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佛教
(一)佛教概况
佛,全称佛陀,梵文为(Buddha),译成汉文是佛陀。佛陀是“觉者”义,平常简称为佛。佛以大悲心,悲悯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生死流转,沉沦苦海,受种种苦,所以说法度众生,救拔一切有情,使其脱离苦海、解脱生死、出离六道。佛教,是指佛的言教,就是佛度化众生所说的一切法。佛教,不同于一般宗教,也不同于一般哲学。但佛教也有一定的宗教仪式和极高深的哲理,所以佛教一般也可称宗教,也可称佛教哲学。不过,实际上佛教既非宗教,也非哲学。
佛教源于印度,以后传播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地区,称南传佛教。又传到中国,包括西藏以及高丽(即今韩国和朝鲜)、日本,称北传佛教。记录佛教经典分经、律、论三藏,简称藏经或佛经。记录佛经的文字分巴利文、汉文和藏文。古印度记录佛经的文字是梵文,现在梵文经典已不多了。现存经典主要是巴利文、藏文和汉文。
佛教在佛灭度后,分成很多宗派:印度分小乘的经部、有部和大乘的唯识、中观观;中国汉传佛教分八宗或十宗;藏传佛教承袭印度小乘的经部、有部和大乘的唯识、中观。这些教派都是从见上来说的。藏传佛教密宗里又有不同的见,但密宗完全是大乘法。所以密宗见不出唯识见和中观见。汉传佛教主要是天台宗、华严宗(也称贤首宗)、法性宗、唯识宗、禅宗、律宗、净土宗和密宗,有的宗派现在影响已经不大了
(二)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的宗派分为旧教和新教。旧教是指西藏郎达玛灭法前的佛教,俗称红教。实际西藏并没有红教、白教、黄教这类称呼,这是汉人的俗称。
新教分格鲁派、噶举派、萨迦派和噶当派,俗称萨迦派为花教,原因是萨迦派寺庙墙上画有各色花纹。噶举派俗称白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原因是格鲁派喇嘛戴黄帽。
大乘佛教分显教、密教。密教平常叫密宗,分为藏密和唐密,及后来传到日本的东密。中国的唐密已失传。藏传佛教中密宗最完备,分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东密只有下三部,没有无上瑜伽部。比较起来,东密不够完整。
四部密宗中,事部、行部是重事相,瑜伽部侧重于内心观想,无上瑜伽部完全靠静虑。静虑也叫定,修无上部可以没有任何设备,只靠内心观想。并不是修无上瑜伽部就不要佛像、供物等设备,而是如果没有也可以修,因无上瑜伽部主要靠定力生起观想,即使有设备,也重在内心生起观想,这样才究竟彻底。所以无上瑜伽部是即相而离相,达到事相和事理不二的至高境界。
密宗又称不共道、咒乘、金刚乘和速道。显教又称共道、波罗密多乘(梵语“波罗密多”,汉义到彼岸或度,就是六波罗密多、六度)。相对密宗讲,显教是基础,必须以共道为基础,上升至不共道。不论显或密,都要依靠的根本原则是戒、定、慧三学。戒有共戒、不共戒。三皈、五戒、菩萨戒等是共戒,在共戒基础上,上升到金刚乘,在受密宗灌顶过程中受金刚乘戒,金刚乘戒就是不共戒。 所以,戒有共与不共之分。三学依次相生,以戒生定,以定生慧,以慧断烦恼、证菩提。如果犯戒,那么不论修显修密,都成不了佛,这必须知道。金刚乘虽称速道,但也不能犯戒,犯戒倒要速疾堕落了。尤其犯金刚乘戒,要堕金刚地狱,金刚地狱比显教所说地狱还要厉害。金刚乘戒每一条都是堕罪,犯了都要堕金刚地狱。密宗戒的具体内容不能随便讲,如果对没有受过密宗灌顶的人随便讲密宗戒,这本身就是犯戒,所以密宗戒的具体内容要受灌顶后才能讲。一般人不了解西藏佛教,谈到西藏佛教,认为就是密宗。实际西藏佛教并非完全是密宗,而且对于显教,比汉地更重视。
