅可能很快就会衰败下去;就像暴发户一样,他们的财富能维持多久呢?常见一些暴发户,因暴得大财而喜好显耀,全身穿著都很考究,但是又不懂素雅高贵的搭配;穿金戴银的结果,却只能让人觉的庸俗累赘;不然就是去环游世界,回来后到处炫耀说:‘那个国家我去过,那个地方我也去玩过!’这样的人实在很可怜啊!有钱的人,应‘取于社会,用于社会’,能够如此,必能受人爱戴尊敬;受人尊敬自然成为‘贵人’。

    常听人家说:‘还好遇到了贵人....’,而‘贵人’就是能发挥生命功能,去帮助别人的人啊!佛陀说‘富而不智则衰’学佛的人有了钱,还要有智慧!有钱有能力,要知道如何去运用﹔但是世间有智慧的人到底有多少啊?所以,佛陀才说:‘富贵学道难’。

    一个人的命运是贵是贱也不是定数,如果是困境重重,但能坚毅突破,一样能转变自己的命运和业力;世间没有不可转变的难事,只要是虔诚的学道者,普天之下没有不能扭转的难事。我们除了修福之外,还要修慧──福慧双修。布施故然重要,学道也不能忽视,福慧具足的人生,才是可贵、幸福的人生。

    三、弃命必死难

    人人都很重视自己的生命;身外之物要他舍去,都已经不易了,何况要舍去身命?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人生的二十难中有‘弃命必死难’。

    明知会牺牲生命,而能然义无反顾地舍去生命,确实很难办到。生、老、病、死,原本是很自然的事,这道理大家也都能瞭解,但是临命终时,也都难以舍弃。

    就以我而言,有时看到病重的患者,或垂死的病人,我也不忍心说:‘放下吧!你安心地去!’这句话谁有勇气说呢?因为要人们放弃生命,谈何容易?

    但是如果是一位虔诚的宗教家,这件事对他就不难了。过去不知有多少宗教家,为了维护自己信仰的宗教而舍弃生命。‘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一般的社会大众,有些平时看起来像是勇夫,威风凛凛,对财富名利不餍足的追求;社会若有什么问题,他们就很敏感,带头起哄抗议,但遇到危险时,他们又逃之夭夭。唯有宗教家愿意以和平方式舍身取义、赴汤蹈火;真正超越生命境界的人,才能做到如此。

    ‘人生自古谁无死’,既然生命都有尽头,我们为何不在这个生命的历程中,好好发挥它的功能呢?宗教的信仰者,须有超越生死的情操,好好利用生命的功能。虽然佛陀说:‘弃命必死难’,但我们应善用这段生命功能,即使是舍身为众生也在所不惜。纵然是难,也不为难,这叫做‘难能可贵’。

    四、得睹佛经难

    第四‘得睹佛经难’。能看到佛经很难?有些人一定会说:‘有什么难呢?经常接到热心人士助印的佛经,经书这么多,都已经造成收存放置的困扰了呀!’的确!数量这么多,怎么说“得睹佛经难”呢?

    就现代人而言,“得睹佛经难”,其实是难在经文深涩。平常的人,想要深入去看佛经,且加以完全体会贯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即使有无上妙法排在前面,如果无心去看,那怕是伸手可及,而且只要花一点点时问,便可看完,却仍然不会动手拿来看,这是不是难呢?总而言之,佛所说的难,是难在我们的心。心若没有这份企求妙法的倾向,就不会有所行动。世问没有不劳而获的便宜事,况‘出世妙法’呢!

    现代的出版社那么多,三藏十二部经都甚齐全。除了三藏十二部之外,还有许多学者用心研究后,再杷经文译成白话文,但是我们若不想去看,不去了解它,那即使坐在经书堆里也是‘得睹佛经难’呀!

