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 佛 三 要
印顺导师
缘起:
85年2月底, 留学日本的厚观师父回国, 3/7在台大佛研中心恒清师父的热心号召
下, 几位热心佛教电子化的人士, 与厚观师父交换意见, 讨论过程中大家最关心
印顺导师的妙云集作成 CD 的情形, 虽然厚观师父不是负责人, 但仍在大家的请
求下, 慈悲地应允向导师请求先让妙云集中的学佛三要在网际网路中传播, 但声
明保留一切智财权, 不得作为任何商业形式的营利, 除非取得原著作权人(印顺
导师)的授权. 若您支持 CD版的妙云集能早日出版, 建议您多购买正闻出版社出
版的导师著作, 例如妙云集, 华雨集, 华雨选集......等. --- WebMaster
----------------------------------------------------------------------
学佛三要目次
一、学佛之根本意趣......................................1----20
一 人生所为何事..............................................1
二 我在宇宙之间..............................................6
三 学佛是人生向上事.........................................11
四 学佛的切要行解...........................................16
二、生生不已之流.......................................21----42
一、有情为本.................................................23
二、有情为继往开来的瀑流.....................................24
三、有情为即心色而非心色的存在...............................28
四、前生与后世...............................................31
五、流转者谁..................................................36
六、生命的光光之网...........................................38
七、命的爱悦与悲哀...........................................40
三、心为一切法的主导者.................................43----64
一、一切法与心简说...........................................44
二、心为一切法的要因.........................................48
三、心能影响报体之实例.......................................51
四、心为行为善恶之决定者.....................................54
五、从禅定说明心对根身之主宰力...............................56
六、心对身外事物的影响.......................................59
七、结说.....................................................61
四、学佛三要...........................................65----82
一、信愿·慈悲·智慧.........................................65
二、儒·耶·佛 .........................................68
三、入门·登堂·入室.........................................71
四、发心·修行·证得.........................................74
五、念佛·契素·诵经.........................................77
五、信心及其修学.......................................83----94
一、信心的必要...............................................83
二、正信与迷信...............................................84
三、顺信与净信...............................................87
四、信忍信求与证信...........................................89
五、正常道与方便道...........................................91
六、菩提心的修习次第..................................95----116
一、菩提心是大乘法种.........................................95
二、菩提心的类别.............................................97
三、菩提心之本在悲...........................................99
四、菩提心修习的前提........................................101
五、修习菩提心的所依----知母、念恩、念报恩。................104
六、菩提心的正修----慈、悲、增上意乐。......................110
七、菩提心的成就............................................113
八、菩提心的次第进修........................................114
七、慈悲为佛法宗本...................................117----140
一、佛法以慈悲为本..........................................117
二、慈悲的根源..............................................120
三、慈悲与仁爱的比较........................................123
四、慈悲心与慈悲行..........................................130
五、慈悲的长养..............................................133
六、慈悲的体验..............................................136
八、自利与利他.......................................141----154
一、问题的提出..............................................141
二、「利」是什么............................................142
三、重于利他的大乘..........................................145
四、长在生死利众生..........................................149
五、慈悲为本的人菩萨行......................................152
九、慧学概说.........................................155----194
一、佛学之要在慧学..........................................155
二、慧之名义与究极体相......................................160
三、智慧之类别..............................................165
四、慧之观境................................................173
五、慧之进修................................................182
六、慧学进修之成就..........................................189
十、解脱者之境界.....................................195----212
一、解脱即是自由............................................195
二、解脱的层次..............................................198
三、解脱的重点..............................................201
四、解脱者之心境............................................206
五、解脱者之生活............................................209
六、解脱与究竟解脱..........................................211
十一、佛教之涅盘观.....................................213----241
一、涅盘之意义..............................................213
二、从生死说起..............................................214
三、涅盘之一般意义..........................................224
四、涅盘之深究..............................................228
五、结说....................................................240
**********************************************************************
学佛三要(中)
信 心 及 其 修 学
一 信心的必要
学佛的因缘不一,有从信仰而来,有从慈悲而来,有从智慧而来。然能真实
的进入佛门,要推「信心」为唯一要著。在学佛的完整过程(信解行证)中,信
也是首先的,第一的。声闻乘中说:「信为能入,戒为能度」。菩萨乘中说:「
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戒与智,不妨有所偏重,而「信为能入」,却是一致而
不可或缺的。所以,我们想学佛,想依佛法而得真实利益,就不能不修习信心,
充实信心。如不能于三宝生清净信,就与佛法无分,漂流于佛门以外。「我法甚
深妙,无信云何解」?释尊初成佛时,想到说法的不容易,觉得唯有信心具足,
才能领受修学。龙树比喻说:如人入宝山而没有手,就一无所得;见闻佛法而没
有信心,到头来也是一无所有。这可见佛法的无边功德,都从信心的根源中来,
所以说:「信为道源功德母」。信心,是怎样的重要!
