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24|回复: 0

学佛三要(上)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22 2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 佛 三 要

  印顺导师

                               缘起:

85年2月底, 留学日本的厚观师父回国, 3/7在台大佛研中心恒清师父的热心号召
下, 几位热心佛教电子化的人士, 与厚观师父交换意见, 讨论过程中大家最关心
印顺导师的妙云集作成 CD 的情形, 虽然厚观师父不是负责人, 但仍在大家的请
求下, 慈悲地应允向导师请求先让妙云集中的学佛三要在网际网路中传播, 但声
明保留一切智财权, 不得作为任何商业形式的营利, 除非取得原著作权人(印顺
导师)的授权. 若您支持 CD版的妙云集能早日出版, 建议您多购买正闻出版社出
版的导师著作, 例如妙云集, 华雨集, 华雨选集......等. --- WebMaster

----------------------------------------------------------------------

       学佛三要目次

一、学佛之根本意趣......................................1----20

  一  人生所为何事..............................................1
  二  我在宇宙之间..............................................6
  三  学佛是人生向上事.........................................11
  四  学佛的切要行解...........................................16

二、生生不已之流.......................................21----42

  一、有情为本.................................................23
  二、有情为继往开来的瀑流.....................................24
  三、有情为即心色而非心色的存在...............................28
  四、前生与后世...............................................31
  五、流转者谁..................................................36
  六、生命的光光之网...........................................38
  七、命的爱悦与悲哀...........................................40

三、心为一切法的主导者.................................43----64

  一、一切法与心简说...........................................44
  二、心为一切法的要因.........................................48
  三、心能影响报体之实例.......................................51
  四、心为行为善恶之决定者.....................................54
  五、从禅定说明心对根身之主宰力...............................56
  六、心对身外事物的影响.......................................59
  七、结说.....................................................61

四、学佛三要...........................................65----82

  一、信愿·慈悲·智慧.........................................65
  二、儒·耶·佛      .........................................68
  三、入门·登堂·入室.........................................71
  四、发心·修行·证得.........................................74
  五、念佛·契素·诵经.........................................77

五、信心及其修学.......................................83----94

  一、信心的必要...............................................83
  二、正信与迷信...............................................84
  三、顺信与净信...............................................87
  四、信忍信求与证信...........................................89
  五、正常道与方便道...........................................91

六、菩提心的修习次第..................................95----116

  一、菩提心是大乘法种.........................................95
  二、菩提心的类别.............................................97
  三、菩提心之本在悲...........................................99
  四、菩提心修习的前提........................................101
  五、修习菩提心的所依----知母、念恩、念报恩。................104
  六、菩提心的正修----慈、悲、增上意乐。......................110
  七、菩提心的成就............................................113
  八、菩提心的次第进修........................................114

七、慈悲为佛法宗本...................................117----140

  一、佛法以慈悲为本..........................................117
  二、慈悲的根源..............................................120
  三、慈悲与仁爱的比较........................................123
  四、慈悲心与慈悲行..........................................130
  五、慈悲的长养..............................................133
  六、慈悲的体验..............................................136

八、自利与利他.......................................141----154

  一、问题的提出..............................................141
  二、「利」是什么............................................142
  三、重于利他的大乘..........................................145
  四、长在生死利众生..........................................149
  五、慈悲为本的人菩萨行......................................152

九、慧学概说.........................................155----194

  一、佛学之要在慧学..........................................155
  二、慧之名义与究极体相......................................160
  三、智慧之类别..............................................165
  四、慧之观境................................................173
  五、慧之进修................................................182
  六、慧学进修之成就..........................................189

十、解脱者之境界.....................................195----212

  一、解脱即是自由............................................195
  二、解脱的层次..............................................198
  三、解脱的重点..............................................201
  四、解脱者之心境............................................206
  五、解脱者之生活............................................209
  六、解脱与究竟解脱..........................................211

十一、佛教之涅盘观.....................................213----241

  一、涅盘之意义..............................................213
  二、从生死说起..............................................214
  三、涅盘之一般意义..........................................224
  四、涅盘之深究..............................................228
  五、结说....................................................240
**********************************************************************


                         学佛三要(上)

学  佛  之  根  本  意  趣

            一  人生所为何事

    平常人只说学佛,但为什么要学佛?其根本意趣究竟何在?这一问题是应该
明白的。可以说:学佛并不是无意义,无目的,而是要想获得一种高尚、圆满的
成果。学佛的而能够深刻的理解到学佛的根本意趣,进而感觉到非学佛不可,有
这种坚强的信念,才能真正走向学佛之路,而不在佛门边缘歇脚,或者走入岐途

    人生存于世间,究竟所为何事?有何意义?这要从吾人本身去观察,唯有这
样才能把握住学佛的意趣,因为佛法就是解决人生的根本方案。也可说,这是一
切高等宗教所共同的,皆由此而产生的。但人生究竟所为何事?有何意义?惟有
佛法才能完满的解答。

    一、茫茫生死事难知:人从最初出生开始以至老死为止,匆匆数十年中,终
日浑浑噩噩,究竟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谁也不能答覆这一问题。所以只能说糊
涂的来又糊涂的去,人就在这糊涂中过去。甚至夫妇的配偶,也每是无意的似乎
偶然的结成;一生事业,也每是糊涂的做去,最初也未必有个一定的计划,很少
由自己的主意而成就。西洋某哲学家,对这茫茫人生,有一个妙喻,他说:某处
有两座耸峻的高山,山下是一条很深长的溪流,两山的中间有一条狭长的小桥结
连著,人就伫立在这座桥上前进。向前山远眺去,是云雾弥漫,一片糊涂;向后
山远瞩去,又是烟雾沈□;向下看去,深邃莫测。有的人走上三两步,就掉下深
渊;有些人走了一半路程,也不幸掉下去。就是走近对面山边,也还是难以幸免
落入茫茫的深渊。掉下去究竟去向何处,谁也不知道。这正是茫茫人生的最好的
写照。学佛就是对此糊涂人生,有一彻底的认识。这人生问题,虽然也可以不必
去研究,如一只海船,从此海岸驶往很远的目的地,在茫茫的大海中可以糊涂的
向前航行。但是,漫无方向的乱闯,这是一件极危险的事。佛法,就是说明了这
人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现在怎样行去,才能安登光明彼岸的问题。

    二、碌碌终生何所得:人生碌碌忙了几十年,从小就忙,一直忙到老死,到
底忙出什么成绩来?这是值得反省的,很有意义的问题。可是不忙又不成,多少
人无事也要忙,问他忙个什么?他是无以答覆你,但总之不能不忙。年青人大概
不会这样想的,他们以为前途是充满了无限的光明。一到中年以后,对此碌碌人
生就有所感触。我不是要诸位不要忙,而要探讨忙了有何所得。世俗说:「人生
好似采花蜂,采得百花成蜜后,到老辛苦一埸空」。在忙碌中确曾获得了高官、
财富、地位,但不久就失去了,好像什么都是空欢喜,什么都毫无成就。老年人
对此,特别有著深刻的□验,如儿女小时个个都随在身边,一等长大了,也就各
个营谋个己的独立生活去了。这一问题往往容易使人生起悲观消极,萎靡颓废的
观念,但佛法却并不如此。

    三、孳孳行善复何益:关于劝人行善,不但佛教这样,儒家、耶、回教等,
无不教人行善止恶的,所谓「为善唯恐不及」。可是行善究竟有什么好处呢?道
德究竟有什么价值?平时说:「行善得善果,作恶得恶报」,这是因果的定律。
中国人对于行善的观念,多建立在家庭中,如父母行善作福,其子孙必多昌隆,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其实并不如此,有父母良善而子孙大恶,有父母很坏
而子孙忠孝。如古代尧帝秉性仁慈而丹朱性情傲慢;又如瞽瞍为人顽劣而其子舜
帝大孝,就是一例。约个人说:这社会上往往是坏人容易得势,好人每每被欺侮
、吃亏。如孔子的道德□问,难道不好吗?可是,当他周游列国时,曾经几乎被
饿死,政治上也无法舒展抱负。反之,大恶盗□,竟能横行于当时。这样看来,
善恶与祸患,有什么必然规律?为什么要行善呢?这唯有佛法建立三世因果,才
能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说:一切宗教劝人行善的出发点是一致的,而与佛法的结
论却是不同。学佛只管孳孳行善,也许目前所遭遇的是不利,但将来善业成熟,
自然会感到美满的善果。能这样,才算合乎佛教的精神。

    四、逐逐此心安不得:说来这实在是一件不著边际的苦事,我人的心总是向
外贪求,终日是为著色声货利名闻权力在驰求。为什么要这样?为了心满意足。
如一个缺乏衣食的人,他必需获得金钱才能解决生活的困难。可是一等他获得足
够的衣食后,他仍然是不满足,进一步又要讲求衣食质料的美好,出门要有新型
的轿车,住的要有精美的大厦。等到一切都到了手,心中还是不满足。人心永久
是这样的,终日追求,没有满足的一天。如马奔走一样,后足著地,前足早又挂
空,决不会有四足一齐著地的。人心不足,总觉得他人样样比我好,其实不然。
学问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学问,他也是不满足的。为一国之主的,虽有绝大权威,
他也还是不满足的,有他说不出的苦。人不能获得满足。内心就永久得不到安乐
。平常说:要安乐就得满足,其实人心从来就不满足,怎能得到安乐呢?一般宗
教给人安慰,使人满足,安慰也可说是一般宗教的共同点。如西洋宗教教人信就
得救,得救了自然就会满足,内心也就得安宁。把人当小孩一样看待,小孩子,
你听我话,不要哭,给你玩具。其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为人心的不满足,不
是外来的给予所能满足的。唯有佛法,教人先要了解生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碌
终生究有何所得,行善复有何利益?如何才能获得内心满足和安乐。从这些问题
去审察,才能把握住佛法的核心,也才能真正获得安乐。

            二  我在宇宙之间

    一、神造我欤?对这茫茫的人生,又考察到另一个问题,就是我生存在这广
大长远的时空中,究竟有何种地位?宇宙之大,上天下地,形形色色,万化纷纭
,吾人生来死去,行善作恶,皆在其中。但我们生存这宇宙之中,究竟是什么地
位?应该采取何种态度?比方在家庭中是家长,即负有家长的责任;做学徒的,
就应有学徒的态度。西方宗教的观念,人在宇宙之中是被造的,宇宙间一切万事
万物,飞鸟走兽,乃至草木丛林,各式各样,都是神所创造的,一切受神的管理
和支配。人既然属神所有,人就是神的奴隶,所以他们每称神为主,人自称神的
仆人。所以我说:西方□教的人生观,是主奴的文化体系。人是神的奴仆,一切
唯有服从,不服从就有罪。如主人命令仆人先扫地后煮饭,而仆人却先煮饭后扫
地,虽然事情做得很好,这也是不对的,因为仆人违背了主人的命令。这宇宙间
就是能造的神和被造的人与万物的两种关系。人虽是奴隶,但是高等的奴隶,神
创造了宇宙万物以后,教人去支配管理万物。所以做人的态度,站在神的面前是
感觉到万分的可怜;但是对于万物,又有了大权威,值得高傲。西方宗教文化,
离开了神,好像一切毫无意义。这种观念,在当时文明未开化时期,也许是合理
,但是到了现今,是值得考虑的了。