    经者,道也;道者,路也。我们不只要看经,还要去‘行’。如果不肯去行,凡夫与佛的距离,毕竟是几十万亿佛土之遥呀!学佛者应该心领神会,身体力行,要不然真的是‘得睹佛经难’。

    如果,学佛只是光看而不做,不把道理和生活融合在一起,那么事与理就完全脱离了。所以,‘得睹佛经难’,意思是指:能真正去体会、实践佛陀的教理很难,而不是要得到印刷精美的经书难。因此,不能只看经书、背经文,背得很熟稔而不思考经文意义;看书而不见理,那是没有用的。

    五、生值佛世难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人海茫茫,何处是归程?’这表示人生在世间,心里茫茫然没有一个皈依处;佛经中有‘一眼之龟,适逢木孔’的比喻。在茫茫的大海中,有一块浮木,中间正好破一个洞;有一只独眼之龟每隔一千年才会浮出海面一次,就在它浮出海面时恰恰好穿过这个洞,把头伸出来,这种机会多难得啊!在人生的大海中,要找一个真正的皈依处,就像那只独眼海龟千年后浮出海面,正好把头穿过木孔那般的困难,机会是那么的少,所以佛陀说:‘生值佛世难’。

    我们的生命,虽然不断地在六道中轮回,但我们要得人身确实很难;既得人身,又能和佛同一个时代更难;与佛同世,又同住一个地方,更是难中之难;能与佛同住一个地方,又能见佛,那更是不容易啊!二千多年前,佛陀出生于印度,而我们是否也曾与佛同世呢?纵然与佛同世,但地球这么大,我们不知生在那个角落,也不一定能与佛同生于一处;即使以上两个条件都俱足,是否能见佛面,也是一个问题,所以说:‘生值佛世难’。

    虽然佛陀在世的时间距离我们现在已有两千多年,如果现在的人能依著佛陀留下的教法修学精进,必能深入佛陀的精神;只要心中时时有佛,那我们就好像与佛同世一样啊!若听闻了佛法,却不知好好去运用,即使是与佛同住一处,也是离佛很远。

    如果我们时时刻刻以心念佛,则佛在己心,把自己的心换成佛心,如此不只可以‘与佛同世’,而且还可以彰显佛的智慧,及启发我们的佛性。我常说,不要轻视自己,因佛常在我们的心识里,我们的心如果时时将佛的心,佛的行为运用于生活中,佛已伴随我们同行,怎会‘生值佛世难’呢?

    学佛闻法不在时间久暂,一旦离了佛心就旷劫难遇啊!若能会合佛心,瞬息便能见佛。所以‘生值佛世难’,我想并不难,只要我们专心,便能于瞬息之间见佛闻法。这完全只在一个‘心’字、有心学佛的人真正要多用心,听了法要真正吸收,记在心中,然后表现于行为,那么,见佛闻法并无困难啊!

    六、忍色忍欲难

    第六难就是‘忍色忍欲难’。‘色欲’这两个字听起来好像只是针对男女之间的欲念而言,其实,‘色欲’涵盖的范围很广。‘色’包括一切有形有质的物品,凡是我们的眼晴所看得见的、身体所能感受到的,全部都在形质──‘色’的范围之内。

    所谓‘忍色难,忍欲难’,‘忍’指心理的控制。譬如说我们看到一件东西很美、如果无法控制自己的心念,很自然就会想占为己有,并采取行动伸手拿取。有些人是正当的取得、有的则是不正当的获取。正当的取得虽是来自别人欢喜的给与,却也是因为见物欢喜而生贪爱心,才会有取得的行动。有的人却偏偏喜欢自己不该取得的束西,明知不该取而生起欲念,既起欲念,又无法控制,以致做出了犯戒,犯法的事,这就是‘忍色忍欲难’!

    佛陀常常教育我们,对于世间的物质、情爱,要有正确的看法,如果能通情达理,对物质的取拾就会有很正确的看法,该得的是我们的,有余的应布施;不该得的就不要想取得,我们应该控制好爱色爱欲的心,那么就不会犯错了。犯错的人,就是无法忍色忍欲的人,所以才会造成终生的遗憾,一念差,步步错!不可不慎啊!

    七、见好不求难

    前面说过‘忍色忍欲难’,因世间有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物质,足以诱惑人心,使人迷乱,要忍色忍欲不受诱惑,实在是很难。所以佛陀又说:‘见好不求难’。

    人们总是不断地追求,只要认为是好的,就要再向前追寻,对凡夫而言,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是人生的烦恼,多是因此而起,为了这分追求的欲望而误了前途的,大有人在。

    贪求心重的人,总是对自己目前的环境永远不能满足,他永远觉得空虚而有失落感,因不满现实,所以常常向外追求;为了追求未来的目标,他就会迷失了自我。所以佛陀在世时,常常用各种方法教育大家,希望学佛的弟子们能接受他的警语。

    当然,‘追求’是好事;我们学佛也要‘求’精进、不过精进是为了要解脱自我的心灵,‘求’突破人间色欲的诱惑,要真正用脱俗的精神,追求心灵清净,而达弃欲无贪的轻安!