释尊在世时,为了要摄化恒水边的一群渔民,所以化现一个人,踏著水,从
那边到这边来。渔民们非常惊奇,那人说:我不过信佛所说而已,这有什么希奇
!渔民们大大的引发了信心,佛就来摄化他们。在释尊以后五六百年,据说:打
渔出身的彼得,在海船中遇到大风浪,忽见他的老师耶稣在海上行走;他因耶稣
说「你来吧」,就跳下海走去。忽而想到风浪,害怕起来:耶稣责备他「小信」
。这个故事,显然为佛教传说的翻版,但同样的表示著信心的力量。
二 正信与迷信
论到信仰,首先应讨论正信与迷信。这虽然不容易弄清楚,但是不能不辨别
的。宗教与宗教间,每指责另一宗教为迷信。如西洋来的神教徒,自己可以供马
利亚像,可以悬挂耶稣像,可以跪在地上大喊「天上的父」,生了病可以向神祈
求;而对于佛教的礼敬佛像,却指为迷信。凡不肯理解对方,而主观的抹煞对方
,充其量,也只是「迷不信」而已。迷信与正信,是不能从他们得到结论的。
迷信与正信,可从两方面说:一、约所信的对象说:凡是正信,必须所信的
对像,有实,有德,有能。如信佛,佛是确实有的,如出现于印度的释迦牟尼。
佛又确乎有佛德的,他有大觉的智德,离烦恼的断德,慈悲的恩德。佛是人性净
化的究竟圆成,确是值得我们信敬的。佛为我们的导师,因佛的德能,能引我们
趋向于出世间善行,达到与佛一致的境地。佛有实,德,能,值得信敬,应该信
敬,所以信佛是正信。如创造宇宙的主宰,什么也不能证明他是实有的。说神将
饮食赐给人类,当然也并无此用。无体无用,而轻率地信仰,便是迷信。还有,
如夜行怕鬼而呼爷唤娘,怕鬼吹口哨,虽然胆力顿壮,大有作用,然这决非父母
与口哨,确有驱鬼的作用。所以一般宗教,由于他力仰信而引起的自我安慰,自
我幻觉,与由于心意的专诚精一,而引起的某些特殊经验,虽大有作用,然信以
为神或神力,还是迷信。神教徒不要失望!迷信是可以有用(当然有害处)的;
迷信不一定坏,比没有信仰好得多。二、约能信的心情说:如经过一番正确的了
解,见得真,信得切,这是智信,正信。如盲目的附和,因父母、因朋友,莫明
其妙的信仰,便是迷信。
将这两方面综和起来,就有四类差别:一、所信的,确乎有实,有德,有能
,但能信者却是糊里糊涂的信仰。如某药确有治某病的功用,病人虽不知药性,
但信医师而服药,这还可以说是正信的。但这并不理想,可能误入歧途(如医师
不一定可靠)。所以说:「有信无智,增长愚痴」。二、所信的并无实体,实用
,而能信者的信仰,却从经过一番思考而来。这似乎是智信,然由于思考的并不
正确,从错见而引起信仰,不能不说是迷信。三、所信的有实、有德,有能,能
信的也确曾经思考而来,这是最难得的正信了!四、所信的毫无实际,能信者只
是盲目的附和,这是迷信的迷信!我们学佛,应以能所相应的正信为目标。否则
,信三宝,信因果,信善恶,信三世,即使没有明确的了解,也不失为正信的佛
