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阿阇梨】梵术语:Yog&amacron;c&amacron;rya,又称见谛阿阇梨。 三密相应,照见真谛之初地以上阿阇梨也。
在秘密部中,事部以持诵真言、结坛、供养等事相为主;行部因为事相、观想并重;瑜伽部以五相成身观法为主;无上瑜伽部以修中脉、风息、明点为特点。其中父部重修风息,名曰命瑜伽;母部重修明点,名曰勤瑜伽;无二部重修双运。三者只就偏重而言,并非截然有别。无上部的理论认为中脉(近似道教的督脉)中有21 个结,利用修风息、明点之力可以打开这些结。每打开二结好上升一地,逐渐引发无量神通、智慧,最后打开顶上一结即圆证三身五智而成佛果修如上次第相应成就者可称为瑜伽士。
《瑜伽经.威力》中列举了瑜伽行者得三摩地后所得各种超人能力(神通),在证最后果位之前也可先得超人威力,即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其中前五通与婆罗门教瑜伽派等相似,漏尽通为佛教所独有。此中神足通(神境通)又分能变通、能化通两种。能变通有十八变,即振动、炽然、流布等;能化通有三化,即化为身,化为境,化为语。龙树所作《方便心论》,列举“瑜伽外道”有能小、为大、轻举、远到、随所欲、分身、尊胜、隐没等 “八自在”。又在《大智度论》中列举佛教有能小、能大、能轻、能自在、能自主、能无至(此又有飞行远至、此没彼出、移远为近不往而到、于一念中遍到十方等 4种)、能动(6种或18种震动)、随意等“八神变”。
在怛多罗经典中称之为悉地(成就),得悉地的人名为悉陀(成就者)或须陀补噜沙(成就人)。悉地种类繁多,在外宗的典籍中有18、24或34种,但一般认为有8种,即能小、轻举、能大、能远到、为主、尊胜、自在、随所欲。汉地密宗与西藏前弘、后弘各派对悉地的说法略有不同。汉地密宗分有相悉地、无相悉地两种。有相悉地主要有悉灾、增益、降伏、敬爱、诛灭、钩召等;无相悉地即大乘各地圣果,能证得五地至十一地菩萨之身或本尊身,最后证得大毗卢遮那如来法界普现色身。有相悉地用事部的法门,修增益法即可成就;无相悉地则需修金、胎两部大法。密教虽也和显教一样,认为诸菩萨地及佛地之果超胜一切,但显教说成佛要经无数大劫,密宗的理论则认为可以“即身成佛”。
藏传佛教的真言乘或金刚乘,也主张“即身成佛”。一般分悉地为共同悉地及殊胜悉地两类。共同悉地和汉传有相悉地相似,主要有:宝剑、眼药(安缮那药)、捷足、隐形、摄取精华、虚空行、大地行、地下行等八种;殊胜悉地,即修习瑜伽部或无上瑜伽部的方法证得佛果。瑜伽部和汉传相同,即修五相成身观:1`、通达菩提心。即证法界体性智;2、修菩提心。即证大圆镜智。上二者为种子位,即法身;3、成金刚心。即证平等性智;4、证金刚身。即证妙观察智。此为尊形位,即化身。修此五相成身观,于一座法中即可圆证三身五智。藏传佛教因此法属瑜伽部,认为需十六生才能成佛,故不甚重视,而偏重于无上瑜伽部各种修脉、风、明点的方法,最后证得金刚身或虹身(帝弓身)。一般分为即生成佛、死有成佛、中有成佛、转生成佛四类。得此果位,现生或转生都是“化身”,俗称“活佛”。安多藏区把宁玛吧的密咒士叫本本子,都知道密咒士是不好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