    八、被辱不瞋难

    ‘被辱不瞋难’,就是指:一个人在遭受侮辱时,一点都不会发脾气,这个人才是真正的难得;人家若瞧不起我,而我能一点都不在意,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

    每个人生气的时候都会说:‘这口气我忍不下!’为什么忍不下呢?‘因为我被人欺负了,人家占我便宜’,或‘他不讲道理’。大多是这些问题让人忍不下这口气。

    ‘气’由何而来?由‘贪、瞋、痴’而来。多数人都有贪、瞋、痴三毒之念,这就是凡夫。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确是离不开这三毒,这就是人的心病。本来人生应该是很美好的,就是因为人人有贪、瞋、痴等三项心理病态,所以稍被人家占了点点便宜,就忍不下去。

    我们普通的人,受到他人一点点的欺侮,就要力争到底,而佛陀却是‘被辱不瞋’。虽然受人侮辱,侵扰,甚至于到了让人断绝粮食,且以醉象要来加害的地步!佛都能亳不动气;不把侮辱放在心上。由此可知佛陀的心境已净如明镜,不起瞋恨等心念;心中常存著无量的爱心。

    爱、慈悲、宽谅可以取代瞋恨之心,一个人若有爱心,慈悲宽容的心,怎会产生瞋怒?我们若能消除瞋怒,又怎会有人我是非呢?

    我们必须瞭解,一切人我、事物接触时,心里的感受、心念,是如何生起来?如何培养快乐的心境,转化瞋怒之心念?这就是我们修行要下功夫的地方。多多体会这个‘忍’字,习得‘忍’的功夫,则得海阔天空,诸事无难。

    九、有势不临难

    大多数的人,多少会有种心态,觉得别人高高在上,因此自己也不甘卑微,所以佛陀又说‘有势不临难’。人总是要往高处爬,要追求显赫的地位;但是有了显赫的地位,而能够不骄傲不炫耀的人,实在不多;或者是有很好的地位等著你,而你却一点都不想去争取,这在凡夫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事,这就是‘有势不临难’。

    佛陀有超越的智慧,视‘富贵如浮云’,‘势力如敝屐’,是不是只有佛陀才能做到这样呢?也不尽然、在社会上也有很多人能做到啊!即使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如果看得开也一样可以做到。

    比如我有一回,一对年轻夫妇来找我,穿著很朴素,捐出一些家传及自存的金条金链,他们都是成衣加工厂的工人。他们夫妻俩有一个共同的心念,就是要为慈济医院尽一分心力。只要身体健康,做工维生,日子仍然过得去,他们觉得师父盖医院,是一项千秋百世的志业;他们认为把这些东西捐给师父,可以发挥更大的功能。她说:那些束西放在她身边不去用,有与没有差不多。

    这是一对很平凡的夫妻,却有不平凡的共同心愿──把积蓄完全捐献以为建院救人之用。看得出来他们是劳工家庭;然而一双粗糙的手,竟然捧著这么多贵重的金条,这贵重的物品,无法比美她心灵的美善,这份诚挚的心实在是非常的感人。

    这对夫妻有这些东西,原本可以拿去变资,用它来做生活的开销,穿得漂亮点,暖和些,但是她连穿得暖一点的欲望都没有,更何况是‘依势追求’呢?因此,如有超凡的心,‘有势不临’并不难啊!

    只要你有心,就能超越财势,功名的诱引。学佛的人,我们要多用心,多向他们学习,若有争权,夺势的情形,就要更加警惕自己了。

    十、触事无心难

    佛陀为何告诉我们‘触事无心难’呢?佛陀是要启示我们,人生本来是可以在很单纯;很逍遥自在的情况下生活。可是,凡夫无明一起,就会把最简单、轻安、逍遥的生活复杂化,因之产生烦恼私痛苦。‘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句话人人都会说,但是偏偏在生活中,尽和一些人与事过不去。时间分秒不停地流逝,而我们的心却常记挂著以往的人我是非,直在那儿不停地打转,这就是烦恼的凡夫心,所以佛陀在人生二十难中说‘触事无心难’。

    许多人总是在烦恼中度日,为什么?因为以曲折之心去此较;对人事起了分别心,比如工作上计较自已做得多,别人做得少,这是‘骄慢心’;或者认为别人做得多,没什么了不起,自已做得少,也不觉得惭愧,这是‘卑劣慢’,不管是骄慢或是卑劣慢的心,这些都是烦恼。

    我们走路虽然脚是踏在大地而行,但是,我们的脚底永远不会黏在大地上,而是踏落前脚,抬起后脚,这样才能向前迈进,原本单纯的生活何必一定要‘触事生心’把它复杂化了呢?