    二、天地生我欤?中国文化对于人在宇宙间地位的看法,比西方宗教要高明
得多,他说人由天地所生,或由阴阳和合生。天是属于形而上的或精神的,地是
属于形而下的,物质的。天地生万物,而人独得天地之正气,称为万物之灵,甚
至伟大到与天地并立,称之为「三才」。所以在天地间是最高尚的,不同于西方
的主奴体系。是否人人都能与天地并立呢?唯有圣人才能「赞天地之化育」。又
说:「天地无心而成化,圣人与万物而同忧」,这些都充分的表现出圣人之伟大
。天地生万物是无心的,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不同上帝生万物是有心的,要生就
生。但是宇宙间从好处看:花儿美,鸟儿叫,一草一木都是可爱的。若从坏处看
:大虫吃小虫,大鱼吃小鱼,你害我,我杀你,彼此互相残害。若说上帝造万物
,这种生物界互相残杀的情形,最后当然也根源于神,神就未免太残酷了,所以
上帝造万物说不通。儒家说天地万物是无心的,万物相争相杀,又相助相成。圣
人却不能无动于中,他要与万物同忧。天地是属于自然界的,而圣人是人文道德
的。圣人看到世界人类互相斗争,他就主仁爱和平。看到人们缺乏知识,他就以
教育化导之。看到人们道德沦亡,他就重道德。天地间种种的不好,圣人总得想
办法使它合理化,臻于至善,这样圣人也就赞天地之化育了。这种观念,比西洋
宗教合理得多。由于中国的天地生,阴阳生,所以中国文化体系是父子式的。家
庭是父家长制;政治是帝王以老百姓为子民,老百姓称地方官为父母官。父子文
化体系,是情胜于理,不像主奴体系的重法,刻薄寡恩。

    三、我造世间欤?佛法认为宇宙间的一切是由各人自己造成的,所谓是自作
自受,共作共受,这是业感的定律,与神教恰恰相反。因此,学佛的应该理解到
两种道理:一、世间这样的混乱和苦难,是由人类过去的恶业所造成,要世界清
净和庄严,也唯有人人能行善止恶,才有希望。约个人说:我没有知识或家境的
困难,乃至病苦的纠缠,都是由于过去或现生的业力所成。所以说要想世界得和
平,个人得安乐,要自己尽量的向好的方面做去才行。若人是神所造的,自己就
没有力量,一切只有听神决定。佛法说由自身业力所招感,故自己有一番力量能
改造自己,进而能改造□间。二、相信了佛法的业感缘起,无论是世间的秽净,
个人的成败,都是以前的业力所招感,决不会怨天尤人。业力是可以改进的,就
从现在向善的方面做出,前途自然充满了无限的光明,这是佛法为人的根本态度
。我人何以要行善,使个人获得安乐,使世界趋于和平。这赞天地之化育是每个
人都能做到的,所以佛法提倡平等观,也就是人人皆可以成佛的道理。了解到这
点,就可以明白人在宇宙间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佛法的我造世界,人人造世界说,是自由自主的人生观。人与人间,既不是
主奴体系,也不是父子体系。先进先觉的是师,后觉的是弟子。先觉者有引导后
觉者应尽的责任,是义务而不是权利;后觉的,不觉的,有尊敬与服从教导的义
务。师友间情理并重,而在共同事上,又完全站于平等地位。以佛法而构成社会
关系,必然为师友文化体系,适合于民主自由的精神。

    佛法说,我能造世界,与上帝的创造不同。上帝要人就有人,要万物就生万
物,是无中生有的,违反因果律的创造。佛法的造世界,是由各人起心动念的业
力所造成,若能积功累德,净心行善,就可以实现清净理想的世界。最近有人说
:佛也能创造世界,如阿弥陀佛能创造西方极乐世界。其实,若想以此来媲美莫
须有的创造神,那是笑话!若以此来显示佛的能力,也是不懂佛法。依因果律而
感造世界,这有甚么希奇,凡夫也能创造世界,不过所造的是地狱、饿鬼、畜生
、人间、天上的世界罢了。因人有烦恼恶业,所以造的是污浊世界;佛具有无边
清净功德----福慧圆满□所以造的世界是庄严清净国土。这是佛法的因果定律。
学佛者明了这一道理,在日常起心动念中,应尽力向善的方向做去。自己这样做
,劝人也这样做,清净世界的实现(十方己实现的,很多)才有希望。

            三  学佛是人生向上事

    要了解学佛的根本意趣,必先认识人生生存的价值,在宇宙中是居于主动的
地位,而后才能决定我们应走的正确路向。因为世间的动乱和安宁,人们苦痛与
幸福,都是人类自力所造成,并没有什么外在的东西来主宰我们。人类有此主动
的力量,才有向上向善的可能。

    向上,就是向好的方向努力,一步步的前进达到那至善的最高峰,也就是学
佛的意趣所在。人之常情,无不喜爱向上向好的,除非是失意分子,因为事业等
失败,使他意志消沈,不想振作,索性做一个社会上的败类。但这种人究竟是少
数,而且都有机会改善的。平常以为人生好事,是家庭生活美满,儿女多,身体
健康,有钱有势,当然这也是人生的好事。可是依佛法说:这是好的果,并不是
好的原因。要想获得良好的结果,不能就此满足,因为这是要过去的。必须积集
良好的因,才能保持而趋向更好的。这如见一朵美丽的花,就想摘下来属于己有
,而不想法去培植花草,或不再去培植,虽然获得了,到底是罪恶的,或立刻要
失去的。有些人,能合理的获得了钱财和地位,但是往往利用这些钱势,做出种
种害人利己的勾当,这都是缺乏了人生向上的精神,更没有确定向上目标的错误
所致。

    有人说:我不想学佛、成佛,只要做一个好人就够了,这是不大正确的。古
语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则得其下」。学佛,先学做一好人,
这是正确的;若只想做一个好人,心就满足,结果每是仅得其下。所以,学佛不
但要做一好人,而且还要具有一种崇高的目标,纵使一生不能成办,将来总要完
成这理想的目标才对。

    世界任何高尚文化,都有一个理想的目标,劝人去修学。如耶教叫人体贴神
的意思,效法耶稣。虽然他们认为人不能做到神和耶稣那样的权威,但是要学习
耶稣博爱和牺牲的精神。他们说:人的身体是土所造的,灵魂是由神给予的。因
为人作了罪恶就堕落了,将那圣洁的灵魂弄的污脏不堪,所以教人先将污浊的心
净化起来,才能进求那光明理想的目标----生天国。

    中国儒家也说:「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士是读书明理之人,尚且要
「见贤思齐」;进而贤人还要效法圣人。但是「圣人有所不知」,又要希天。所
以正统儒家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鞭策自己向贤圣大路上迈进的。道家也有一套
理想的目标,所谓:「天道法,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者,即是依据宇宙万
有的自然法则,不用矫揉造作,任性无为,便是他们做人向上的目标。人世间的
一切,立身处世,若不遵循自然法则的发展,就会颠倒错乱,治丝益紊,一切的
痛苦困难就接踵而来。从上面看来,儒家是效法贤圣的高尚人格,进而通于天格
。道家是崇尚宇宙间自然的真理法则。总之他们都有引导人生向上的理想境地。

    一般人以为能好好做人就好了,不需要什么向上向善的目标,像这样得过且
过的心理,不能自我强化,努力向上,如国家或民族的趋势如此,有堕落的危机
。一般高尚的宗教,都有一个光明的远景,摆在我们面前,使人向往,羡慕,在
未达到这一理想境地的中途,不断的改造自己,力求向上,这才能获得信教的真
实利益。

    学佛要怎样才能向上?这先要明白佛法中五乘道理,五乘:即人、天、声闻
、缘觉、(菩萨)佛。人天乘是佛法的基础,但不是佛法的重心所在。因为做一
好人,是我们的本分事,即是生天也不希奇。虽然天国要比人间快乐得多,但是
还在三界之内,天福享尽,终必堕落,还有生死轮回之苦。佛法的真义,是教人
学声闻、缘觉的出世;学菩萨、成佛的自利利他。入世与出世无碍。但学声闻、
缘觉,还不过是适应的方便,最高的究极是以佛果为目标,从修学菩萨行去实现
他。学菩萨行向佛道,必不离人、天、声闻的功德,渐次展转向上,虽然要经过
悠久的时间和广大无边的功德累积,但有了这高尚的目标在前,助长我们向上向
善的欲乐精进,至少意志不会消沈堕落下去。

    学佛必先皈依三宝----佛、法、僧。三宝,是学佛最高理想的皈依,应依此
三宝而去修学。三宝中的法,是人生宇宙绝对的真理。佛是对此真理已有究竟圆
满的觉悟者,僧是三乘圣贤,对于真理虽然没有究竟的觉悟,但已入法海,有或
浅或深的体验者。所以佛与僧同是学佛者最高理想的模范。佛法,不像耶、儒的
但以人格性的天神或贤圣为崇仰,不像道者但以永恒的自然法则为依归;皈依三
宝,是统一了人与法二者而树起信仰的理想。我们何以要恭敬、礼拜、赞仰、供
养三宝?这不但是一种虔诚敬信的表现,也不仅是一般所见的求功德,这是向往
著佛僧崇高的德性和圆满的智慧,真法的绝对究竟归宿,以期我们对于真理,同
样获得彻底的觉悟。我常说:中国孔、孟之道,对于做人处世、立功、立德,有
一种独特的好处,可是缺乏一幅灿烂美妙的光明远景,不能鼓舞一般人心向往那
光明的前途而迈进。可是一般宗教,无论你是多么的愚疑和年老,它都有一种摄
引力,使你向上向善而努力。所以能够看经,研究佛法,和拜佛,念佛的,不一
定就是真正的信佛或学佛的。真正的学佛,主要是以三宝为崇高理想的目标,自
己不断的修学,加以佛菩萨的慈悲愿力的摄受,使我们身心融化于三宝中,福慧
一天天的增长,一天天接近那崇高的目标。

       四  学佛的切要行解

    佛法中,从信仰到证悟,有「解」「行」的修学过程;解是了解,行是实行
。佛法的解行有无量无边,现在仅举出扼要的两点,加以解说。先说理解方面的
:一、「生灭相续」;二、「自他增上」。生灭相续,说明了我们的生命,是生
灭无常,延续不断的,也就是「诸行无常」义。人生从孩童到老年,无时无刻不
在演变中,虽然是不断的变化,后后不同前前,但永远相续著,还有他个体的连
续性。扩大范围来说:今生一期旧的生命结束,新的生命又跟著而来,并不是死
了就完了。就如今晚睡觉,一夜过去,明早再起来一样。明白了这种道理,才能
肯定那业果不灭的道理。就现在说:如一人将来的事业,成功或失败,就看他有
否在家庭与学校中,受过良好的教育。又如年青时,如不肯努力,学会一种技能
,不能勤勉的工作,年纪老大时,生活就要成问题。这一简单的原理推广起来,
就显示了今生若不能做一好人,不能积集功德,来生所得的果报,也就不堪设想
了。换句话说,要想后生比今生更好,更聪明,更幸福,今生就得好好地做人。
这前后相续,生灭无常义,可以使我们努力向上向善的目标做去。