弟子。
三 顺信与净信
上来所说的信心,是泛通一般的。佛经所说的信,大抵指佛法的正信说。所
以西北印的佛教,如一切有部与瑜伽师,专约纯善的信心说。其实,信不但是善
净的,所以东南印的大众与分别说系,分别信心为二:一、顺信,同于一般所说
的信仰,这是有善的,恶的,无记的。如当前的共产党徒,不能说他没有信仰,
但是杂染的,邪恶的。二、佛法所特有的信心,是净善的。
记得梁漱溟说过:西洋文化的特徵,是宗教的,信仰的;中国文化的特徵,
是伦理的,理性的。他却不曾注意,印度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宗教是哲学的
,哲学是宗教的。信仰与理性相应,信智合一,是佛法的特徵。依佛法说:信,
当然是重于情意的;但所信的对象,预想为理智所可能通达的。智,虽然是知的
,但不仅是抽象的空洞的知识,而所证知的,有著真实的内容,值得景仰与思慕
的。信与智,在佛法中,虽各有独到的德用,学者或有所偏重,但决不是脱节的
,矛盾的。换言之,信心是理智的,理智是信心的。这点,可以从「信」的解说
中,充分的显发出来。
「信」是什么?以「心净为性」,这是非常难懂的!要从引发信心的因缘,
与信心所起的成果来说明。「深忍」,是深刻的忍可,即「胜解」。由于深刻的
有力的理解,能引发信心,所以说「胜解为信因」。「乐欲」,是要实现目的的
希求,愿望。有信心,必有愿欲,所以说「乐欲为信果」。这本来与中山先生的
:「有思想而后有信仰,有信仰而后有力量」相近。信心,在这深刻的理解与恳
切的欲求中显出;是从理智所引起,而又能策发意欲的。信以心净为体性,这是
真挚而纯洁的好感与景慕;这是使内心归于安定澄净的心力,所以说如水清珠的
能清浊水一样。信心一起 A心地纯净而安定,没有疑惑,于三宝充满了崇仰的真
诚。由于见得真,信得切,必然的要求从自己的实践中去实现佛法。这可见佛说
净信,从理智中来,与神教的信仰,截然不同。
西洋的神教徒,有信仰而不重理性。在宗教的生活中,是不需要智的。唯物
的科学家,有智而没有信。彼此间,造成了思想的对立。有些人,觉得护持传统
的神教,对于安定社会,是有益的。然而他们,并不能做到信智合一,而只是六
天过著无神的非宗教生活,礼拜日又进入教堂,度著虔信的生活。信仰与理智的
生活,勉强的机械地合作,患著内心的人格破裂症。这难怪人情的疯狂,时代的
苦难,不断的严重起来!在中国,虽有「知行合一」,「即知即行」(实从佛法
中得来)的思想、以为知而不行,决非真知。不知道,如为了抽象的知识,生活
的工具,而不是把它成为自己的,这是不见得能行的。必须从知而起信愿,这才
能保证必行。换言之,没有信智合一,决不能知行合一。佛教的信智相感的正信
,才是今日人类急需的一味阿伽陀药!