    人生应该要‘随分随力’,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才不会在人我是非中触事而生烦恼啊!

    十一、广学博究难

    平常人只讲究‘广学’;想学的事物很多,但都不能持久,不能深入;刚学会了一点皮毛,就又想换别的。一天到晚心不能精,行不能专,整大都在玩花样,可是却没有一项真正做得像样,所以有句俗话说‘十学九不成’,虽然学得多是‘广学’,而缺点就是少了‘博究’。一个学道者,要能够专心地学习是很困难,能够专心,又能真正用心去深入研究就更难了,所以说‘广学博究难’。

    做任何事都需要耐心,专心!果真有耐心,即使是一件很艰苦的事,也能够一路到底的学下去,能专心研究便能‘一理通,万理彻’,一种道理精通了,其他的道理也都触类旁通;处理事情也就更能得心应手了。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无法专心,所以无法对道理了解得很透彻。

    ‘学’就是要学得化烦恼为智慧,化有心为用心。想到要多学只是‘有心’而已,并非真正用心,而‘学’的深度,便在这里。日常生活中,每一样都是我们该学习的目标,而且要学得很自在,也用得很恰当自然,这就是深度。

    ‘广学博究难’;我们要以虔诚宽广的心去学习。人生本就森罗万象,要集很多常识才能适应生存于人间;若所知粗浅,绝对无法和大家和谐相处。因此,人必须学习很多事情,何况是学佛,想超越人生更上一层楼的人更要广学博究。

    学佛者应该要‘广学’,而且也希望能‘博究’,才能知己知彼──就像知道自己的脾气,也要知道别人的脾气,不能说:‘我的脾气本来就这样嘛!’要人家都来顺著你,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先去了解别人的性情:‘当他生气的时候,我就少说两句,等他气消了,我再和他评理。’若是这样,那什么事都会很圆满,也才是‘广学博究’的心态啊!希望人人学习时,要打开心门,瞭解自己,也瞭解别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8 21:2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除灭我慢难

    佛陀告诉我们,人要有深度及包容的心非常难,而学佛就是要学这分‘深广心’。深广的心,要从何练起?必须先去除‘我慢’。佛陀说:‘除灭我慢难’;而要能广学博究又无骄慢心,那就更难了,这两者都能做到,才是真正超越人生境界的贤人;若是有贡高心,即使再能干、也是凡夫而已。

    就像一块稻田,纵然土质肥沃,可是地面若长满杂草,那就无法让秧苗生长得好。种田的人,在施肥之前;必定要先除草,杂草去除,稻穗才会结得饱满,要不然光施肥而不除草,有一天秧苗会被杂草所掩盖。一个人不管多能干,学问知识再渊博,如果有了贡高我慢心,再好的学识,也会被这种坏习气所毁掉。

    正如寺院里每大清晨上早课,每一个人的心境都非常的清净,将我慢,杂念心去除,以全部心力追求佛法。如果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常抱持这种心念,只要我们立志改过,培养宽爱宏慈心量,我想佛陀虽然说‘除灭我慢难’,其实是难亦非难啊!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好好自我警惕,反省自己是否有瞋、嫉、贡高我慢的行为?讲话是否太大声?是否自以为高人一等?如果有这些心态、行为、则耍赶紧把它降伏下来,能够如此,就会像那一畦已经除过草、施过肥的田地一样,必能收获丰硕的稻穗。

    十三、不轻未学难

    人通常都自命不凡,也因为自以为是不平凡,所以常会轻视他人,佛陀说:‘能够不轻视未学的人很难’。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都有轻视他人的心态,能够完全做到不轻视他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必定要下一番功夫。所以佛陀才说;‘除灭我慢难’。佛陀非常慈悲,总是希望弟子把人生之难化为不难!

