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176|回复: 13

琼台女仙 西王母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18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教创立以后,西王母被纳入神系,成为道教至高无上的女神。东晋葛洪在《枕中书》中称其为元始天王与太玄圣母通气结精后所生之女,号日“太真西王母”,是西汉夫人,“所治群仙无量也”。后来《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二二又宣称她是自“西华至妙之气”所化生,“生而飞翔,以主毓神元奥于渺葬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结气成形”。而成太阴之精,女仙之宗,与太阳之精东王公相配匹,“共理二气,而育养天地,陶钧万物矣”。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咸所隶属。凡是世上成仙之人,进入天庭,都要“先见西王母,后谒东王公”  
,然后才能进入三清境,拜见元始天尊。
  据说黄帝讨蚩尤之暴,咸所未禁,当黄帝归息太山之上,王母遣使者授以广三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丹血为文的真符,裁其战略密诀:“太一在前,天一在后,得之者胜,战则克矣。并且命九天玄女授黄帝以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黄帝细心研读了玄子之术后,遂克蚩尤于中原。当虞舜摄位佐尧治事时,王母遣使授舜自玉环。舜即位后,又授舜以神州地图,遂使舜建功立业。在黄帝九州疆域的基础上,将疆域扩展为十二卅。此时王母又遣使献给舜一种古雅的乐器——白玉管,舜吹之以和八风。
  魏时,曹植作《仙人篇》颂日:“东过王母庐,俯视五岳间。”这“王母庐”即今之山东泰山脚下王母池,唐代时称之为瑶池。据载,王母曾于泰山王母池,集聚群仙,所以其后创建道观加以祭祀,隋朝李谔有文日:昔黄帝建岱岳观,遣玉女七人,云冠羽衣,修奉香以迎王母。
  此外,崇奉西王母的内容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亦有体现。
  在世人的心目中,西王母就是调和阴阳,致召万灵,统括真圣,“若隐若现,运百灵而准今”的女仙。他有“三千侍女,奏笙簧之元乐,百岁蟠桃,开金碧之灵园”。他的神威,使“十方高圣同拥护,九曜仙真共策行”。如此高圣仙真,当然会赢得普遍的尊敬和信奉。据说西王母的诞辰日是七月十八,但每年的三月初三,天界各路神仙都会集于瑶池,为王母庆寿,谓为“蟠桃会”。同时,她还常出入天庭,赐福赐寿于人间的善男信女。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8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斗姆,又称“斗姥”。斗指北斗众星,姆即母也,斗姆即北斗众星之母。《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称斗姆尊号曰:九灵杰妙白玉龟台夜光金精祖母元精,又曰:中无梵炁斗母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后金真圣德无尊,又化号:大圆满月光王;又曰:东化慈救皇君天医大圣。道教尊称为“圆明道母无尊”,简称“先天道姥’,谓之“象道之母”。
  至于斗姆的神职,《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曰:“斗母降以大药垂医治之功,燮理五行升降二炁,解滞去窒,破暗除邪,愆期者应期,失度者得度。安全胎育,治疗病  