    自他增上,「增上」是有力的、依仗的意思。人类生活于社会上,决不能单
独的存在,必须你依我,我依你,大家互相展转依持。如子女年龄幼小时,依靠
父母抚养教导;等到父母年老,也要依子女侍奉供养。推而广之,社会上一切农
、工、商、政,没有不是互相依仗而展转增上的。依佛法说,范围更大,宇宙间
一切众生界,与我们都曾有过密切的关系,或者过去生中做过我们父母兄妹□说
不定。只因业感的关系,大家面目全非,才不能互相认识。有了这自他增上的了
解,就可培养我们一种互助、爱人的美德,进而获得自他和乐共存。否则,你害
我,我害你,互相欺骗、残害,要谋求个人的幸福,世界的和平,永远是一个是
不可能的问题。所以,世界是由我们推动的,要想转秽土成净土,全在乎我们能
不能从自他和乐做起而决定。

    关于修行的方法,虽然很多,主要的不外:「净心第一」和「利他为上」。
学佛是以佛菩萨为我们理想的目标,主要是要增长福德和智慧,但这必须要自己
依著佛陀所说的教法去实行。修行的主要内容,要清净自心。因为我们从无始以
来,内心中就被许多贪、镇、邪见、慢、疑等不良分子所扰乱,有了他们的障碍
,我们所作所为皆不能如法合律,使自他得益,所以修行必先净心。净化内心,
并不是摆脱一切外缘,什么也不做、不想,应该做的还是做,应该想的还是想(
观),不过要引起善心,做得更合理,想得更合法,有益于自他才对。这如铲除
田园中蔓草,不但要连根除去,不使它再生长,而且还要培植一些有用的花草,
供人欣赏。所以佛法说,只修禅定还不能解决生死问题,必须定慧双修,断除有
漏烦恼才能获得道果。佛法说:「心净众生净」;「心净国土净」,都是启示学
佛者应从自己净化起,进而再扩大到国土和其他众生。这无论是大乘法和小乘法
,都以此「净心」为学佛的主要内容。

    其次讲到利他为上:依于自他增上的原则说,个人离开了大众是无法生存的
,要想自己获得安乐,必须大家先得安乐。就家庭说:你是家庭中一员;就社会
说:你是社会上一分子。家庭中能幸福,你个人才有幸福之可言;社会上大家能
够和乐,你个人才能获得真正安宁。这如注重卫生,如只注意家庭内部的清洁,
不注重到家庭四周环境的卫生,这是不彻底的卫生。所以小乘行者,专重自利方
面,专重自净其心,自了生死。以大乘说,这是方便行,不是究竟。菩萨重于利
他,无论是一切时,一切处,一件事,一句话,都以利他为前提。净心第一,还
通于二乘;利他为上,才是大乘不共的特色,才更合于佛陀的精神。(印海记)
=====================================================================


生  生  不  已  之  流

    世界本来就是难得圆满的,本来就是充满了苦痛的;但现代世界人类的苦难
,越来越多,这是大家所能深切感觉的。彼此缺乏和乐谅解的精神,老是互相镇
恨,互相斗争,越来越凶,弄得人类生活得毫无生趣。要消灭这世间的苦难,惟
有大家来奉行佛法。依佛法去调柔人心,救济世间,才是最好的方法。

    世界所以弄得这么糟,是受了两种思想的毒化。这两种的思想,虽古代早已
有了,但到近代,更泛滥,更猖獗起来。那两种呢?一、近代文明的特徵,是对
于宗教信仰的情绪减低了,甚至否定他或摧残他。这由于近代人的思想、精力,
都倾向集中于物质世界的研究。对于人类自己,看作物质的集散现象,以为一死
就完了。生前所作所为的一切,都不需要自己来负责,道德的精神开始没落。近
代抱著这种观念的人太多了!依佛法说,这是不信生前,不信死后,只有现在,
是拨无前生与后世的邪见者。一死就什么都归于乌有,只剩一堆物质,不负生前
的行为责任,这是与宗教相反的。此种错谬思想,全由于庸俗的功利观,哲学上
是唯物论。二、西洋有一类思想家,他们觉得世间的一切,时刻在斗争著。谁善
于斗争,谁就能获得生存,获得胜利。这种斗争哲学所散布的思想,造成四面皆
敌,紧张,惊慌,残酷,杀害的心肠。弱肉强食的天演进化论,是这一思想的代
表。自从这两种思想广泛地流行,人类的观念,就起了激烈的变化。一方面,认
为死了完了,生前的一切,全用不著负责。一方面,想要活下去,非向他人斗争
不可。这种唯物的、斗争的思想,给予近代人类的祸害最大。要彻底的把他纠正
过来,也应从两方面著手。一、人生并非唯物的,死了并非没有,生前的行为责
任,要自己来负责。二、人生的理想,不是彼此斗争不已;人与人间,应有互助
合作,相敬相爱的态度。养成自我负责,彼此和乐的社会风气,才能减轻世间的
苦难。这惟有佛法,才能彻底的针对这两种错误思想,给予从根变革过来。现在
先从佛法的立埸,说明生命延续的事实。

            一  有情为本

    人生及宇宙,如把他看作延续的,发展的,活泼泼的,新新非故的,生生不
已的,这不一定是佛教所说,其他的宗教与哲学,也每有这种见解。对于生生不
已,他们常是这样看:一、从宇宙论去看,不但人和动物如此,花草树林,高山
流水,都活泼泼的表现宇宙生命的洪流。宇宙的一切,都呈现活跃的生机,所以
宇宙常在不息的发展,不息的进化中。二、从人生论去看,著重社会。从种族的
□衍,人类的互助,看出社会是生生不已的,充满生意。这种看法,从宇宙与社
会全体去看,未必能纠正上说的毒素。因为说到宇宙与社会,多少倾向于外在的
、普遍的客观化,与自己形成对立的态度。每每是著重于整体而忽视个人,成为
非宗教的。

    世间的一切,如作常识的分类,可分为矿物,植物,动物;或可以分为物理
的,生理的,心理的。如著重人类,更可从有心理活动的动物中,别出理智的人
类。对于这些,佛法所说的生生不已之流,是出发于有心理现象的,而且是每一
生命单位。每一生命单位,都是延续不息的生命之流,如长江大河的滔滔不绝般
流来。生命,从来的佛典中,并没有这一术语,一向称为有情或命者。有情,是
有情识的,有情爱的。命者,是从业报而来的,有一期寿命的个体。所以佛法所
开示的生命之流,不是说生理的,而是有心理活动的,大抵与动物的含义相近。
因此,草木花果,山河大地,都不是生命的核心,生命的当体。同时,佛法所说
的有情或命者,不单是物理的,生理的或心理的,而是复合体的生命现象,所以
;不像某些学者的偏重精神。在人说人,虽可说生命是一一人的自体,而实通于
一切有情。佛法是从一切有情,去观察他的生生不已。这一观点,佛法与印度哲
学大致相近。

            二  有情为继往开来的瀑流

    我们要坚定的信仰:凡是有(情识的)生命的,死去了,绝对不就是毁灭;
同样的,未生以前,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前一生命的结束----死了,即是后一生
命的开始。如秤的一头低下去,便是一头高起来;生命是流水一样的不息流去。
佛弟子对于三世延续的生命观,是这样的坚信著。每一生命的生生不已,本来在
一般宗教中,都是承认的。如耶教与回教,都宣说:信神的死了生天国,作恶的
落地狱----死后还是存在的。但他们著重由现世而到未来,而佛教及印度的宗教
,却是三世论的,更注意到前生。不谈生前的二世论,也许以为生前是在神那里
吧(与神别体,还是浑融无别)!不知为了什么,生到这世界来,饱经世间的忧
患,而几乎全部走向堕落(生天的是少数吧)。现生的苦痛与快乐,聪慧与愚疑
,夭寿与长寿,这种千差万别的众生相,既没有过去的差别因素,那就无法说明
。如说这是神的意志,这是不能满足人心的。而且苦痛多于快乐,堕落多于上升
,神也不免太残酷了!所以惟有三世论的生命观,才能圆满而正确的,完成这一
理念。

    三世流转的生生不已,不但是生,而包含著死。生而又死,死而又生,生死
死生的无限延续,是这里所说的生生不已的意义。生生不已,也就是死死不已。
但一般希求生存,所以偏说生生,这是从有情的生存欲而建立的。生死死生的三
世流转,或者想像为有一不变的主体。其实,活像大海中的波涛,被风吹得一层
层的,卷起又退落,退落了又涌起来。这不但是水面的起伏,如静心的观察,会
知道,大海的每一滴水,都在动汤不已的。说明此生生不已的变化不居,试举两
个譬喻:一、如瀑流从山谷中流去,经过某处,如水少时,水从石罅中流出,发
出溅溅的水鸣,小小的水花。或水中夹著草木流下,到此就搁著不动。如水大时
,水急而为乱石所阻,便会涌起波浪,或成为急流中的漩涡。如水极大时,水反
而汪洋一片,平坦而无波了。流水的形态是繁多的,只是由于水源流来的大小,
或者夹著杂物。生命在三世的流转中,也是这样:有时极快乐,有时极痛苦;有
时极聪敏,有时极愚疑;有时寿命短促,有时寿长多少劫。这种种差别,也只是
前生所积集的因业不同。二、生命的生而又死的告一段落(内在当然是延续的)
,如燃放花筒(火花),一层层的,断断续续的,前后放出不同的人物花卉。有
情的生命延续,看来是中断的,而并不就此完结。是前前的业力,影响于后后的
,并非一成不变。三世的生命之流,应这样的去信解。

    三世相续的生命流,不是不变的永恒,而是不息变化,继往开来的。现有的
生命,或苦或乐,或愚或智,或健康或孱弱,或人或畜,种种不同,不是别的,
只是前生的业因所影响了的(当然很多是现因所成)。过去思想的正确或偏邪,
行为的合法与非法,对人的有利或有损,无限复杂的活动,留下业力,影响现在
。现生不是脱空的新生,而是继承著过去,享受著过去的果实。同样的,现在的
思想、行为,对人对己的一切活动,都留下新的业力(与过去未尽的业力),等
此生结束时,又重行开展一新生命。一生又一生,看来自成段落,互不相关,而
实在是继往开来的不断过程。这样的过去因起现在果,现在(过去)因起未来果
,前前影响后后的继往开来,国家、社会、家庭,都是如此。所以三世相续的生
命观,可说是最符事实,最容易信受的。

    有些学佛的,忽略三世相续,误解解脱的真义,消极颓丧,以为人生毫无意
义,过著不能努力止恶,也不想积极行善的生活。这实是严重的错误!在继往开
来的三世流中,将来会遭受不幸的后果。