二、学佛
(一)善知识
我们讲过亲近善知识。怎样鉴别善知识?真正的善知识要具备十种德相,这些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都讲过。但简单地说,要鉴别一位善知识,要看他是不是真正的修行人;够不够一位大德,主要是看他的烦恼轻重,这是最主要的也很容易看的。如果他贪、嗔、痴心比别人还重,那还算什么大德呢?还叫什么修行人呢?因为修行主要是对治烦恼。若他的烦恼不比人轻,贪图名闻利养,那还算什么大德呢?所以说,看一个法师也好,居士也好, 主要是看他的烦恼轻重,这是最简单的一个鉴别方法。
西藏喇嘛最高学位称格西(Geshe),翻译为汉文就是善知识。汉地常说亲近善知识,汉地称善知识比较随便,无论出家法师还是在家居士,对佛法有一定认识和修持就可称善知识。西藏则不然,格西是必须经过辩经考取的学位,不是谁都可称善知识。
辩经源于印度。在印度只有经过辩论才能成为论师。唐代高玄奘法师也是通过辩论学习佛法的,在他的著作中有记载。他路经一个小国,国王请他举行辩经大会,玄奘法师把自己所立的宗写在牌子上,挂在外面,说如有人能破他立的宗,他愿割首。结果没有人能破他立的宗。
古印度就是通过辩经定学位高低,现在西藏仍是这样。 辩经有一定的形式。真正能成为善知识不简单。不是自己闭门注经解论,或给人讲,就可称为善知识。
这也说明西藏佛教并非完全是密宗,而且比汉地佛教更重教理。西藏寺庙里有讲经殿,专讲显教道理。另有密宗殿。密宗殿藏文叫“举巴扎仓”。现在雍和宫密宗殿门口还挂着举巴的牌子。在举巴里才能讲修密宗。讲经殿里是不允许的。
在西藏还特别注重传承,师承。一经、一咒、一法都要经过师承。这师承就是从释迦佛开始,佛亲口所说,弟子亲耳所闻,弟子又传给他的弟子,这样代代相传,一直到我们。往上推溯由佛亲口所说,当时佛的弟子亲耳所闻,下传到我们,这叫师承。如果没有师承,你传什么经,什么法,什么咒都不如法,而且缺乏加持力。这些,在我们汉地佛教是不太重视的,在西藏至今仍然十分重视师承。对此我们应当有所认识。这是很对,也是很重要的。当时印度就是如此,后来传到中国汉地,慢慢对此不大重视而忽略了。只有在戒律上还重视传承,在经教方面不大重视了。我们还要重视起来,要恢复它。
在家居士,作为上师,作为阿阇黎,也是可以的。 西藏的佛教宗派噶举派、萨迦派创始的祖师都是居士。西藏噶举派创始的祖师——马尔巴祖师,他从印度求取了很多经典回西藏。他翻译了很多从印度求取来的经,所以也称为大译师。他最有名的弟子米勒日巴祖师是西藏各宗各派全都承认的即身成就的大祖师,在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上还刻有米勒日巴祖师的像。 他也是居士。米勒日巴祖师以后,传下来的弟子——冈波巴、日琼巴,都是很有名的喇嘛,但米勒日巴是居士。密教尤其不分在家出家。你够这个条件,够这个德相,就可以做金刚上师,金刚阿阇黎。往往汉地一些人不明白这些道理:“怎么居士也传起法,讲起经来了?白衣说法是不对的,不如法。”这些说法都是不究竟的。应当明白这些道理。象《维摩诘所说经》,维摩诘也是居士。藏传佛教上师和佛、三宝及本尊都是被看作无二无别的。
(二)止恶向善