疴,职重大医。生诸无众月之明,为北斗星之母。斗为之魄,水为之精,主生。”“玉池自化现金身,生九苞,放光明,毫光闪闪飞上无庭。左太阳,右太阴,东斗启明星,而斗号长庾,南有萁星注福寿,北斗七 元注长生。紫微主,玉皇尊,二十八宿镇乾坤,十二宫辰安天下,四圣天君把天门,三元三品三官帝,四圣四府四天丁。周无诸斗府,河汉众星真,生天生地生万物,保家保国保皇民,百万雷兵常拥护,五千甲将尽随行”。真是神威浩荡,法力无穷!对此,经中继续说道:能阳能雨能变化,救灾救难救刀兵,祠嗣就生麒麟子,祈名金榜就题名;商贾者,利加增,祈求父母得长生,子孙得荣盛,夫妇寿康宁,万邪自皈正,诸恶化为尘。因此得到了人们的虔诚信仰。斗姆的神话故事与紫光夫人生九子大致相同,是经曰:“斗母登于宝座之上,怡养神直,修炼精魄,冲然撮炁,炁入玄玄。运合灵风,紫虚蔚勃,果证玄灵,妙道放无极微妙光明,洞彻华池。化生金莲九苞,经入间七周夜,其华池中光明愈炽愈盛,其时一上腾九华无中,化成九所大宝楼阁。宝楼阁中,混凝九直,梵炁自然成章文曰:口(共九个字,左均为鬼,右依次为尊、帝、摩、尼、达、里、牛、钵、毛),前有无罡光敷,秘字文曰:口(共二个字,左均为鬼,右依次为至、尔),芒角然是九章生神,应现九道体,一曰天皇,二日紫微,三曰贪狼,四曰巨门,五曰禄存,六曰文曲,七曰廉贞,八曰武曲,九曰破军。”
  如令道教的朝斗法科均以斗姥为主神,民间尊称“斗母”,斗姥的神号全称是“先天斗姥紫光金尊摩利支天大圣圆明道姥无尊”。
  目前道观中供奉的斗姥都是三目、四首、八臂,并称斗姥元君的圣诞是农历的九月初九。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8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阴星君即为月神,俗称“太阴”。溯其源,与中国古代对月亮的崇拜有关。
  古人对月亮的崇拜,最早见于史料记载的是《尚书·尧典》,文称:日、月、星辰为天宗,岱、河、海为地宗;天 宗,地宗合为六宗。王逸注《楚辞·九章·惜诵》时云:“六神,谓六宗之神也。”可见月亮在此之前早就被人们视为神 而加以崇拜了。其实古人祭祀月亮时,往往是辅助于太阳而行的。且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内外,以端其位。足以见古代“祭日为主,祭月为辅”的现象。
  
  关于月亮的神话由来已久。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月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文中说帝俊之妻常羲生下了十二个月亮。其实更多的则是关于嫦娥(妲娥)、蟾蜍、白兔、吴刚、桂树的传说。《归藏》曰: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淮南子·览冥训》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妲娥(羿妻)窃之奔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又据《五经通义》说:“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于阳也。”除了蟾蜍外,又有一兔。据《拟天问》曰:“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可见月中月兔已为当时人们达成共识。后来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就曾吟道:“白兔捣药秋复春,妲娥孤栖与谁邻?”说妲娥与玉兔共栖于月中。到了唐代,又有吴刚伐桂之说。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曰:“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于是月亮在人们的心目中已为神仙境界,中有雄伟的月宫,美丽的嫦娥,可爱的白兔,高大的桂树,英俊的吴刚 。后来道教吸收了这一信仰,将其与太阳、金星、木星、火星、土星等并为“十一曜”,称其神为“十一太曜星君”。封月神为“月府素曜太阴皇君”,俗称“太阴星君”。
  在中国民间,至今仍保存了八月十五(中秋节)拜月的风俗。一般以月饼、瓜果、豆腐作为供品,一些地方在祭拜时还要念《太阴经》和《太阳经》,以祈祷月神保佑全家兴旺平安。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8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元女”、“九天女”、“九天娘娘”,为中国上古女神。虽然他在民俗信仰中的地位并不显赫,但她是一个正义之神,形象经常出现在古典小说之中,成为扶助英雄铲恶除暴的应命女仙,故而她在道教神仙中的地位亦常重要。