四 信忍信求与证信
信心,不但是在先的,也是在后的;在学佛的历程中,信心贯彻于一切。约
从浅到深的次第,(般若道)可析为三阶段:一、「信可」,或称「信忍」。这
是对于佛法,从深刻的理解而起的净信。到此,信心成就;纯净的信心,与明达
的胜解相应,这是信解位。二、「信求」:这是本著信可的真信,而发为精进的
修学。在从确立信解而进求的过程中,愈接近目标,信心愈是不断的增胜。这是
解行位。三、「证信」,或称「证净」。这是经实践而到达证实。过去的净信,
或从听闻(教量)而来,或从推理(比量)而来。到这时,才能「悟不由他」,
「不依文字」,现量的通达,这是证位。在大乘中,是初地的「净胜意乐」;在
声闻,是初果的得「四证净」或「四不坏信」。一向仰信的佛法僧戒,这才得著
没有丝毫疑惑的彻底的自信。
约一念净信说,并不太难,难在净信的成就。声闻到忍位,菩萨到初住,这
才净信成就了。以前,如声闻的暖位也有「小量信」,信容易退失。如菩萨初住
以前的十信位,「犹如轻毛,随风东西」。这虽是净信,但是不坚定的,没有完
成到不退阶段的。我们修学信心,是要策发净信,而且要修学到成就不退。如学
者不能于三宝、四谛得胜解,也就不能得佛法的净信。虽然三宝与四谛是真实的
,有德有能的,初学者能「仰信」,「顺信」,也不失为佛教的正信,为学佛的
要门。然严格的说,没有经过「胜解」,还不能表显正信的特色。
五 正常道与方便道
从发起正信而修学成就,是正信的最初修学,这又有两类的进修法:一、正
常道的修习信心:正信(正信必有正愿),声闻法中是「出离心」,大乘法中是
「菩提心」。修学大乘信心的一般方法,如『起信论』说的信佛、信法、信僧,
又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去助成。这可见,自利利他的大乘信愿,要
从事行与理行的修习中来完成。换言之,信心并非孤立的,而是与种种功德相应
的,依种种功德的进修而助成的。然经论所说的菩提心,般若道中有三阶:初是
愿菩提心,其次是行菩提心,后是证(智)菩提心。前二者,也名世俗菩提心;
后一也名胜义菩提心。如说菩提心是离言绝相的,是约胜义菩提心说。如说菩提
心为慈悲所成就,那是约行菩提心说。初学大乘信愿,是约愿菩提心说,是上求
佛道、下化众生的信愿。初学者,对于佛(菩萨)的无边功德,一切众生的无边
苦迫,佛法济世的真实利益,发菩提心的种种功德,应该多多听闻,多多思惟。
这对于大乘信愿的策发,最为有力。如大乘的信愿勃发,应受菩萨戒,这就是愿
菩提心,为法身种子。菩提心,是菩萨的唯一根本大戒。受戒就是立愿;依戒修
学,就能渐次进修,达到大乘正信的成就。
二、方便道的修习信心:这是信增上菩萨的修学法。由于「初学是法(大乘
),其心怯弱」,所以特重信仰,依佛力的加被而修习。龙树说:这是以信(愿
)精进为门而入佛法的,也就是乐集佛功德,而往生净土的易行道。说得最圆满
的,要算『普贤行愿品』的十大行愿。这因为佛是无上菩提的圆满实证者,所以
将信愿集中于佛宝而修。十大行愿中,一、礼敬诸佛,二、称叹如来:是佛弟子
见佛所应行的礼仪。三、广修供养:是见佛修福的正行。六、请转法轮,七、请
佛住世:从梵王请佛说法,与阿难不请佛住世而来。这都本于释迦佛的常法,而
引申于一切佛。四、忏悔业障:如『决定□尼经』的称念佛名的忏法。大乘通于
在家出家,所以不用僧伽的作法忏,专重于佛前的忏悔。五、随喜功德,十、普
皆回向:这是大乘法所特别重视的。八、随顺佛学:即依佛的因行果行而随顺修
学。九、恒顺众生:是增长悲心。
这十大行愿,有三大特点:一、佛佛平等,所以从一佛(□卢遮那)而通一
切佛,尽虚空,遍法界,而不是局限于一时一地一佛的。二、重于观念,不但忏
悔,随喜,回向,由于心念而修;就是礼佛,供养,赞佛等,也唯由心念。如说
:「深心信解,如对目前」;「起深信解,现前知见」。这是心中「念佛」的易
行道,成就即是念佛三昧。三、这是专依佛陀果德(摄法僧功德)而起仰信的,
一切依佛德而引发。如随顺众生的悲心,因为:「若能随顺众生,即能随顺供养