    我们既然学佛,不但不能以此为难,还要好好尊重别人,好好地调服自己,见到人就要有尊重之心,不只对老人要敬重,就是年幼的孩子也不能轻视,因为他们将来会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若能时时刻刻存著这分敬重之心,则‘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社会不安定的原因就是‘自以为不凡的心态’在作祟,大家充满了自大我慢之念。其实,现在的社会倒是很需要平凡的人,大家若自认平凡,自然声色就会柔和,会互相谦虚礼让,彼此尊重,如此社会不就平和安祥了吗?对!社会就是需要人人抱持平常心;平凡,才能身心安稳;平凡,才会自在快乐;平凡,我们才会彼此互相敬重。如果我们能互相敬重,心态自能安定,生活的环境品质就能提高,人生所要追求的该是这种互敬礼让的生活,这才是美丽安和的人生!

    佛陀说世间有四项不可轻视的事︰

    第一:火苗虽小,不能轻视。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

    第二:王子虽小,不能轻视。过去是君主世袭的社会,王子虽小,将来长大也会继承王位,统领天下臣民,所以不能轻视。

    第三:龙子虽小,不可轻视。过去的人,都认为四季能够风调雨顺,都是靠海龙王的恩赐,下雨或是晴天,都执掌在龙王之手,这是前人的思想观念。人,生活于大地间,须靠五谷滋养生命,若风雨不调,五谷便欠收,人民就要挨饿。所以,以前的人对海龙王总是怀有极为敬畏的心态。而龙子虽小,总有一天也会呼风唤雨啊!

    第四:沙门虽小,不可轻视,从小就出家的人,虽然现在还年少、但是随著年纪的增长,他渐渐用心去体会佛法,日渐增长佛法的智识,将来地能于大众中说法度众生,是未来的天人师,所以出家人虽然年幼、但也不可以轻视。

    由此可见,佛陀的教育,是要我们时时存有一份尊重他人的心。世间有很多微细的人事物,我们都不能有所轻视。

    十四、心行平等难

    前面谈过“不轻未学难”。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你不用看不起我,我也不必看得起你”,这是“卑劣慢”,同样也是不对。

    学佛者先要学会觉有情,觉悟世间的事、理,而且必须事理圆融,这叫做觉悟。若能事理圆融,就能广结善缘。若是只懂得的教理,而不能和别人和睦相处,不得“人和”,这就不是真正的觉悟。真有智慧的人会扩大心胸、容纳一切人与事物!所以说,能够器量宽宏,就是福慧双具。

    “器量宽宏”就是度量宽大可以容纳很多人,好的会欣赏,坏的也会容忍;人人在我的心目中,都被包容无遗。就像天覆盖万物,地承载万物一样,要有天地般宽阔的心胸,才不会有贡高、卑劣慢的心态,这就是出于内心的福德。

    佛陀说,是凡夫,心就难于平等。但是我们甘于做凡夫吗?人人都希望超凡入圣,要不然我们学佛所为何来?学佛就是要学得心如天地,任何微细的物品,都不会被排斥;再大的物品,大地还是稳稳重重地承载著。我们的心地要像天地乾坤一样,不可排斥任何微细之物,也不可拒载重物。总之,心量要宽大,不管是富有、智慧或者贫困、愚钝的人,我们都以平等心对待他们,尊重爱护他们,这就是“心行平等”。

    我们要学习佛陀的包容,以德报怨,即使很恶劣的弟子,佛也帮他授记祝福!对于无缘、有怨的人,我们要默默的为他祝福,祝福他将来得大福德,若能如此则叫做“心行平等”。

    既然要学佛,就要尽量自我警惕,把自己的念调整好,对人只有关爱而没有怨恨之念。虽然对某些人觉得无可奈何,但是,也要本著宽宏雅量以对,不可有怨憎之心,不要说:“我怨恨你。”这样的话。我们对一个人抱著“无可奈何”的心态,是还要教导对方的心量,若是恨他、怨他,就会结下更深的不善缘,今生、来世、无数生的恶因,就会连连绵绵地结下去。

    要每个人看到外面的境界时,心念都完全平等,这确实是很困难,但是佛陀说,要“没有分别心”。人在多数时候都有分别心,若能尽力而无所求,不起分别,才是真正修行的正确心态,也才是佛陀教育我们的“心行平等”。

    十五、不说是非难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二种表达彼此感受的方式,那就是“声”和“色”,“声”是指言语声音,“色”是表现于外的举动形态。言行举止能人起欢喜心,就表示这个人修养好;相反的,若让人不高兴,则表示这个人的修养还不够好。