            三  有情为即心色而非心色的存在

    有情,命者,上面会说到:不单是生理的,而是精神与肉体----身心或者说
名色的总和活动。依佛法说,组成有情的要素,一、精神的,是五蕴中的受、想
、行、识四蕴;二、肉体的,是五蕴中的色蕴。色法,约复合体说,有皮、肉、
骨、血等三十六物。约单纯的要素说,有生理机构的眼、耳、鼻、舌、身;物理
基础的色、声、香、味、触;以及最一般的物质因素,地、水、火、风。心法,
约认识中心的分类来说,有六识:依眼根而了别(彩色形态等)色的,是眼识;
耳识,鼻识,舌识;依身根而了别软硬,涩滑等触的,是身识。这五识,近于生
理学上的「感官经验」。第六是意识,这是对五识所取的印象,能一一的承受过
来,加以再分别。意识的内容,极其广泛:内、外、过去、未来、现在、实事、
虚理、都是意识所取所了的对象。六识,是六类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六类活动
。每一识的同时,有情绪作用的受,取像作用的想,意志活动的行(思),及许
多心所法。此外,还有微细的精神活动,佛法中称为细意识,近于心理学上的下
意识与潜意识。这在一般心性浮动,向外奔放的人,是不大容易觉识的。惟有真
实修行人,心地安定,才能多少察觉到。微细的心理活动,也是极复杂的。一、
自我的认识:在此身心总和的活动中,由于相似(似一),相续(似常)的生命
态,不自觉的引起自我的观念,自我是真实存在的,成为一切活动中最内在的观
念。二、不同的个:个性虽不是绝对的,而一生的性格,兴趣,重情的,重智的
,始终保有一种统一性。三、经验的保存:唯识学者别立末那识与阿赖耶识;末
那是自我见相应的,而赖耶是经验的保存者。不同的个性,可通于二者。有情与
命者的分析(这里是依人而说),大致如此。

    从分析来看,有情不过如此,也许觉得这是机械的组合吧!而实在生命并不
是如此。在精神与物质的和合中,现起统一的特性、形相与作用。有情统一了身
心的一切,保藏了身心的一切。在一生中,身心不断的变化,或断或续,或多或
少,而有情却始终表现为统一的。所以,有情不单是心的,也不单是色的;离不
了色与心,而并不就是色心。如想离开身心的活动,另求生命的主体,那是绝对
不可能的。然在身心的总和活动中,生命----有情是不同于色,又不同于心而是
存在的。这譬如房屋:由木、石、砖、瓦、水泥等造成。离开了这些材料,当然
无所谓房屋。要把这些集起来经人工的设计与建筑,才显出房屋的形相与作用。
但你不能说,房屋就是砖瓦等而已。有情也如此,在身心的统一中,现起有情的
特性与作用。在不息的身心变化中,有情始终保持著身心的统一性,与前后的统
一性。有情不但是身心的统一,而且还统一著身心,而使他成为生命的一体。

    佛法所说的生命----有情,虽然身心在不断的变化中,彼此间起著相依的作
用,互相影响,然而无始以来,一一有情都营为相对的独立生活。一一有情,是
身心和合的别别系统。不但个性、能力、生活,可能大不相同;而且各起自我的
妄见,在盲目的活动中,带著损他利己的倾向。佛法所说的生生不已,是从这样
的各各有情来说,不是从宇宙或社会的全体去说。

    依止身心和合而存在的有情,从生到死,有著阶段性。初生时,身心互相协
调,互相促进生长。假使身体或心识方面,有著不正常的病态,身心又会互相影
响。到老年,身心日渐衰老,彼此更不易协调,最后是死亡。但在这一生命的结
束时,准备好了的新生命,又开始新的发展。有情,就在这样的变局下,始终起
著统一的联系作用。 

            四  前生与后世

    生命的三世流转,一般人都感到难以信受,这委实是个难题!如以古今中外
典籍所记载的,以证明生前死后的事实,但他们以为传说不可信,我没有见到。
有人从廿四史中,录出有关生前死后的故事,还是没有受人重视。生生不已的生
命奥秘,本是可依禅定,引发通力----身心所起的超常经验,而明见过去与来生
。可是一般人既没有下过这番功夫,没有这种超常经验,也无法勉强他信受。对
于这些人,连佛也无可奈何他。从前,有人问起前生后生,怀疑三世。佛为他说
:例如那边山顶,有一大树,枝叶扶疏。如肯登山,就能看见。如向这边看,向
山下望,不依从指示的路径去探求,这怎么会见到?所以一向向外奔驰的世人,
不受指导,不习禅定,不得净智,凭他那眼见耳闻的感官知识,否定三世流转的
生命事实,说是迷信,这真如聋子的否认声音一样,犯了迷而不信的重病!

    三世的生命流,一般人所以不容□接受,主要是过于信任五官的经验事实,
倾向于唯物论的观点,唯物论者看来,物质是最本源的。生命所起的意识之流,
只是物质所派生的,不能离物质而存在。所以肉体死亡了,意识不再现起,他们
就认为彻底没有了。然依佛法来说:物质是不息生灭的。生灭的灭,不是说毁灭
而等于没有,而是存在的另一态。一切物质现象,都在成而坏,生而灭的过程中
;无论是质的集散,质与能的转化,大家都知物质是不灭(是存在的意思,不是
没有生灭现象)的。有情的心识,并不是物质所产生,不过依物质而显示他的作
用。人死了,生理机构解体了,一向生灭不己的心识,灭而不再生起,然而并非
等于没有。因缘和合时,前灭的心识,又为缘而引起心识的生灭相续。如从物质
不灭的定律,撇开唯物论的谬见,信受心识的不灭(灭而不无,灭而为缘能生的
存在)那么对于生命的延续不已,顺理成章的会确信起来。有了生命延续的信念
,自能树立光明的人生观,充满活力,而努力于新生命的创造。

    凡是存在的,离不了时间的特性。时间如箭头一样,一端向前指,一端向后
指;时间就是前后性的别名,是离不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任何事物,都离不
了时间性的范围。如说没有过去而只有现在,或虽有现在而没有未来,这是不合
理的。 物质离不了三世,心识与生命的存在,也同样的贯彻三世。 在没有现起
----现在的----以前,或起而即灭以后,即使觉察不到他的存在,他还是有的。
不会凭空的从无而有,也不会从有而成为什么都没有。所以如不信生命与心识的
通于三世----前后,即失去时间的特性,等于否定了生命的存在。然而生命是现
实的存在,不容许否认,那怎能没有过去与未来呢?

    因果,在世俗谛中,是一般所公认的。佛法所说的因果,虽有同时的,而主
要为前能起后,前前影响后后的因果。如做了一件事,说了什么话,会引起或大
或小,或是或非的影响力,这就是因果。如在家庭中,所作所说,或是正当的,
或是错误的,每直接的影响家庭(及家庭的某人)。家人受了言行的影响,成为
某种行动,就影响到社会、国家了。然而,最主要的,还是影响自己,而一般人
却非常忽略。要知每一行动,不但向外而影响于他,又必内向而影响于自己。如
我国军政的某一举措,不但影响国际,必深切的影响自己的国家。这样,如一家
的事件,可以影响社会,影响国家,而更有关于自己的家庭。同样的,个人的言
行,当然要影响于家庭、社会、国家,而必然影响于自身。我们或善或恶的种种
言行,都由内心的活动,而引发身语的活动;对他引起影响时,当下即引起自己
身心的影响,成为一种潜力,成为未来的因缘。如能深信这自己身心所起的对自
影响力,就能信解开创未来生命的动力来源。我们有意识的(或善或恶的)行动
,必然影响自己,由自身受其后果。死了并非完了,生前所有的善恶业力,还需
要自己负责。这就不能不承认生命的延续,从现生而向来生,否则道德的责任,
便无从安立。

    生命延续----从前生到后世的信念,最好是大家来反省一下:自己希望未来
是没有的吗?相信自己一死就没有了吗?当想到自己未来是断灭时,心中会有一
种空虚与幻灭的难过。人人都有生命延续的爱著;尽管你以为死了完了,而内心
----下意识却并不如此。年青体健的,对于死从来就不会重视,自己会死,这简
直是不可想像的。然而如真的要死,就会现出生命爱恋的悲哀。一个病重的人,
每每是不断的发问;太阳出了没有?天还没有黑吗?他在病痛缠绵中,意识到死
亡的威胁,总是希望能转好,希望拖过一个时间,生命又会延续下去。佛法说:
有情对于生命的爱恋,是超过一切。如现有的生命,要濒临死亡时,心中就引起
极大的怖畏,悲哀,这特别是恶人。到了真的活不下去,又会希望未来的存在。
所以,有情的延续于未来,死了并非没有,这是一切人所同感的。有他的事实依
据,有他的心理要求,不过或者解说得错误(如神我论等)而已。

    生命是一期一期的不断展开,生死未尽,会无限的延续下去。凡夫是不断的
流转;圣贤是不断的进化,一直到成佛而后已。如我国民间的祭祀祖宗,不但是
儿女的纪念他,也出于父祖等还是存在的信念。如死了就是没有,祭祖宗的慎终
追远,岂非多事!会如此普遍,如此悠久的流传下来吗?所以,如能反省身心,
确信精神与生命的延续,体察深彻的生存意欲,相信对于三世延续的生命观,如
不是庸俗的唯物论者,谁都会自然的承认他。

            五 流转者谁

    这是不易明白的道理。一般的意见,生命的三世流转,总应该有一不变的主
体----称之为我、为灵,这才能由前生到现在,由现在到来生。如没有不变的主
体,会觉得前后是中断了。所以佛法中,也有「不可说我」,「真我」,「真心
」等通俗学派。然依佛法的特胜义,三世流转,是成立于无常无我的缘起观上。
肯定一切的物质、精神、生命,都在息息变化中,没有丝毫是不变的。在无常无
我的身心活动中,生命是延续(不常)不断的。因为所作的一切,虽然灭入过去
,但并不等于没有。对于身心的影响力----业力,是决定存在的。这等于说:所
作所为的一切行为,转化为「动能」而不失。等到现有的生命变坏了,似乎中断
,而存在的「动能」----业力,却引发而开展为新的身心活动,新的生命。前一
生并不就是后一生,面目全非,如从身心等去看,没有不变的。但前因与后果,
前一身心系与后一身系,却有著密切的关系。

    譬如:一个国家,有好几个政党(这如此一身活动,有不同的业系),政见
多有不同。现在由甲党执政,依据甲党的政见,而作成政治的措施。其他的在野
党,虽有多少影响,而不能实现他们的主张。等到一期任满,各党都大肆活动。
如由乙党获得被选,那甲党当然退开了,甚至改组或解散了,出现了新的政治,
一切政制都有新的部署。前一与后一,彼此衔接,而内容却大大的变化。在这样
的变革中,前一代的举措,仍深刻的影响到现在;虽大大变化,而终究为同一国
政的延续。佛法的三世延续,并非有一不变的主体,一切都在生灭不居。这只是
某一业系得势了,出现一身心和合的单位;其他的业力,新起的业力,暂不能起
用。等到旧有生命告一段落,复杂繁多的业系中,另一业系感得了新的身心,新
的生命。由于业力的善恶,造成了堕落与增进的不同。这样的无常无我的生命观
,那里会有实体的东西?

    又如一所学校,校长去了,教员解聘了,学生都毕业而去了。新的校长、教
师、学生,却还是那所学校。从前的校誉、校风,也还多少延续下来。甚至这所
学校迁移到另一地带,校舍也新建了,但还是那所学校,与从前有著深切的关系
。一次次的毕业生,还称那学校为母校。前不就是后者,后不就是前者,一切都
变了,却还是同一学校,成为不断的延续。佛法所说的生死流转,三世延续,要
这样去理解。

            六  生命的光光之网

    一般人,把宇宙和社会,看作生生不已的,从宇宙大生的观点来看个人。佛
法却不能如此,佛法著重在一一人类,著重在一一有情识活动的有情。肯定每一
人,每一有情,成一生命单位,在三世的因果中,不断的延续,不断的死而又生
。因此,有人误会佛法是多元论。不知道,佛法是:一面肯定无始以来,就有这
一切有情的延续;一面又肯定此一切有情,并无不变与独存的主体。所以,这是
相对的生命单位,虽营为个别的活动,而其实是:身心在不断变化中,并没有什
么是此而非彼的;有情在互相关联、互相依存中,并没有谁可以离开其他的有情
而能独立存在的。这那里可以说是多元?