佛教不同于其它宗教。世界主要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都共同建立在“善”的基础上,“善”是所有宗教的共同观念,各宗教都劝人为善,不为恶。佛教也如此。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之处,主要是其他宗教的善都是世间善,佛的善是建立在世间善的基础上,而最终要趋向并达到出世间善之目的。这是其他宗教所没有的,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最根本的区别。作为一个佛教徒,分不清什么是世间,什么是出世间;什么是世间法,什么是出世间法;什么是世间善,什么是出世间善,就失掉了一个纯正佛教徒的立场了。
西藏讲修行最注重知见。所谓见、修、行三者。什么是见?什么是修?什么是行?都要认识清楚,不能笼统。见,等于人的眼目。知见错了,就必然走错路。见有世间见和出世间见。见有正见和不正见,而正见分为世间正见和出世间正见。世间正见主要讲善恶业果,出世间正见主要讲成佛的方便。
佛教不同与其他宗教,主要区别在于“出世间”。出世间就是指出离三界或三有。佛教所说的世间,不只是平常说的人世间,还包括天界等在内。佛教讲六道众生,六道分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是天、人、阿修罗,三恶道是地狱、饿鬼、畜生。欲界是三界中最低层次,也叫五趣杂居地。上二界是色界和无色界,只有天人。欲界天中有一层天叫兜率天,兜率天分为凡夫所居天和圣者所居净土,弥勒菩萨住兜率天内院,即是圣者所居的净土。
我们作为一个佛门弟子,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首先要能够做到身语意行十善,远离十种不善—身三、口四、意三。
身三:不杀、不盗、不邪淫。出家人要断淫;在家居士断邪淫,不能乱搞男女关系。乱搞男女关系就叫邪淫。不杀生指要有慈悲心,不能去杀。从佛法上来讲,一切众生过去无始劫以来都曾经做过我们的母亲,我们也都曾经做过其他众生的父母,经过无数生死,生到三善道,又沉沦到三恶道,在六道中生死、流转,被无明覆蔽,谁也不知道谁。佛菩萨以神通力看的清清楚楚。他看见这些众生互相残杀。可怜呀!过去生中都曾做过父母、夫妻、兄弟、姊妹。所以我们作为一个居士,特别是我们在座的居士,学佛首先要做到“身三”—不杀、不盗、不邪淫。
口四: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妄语就是不说瞎话,不骗人。不恶口就是不骂人,不说带脏字的话。不两舌是不挑拨别人的是非。绮语,就是听起来好听,实际是损人,挖苦人。 学佛的人要奉行口业的四善: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
意业,就是我们的意念。意业也要清净,不贪,不嗔,不愚痴,不要起贪婪的心,贪得无厌。若正当应得的还是可以,但不要贪求非份所得。现在社会上就是这样,一天到晚,挖空心思地想怎么非法地去得到。坑人、害人,卖假货,做损人利己的事,这就是贪心。不嗔恨。打架斗殴都是嗔恨心,文化大革命以来造成的流毒,有些青年人看谁不顺眼就捅谁一刀子。不愚痴就比较深刻了。愚痴就是无明,无明就是实执,执着实有。因为你把它执着实有,所以才起贪心,起嗔恨心。我们要对治贪、嗔、痴,首先要对治无明实执,这是最要紧的。
如果我们作为一个居士能做到“身三”、“口四”、“意三”这十种善业,那么不但我们自己能够转染成净,能够得到佛法的益处,能够断烦恼,乃至最后成佛证菩提,而且我们对世间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们现在的精神文明不也是提倡语言美吗?你要真是学佛,“不恶口”还能口出恶言吗?语言还能不美吗?但是有的人,他不认识佛法的价值。佛法总的来说就是叫人止恶向善,这四个字包括了全部的佛法。佛法的善,更深一步说,有世间善和出世间善,这是世间上一切宗教所没有的。其他宗教也讲善,但只有世间善,没有出世间善。佛法包括世间善,而最终引导到出世间的善,断生死,出离这个三有世间。佛教,不外乎因果二字,世间有世间因果,出世间有出世间因果。以如是因证如是果。造恶业,必感恶报,感苦果;造善业,必感善报,感乐果。