  九天玄女的原始形象是玄鸟。《诗经·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这是殷商后代祭祀祖先的诗歌。意思是说天帝命令玄鸟生下商的始祖契,建立了强大的商王朝。玄鸟就是商的始祖。据《史记· 殷本记》曰:  
“殷契,母曰简狄,有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而吞之,困而孕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
  封于商,赐姓子氏。”又据《吕氏春秋·音初》记载:“有 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隘隘,二媛而争搏之,复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返。”东汉高诱注曰:“帝,天也。天命降卵于有 氏,吞而生契。”契,读作屑(xie,亦作楔。)传说中为商的始祖,帝喾之子。母亲叫简狄。居于商(今河南商丘南),一说居于蕃(今山东腾县)。传说商族与玄鸟有血缘关系,应与商族崇拜玄鸟图腾有密切关系。
  早在隋朝之前,就有一部叫《黄帝问玄女兵法》的著作。书中详细记载了玄女助黄帝战胜蚩尤的故事。此中玄女为玄鸟所化,虽尚未脱离鸟形,但到底还是时进了一步,成了一位救助危难传授兵法的半人半禽的女神。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九天玄女由“天女魑”衍化而来。《山梅经·大荒北经》曰:“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魑。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卅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魑,雨止,遂杀蚩尤。”这个天女魑是由黄帝请下来的。专门对付蚩尤所请的风伯、雨师。原来大约属于早期女魑之神,后来就变成了人身鸟首的玄女。
  据《云笈七羲》和《墉城集仙录》记载:神农是一位有功于华夏民族的古帝王,但至其孙子榆治世时国政就连连失道,诸侯相互侵吞,战火不断。强盛者各据城邑,自僭五行而自为帝号者有太昊后裔青帝,神农后裔赤帝,共工氏后裔白帝,葛天氏后裔黑帝,有能氏部落首领黄帝。到了蚩尤时,不效先人之德,以安民心,反而依恃铜首铁臂,兴兵作乱,侵吞各邦,人民深受其害。蚩尤长相令人十分可怕,一般认为是“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或曰:“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刽戟,头有角。
  时黄帝继位二十二年,礼贤下士,修身积德。为了拯救人民,奋起讨伐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但蚩尤凭借妖术,黄帝虽得风后和力牧二圣贤帮助,但仍九战而不胜。于是黄帝虔诚祈祷于泰山,终使西王母深受感动。西王母遣使先授真符给黄帝佩戴,再命玄女降临,传授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以及兵符印剑。且为黄帝制造夔牛鼓八十面,遂使黄帝与蚩尤决战胜利而平定四方。故唐朝文学家王勃《乾元殿颂》说:”帝座闻鼙,玄女荐龙庭之策。”至此玄女已完全脱离了动物的痕迹,成为了一位扶助应命英雄的上界女仙。
  春秋时,吴王无道,玉帝遣玄女降临凡间助越亡吴。玄女化身为南山处女,受聘越国为国师,教练六千君子军。在吴越战争中,六千猛士所向披靡,但南山处女功成身退,不知所终。越王统治江东后,思念玄女前功,遣使寻访,毫无踪迹,即建仙女祠于南山之上,岁时祭祀。是时玄女游云梦之地,见山中有白云洞,仙气缔绕,遂往暂息。洞中自猿化身袁公,向玄女虔恭朝拜,终日摘花献果,加以供奉,玄女见他小心谨慎,修持养道,遂尽传剑术予他。功成携白猿同上天庭朝见天颜,玉帝见之甚喜,封袁公为白云洞君,敕他掌九天秘书。