    一一有情----生命,是无常的,无我的,所以在前后延续、彼此相关的活动
中,有情与有情间,现出共同的生命形态。如由于男女的结合,生男育女,父母
与儿女间,成为繁衍的种族(家族)生命。又如由家族而成社会,国家,因各阶
层的合作与协调,延续为和谐而活跃的国家生命。但这都依于(约人类说)每一
人的生命延续而成立,每人是生生不已的生之核心。这等于灯烛一样,多少灯烛
集合在一起,发现为非常明亮的光度。如光从隐蔽处现出,也许要误会为有一大
灯,放射大光,而不知这只是多少灯烛,别别放射而成光网。

    自然界的山河大地,草木丛林,佛说他是无情,是没有情识的,没有命根的
。但由于一切有情的「业增上力」,这些无情物,也现起无意识的生命形态。这
些并不是生命当体,有情才是生命的核心。有情的共同业增上力,影响无情而现
有生命相,这等于光明四照,一切物都笼罩在光明中一样。

    不这样去理解,从宇宙或社会全体去说生生不已,可说是本末颠倒,错误之
极!结果是重外而轻内,重整体而轻视个体,陷于非宗教的。他们相信物质不灭
,信社会价值,而忽视个己生命的不灭,忽视个人的道德价值。他们会著重于外
界的改造,而忽略自我的革新。结果,这不是唯物论,就是唯物论的同路人。佛
教的信徒,著重于每一有情的生生不已,确信每一有情的行为价值,从自作自受
到共作共受。从人类的展转增上,互助共存,实现社会的进步。由于人类(有情
)自身的「和乐善生」,而全宇宙的一切,都充满和谐活泼的生意。

            七  命的爱悦与悲哀

    生命,在三世流转中,是无限的因果网络;每一有情,活像网结一样。生,
是任何人都喜悦的,都希望过著快意的生活,可是现实世间,并不尽如理想,横
梗在前面的,是许多困难,烦闷。老实说,人类的生命,还是苦多乐少。依佛法
说,有情有情爱的特性,本不是尽善的,含有矛盾的特性。人类的苦痛、烦闷、
恐怖、悲哀、失望,都是与生命俱来的。凭你怎样的讴歌生命,赞美生命的光明
远景,而生命的缺陷,永远是不可避免的事实。自身,无论怎样爱护他,他还是
一死了事。人事与物质的境遇,无论怎样的和谐丰富,而夹杂在里面的,却到处
是不自在。不如意事常八九,悲哀而又要爱好他,而且是唯一爱好的对象。人生
,有情的生命,矛盾!矛盾!

    在这又可爱,又讨厌的生命现实中,我们第一要著,是止恶而向善,使自我
在三世的延续中,趋向于进步的前途。再进一步,修学出世法----戒、定、慧,
对于不彻底的,充满缺陷的生命,作一番彻底的改造,彻底解除苦痛。把三世流
转的生命,净化而成为究竟圆满的生命。
======================================================================

心  为  一  切  法  的  主  导  者

    今天,我想以这个题目----心为一切法的主导者,说明宇宙人生间的事事物
物当中,心是占著领导作用的。

    现代的科学,非常发达,甚至有征服太空的威力,成就极大,可说对人类社
会大有贡献。可是我们所感到的,恰恰相反。大家都心里明白,全人类的苦痛,
正在有加无已。每个人的精神上,感到威胁,特别紧张。所以物质科学的发明,
给了我们多少好处,但坏处也著实不少。

    依佛法说,一切法都依心的关系而存在,特别是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心
作主宰、作领导的。因此,如偏重于物质科学的发展,自然的制驭,而忘却对于
本身,对于自心的征服、改造,那结果一定是:物质科学的发展成就,都成为增
加苦痛的因素。要知道世间不论什么东西,只要善于运用,无一不是好的。不但
一般所知道的好东西,是有用的,甚至一根毒草,一片枯叶,人们看为没价值的
东西,都是有用的。可是,如不能善于运用,一切都可成为有害我们的东西。心
,便是运用这一切的主导者。所以但求外物的发展,而不从主宰事物的心识方面
去求改造,不能善用外物,这在佛教看来,乃至各宗教看来,必然没有好结果的
。这不是说,不要物质的进步,而是说,要我们的心能善于用物。所以,心在宇
宙人生中的主宰性,重要性,我们必须加强认识!

            一  一切法与心简说

    现在,把一切法与心的意义,先作简单的解说。「一切法」,简单的说,就
是一切事理,一切事物,以及事事物物的法则,条理,凡成为我们的认识对象,
是我们所能了解到的一切,叫做一切法。什么叫「心」呢?在佛法中,心,也叫
意,也叫识,这就是我们自己所感觉到的精神作用;当然更有我们不易感觉到的
,更微细的心识,如近人所说的「潜意识」「下意识」之类。

    说到这心与一切法的关系,在佛法上,有著似乎不同的说法,实则是一贯的
,只是从不同立埸,作不同的说明而已。如这个善导寺,站在这边看是这样,站
在那边看,就又是一样。如同是一个景物,所取角度不同,便摄成不同样的镜头
。佛法对心与一切法的关系,也是如此,所以应分别来解说。

    一、静止的类别的看法:先说从静止的观点,作综合的、分析的、类别的看
法。在综合的分类中,主要的简分为二类:一、有情,二、无情。什么是无情类
?大如地球,星球,小如一茎草,一滴,一尘,都是。佛法常说:草木丛林,山
河大地,是无情,这都是没有精神作用的,也就是没有自觉作用的,什么是有情
类?人类,乃至最小的虫蚁,或巨大的鲸鱼恐龙之类,凡是有精神作用的,有自
觉作用的,叫做有情。这是佛法对宇宙万有的最基本的分类法。平常说一切为有
生命与无生命二类,把草木等看作有生命的。但草木蔬果等,并无自觉的精神作
用,这是不能称为有情命的。神教徒把一般动物,看为没有灵的,与人完全不同
。佛法也不能同情这种看法,事实上,动物只是心识的智能低一些;在某些方面
,有的比人还强呢!所以佛法分有情及无情二类,界说最清楚,而又该括了一切


    此外,更有近于科学的,分析的分类法。这是把物质分析到最细,有名为「
极微」的。心识,也同样的分析成种种识,种种心所(心所有的作用)。依佛法
,有五蕴、六界、六处的分类法,都表示了物质与精神的两大类别。如五蕴是色
、受、想、行、识,色是物质的,受、想、行、识是精神的。地、水、火、风、
空、识叫六界,前五种是物质的,识是精神的。六处是眼、耳、鼻、舌、身、意
,前五是物质的,生理的,意是心理的。所以,依佛法的分类,世间万有,不外
乎精神与物质而已。『新唯识论』的作者说:佛法原有二元论的看法。其实,这
是依一般常识,从静止的,分析的看法而说,但佛法还有从动的,相关的看法。
所以有此二类是对的,但是否有绝对各别的二元,还是应该讨论的。

    二、机动的相关的看法:从一切机动的相关的去看,物质与精神,在有情方
面,显然是不能各自分立的。经中最有名的两句话是:「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识是主观的精神作用;名色是物质及精神的客观化;缘是依的意思。一般把四
肢百骸和精神作用,看成两种独立体,这是静止的、机械的看法。在佛法相关的
看法中,如我们的身体,若没有精神作用,即成为死物。反过来说,若身体崩坏
了,精神也无从表现。所以精神与物质,心理与生理,有著相互依存的关系,而
是不可分割独存的。有譬喻说:房屋失火了,里面住著两个人,一是瞎子,一是
跛子。瞎子不知道应该向那边走;跛子是知道的,却是不会走。两人想出了好办
法,跛子利用瞎子的双脚,瞎子利用跛子的眼睛,瞎子背著跛子走,便平安的脱
离了火险。这譬如说:身体没有精神,是不能活动的;精神没有身体,也是不能
有所作用的。彼此间的关系,实在是如此的密切。所以,心与身,精神与物质,
互相依存,有情的一切活动,才能表现出来。

    以上是约同时的关系说,若约前后的关系说,精神的作用,还要加强。经上
说:「意为前导」;「识缘名色」。在一切法中,不但有精神的关系,而且精神
有著领导作用。即是说:精神与物质,不但有互相依存的关系,而且是以精神为
主导的。一般都说佛法是唯心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成为大家的口头
禅了。如依佛法的义学说,无论大乘或小乘,不一定说唯心或唯识的。如约一切
法依心的转变而转变,无论是直接的,间接的,显著的,隐微的,这种由心论,
却是大小学派所公认的。现在,且依众所公认的由心论来说。

            二  心为一切法的要因

    器界的山河大地,草木丛林;报体的眼、耳、鼻、舌、身、意诸根;以及心
心所法等,总名一切法。心与一切法,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应肯定的说,心与一
切法,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很重要的。

    佛说: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的。因缘的含义,就是原因,条件或关系。世间
万事万物,依于各种因素、关系,才能存在,才能现起。如这座房子,必依砖瓦
木石人工等因缘,才能现起。类推一切事物,都无不如此,没有一法不从因缘生
的。如说有不必依因缘现起的,自然而有,独立存在的,佛法决不同意这种见解
,因为随观任何事物,决无离了因缘而能成立的。上面说过:若缺乏生理(根)
的因缘,精神是不能现起作用的。如身体而没有心识,也就变坏而不成为活的了
。又如眼能见色,要依眼识等因缘,才能成为认识;乃至一草,一沙,一石,都
依不同的因缘而得成立。就是把物质分析为极微细的,如电子也还是因缘的和合
体。这一理论,不但佛法彻底的说,近代世间的学者,也是不能不承认的。除了
神的迷信者,才会相信有自成,自有的神,不需要因缘的神迹。

    一切法依他因缘而存在,在这种种因缘----他中,有特别重要的,不能缺少
的条件,这就是心。换句话说,一切法不离心的关系,缺了心识的因素,是不能
存在得如此的。说到心为因缘,意义并不单纯,然在依心(他)而起中,有一最
重要的,就是一切依识而安立。这是说,一切法的存在,存在得如此,是经过我
们的心识作用:如我们的心识不如此,那大家认为如此的东西,也就并不如此了
。举例说吧!我们依眼发识的辨色力,大家是差不多的。看见花色的红黄紫白,
花形的大小,大家都相同,所以觉得那花是决定如此的。如人的(眼)根识起了
变化,或眼根与一般人不同,他就不会见到常人所见的颜色。或一般见为红而他
以为是灰色的。或大家见到花态很平正,而他见到是歪曲的,不圆正的。如这样
,大家就会说他是病态,或称他为色盲。在人类,不能不尊重共同的一般认识(
世俗谛)。如大家说是红的,那人也只好承认是红的,而认为自己错了。但在畜
生就不同,如牛不能见红色,只能见灰黄色。如有一只牛而见是红色的,在牛类
的共同意识下,他也只好自认是病态了!但到底是什么颜色呢?实在不能离认识
而决定。还有些人,心理起了变化,别人所觉得好的,快乐的,他却觉得是讨厌
的,苦痛的。或者,他人没有见到听到,他却见到听到了!当然,在人类的共同
认识中,他又是病态了。其实,也许并不如此。所以大家所认识到的,以为千真
万确,其实都成立于共同的认识之上。如在认识不同的人,或另一类,如畜生,
如鬼,如天,那我们所认为实在如此的,也就成为不如此而如彼了。所以说,一
切法依识(他)而安立。若心识起了变化,认识到的外境,也就不同。这点,世
间是有不少可以证明的。比方火,对于常人,是热的,会灼伤皮肉的。可是有些
巫术师,走在红红的火坑上,并不觉痛,也不会灼伤。这便是心识变化,而影响
于根(身体)境(外界)的关系所致。所以佛法说:我们觉得如此如彼,都与心
识有不可离的关系。可以说:心识为(种种因缘中的遍)因,事物是果。心与外
境,有著因果不相离的关系,那末心如变化,外境也就变化了。如一个公司,很
多人合股所成,如有人需要拆股,大则影响公司的存在,小也引起人事,或事业
上的变化。心为一切事物如此存在的因素,当然要影响一切了。大家试想想:在
我们所知的一切法中,可以找出没有心的关系而能如此吗?