    以谈话而言,我们要把音量控制得宜,以让对方正好听的清楚为最恰当,若声音太小,使听者无法听清楚,这是不尊重;如果彼此相距不远,可是你说话的声音太大,不只是无礼,也会吵到别人,这就是没有修养。

    想想,连讲话的音量控制,都有这么多学问,何况还有其他的动作习气要改呀!人们习惯上常随著自己的好恶之心待人,若对某人有好感便赞叹他,即使他有缺点也会帮著掩护,只说好的一面;若对某人没有好感,那么即使他有很好的才干,也会被埋没,若是他有一点点缺失,就紧抓住这个机会来毁谤他。这就是我们的口业,随著喜欢或厌嫌所表现在外的言谈。口舌是传达人们思想心念的关卡,而一般人的开口动舌,都是在讨论是非,不可不慎!

    人与人之间的言谈交流,必定要格外小心,注意自己对人是否有平等心,如果心有所偏,那么,好的将被说成坏的,坏的也会被说成好的,这种偏见之言,会导致别人对被批评的人产生误解。所以,我们对人的看法要很公平,不可随著自己的好恶来议论。

    另外,如果是自己所不知的,偏要说知道,那就是不量己智,这样不但会让人嘲笑,而且常会说错话。日常生活中,最好要多用心,不要以为开动口舌很简单,心想:“我又没骂人,随便说说有什么关系呢?”有关系,因为道在口中呀!

    十六、会善知识难

    什么叫“善知识”?就是能启发你的良知智慧的人。在你陷于恼之际,他可以开导你,解除你的心结,能使你从凡夫黑暗的一面,转向人光明的境界。

    向外寻求善知识确实非常困难,设若找到这么一位善知识,而自己的心无法断除成见,那么即使再好的人在面前,我们还是无法吸收他的知识与教化,所以说“成见若迷茫,则法界善知识难逢”,人人若能将成见去除,则善知识所说的话,就能解除人我是非的烦恼。

    修行就是要保持天真的本性。如有“妄念”就是不真实、有迷情;有些人说话的用意很好,而听者若用妄见的是非心、烦恼心去承受,那么明明他是一片善心,以爱心给予教导,但是我们却扭曲了他的一片好意,以是为非。我们常常会如此,虽然别人说的是真话,但是听的人还是会起疑心,心想他对我有偏见。或者是看到他人在交谈时,就以为他们是在谈论我的是非,在毁谤我、中伤我。这就是自我产生的是非心,也就是妄见与痴迷情结,若不能去除妄见,那么再好的佛法呈现在我们面前也都无法接受了。所以说,要以天真的本性来面对人间世事,若能如此,一切都是佛法!

    在日本有则故事,是小学教材,用来教育心灵单纯的小孩,故事如下︰

    有位猎人拿枪要打树上的小鸟,有一只蚂蚁,正好在此时咬了他一口,让猎人在拿枪瞄准时动了一下,因此小鸟得救了!为什么会如此呢?原来是那之小鸟曾经看过一群蚂蚁,在水里拼命挣扎,正当无路可逃时,这只小鸟咬了一片叶子丢到水里,让水中的蚂蚁全都得救了!所以当猎人要打小鸟时,蚂蚁也赶来救他。他们以这种方式来教育幼小天真的孩子,让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拥有“种如是因、得如是果”的观念,这也是为了要保持人性的天真。

    佛陀说:“会善知识难”,意思就是说,若希望自己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善知识、好老师,的确实是很难的事。来到人间,每一个人所要学的实在很多,即使尽一生的时间也学习不完。孔子虚怀若谷、谦逊好学,凡是对他有所启示的人,即使是小孩子,他也会甘拜为师;可见贤人、圣人也仍抱著不断学习的心态。

    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而不善者而改之。”这也是好学精神。好的人,是引导我人生的模范;坏的人则是我警惕反省的对象。所以坏人也是我的老师,因为他表现出不好的行为,来让我们明显地比较,知道这样做会讨人厌。这是活生生的现身说法,所以要感激他,但我们更需要自我警惕反省。

    好的人我们应该要追随,但凡夫的心态都是自我封闭的,自已为能干;若是自己不好,也会想:“不好是我自己的事,我不用看人家是好是坏,也不必去学习”,这就是凡夫心。我们应时时提起热诚的求知心,天天勤恳不断地去学习。