  据《隋书》记载,玄女曾向黄帝解答男女俯仰升降盈虚之术,表明玄女还是颇精养生之道的女仙。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8 1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碧霞元君又称“泰山玉女”,全称“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民间俗称为“泰山奶奶”。道教所奉女仙尊神之一。
  至于碧霞元君的来历,一说为黄帝所遣之玉女。据《玉女考》和《瑶池记》记载:黄帝建岱岳观时,曾经预先派遣七位女子,云冠羽衣,前往泰山以迎西昆真人,玉女乃—七女中的修道得仙者。—说为华山玉女。但—般作为泰山女神,为泰山神之女。据明王之纲《玉女传》:“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黄帝时始见,汉明帝时再见焉。”一说为汉代民女石玉叶,凭灵泰岱。据《玉女卷》称: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妻妻金氏,中元七  
年甲子匹月十八曰子时生女,名玉叶。貌端而生性聪颖,三岁解人伦,七岁辄闻法,尝礼西王母。十四岁忽感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长指,入天空山黄花洞修焉。天空盖泰山,洞即石屋处也。山顶故有池,名玉女池;旁为玉女石像。可见汉晋时早有泰山神女的故事。汉代人还在泰山顶上雕刻神女石像,在泰山极顶修建玉女池以奉祀。五代时殿堂倾塌,石像仆地,金童之像漫涣剥蚀,玉女也沦落于泰山岳顶玉女池内。宋真宗东封泰山,还次御帐,在玉女池中洗手,一石人浮出水面,此乃玉女。宋真宗于是下令疏浚该池,用白玉重雕玉女神像,命有司建祠并更名为“昭真祠”,遣使致祭,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明朝时,将昭真祠又更名为“灵应宫”,后又扩建,增大规模,为碧霞宫。赐号“碧霞元君”。道教吸收了上述信仰,认为碧霞元君乃应九炁而生,受玉帝之命,证位天仙,统摄岳府之神兵天将,并照察人间一切善恶之事。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民众对碧霞元君的信仰极盛,信徒以之为奉神,祷之即应。在民间广为流行宣扬叙述泰山娘娘灵迹的《泰山娘娘宝卷》,道教也奉为教门经籍,纳入道书之列。碧霞元君的称号,也并非泰山娘娘的独有,南方的天妃顺懿夫人也有此号,《封神演义》又说余化龙为主痘碧霞元君。直到近代,碧霞元君之名才为泰山娘娘开专有。
  另外,民间传说的碧霞元君更神通广大,能保佑农耕、经商、旅行、婚姻,能疗病救人,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故旧时妇女信仰碧霞元君特别虔诚,不仅在泰山有庙,在各地也建有许多“娘娘庙”,并常在左右配祀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眼光娘娘、天花娘娘等四位娘娘。这种信仰至今仍很兴旺,人们仍不辞劳苦登上泰山绝顶,许愿还愿,向其祈祷,香火不断。
  碧霞元君的圣诞为农历的四月十八日,一说农历的三月十五日,是时泰山碧霞祠和供奉碧霞元君的庙观均要举行隆重的庆典。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8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妃娘娘,亦称“天后娘娘”,简称“天妃”,俗称“妈祖”。关于天妃的来历和身世,据史书记载,生卒年就有六种说法,只是稍有差异而已,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宋太祖建隆(960-963年)元年(960年)至宋太宗雍熙(984-988年)四年(987年),即元朝王之恭《四明续志》卷九中所讲的“室居未三十而卒”,仅行世二十七载。
  天妃本姓林名默,世居福建莆田湄洲屿。因出生一个多月,未曾啼哭,故而得其名曰默。其父林愿,曾任宋代都巡检,林默在家最小,长得眉清目秀,聪明惹人喜爱。据《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八按《莆田县志》云:林默  