            三  心能影响报体之实例

    一、约影响现在说:报体,就是我们的身体。现在的报体,由前生业力所招
感;出生以后,受著父母的抚育,饮食的营养,长大而成熟。在这一生中,我们
的报体,可能在业力局限内,起著很大的变化,这就有随心识的变化而变化的成
分。拿相貌来说吧!我国有一俗语说:「心能修(补)相」。此语实有道理,且
说一个西洋的故事为例。有想画耶稣像的,想找一位相貌顶好的,生得慈祥,高
贵,强毅,公正,纯洁,能表现耶稣美德的做模特儿。后来,居然得到了一位相
貌非常端严的青年;画家达到了目的,不消说,那青年也得到了一笔可观的代价
。过了几年,那画家又想画一魔王像。魔王的相貌,当然是要丑恶,凶暴,使人
见而生畏的。于是到死牢里去,找一位这样的相貌做模特儿。找到了,有钱可拿
,死囚也愿意,画家又达到了目的。可是后来发现了,这个魔王模特儿,竟然就
是从前找到的那位耶稣。同是一人,相貌怎么会变得如此远呢?原来他上次赚了
一笔钱,便奢侈,浪漫,花天酒地,无所不为。因此,渐渐堕落了;钱用完了,
便沦为流氓,土匪;被捕又越狱,作恶又被补,几次三番,他的心变成凶狠险恶
,相貌也跟著完全变了。这类事实,我国也有很多故事,这不就是心识影响报体
的例证吗?近见报说:太太小姐们,天天在讲究美容,希望保持青春或增加美丽
。美容专家却警告说:不发脾气,内心和悦,笑颜常开,比什么美容法都有效。
否则,常发脾气,眼睛一瞪,眉毛一皱,脸肉一横;或者忧郁悲伤:由于内心的
恶化,影响面部的表情,久之什么美容术都等于零了。这不是心识能影响报体的
例证吗?

    二、约影响未来说:心能影响未来的报体,比较难以了解,但从现有的知识
推论,也可知道一点。一次,佛和弟子们在园林中,无数的鸟儿,上下飞鸣,生
著各种的美色羽毛。弟子们问佛:鸟类的羽毛,为什么有这各各不同的颜色?佛
简要地答:「心种种故色种种」。我们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义呢?据动物学者
的证实:凡是生著红黄翠白各色羽毛的小鸟,他们必有认辨各种颜色的能力。牛
只能辨认灰黄色,他的毛色也就是灰黄的。这可见,由于他们认识什么,所以影
响报体,生成什么颜色。很多昆虫,都生有保护色:如住在青草丛中的,生成青
色;生在土堆中的,生成土色。更有保护态:住在树上的,有些像树枝一样,有
的简直像一片树叶。这些,更可以证明此理:因为住在那个环境中,对该环境的
色彩及形态有深切认识,而引起了与他一样,以便掩护自己的意欲;身体便跟著
而起变化,颜色像他,形态也像他。由于心有种种差别,所以身色也有种种差别
,这不是佛说的证明吗?唯物论者以为物质决定一切,其实如不经认识作用,没
有引起与他同类,以便掩护自己的意欲,怎么也不会影响报体而有所改变的。佛
说「心种种故色种种」,说明了由心识的要求而影响报体的变化。这虽是从动物
的种类,代代相傅,前后的影响而说;但众生自体,从前生到后生,受到心识的
决定影响,也可从这种推论而信解。我们未来的报体,实受著现在心识作用的决
定影响,那末,我们现在的报体,受有前生心识所影响,也可以信解了。

            四  心为行为善恶之决定者

    行为,且指人对人对事的一切活动说。依佛法说,包括了身体,语言(及文
字)及内心的活动。身语的动作,有善的,有恶的。另有无所谓善恶的,叫作无
记,如举起这杯子的动作,就是不可记别为善恶的。在对人对事方面,有善与恶
的差别。凡与人有益的,受到国家奖励的,社会所称赞的,则是善的,道德的。
反之,如与人有害的,则是恶的,不道德的。行为的所以成为善恶,必由内心来
影响他。我的故乡,如称人为老太婆,这是不尊重的,轻蔑的话。但在川贵一带
,称他一声老太婆,那是恭维他,使他高兴的。同样的一句话,因轻蔑或尊敬的
不同,意义完全两样。有时,同是一句话,可以是善,也可以是恶,经善意或恶
意的引发而出,听来便有好与坏的不同感觉。所以善与恶,不单在这些语文上,
如将语句分析为单字单音,每失去善恶的意义。可是在善意与恶意的引发下,字
语连结成句而表达出来,就成为善的恶的了。身体的动作也一样,如打人,当然
是不好的。但慈母训子,不得已而打他,实在他自己比儿子还要痛心。所以限度
内的管教,不能说他是恶的。又如孩子们,模仿性很强,听见别人骂,他也学著
骂,但毫无恶意,即不能说是恶的。故法律对未成年的童犯,不加处罚;处罚,
也极为轻微,而且是教育性的。故意去作的善事,定得善报;故意去做坏事,必
受到法律的制裁,来生的恶报。若无心作恶,虽有过失,受的惩罚也轻微;无心
作的善事,道德价值也低。所以行为从内心而引发,一般的要经两个阶段。先考
虑,其次决定。然后发为动作----动身,动口或动笔,便有善恶的价值。行为的
善恶,主要决定于内心,所以法律对于犯法者,必审查其动机,为预谋还是偶发
,这与佛法的见解,大体一致。更要知道,不但内心有善的恶的,行为的本身,
也就是善恶的。因为,语文及身体的动作,已有心为因缘,有了心的成分,渗入
了善心成善事,恶心所引起的成恶事。这可见行为的善恶,都由于心力;所以要
劝人向善行善,要教人从心地改造起。

            五  从禅定说明心对根身之主宰力

    禅定,佛法中有,印度的瑜伽,中国的道教,都有或深或浅的修验。不过,
自禅宗兴盛以后,以悟入为主,少有甚深禅定的修验了。本人并没有经验,但由
于亲见亲闻的事也不少,故略有所知。去年,我到泰国去,在大宗派的寺院里,
亲见一位潮州籍的和尚表演入定。坐下来,不到一分钟,就入了定。把他的手举
起,他就一直举著,不觉疲累。

    我们的身手动作,大都是由心意的引发而使令的。但如我们的呼吸,不能叫
他停止;体内的血脉流通;内脏及内部的筋肉,都是一般心力所不能控制的,只
有听其自然而已。但在修禅定的,就有能力控制他。用什么方法呢?不外是把心
力集中起来,不让他纷乱散动的到别处去,心就逐渐安定下来。心定了,便会使
我们的身心,发生不寻常的现象,或发生超常的力量。诸位如有修定的,或有多
少经验的,对于内心的主宰根身,一定有良好的信心。根身,就是我们的身体,
包括内部,都可由心力来控制他,主使他。我常说一个譬喻:烧开水的,若把□
盖打开,让蒸汽四散,那便毫无力量。若蒸汽不散,力量集中,水汽便会发大力
,把□盖冲脱了。应用这一原理,能使汽力开动轮船与火车。我们的心力小,只
是纷乱散动。散乱或□沈重的,连普通的道理,也听不懂,记不住。如能以定而
集中心力,不散乱,不□忱,便会现出无比的力量。

    禅定主宰根身的力量及过程,正与医学上,施用麻醉药的情形相同。施用手
术的,以麻醉剂,使患者的身心,部分停止活动。先是忆想不起,大恼的记忆失
去了。其次,苦乐的感觉也失去,那正是动手开刀的时候。在动手术过程中,有
呼吸,也有脉搏。等到手术成功,麻醉力消失,苦痛的感觉来了,忆念也来了。
假使在手术过程中,忽然呼吸停顿,脉搏停止,那就手术失败,生命也就完了。
这个过程,与禅者入定,恰好相合。若修至初禅,眼不见,耳不闻,但意识还相
当活动,还有思想忆念。修到二禅,「无寻无伺」,忆想就没有了(这是定境的
无分别)。修到四禅,没有苦痛,也没有快乐的感觉;那时,「身行」的呼吸停
止了。修到空无边处,身体的温度也低落而冷了。可是,那时的定心,还是存在
的。等到要从定起,心一动,温度增加,呼吸也来了,苦乐的感觉,思想的活动
,一切回复如故。那些修定纯熟,到了「超作意位」,一念间就入了定,比麻醉
剂优胜而迅速得多。麻醉剂,只是以物理来影响生理;一但分量过重过轻,或引
起生理上的突然变化,依于肺脏的呼吸,依于心脏的脉搏停止,就会死亡。可是
修禅定的,是以心理来影响生理,呼吸虽停顿了,脉搏或温度都没有了,却并不
会死。或有人怀疑:呼吸,脉搏停止,人都冷了,那有不死之理?其实不足为奇
。据科学的实验,把人突放到极冷的地方,全身冻僵了,与死人一样。可是取回
放在暖处,慢慢的使他温暖起来,仍可回复生机。可见呼吸,脉搏的停止,不一
定是死的,只要内部没有破坏。依佛法说,只要识不离身」,仍是活著的。

    这些奇异的事实,从禅定而发生,还有种种可说,但在佛法中,估价并不太
高,因为无论修到怎样深,定是不能了脱生死的。但修定的过程,是事实,如依
定而修发真智慧,那就非常重要了!外道的修精炼气,也不外乎心力集中,引起
身心的变化。由这些例证看来,大家应该相信,自己的心力,实在强大得很!