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
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而为体故」。这与上帝爱世人,所以我也要爱
人的理论相近,这是偏重于仰信的缘故。
信增上菩萨,信愿集中于佛,念念不忘佛,能随愿往生极乐世界。但由信愿
观念,所以是易行道。然心心念于如来功德,念念常随佛学,念念恒顺众生,如
信愿增长,也自然能引发为法为人的悲行智行。龙树说修易行道的,能「福力增
长,心地调柔。....信诸佛第一清净功德已,愍伤众生」,修行六波罗蜜。所以
,这虽是易行道,是信增上菩萨学法,而印度的大乘学者,都日夜六时的在礼佛
时修此忏悔、随喜、劝请、回向。不过智增悲增的菩萨,重心在悲行与智行而已
。
=====================================================================
菩 提 心 的 修 习 次 第
一 菩提心是大乘法种
学佛法,以大乘法为最究竟,而发菩提心、则为大乘学者先修的课题。特别
是在中国,一向宏扬大乘教,重视发菩提心。如早晚在佛前作三皈依,称念「体
解大道,发无上心」,即是希望大家,应时刻不离的,提起大乘底根本意念----
发菩提心,自利利人。所以学佛同道见面时,每以发菩提心相勉,可见在大乘佛
教的领域里,菩提心是怎样的被尊重!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可以说,没有菩提心,即没有大乘法。尽管修禅
、修慧,修密、作慈善事业,了生脱死,若不能与菩提心相应,那一切功果,不
落小乘,便同凡夫外道。因此,如想成佛度众生,就必须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
,便等于种下种子:经一番时日,遇适当机缘,自然可以抽芽开花,结丰饶的果
实。不但直入大乘是如此,就是回小向大,也还是发菩提心的功德。如『法华经
』说:舍利弗等声闻弟子,起始只打算修学小乘法,但后来都能回小向大。关于
此中原因,经里用巧妙的譬喻说:有一个穷人,在富有的朋友家中,当他饮得熏
醉的时候,友人将一颗无价宝珠暗藏在他的褴褛的上衣里。其后,他仍过著潦倒
的生活,友人告诉他说:你身上原有无价之宝,为何弄得这般穷苦!一经指出,
这位穷汉就变成了富翁。这无价宝珠,就譬如菩提心。舍利弗他们,过去生中已
发过菩提心,只因烦恼迷惑,历多生多劫的轮回生死,而把自身的大宝遗忘,反
而希求声闻小法。但一经佛陀点出,即能不失本心,立刻转入大教。又经里说:
发过菩提心的众生,即使时久遗忘而误入岐途,造作种种罪业,堕恶道中,也会
比其他受罪者好得多。第一、他所感受的痛楚,较为轻微;第二、他的受报时间
较短,易于出离苦道。菩提心,确如金刚宝石一般,完整者固然昂贵,即零星碎
屑,也同样值钱。所以学佛者,只怕不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一切大乘功德,
便都无从生起。
学佛者往往以为烧香、礼佛、诵经,供养、或修定、修般若等,便是行大乘
法,修菩萨行了。不知就是禅定、般若,也还是共世间,通小乘之法呢!这如世
间外道,也能修得四禅、八定;而小乘行人,则依定修发般若以了生死。禅定为
五乘共法,般若为三乘共学。单修禅定或般若,仅可获致生天或了生死,而不能
成佛;若欲成佛,必发菩提心。有菩提心做根本,修禅即成大乘禅,修慧即成大
乘慧,一切皆是佛道资粮。总之,菩提心就是大乘法种,那一天撒下了这种子--
--发菩提心,那一天即名菩萨(当然还不是大菩萨)。否则,虽修行千生万劫,
来往此界他方,也不是菩萨,不是大乘法器。
二 菩提心的类别
说到菩提心,依大乘圣典的说明,有浅有深。据修学者的行证程序,大体可
分为:
愿菩提心─┐
├── 世俗菩提心
行菩提心─┘
胜义菩提心
发菩提心,首先对于成佛度众生,要有信心,要有大愿。由于见到世间的恶
劣,见到众生的苦恼,而深信有究竟圆满的佛果可证;也唯有修证成佛,才能净