出生时,“而地变紫,有祥光异香”。《三裁搜神大全》卷四则说:林默母陈氏,尝梦南海慈航,与之优钵花,吞之,已而孕,十四月始娩身得妃,诞之日异香闻里许,经旬不散。林默则满周岁时,在襁褓中看见诸神像,叉手作欲拜状。五岁能诵《慈航经》十一岁能婆娑按节乐神。少年时,一日在家静思熟读诗书,偶见一怪异道人从门前过,心中顿悟,拜之为师,得“玄微真法”。故长大后,能通悟秘法,预知休咎,乡民若以病告,辄意。可见林默还是个巫医式的人物,而她最大的本领则常在海上得以灵验。
  一日,林默的四个哥哥乘船去经商,林默和其父母呆在家中。夜晚,林默突然手足若有所失,瞑目移时,父母误以为林默生了痢疾,赶忙将她推醒,急问其中缘故,林默睁开眼睛说道:“何不使我保全兄弟无恙乎!”父母不解其意,也就不再追问。
  三天后,弟兄们归来,痛诉海上之大风暴吞噬了大哥的船。并言飓风大起时,巨浪接天,弟兄各异船,见一女子牵五条桅紊而行,渡波涛若平地。父母适才知道林默瞑目,是出元神而救哥哥们,大儿子的船沉海底,是因为自己推醒女儿而使女儿元神不能保护儿子 平安,悔恨交加。此事越传越神,林默连声名大振。
  林默长大后,誓不嫁人,经常朱衣云游于岛屿问,乘船渡海,凭着一颗慈悲心肠和一身好水性拯救海上遇难的渔民和客商,被当地人呼为神女、龙女。闽人在母家称妈祖,因此又有人亲切地呼其为“妈祖”。她在海上拯难行善的事迹,广泛流传于福建莆田地区。
  林默就这样在乡间生括了二十七年。一天很伤感地对家人说:“我将远游去了,可惜无法同行!”说完,驾一叶小舟,泛海而去,杳无音迹。因她生前曾为乡民们做过许多善事,大家都十分怀念她,不忍心地听到她的死迅,就传说她在湄洲屿升仙去了。《扬州天妃宫碑记》说她在登仙时,“闻空中乐声,氤氲有祥云若乘,自天而下,神(林默)乘之上升”。于是在雍熙四年(987年)在岛上建庙,逐年加以奉祀,称之为妈祖庙。
  从宋代以后,妈祖就作为海上的救难神而受到人们的侍奉。几百年来,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她显灵济世助人的传说。
  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北宋宣和(1119-1126年)年间,路允迪受命出使高丽(今朝鲜),途中遇大风暴,诸船皆溺,只有路允迪的船上有一神女降于桅杆上,飘流了二千多里,停靠在一小岛上。路允迪平安归朝后,禀告朝廷,皇帝十分高兴,御赐“顺济”庙额,封妈祖为“崇福灵惠昭应夫人”。又据《莆田县志》记载,绍兴已某,江口海寇猖撅,神驾风一扫而去。其年疫,神降于白湖,去潮数尺许,掘饮涌泉,饮者辄愈。再据明代学者洪迈著《夷坚支志》曰:“兴化军境内,地名海口,旧有林夫人庙,莫知何年所立,室宇不甚广大,而灵异素著。境内贾客入海,必致祷祠下,求杯,祈阴护,乃敢行。”元代因要将大批粮食从南方运往北方,故而开辟了海运和漕运。每次起航前,官家都必须到妈祖庙中占卜吉祥后才能启航。至元(1264-1295年)十五年(1279年),元世祖制封泉州神女号“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各地普遍修建天妃庙,岁时祭祀。明朝时,天妃信仰更为盛行,据《莆田县志》记载。据说郑和下西洋,涉沦溟十万余里,郑成功渡海收复台湾,都曾得到田妃庙女神的佑助。由此,天妃信仰自福建泉州漳州传入台湾,并在台湾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明庄烈帝(崇祯)特封之为“天仙圣母青灵普化碧霞元君”。又加封为“静贤昔化慈应碧霞元君”。清康熙二十九年(1689年),因显圣助舟师南征获胜,被昭封为“昭灵显应仁慈天后”,因此天妃庙又称“天后宫”。
  天妃诞辰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廿三日,每年的三月廿三日天妃庙都要举行最隆重的的庙会,适时海峡两岸的信徒均要云集莆田天后祖庙,举行声势浩大的祭典活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8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送子娘娘又称“子孙娘娘”、“授儿娘娘”、“碧霞元君”等,慈航真人也被奉为送子娘娘。她是道教中专司人间子嗣的女神。各地区有各地区的送子娘娘。南方江、浙诸省及少数北方地区多以慈航真人为送子娘娘。《中华全国风俗志》载:杭卅妇女无子嗣者多于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祭拜慈航,谓此日求子最有灵验,水族则每月初一、十五进香拜祝,逢年过节供奉祭献,倘若意得子,则要杀猪祭祀。北方各省多“泰山娘娘”,即“碧霞元君”为送子娘娘。有送子、赐福、保护儿童等职。《金瓶梅词话》三十九回玉皇庙打醮,所铺设诸多文书符命,其中  