            六  心对身外事物的影响

    上面所说的,心对根身的主宰力,心为善恶的发动,以及心能影响报体等,
都著重在心与有情的身心组织,现在要说心对于身外事物之影响力。如本寺的建
筑,周围马路的施设,都市计划等,都依人的心力来决定。如最近发明的人造卫
星,核子爆炸,火箭等,看来是外物,似乎与心无关。可是研究起来,只是由于
某类人心的需要,才不断的发明出来。追问人心有什么需要,不消说,主要是为
了战争,为了控制,为了夺取,这才集中心力,向这方面深入,就一样样的发明
出来。依于不同的要求,就开展不同方面的知识,引出不同的行动,不同的成就
。如市中忽发生一宗为经济而自杀的命案,立刻就有好多人来探究:记者志在采
访新闻,知道事情发生的情形就够了;刑警却还要查询,为什么自杀,是否还有
他杀的因素;经济学者,看出了经济问题;社会局还要注意,如何防止同样事件
的发生;死者家属,当然又是另一心境。随人心的反应欲求不同,于同样的事情
,就有不同的工作,引出不同的成就。推论之,世间所有一切文化活动,科学进
步等,都依于心力的推进。

    不但如此,就是一地区,一国家,一世界的苦乐,世界的治乱与安危,都依
于心力而造成。假使,人心大家向善,重道德,守法令,此世界就会转成和乐清
净的世界。反之,多数向恶,不重道德,不守法令,便会变成暴戾的秽恶世界。
所以佛经说:「心净则国土净」。举小例大来说吧!从前,青岛受德人租借管理
时期,卫生的情形极好;管理卫生事项的,不过十人左右而己。等到日人占了青
岛,用几十人来管理卫生工作,反而不如以前了。后来交还自主,大大小小的卫
生官,越来越多,结果却越来越糟。这不是由于人的心力不同吗?我们的心力,
不但能使身体起变化,对外界的环境,也能起著重要的影响,甚至使整个世界,
完全改观。心力是能转移环境的,能使他转好,也可能转坏。不过如转向丑恶苦
恼,那就不堪设想了。我们一般所能了解的,心的力量,要通过我们的身体,手
足,才能改变环境,但心力如达到更高阶段,也可以不经过物质的手足等劳动,
而能影响外界的。

            七 结说

    不单是佛法重视心的力量,凡尊重宗教,重视道德的,也都会重视心力的。
人类都需要和平,安乐,就必须重视这心的力量。如大家忽视他,一味著重外物
环境的发展,而不改进自心,那就永远达不到目的的。古人有比喻说:如一辆牛
车,停著不动,应该打牛呢?还是打车?当然,应该打牛,牛觉痛就走;牛一走
,车就跟著前进了。这是说:要求环境变化,世界和平,先要著重内心的改善。
现代的人类,可说越来越聪明啦!种种的发明,制造,日新月异。千万里外的事
情,不但可以听到,还可以看见。现在正向征服太空,占领月球前进,有的已在
做他买卖月球地产的生意了。人类的心力,不能不说大大的开展,但到底为了什
么呢?大家都知道:不是为了战争优势,世界控制权的加强,便是为了开辟财源
。大家争先恐后的向这条路跑,忘却了自心的改善,这无怪乎表面看来,世界越
来越进步,而其实是越来越紧张,越来越恐怖了!

   我们的心, 若向智慧,向慈悲,向光明,向和平,便会领导行为向善道走;
报体也改善了,世界也造成清净与安乐。反之,大家的心,专向于物质的征服,
引发残酷,斗争,结果,我们并不曾征服物质,而被物质所奴役了;随物所转,
不能转物。如打秋千一样,满以为自己把秋千转得那么高,自鸣得意,而不知自
己正被秋千所转,不留心,就会被摔得重伤。

   这里,我想总结为两点:一、专向物质求进步, 求满足,结果必被物所转,
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二、佛法的目的,要从心的净化,引发行为的清净,影响
报体,趋向世界的清净。佛法以外,印度各教派,我国儒道等学说,一向都重视
心力,注重心力的集中,德性的涵养。所以,认识心的主宰力,给予改善,合理
的扩展,可说是东方精神的重点。现在略讲这一问题,希望大家来倾向于自心的
改进,一致向上,向善,向慈悲的正道而前进,来改变现代倾向外物的偏差,挽
救向恶,向愚,向邪,向斗争的唯物扩张的厄运。(慧莹记)
=====================================================================

学  佛  三  要

            一  信愿·慈悲·智慧

    佛法,非常的高深,非常的广大!太深了,太广了,一般人摸不清门径,真
不知道从那里学起。然而,佛法决不是杂乱章无的,自有他一以贯之的,秩然不
乱的宗要。古来圣者说:一切法门----方便的,究竟的,方便的方便,究竟的究
竟,无非为了引导我们趣入佛乘。或是回邪向正的(五乘法),或是回缚向脱的
(三乘法),或是回小向大的(一乘法):诸佛出世,无非为了此「大事因缘」
,随顺众生的根机而浅说深说,横说竖说。所以从学佛的立场说,一切法门,都
可说是菩萨的修学历程,成佛的菩提正道。由于不同的时节因缘(时代性),不
同的根性习尚,适应众生的修学方法,不免有千差万别。然如从不同的方法而进
求他的实质,即会明白:佛法决非万别千差,而是可以三句义来统摄的,统摄而
会归于一道的。不但一大乘如此,五乘与三乘也如此。所以今称之为「学佛三要
」,即学佛的三大心要,或统摄一切学佛法门的三大纲要。

    什么是三要?如『大般若经』说:「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
得为方便」。『大般若经』著重于广明菩萨的学行。菩萨应该遍学一切法门,而
一切法门(不外乎修福修慧),都要依此三句义来修学。一切依此而学;一切修
学,也是为了圆满成就此三德。所以,这实在是菩萨学行的肝心!古人说得好:
「失之则八万法藏冥若夜游,得之则十二部经如对白日」。

    一、一切智智或名无上菩提,是以正觉为本的究竟圆满的佛德。学者的心心
念念,与无上菩提相应。信得诸佛确实有无上菩提,无上菩提确实有殊胜德相,
无边德用。信得无上菩提,而生起对于无上菩提的「愿乐」,发心求证无上菩提
。这一切智智的相应作意,即菩提(信)愿----愿菩提心的别名。二、大悲,简
要说为悲,中说为慈悲,广说为慈悲喜舍。见众生的苦痛而想度脱他,是悲;见
众生的没有福乐而想成就他,是慈。菩萨的种种修学,从慈悲心出发,以慈悲心
为前提。「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没有慈悲,一切福德智慧,都算不
得菩萨行。所以,大(慈)悲心,实在是菩萨行的心中之心!三、无所得是般若
慧,不住一切相的真(胜义)空见。孕育于悲愿中而成长的空慧,不是沈空滞寂
,是善巧的大方便。有了这,才能成就慈悲行,才能成就无上菩提果。所以,这
三句是菩提愿,大悲心,性空慧,为菩萨道的真实内容,菩萨所以成为菩萨的真
实功德!

    从菩萨学行的特胜说,大菩提愿,大慈悲心,大般若慧,是超过一切人天二
乘的。然从含摄一切善法说,那末人天行中,是「希圣希天」,对于「真美善」
的思慕。二乘行中,是向涅盘(菩提)的正法欲----出离心。菩萨行即大菩提愿
。又,人天行中,是「众生缘慈」。二乘行中,是「法缘慈」。菩萨行即「无所
缘慈」。又,人天行中,是世俗智慧。二乘行中,是偏真智慧。菩萨行即无分别
智(无分别根本智,无分别后得智)。从对境所起的心行来说,非常不同;如从
心行的性质来说,这不外乎信愿、慈悲、智慧。所以菩萨行的三大宗要,超胜一
切,又含容得世出世间的一切善法,会归于一菩萨行。

      法体          人天行            二乘行            菩萨行
      信愿----------希圣希天..........出离心............菩提愿
      慈悲----------众生缘慈..........法缘慈............慈悲心
      智慧----------世俗智慧..........偏真智慧..........般若智

    我们发心学佛,不论在家出家,都要从菩萨心行去修学,学菩萨才能成佛。
菩萨行的真实功德,是所说的三大心要。我们应反省自问:我修习了没有?我向
这三方面去修学没有?如没有也算修学大乘的菩萨吗?我们要自己警策自己,向
菩萨看齐!

            二  儒·耶·佛

   菩萨学行的宗要,是大乘的信愿、慈悲、智慧。 这本是依人心的本能而净化
深化,所以世间也有多少类似的。然每每执一概全,或得此失彼,不能完美的具9
足,这可以从儒、耶等教来比观。

    代表中国固有文化主流的儒宗,称智、仁、勇为三达德,为人类行道(修齐
治平)的共通德性。大概的说:智近于智慧,仁近于慈悲,勇近于信愿。佛法中
说:「信为欲依,欲为勤(精进)依」。依止真切的信心,会引起真诚的愿欲,
有真诚的愿欲,自然会起勇猛精进的实行。由信而愿,由愿而勇进,为从信仰而
生力量的一贯发展。精进勇猛,虽是遍于一切善行的,但要从信愿的引发而来。
儒家过分著重庸常的人行,缺乏丰富的想像,信愿难得真切,勇德也就不能充分
的发挥。由于「希贤」、「希圣」,由于「天理」、「良心」,由于「畏天命,
畏圣人,畏大人之言」:从此信愿而来的「知耻近乎勇」,难于普及到一般平民
,也远不及「希天」,「愿成佛道」的来得强而有力。在儒文----理学复兴陶冶
下的中国民族,日趋于萎靡衰弱;不能从信愿中策发勇德,缺乏坚韧的、强毅的
,生死以之的热忱。无论从人性的发扬,中国民族的复兴来说,对于策发真切的
信愿而重视勇德,为儒者值得首先注意的要著。

    代表西方近代精神的耶教(天主,基督)也有三要:信,望,爱。耶教是神
本的,信仰神,因信神而有希望,因神爱人而自己也要爱人。一切以神为出发,
当然与佛法相差很远。然大体的说,信与望,等于信愿;爱近于慈悲。耶教所缺
少的,是智慧。虽然现在也有标榜合理的信仰,理性的信仰,而耶教的本质,在
宗教中,是不重智慧的。亚当夏娃的偷食禁果,眼目明亮,代表著人类的自觉,
知识的开展。这在神教看来,是罪恶,是死亡的根源。耶教与西方的正统文明,
由于知识进展,科学的辉煌成就,开始大动摇。科学与神教脱节,产生充满了宗
教情绪----信愿,而进行彻底反宗教的政治暴行。从人类的德性说,从中国与世
界的前途说,耶教德性的偏颇,非彻底改造,难于长存于进步社会的人心。

    佛教中,如来方便教化的声闻行,慈悲心未免薄弱。有重信的信行人,重智
的法行人,而没有重悲的悲行人。这与耶教恰好相反,耶教重信爱而缺智慧,声
闻行重信智而慈悲不足,都是偏而不圆备的。代表圆满而究竟的大乘菩萨行,以
三义为菩萨学行的宗本,为不容疑的定论;儒家虽不够深广,而三达德的精神,
与菩萨行最为相近。中国大乘佛教的净土宗(多少渊源于印度,而实完成于中国
),也有三要:信,愿,行。信愿行的序列,实为依信起愿,依愿而勤行的过程
。行是勤行,没有含摄慈悲与智慧。一分的净土行者,专以口称南无阿弥陀佛为
行,不修智慧;慈悲行,也要等到很远的再来人间(娑婆)。从大乘的宗要去看
,这是由于独到的偏颇发挥,忽略了大乘正道的完整性。净土宗传到日本,日本
是典形的神教国家。净土宗适应他而蜕化为真宗,主张但凭信愿往生,连持名也
认为不重要。这与因信得救的耶教,最为相近。然而,我们要知道,菩萨行的宗
要,是信愿、慈悲、智慧的总和,完整的□调。