化世间,拯救一切众生。于是发广大愿,愿尽未来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由
此信愿而发心,称愿菩提心,或信愿菩提心。有了信愿,还要能够实行。所以其
次便是行菩提心,这主要是指受持菩萨戒法,菩萨戒一名菩萨学处,包括了一切
自利利他大行,菩萨即以此无边戒行,实行菩萨道。此愿行二种菩提心,还是有
漏心行,不出世间,故统名世俗菩提心。由此而更进一层的,名胜义菩提心,是
大乘行者悟入无生法忍,证到真如实相。这真实智境,没有时空相,没有青黄赤
白相,没有心识相,经中常说为不生不灭,非有非无,非此非彼,不可说,不可
念等。世俗菩提心著重悲愿,胜义菩提心,能不离悲愿而得智慧的现证。也可以
说,愿菩提心重于起信发愿,行菩提心重于从事利他,胜义菩提心重于般若证理
。这样,菩提心统摄著信愿,大悲、般若,确乎摄持了大乘的心要。
三 菩提心之本在悲
发菩提心,本是对于上成佛道,下化众生的大事,立下大信心,大志愿,所
以以信愿为主体,以大悲及般若为助成。然这样的大信心,大志愿,主要从悲心
中来,所以经上说:「大悲为根本」;「大悲为上首」;「菩萨但从大悲生,不
从余善生」。菩提心的根本是悲心,而悲心的大用为拔苦。所以大乘菩萨道,也
可说以救拔众生的苦难为特色。
众生的苦难,多至无量无边,而究其实,皆由自身所招感,譬如这个世界,
国与国间,原可本著国际道义,互相扶济,互相尊重,从融洽互惠中求共存,大
可不必打仗,使整个人类做著无谓的牺牲。可是事实不然,大家非弄到焦头烂额
不可,这不是自找烦恼是什么!大局面如此,小局面如家庭之间,朋友之间,甚
而个人身心之间,也无不如此。由这一观点去考察,便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
世间内莫不是苦。这就目前的事实说,那些贫穷的,没有办法的人,固然痛苦,
就是许多富有的,很有办法的人,也一样苦痛无边。再扩大来说,人间是不彻底
的,天上也不彻底,地狱、饿鬼、畜生、更不必谈。所以菩萨利生而著重救苦--
--悲心为怀。相传有常啼菩萨,常悲菩萨,即因见到众生大苦,而常为一切众生
而悲伤。这表示菩萨的悲悯心重,也揭示了大乘法门的根本。
慈悲----与乐和拔苦,对这苦痛重重的世间而言,显然的,拔苦更为它所急
需。如一块荒芜的园地,必先将那不良的荆棘杂草除去,然后播下好种,才有用
处。众生的烦恼病太多,若不设法去其病根(也是苦因),一切快乐的施予,都
不会受用。就像一个少年,习气不好,专交坏朋友,每天闲荡胡闹,搞到倾家荡
产,衣食无著,为非作恶。你若想救他,单给他金钱资具,使他图得一时的舒适
,是不够彻底的,甚至可能弄得更糟。因为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他的性格,
习惯,还未改正过来;也就是说,他的苦根还没有断除,这么给他好处,于他不
会有什么实利。整个世界也都如此,若不除去种种的罪恶,苦痛,则人间虽有福
乐,也是暂时的,不究竟的。所以佛教重视苦,重视救苦,好像是悲观、消极,
其实佛教正因认识而把握了这个问题,才提贡了彻底净化世间,满足众生真正安
乐的辨法。
四 菩提心修习的前提
谈到修习菩提心,必须由浅而入深。从释迦佛陀所开示的,大菩萨们常用一
种方法,一种程序,来完成他们的菩提心。这修学程序,共有七个阶段,即:知
母,念恩,求报恩;慈心,悲心,增上意乐;菩提心。在这以前,还要先具两种
观念,平等想和悦意相。
一、作平等想:对一切众生,应该存平等无差别想。这不但从「皆有佛性」
的观点说,即在当前所见到的男女老幼,各色各样的人物,贤愚良莠,以及怨亲
等等,原都彼此彼此,没有什么两样。现在之所以差别,只是一时的因缘不同而
已。若放眼从累生历劫去看,那么一切众生,谁不曾做过我的父母、兄弟、姊妹
、戚友?谁不曾做过我的仇敌冤家?若说有恩,个个于我有恩;若说有怨,个个
于我有怨,还有什么恩怨亲疏可分别?再就智愚良莠来说,人人有聪明的时候,
也有愚疑的时候;聪明的可能变愚疑,愚疑也可能转聪明。最坏的人,也曾作过