若只知佛大慈大悲,拜佛、烧香,求佛菩萨保佑,却做损人利己的事,佛菩萨虽大慈大悲却不会滥施慈悲,作恶者,佛菩萨不会保佑。若作恶者也保佑,那受害者该怎么办?所以要知善业果,不要只知烧香、拜佛,求佛菩萨保佑,而要知止恶向善,这非常重要。《法句经》上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话概括起来,不外乎四个字,就是“止恶向善”。
佛弟子受三皈五戒、菩萨戒,最根本是受五戒,戒杀、盗、淫、妄、酒,奉行身、语、意十善。
总的来说,如果社会上多一个佛教徒,多一个止恶向善的人,那么社会上必然就少一个为非作恶的人。止恶向善,任何社会制度都不会反对,什么时候都不会反对止恶向善,这是很明显的道理。所以我们学佛,就应当名正言顺,开诚布公地表明:我是佛教徒,我是学佛的。如果有人问:“学佛是干什么的?”那我们可以告诉他:“学佛就是止恶向善。”谁又能说止恶向善不对呢? 谁也说不出来,没人能反对。我们学佛的人首先就要记住:学佛必须做到止恶向善,而且可以公开给人讲,我们学佛就是要止恶向善。我们学习佛法,无论修显修密,都是要转染依净,转染成净。显教与密教所不同的是转染依净的方便与快慢不同。但是都离不开转染成净。我们成佛就是成就了身语意清净三门的功德。我们学佛就是要祈求佛菩萨加持我们,清净我们身语意三业的杂染不净(杂染不净也就是我们的烦恼习气过患)。从而生起对治,由对治而减少,由减少而断除。因此说,转染成净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知道了要修转、依。那么如何去修转、依呢?要靠着止、观去修,才能修得好。什么是“止”?“止”就是寂止的意思,也就是要把心高度地集中起来,要一心专注在正念正知上。例如我们行十善业,就是正念;要转染依净,也是正念;又如我们一心念佛,这也是正念; 修六度,也是正念,都是正念所缘的境。我们要一心专注在这正念所缘的境上,就叫“止”。“止”是用来对治散乱心的。平常的人没有止,心是散乱的,一会想到善的,一会又想到不善的。一会起了贪心,一会又起了嗔恨心。人家有而我没有,就嫉妒,我有人家没有,就看不起人家,笑话人家。这些都是世俗心,不是菩提心。要有止的力量,时时刻刻都住在正念上,就可以对治远离散乱心。远离散乱掉举,这也是修行人所必要的。平常说远离掉举散乱,掉举范围广,三业都要远离掉举。身体做不如法行为,就是身掉举。如拜佛还没拜完就去干别的。不过这种掉举没有善恶记别。语业掉举也是如此,比如正念佛念咒,又去跟人说别的。 至于说不如法的话,那更是语掉举。意掉举主要指散乱,是指离开了正念所缘境。比如观想资粮田佛菩萨,又去想别的。这平常很容易犯,应注意。无论修什么法门,或显或密,都必须远离掉举散乱。
“观”是什么呢?观就是用智慧来观察。 我们时时刻刻应住在佛法道理上,要明白这些道理,好好地观察自己。所以无论修习什么法门,修显、修密、参禅、念佛、诵经,“止、观”都是离不开的。 靠止观的力量来摄持,修行才能如法。这是极重要的一点。这是一个方法问题。离开了止观就谈不到修行。因为你都是散乱心,不能一心专注。“若以散乱心,入于塔庙中,念诵苦行等。佛说无益利。”“无益利”是你得不到究竟的利益。绕塔、绕寺、修苦行,修什么也好,也只是种些善根,得不到究竟的益利。因为你种了善根只是一时的,心一散乱就把正念忘失了,也许就去为非作恶了,等你再觉察时,你也造了业。造业必感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