    十七、见性学道难

    佛陀常常教育我们——学道要以诚以实来学,但许多人却茫茫然,无法真正了解什么是道,所以佛陀说:‘见性学道难’。真正为了彻底明心见性而学道者,的确是很难得。

    一般人刚开始发心修行时,总是很有自信,甚至追求道理也很热诚。但是人都有懈怠性和懵懂性。‘懈怠’就是不勤精进,不能抱著‘修行如初’的心,这就是懈怠心。如果能经常抱著当初决定要修行的那一念心——初发心、追求佛法和舍身入道的决心,则学佛就简单了,但对凡夫而言却是很难。

    另外一项是‘懵懂性’。众生都有相同的本性——清净善良天真的本性;这是人人都具有的慧性,可是我们常会把它疏忽了,舍弃它而向外追求,因此迷失自我,浪费时日,这就是懵懵懂懂的人生。

    学佛,就是要把佛法活用,如甘露般的洗涤我们的身心,洗去无明和染污心,这就是学佛的本意。把我们平时疏忽的功能再修炼,进而发挥净爱的功能于日常生活中,这就是真正学佛的目的。如果只求神通,求感应,这都是错误的观念。

    希望大家都能透彻了解我们的本性功能,若无法真正了悟,即使是学道也很难会得真理,所以佛陀说:‘见性学道难’。其实纯净的真如慧性和自己最近,然而人们却往往舍近求远。我们的眼晴能看清别人,却看不见自己的头脸,最近的反而看不到或被疏忽了。同样的,学佛无非要我们从最近的地方做起,而最贴近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发挥自己的功能;切莫舍近求远啊!


    十八、随化度人难

    ‘度’人,实在是很不简单,光其是要对方一见到你就起欢喜心,由你的一切举动、语言、声音就能够让他改过,这就更难了。

    记得几年前,在朝山的路旁有一排褚舍,里面养了很多很多的猪,猪舍的旁边还有很大的鱼池;饲养的人利用猪粪导入池内喂鱼。到了夏天南风一吹,我们的精舍周围就臭气冲天;当猪要被送到屠宰场时,听它们哀嚎的声音,更是今人心碎!可是土地是别人的,他们要养猪、喂鱼,我们也是无可奈何。

    有一天,一群慈济人来朝山,半夜从苏花公路朝山进来,三步一拜非常地虔诚。养猪的人看见了,觉得很奇怪,不过他也一片好心地回家拿了手电筒,牵著脚踏车跟在朝山者的后面,为他们照明路况,他就这样一路跟著朝山者念佛进入精舍。

    刚好那时我走到外面看见他,和他打了招呼,他说:‘师父!这些人好诚心哦!我从来不曾见过,真使人感动哦!’。过了一会儿,他鼻子嗅了嗅,发现这里有猪粪的味道,他竟真的从此结束了养猪业。

    这就是以诚来感动人。这群朝山者,以虔诚的举动,把猪舍的主人感化了。

    学佛就是要把持自己的心,有时我们的心念精进,有时会生懈怠;精进则成就,懈怠则堕落。不过,只要我们有虔诚的心,不仅能自救,还能化度他人!因此,要时时抱著殷勤精进的诚意学佛。

    十九、睹境不动难

    佛陀说‘睹境不动难’,意思是:处身在顺逆境界之中,而能不被它所动,确实不容易。

    有一次慈济委员联谊会,数千人潮来自南北。现代的人,日常生活都已习惯了享受,夏天家家都有冷气,现在忽然来到这个大空间、人多,天气又热,也无空调设备;尽管大家都很有心,为了想多了解慈济而来参加这个聚会,但是心却不免被外境‘闷热’所动。

    过去的人走了千里路,跪地七天,只得到简单一句话,他就能受用无穷,那是因为他能一心一志,雪地断臂都动不了他的心,再恶劣的环境他还是一心求道;现代的人之所以不能体解妙法,是因为无法舍弃享受欲乐,更不能为法忍苦,所以其心易随境界转动。

    反观释迦牟尼佛未证道前,他在宫中,地位多么尊贵,享受的是父王为他建筑的‘三时殿’,使他的生活永远是四季如春。父王的爱护、姨母的疼爱,又有全国人民的爱戴,但是他却没有让荣华富贵的生活缚住他的心,毅然修行去了。