有上给“监生卫房圣母元君”的。《历代神仙通鉴》卷十五称碧霞元君为“卫房圣姥”,监生卫房即有主管妇女生子之意。北京中法汉学研宄所1942年版《民间新年神像图画展览会》也说:“传说泰山娘娘为东岳大帝之女,此神乃使妇女多子,并为保护儿童之神。”泰山娘娘供奉极为普遍,山东尤盛。送子乃泰山娘尊号之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8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骊山老姥即女娲,亦称无极老姥,“古女神而帝者”。她同伏羲、神农史称三皇,是人类始祖。《说文》云:“女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山海经·大荒西经》云:“女娲功烈,非仅造人,又兼补天,”“诚天地初辟摩肩盘古之大神也。
  骊山老姥抟黄土造人历尽艰辛。《风俗通义》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她为人们制定婚姻而又繁衍了人娄。
  骊山老姥炼石补天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淮南子·览冥训》云:“往古之时,四极废,九洲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乌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卅,积芦灰以止淫水。”才使得“苍天补,四极正,淫水固,冀卅平,狡虫死,颛民生。”使人得以安居乐业。
  骊山老姥以德化人,扶持正义,教人多行善事,匆作恶迹。《淮南子》云:“女娲不设法度,而以至德遗于后世。
  骊山是老姥炼石补天之处,《路史》云:“女娲,立治于中皇山之源,继兴于骊山。” 《长安志》中亦有“骊山有女娲治处,今骊山老姥殿即其处”的记载。《汉书·律历志》将骊山老姥称为“骊山女”,也是因其生活在骊山一带之故,“骊山女亦为天子,遂以为女仙,尊日老姥”。
  骊山乃老姥炼石补天之座骑奉命而化之,腹有泉,出温汤,供人民沐浴,能医治多种皮肤顽症,故曰神扬,亦是老姥之圣德也。
  骊山老姥不仅是道教供奉的女神,也是民间崇祀的远古尊神,民间祭祀括动由来已久。每年农历的正月二十日,陕西一带民间的百姓均要做面饼来纪念老姥炼石补天之大功。六月十三日是老姥的诞辰日,适时骊山有老姥庙会,历时五天,各地香客、民众数万人上山朝拜老姥,祭祀这位有功于民的远古尊神。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8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慈航真人即佛教中所供奉的观音,道、佛二教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共同信仰。就其来源道教有二种说法。其一据《历代神仙通鉴》卷记载:普陀落伽岩潮音洞中有一女真,相传商王时修道于此,已得神通三昧,发愿欲昔度世间男女。
  尝以丹药及甘露水济人,南海人称之曰慈航大士。其二据李善注引《灵宝经》曰:禅黎世界坠王有女,字姓音,生仍不言。年至四岁,王怪之,乃弃于南浮桑之阿空山之中。女无粮,常日咽气,引月服精,自然充饱。忽与神人会于丹陵之舍,柏林之下。姓音右手题赤石之上。语姓音:汝虽不能言,可忆此  
文也。遣朱宫灵童,下教姓音治弟之术,授其采书入字之音。于是能言。于山出,还在国中。国中大枯旱,地下生火,人民焦燎,死者过半。穿地取水,百丈无泉。王郄惧。女显其真,为王仰啸,天降洪水,至十丈。于是化形隐景而去。
  佛教则认为她是妙庄王的三女儿,名妙善。至出嫁年龄,死括不嫁,出家为尼。妙庄王因此将其赶出王宫。后来妙庄王身患顽疾,危在旦夕,求救于一老僧,老僧诊断后认为只有以亲生女儿的手眼配药才能医治。妙庄王只得求救于自己的大女儿和二女儿,然二女坚决不允。无耐老僧只得告知香山有位仙长,道法高深,兴许能够救愈。妙庄王来到香山,找到香山仙长,却大吃一惊,原来仙长为自己三女儿,但此时已修成至道。女儿知道父亲来意后,二话投说,当即割断手臂挖掉双眼奉给妙庄王。妙庄王心里十分难过,遂祈求于神明,使女儿再生手眼,结果神灵有眼,女儿果然长出了一千只眼和一千双手。妙庄王十分感动,令人在香山修建寺庙,专门祀奉妙善,并称之为“观音”。