            三  入门·登堂·入室

    菩萨学行的三要,是不可顾此失彼的。然初学时,不妨从一门(或二门)而
来。有的好为哲学、心理学、论理学等学理的探讨,接触到佛法,认识了佛法的
正确深奥,因而发心学佛,这是从智慧门入。有的多为社会福利事业,乐于为善
,与佛教的人事相接近,赞仰佛法的慈悲,因而发心学佛,这是从慈悲门入。有
的崇仰三宝功德的不可思议,或由于佛菩萨的感应,因而发心学佛,这是从信愿
门入。初学的从不同方面而来,是由于众生的根性不同。大概的说:贪行人是从
慈悲门入,镇行人从智慧门入,疑行人从信愿门入。

    然而,进入佛门,修学佛法,不能永远滞留于这样的阶段。如久学佛法,十
年,廿年,老是这样,这会发生不良的后果。如声闻法中,有重信的信行人,重
智的法行人,也不过由于根性的偏重不同,决非有信无智,或有智无信的。『大
涅盘经』与『大□婆沙论』,都一致说到:「有信无智,增长愚疑,有智无信,
增长邪见」。如但凭信仰而不求甚解,不修智慧,对于所信的三宝,所学的法门
,莫名其妙,这不能得学佛的真实利益。这样的修学,在他们的心目中,信佛与
鬼神崇拜,并无多大差别,不过是愚疑的信仰----迷信。现代中国的佛教界,也
尽多这一流。如有智而无信,危险更大!龙树说:「信戒无基,忆想取一空,是
为邪空」。邪见说空,拨无因果,都由于自作聪明,于三宝清净功德不能生净信
而来。迷信的过失还小,邪见会令人堕地狱。这可见信与智一定要双修,不能偏
失的。又如大乘中有智增上菩萨,悲增上菩萨,也只是增上(著重)而已。如有
智无悲,有悲无智,根本不成菩萨行。就是悲智双修,如悲愿的功德力不足,而
急急的求智证,求解脱,一定要堕落小乘。如慈悲心切而智慧不足,在菩萨的修
学过程中,要成为「败坏菩萨」,退堕凡外。因为离了无所得为方便,菩萨行是
不会成就的。所以,初入佛门,虽可从一门而来;但想升阶登堂,学菩萨正行,
必须三事齐修。这三者,能互相助成,互相推进,逐渐的引导行人,进入更高的
阶段。

    等到深入佛法的究竟奥室,三者是无二无别的一味圆满,无所偏,也无所缺
少。这或者名为大菩提,或者名为大涅盘,即是究竟成佛。或者以为:佛法不妨
一门深入,那里一定要三事齐修?这是误会了!如真能一门深入,必然了解一切
功德的相关性,相助相成的完整性。一门深入,只是从一门出发,以此一门为中
心而统摄一切,决非舍其他的功德而不修。我们学菩萨行,求成佛果,难道佛与
菩萨,是有信无智,有智无悲的吗?佛是一切功德圆满的尊称,我们学佛,也应
以佛德的崇高圆满为理想而向前修学!

            四  发心·修行·证得

    真发菩提心,真修菩萨行,对于大乘要道的信愿、慈悲、智慧,即使有些偏
重,也必然是具足的。因为离了大乘的信愿,会近于儒者的「仁」、「智」。离
了大乘的慈悲,会同于声闻的「信」、「智」。离了大乘的智慧,大体会同于耶
教的「信」、「爱」。真能表达佛教的真谛,成为人间的无上法门,惟有大乘菩
萨行----信愿、慈悲、智慧的总和,从相助相成而到达圆修圆证。

    三事是不可偏缺的,然在修学过程中,有著一定的进修次第;从重此而进向
重彼,次第进修到完成的学程。从凡夫的心境而开始修学,一定要知道先后次第
。如夸谈圆融,一切一切,只是口头爽快,事实会证明什么也不成就的。菩萨道
的历程,经论说得很多,大体可分为二道----般若道,方便道。凡夫初学菩萨行
,首先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才进入菩萨的学程,这是重于信愿的。发心以后
,进入修行阶段。菩萨行,以利他为主,修集一切福德智慧,决不是但为自己,
这是重于慈悲的。等到福智资粮具足,悲慧平等,这才能智证平等法性,那是重
在般若(无生法忍)了。上来是菩萨般若道的进修过程----发心,修行,证得。
般若的证入空性,在菩萨道的进修中,即是方便道的发心。这是胜义菩提心,信
智和一,名为「证净」。此后,菩萨著重于度脱众生,庄严国土;著重于不离智
慧的慈悲大行。到圆满时,究竟证得无上菩提----一切智智,也可说是智的证得
。这是方便道的进修历程----发心,修行,智证。合此二道,一共有五位。这是
菩萨进修的必然程序,值得我们学菩萨行的深切记取!

              ┌──发菩提愿
      般若道─┤    修慈悲行
              └──证空性智¨¨¨¨¨·
                                      ·¨¨¨¨(信智平等)
              ┌──发净胜意乐心¨¨¨·
      方便道─┤    行严土熟生事
              └──证究竟种智果

    这二道五位,也可总合为三:初一是发心,中三是修行(从悲行到智行,又
从智行到悲行),后一是证果。然完备的说,这是从凡夫而到达佛果的过程,是
三德的不断深化,净化,到达圆满。凡夫本是(愚妄的,有漏杂染的)意欲本位
的。从凡夫地起信愿,经慈悲而入圣智。圣智也就是圣者的信愿(净胜意乐),
这是经悲行的熏修,智行的净化,达到信智合一,为菩萨的信愿。依此菩萨的信
愿(清净而还没有纯),再经慈悲广行的熏修,智慧的融冶,圆证得一切智智,
也就是究竟的纯净的信愿。这才到达了智慧、慈悲、信愿的究竟圆满。从凡夫地
,发心学菩萨行,无限深广,而实以此三为道的宗要。

            五  念佛·契素·诵经

    信愿,慈悲,智慧,为菩萨行的宗要。无量法门的种种修习,即等于三要的
进修。这是非常深广的,现在且说初学者的初方便。念佛,吃素,诵经,几乎是
中国佛教徒的主要行持,而实是菩萨行的初方便之一。

    念佛的意义与力用,当然不止一端,然主要在策发信愿。菩萨信愿,是发菩
提心,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于无上菩提起信愿,并不容易。无上菩提是佛所圆证
的,佛是无上菩提----一切智智的实证者。佛有无边相好,无边威力;有一切智
慧,无比的慈悲。从修菩萨行以来,有种种不能说尽的,自利利他的功德。这样
的崇仰佛,念念以佛(因佛说法,因佛法有僧,即摄尽三宝)为皈敬处,以佛为
我们的理想模范。尊仰他的功德,感激他的慈悲;从此策发信愿而学佛,极为有
力。大乘经广说念佛,赞叹发菩提心,都是著重于此。念佛,是念佛功德(智德
,断德,恩德), 念佛相好,念佛实相,念佛的清净世界。扩而充之,如礼佛,
赞佛,供养佛,于佛前忏悔,随喜佛的功德,劝请佛说法及住世,这都是广义的
念佛法门。『智度论』说:有菩萨以信(愿)精进入佛法,乐集佛功德。这是大
乘中的信增上菩萨,为此别开易行道。然易行道也就是难行道(智、悲)的方便
,所以『十住□婆沙论』说:初学者,修念佛,忏悔,劝请等法,心得清净,信
心增长,从此能修智慧,慈悲等深法。『起信论』说:「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
信,其心怯弱」,因此教他「专意念佛」,可以「摄护信心」,不致退失。念佛
的第一义,在乎策发信愿,未生的令生,已生的不失,增长。念佛为心念----缘
佛的功德而专念不舍,是策发信愿的妙方便。像一般的口头念佛,那是方便的方
便了。

    契素,应正名为不食肉,这是中国佛教的传统美德。学佛,本不一定是不食
肉的。如锡兰等南方佛教徒,西藏、日本佛教徒,都是肉食的。中国的一分佛教
徒,以为契素是小乘,大乘是不在乎的,这是根本错误!不食肉,为大乘佛教--
--『楞伽经』,『涅盘经』,『央掘摩罗经』等所特别主张的。不食肉的意义与
力用,当然也有种种,但主要为长养慈悲。如说:「食肉断大悲种」。菩萨应利
济一切众生,救一切众生苦,而现在竟忍心去杀害他,吞食他,试问慈悲心何在
?菩萨行以慈悲为本,所以大乘法中,不食肉为当然的结论。消极的不食肉,积
极的放生----救护众生命,实为长养悲心的方便行。

    诵经,不求甚解的诵经,蓦直地诵下去,也是修行方便。这虽有别种功用,
主要是引生智慧的前方便。智慧的修学(真般若是现证),有闻、思、修三慧,
这又开为十正法行:书写,(经典的)供养,流传,听受,转读,教他,习诵,
解说,思择,修习。前八行,都是闻慧与闻慧的方便。如从前的私塾,起初熟读
熟背,其后才为他讲解,明了义理。不求甚解的诵经,如初学的熟读熟背,也可
为进求义解的----闻慧的方便。

    中国佛教徒所修的一般法门,念佛,吃素(放生),诵经,确为菩萨行的初
方便。这是初方便,为了增长大乘的信愿,慈悲,智慧而修学。而修学者,每以
诵经为功德,反轻视义理的研究,这就失去了慧学方便的作用。素食放生的,尽
管吃素放生,于现实人间的种种苦迫,少有能本著慈悲而起来救护。著重了爱护
众生,忽略了爱护人类,本末颠倒,实由于不知意义,没有能长养慈悲。比较的
说,念佛还多少能培养信心,但一般的流于迷信,少数的急求自了,真能由此而
策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信愿,引出自利利他,为法为人的大愿精进,
也就太难得了!念佛,吃素,诵经,是菩萨行的胜方便,但由于不求智慧,慈悲
薄弱,偏于信仰,弄得善巧的方便法门,都不曾能尽到方便的功用。这真是中国
佛教的悲哀,衰落的根源!这是不成菩萨行(难得入门)的,不能实现佛法大用
的。还不够救自己,更说不上救世了。学佛学菩萨行,必须从这些妙方便中,认
清目的。我们不是为念佛而念佛,为契素而契素,为诵经而诵经,我们是为了策
发信愿而念佛,长养慈悲而契素,为了引生智慧而诵经。这是方法,目的在信愿
,慈悲,智慧的进修。所以真心学佛,学修菩萨行的,要从念佛中策发上求佛道
,下化众生的大愿精进。从契素放生中,长养慈悲,去做种种有益人世的福利事
业。从诵经中,进一步的研求义理,引发智慧。这样,才尽到了初方便的力用,
奠定了菩萨学的初基。这还不过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开步走,无边的深
广法门,应从此迈步而向前直进!

--------------
学佛三要(上)完

依  中华民国八十一年二月修订一版  校对
缺字  P-121 L-13 W-2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11-25 03:17 , Processed in 0.1777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