    他在五年的参访,六年的苦行期间,受了千辛万苦,忍人所不能忍的苦。冷的时候忍受人所不能受的寒冻,饿的时候,忍受人所难忍的饥饿,前后十一年,这种苦难的环境就这样坚毅地熬过了。直到在菩提树下,天魔来扰乱他,他都能一一降伏魔军,即使再美的魔女来引诱扰乱,他都不受色欲心念所动,心念益发坚固,睹境而不动心……终于成佛了;成佛之后,佛陀依照自己的愿力,在印度恒河两岸辛辛苦苦地说法度人,广度群生。

    我们听法的时候,心里都会觉得很好,常会认为自己都了解了,可是离开了听法的地方,凡夫心又会起,尽管知道不可以贪、瞋、痴,也知道瞋火会烧毁功德林,可是一旦遇到不顺意事,即时无明火还是会冒起来——你是你,我是我,要争个输赢——凡人就是这样,常让境界所转。明明曾下定决心精进,且似乎与佛的境界已逐渐在接近,偏偏心一动又堕落凡夫地。

    我们学佛最主要的是要能调伏自己的心,使心能自主,来去自如;但是凡夫俗子的心境却常被外境所缚,被牵引得团团转而落入境界之中,无法超越六道。

    六道是因自我心中的善恶而上下流转不停;心若为善,便是天堂;心若守规矩,就是人的境界,心若起了瞋恨,就是阿修罗;心若起杀、盗、淫的恶念,便容易堕入地狱;起了贪念就是饿鬼的境界;若乱节无伦常,将来就会落人畜生道。这六种境界,都是由心所造,也因此心受外界所转动而无法解脱。

    心为什么会被境界所转?简单的说是因为有贪、瞋、痴;心中若有贪念,境界一现就很容易被它迷惑。有人说:‘色不迷人,人自迷;财不害人,人自害。’一个有智慧的人,他把财、色、名、利等看得较为淡泊,他把感情运用在觉有情之上,难得生于人间,难得有这分感情的功能,应该要好好的把这分功能散播于人群中,这就是菩萨的智慧。


    二十、善解方便难

    我们若真的想学佛,就应追求明心见性。虽然要明心见性并不简单,但是,若懂得把佛法带入日常生活中,举手投足无不是见性妙法。见性的过程,不可缺少‘善解方便’,无法善解方便,就无法见性明心。

    出家僧众每天清晨,一大早就开始拜佛礼忏,是否学佛的人都应如此呢?是否一定要四点起床,在大殿唱念课诵?其实这也是一种方便法;早起可以养成好习惯。佛陀希望弟子们时时觉醒,何谓‘觉醒’?当我们在发挥功能、为人群做应该做的事时,这就是觉醒。佛希望我们发挥功能的时间长一些;做事时间长一些,当然就要节省睡眠的时间。而且,清早的这一段时光最清新,最能吸收智慧,因此,每一个丛林都是早起礼佛早课。

    我们拜佛,身体礼拜是一种运动,而口里念佛、心则观想佛,要追随佛、菩萨的精神和脚步。礼佛一方面可以促进身体健康,一方面是增长智慧,加强心理健康。礼佛之时,我们眼观佛像,口念佛号,心中体会佛理,如此就能启发智慧,这虽是学佛的方便法门,但由方便法也能体会真理。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没有善加体察方便法,有时就会因此自我封闭,自我迷惑,不能善解方便。

    方便法重要吗?当然重要,重要的是在于‘会事启理’,使我们于人事中领会道理,启发我们真净的本性。如果不了解方便法,偏执于它,就不对了!

    真正的佛教徒要节俭勤快,勤俭的美德亦是佛陀教育之方便妙法,更是我们学佛的基本道理,勤俭持家且能精进于启发良知良能,才是真正地善解方便妙法。佛陀说:‘善解方便难’,意思是说:能适当地体会方便法确实是很难。因为众生习性多有所偏执,有的迷执于事相,有的迷于理论,无法事理兼顾,所以不能事理圆融,不能圆融事理则易生事障、理障的困难烦恼,这都是不能‘善解方便’的困‘难’。如能会得‘方便’个中之妙法者,则得诸事无难、万事无碍了!

    金刚经中有:‘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我们总不能搭船渡河之后,还把船背著不放吧?学佛也是一样,所听的一切法和礼拜的行动都是一种方便之法——借假修真,借方便(事相)来会理启真,如能晓了方便妙法,则能无难不解,通达诸法、智慧如海,和睦群众一切无碍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7-10 05: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6 05: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14 0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9 0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4-20 0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11-25 03:50 , Processed in 0.1542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