  因妙善能够应时现身,救苦救难,普渡慈航,所以道教将其称为“慈航真人”,又因为她善于救助妇女儿童,助人孕产,所以道教有时还将其奉为进子娘娘。总之其在道教和佛教中的香火都十分旺盛。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8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顺天圣母还职掌除蛇妖,又能催生助产,故妇女事之万勤。其传说古代典籍多有记载,且略有不同。据《三教源流授神大全》载,夫人名陈靖姑,福建古田临水村人。父谏议,拜户部郎中。母葛氏,兄陈二相,义兄陈海清。相传唐代中叶,蛇妖据临水村之灵气洞穴,兴灾食人,乡人为之立庙,每年重阳进童男童女各一人,使不为害。后慈航路过,剪一指甲,化金光投胎葛氏腹中,遂化生夫人。年17岁时,入闾山学法,得受洞天玉女驱雷破庙罡,遂还乡将蛇妖斩为三截,为乡人剪除蛇患,后唐王后难产,夫人又以法催生下太子,遂敕封为“都天镇国显应崇福顺意大奶夫  
人”,建庙古田,以镇蛇母不得为害。自此,其法大行于世,专保童男童女,催生护幼,妖不为害。谢金銮《台湾县志》则称夫人为陈进姑,福州人陈昌之女,曾身着朱衣,于临水乡仗剑斩蛇,为民除害,乡人于白蛇洞侧立庙祀之,自后灵迹甚著。
  顺天圣母又称“顺懿夫人”、“临水夫人”、“大奶夫人”、“临水陈夫人”、“陈夫人”。为福建奉祀的女神,信仰集中在福建和台湾一带。原为唐末女道士陈靖姑,世人尊为临水夫人陈太后。陈靖姑于唐哀帝天佑(904-907年)二年(905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闽都别记》称其生时“景云覆室,紫气盈庭,闾里称奇,引为吉兆”。十三岁时许真君授其道法,三年学成,回归故里,许以县令刘杞公为妻,常以闾山正法降妖伏魔,济世救人。相传闽王延钧时,闽地久旱不雨,禾枯木萎,百姓无法生活,于是闽王下旨奉请法师,皆不得济,后来陈靖姑不顾身孕和师父的嘱托,毅然施法祈雨,结果大雨解除了百姓的干旱和饥渴,而自己却因此遭受劫难,时年二十四岁。
  此后,陈靖姑英灵复赴闾山,求师再授保胎之术,并经常显灵,救产护婴,治病驱邪,济世度人。百姓深感其恩与灵验,立庙祀之,不久便在闽台一带形成浓厚的信仰。宋淳中(1214-1252年)封为“崇福昭惠慈济夫人”,喝额“顺懿”,后又加封“天仙圣母青灵普化碧霞元君”。总之,宋、元、明、清各代均有封号,初封“济水夫人”,后加封“临水崇福夫人”、“顺天圣母元君”,而福建一带皆呼之“临水陈太后”,并在古田创建临水宫祀奉她。陈靖姑所传的道法称开山派或三奶派,因为陈靖姑生时曾收李三娘和林九娘为徒,这样陈靖姑是为大奶李三娘是为二奶林九娘是为三奶,她们皆得闾山道法,被奉为闾派祖师。该派因师承许真君,故应属净明道的一种,为民间符箓派的一个支派。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传入台湾,至今仍在台湾传播,俗称“红头道士”或“红头师公”,修炼方法与灵宝派接近。1959年在宜兰县罗东镇西安里建炉源寺和1967年在台北县新店市碧潭旁建临水宫,供奉三奶夫人。现台湾供奉三奶夫人的庙观很多,约有70多座,香火都十分旺盛。据说凡求子者,必攫顺懿庙虔诚祷告。小儿出生后,自洗儿及满月周岁,必在家中设位,供香火,招瞽者唱夫人遗事,俗称“唱夫人”。每年上元前二日,司事选择妇人福寿者数人,为夫人洒浴更新衣。次日平明升座,各官行礼,士女焚香膜拜。至夜,抬夫人像巡行街市,张灯结彩,鼓吹喧阗,小儿数百人,皆执花灯跨马列前队。仪式非常隆重。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28 1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功德,扎西德勒.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29 0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11-22 04:26 , Processed in 0.1494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