许多好事,而且不会永远坏;好人,也曾作过许多恶事,将来也不一定好。如此
反复思索,所谓怨亲、贤愚、良莠,这许多差别概念,自然就会渐淡,以至完全
泯灭。不过这绝不是混沌,不是不知好坏,而是要将我们无始以来偏私的差别见
,易以一视同仁的平等观念吧了。从前有一位比丘,见某外道颠三倒四的,加以
讥笑。但佛警告这比丘说:你且别笑他,你尚未修到不退转,外道性还存在,将
来也许跟他一样呢!这所以佛教要「不轻未学」,「不轻毁犯」。初学的人,可
以由浅入深,渐成大器;即犯过者,也可能改好,甚至改得比寻常更好,当然也
不可轻。从这意义说,个个贤愚一样,人人怨亲平等,不必骄傲,不必自卑,也
不必为目前一点恩怨而生爱著或憎恶。如此保持著平衡安静的心境,依佛教的术
语说,是「舍心」。
舍心一旦修成,偏私的怨亲意识便不复存在,对任何人都不会爱得发疑,发
狂,也不会恨到切骨。一般说来,爱似乎并不坏,然从佛法去理解,则未必尽然
。因为一般所谓爱,即使能多少有益于人,也是偏狭的,自私的,对广大众生而
言,它不但无益,而且可能有害。大家知道,有爱必有恨,爱与恨似为极端相反
的两种心理,其实只是人类同一染著烦恼的二面性。所以由爱生恨,由爱引致人
间的大悲剧,是极寻常的现象。佛教所说的平等大悲,则是先去染爱,而对一切
众生,普遍的予以同情,救济。至于偏私的爱,是人类本来就有的普遍习性,用
不著修学,现现成成,人人都会,如家庭之爱,男女之爱,那个没有?严格的说
,就因人人都有所爱,所以世间一切最残酷的仇杀斗争,才不断的发生。若人人
放弃其所偏爱,等视一切众生,那么人类的苦难,相信可以逐渐的没有了。
二、成悦意相:修习菩提心,最基本的先决条件,是打破我们根深蒂固的差
别观念,让自已与众生一体同观,没有镇恨,没有爱念,可又不能是漠不相关。
换句话说,不但应于一切众生作无分别想,而且还要对一切众生发生深刻而良好
的印象,和谐而亲切的感情。但这不是私爱,是不带染著的欣悦心境,佛法称为
「喜心」。若仅有舍心----平等观念,还是不能成就大悲而激发菩提心。这比方
大街上有成千成万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穷的富的,美的丑的,而当我们走过
时,不加注意,总是一律平等,没有什么好恶之感的。这当然可算是平等的无分
别心,但这种无所谓的平等心,对于大悲的修学,并不能发生有效作用。因为这
完全是漠视一切,不关切众生。所以修习菩提心,既须等视一切众生,养成一视
同仁的心境;又要能够关切一切众生,心中养成一团和气,一片生机。在平等的
观念上,养成一种相关切,彼此和谐的情素,对大乘悲心,菩提心的成就,是极
端重要的。
五 修习菩提心的所依----知母、念恩、念报恩。
以下说到知母等七重次第:
对于一切众生,从深切关怀而不失平等的心境中,引生一种意念,这意念就
是知道一切众生,都曾经是自己的母亲。在生死轮回中,一切众生都曾做过我们
的亲密眷属,那是无可置疑的。佛经上说,每个人从无始来所喝过的母乳,比四
大海水还要多呢!本来,父母对我们都有大恩,父母在儿女的心目中,应有同等
的地位。但这里特重「知母」,「念母恩」。因以一般世情说,母恩似乎更重,
如十月怀胎,三年乳哺,大部份的养育责任都落在母亲身上,所以母子之情最深
。儿女若见母亲受苦,应感到切肤之痛。若不顾母亲的死活,那就算是忤逆不孝
,世间的法律与舆情,也不会容许。佛教视一切众生为父母,即是把一般关切父
母的心,扩大到一切众生。
不但佛教如此,即中国儒、墨二家,及西洋耶教等,也都以此为一切道德行
为的根源。如儒家的德行,主要的是孝,故以孝为首善,以不孝为极恶。而德行
的心理,主要是仁,仁的初意也就是爱敬父母,而后扩大起来。所以说:「孝悌
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儒家说仁,必从孝顺父母做起,若不能尽孝,似乎就没
有仁可说。印度婆罗门和西洋耶教,他们不从如何孝父母出发,但却以天或上帝
为一切之父。世间万物皆为上帝所造,上帝是人类最早的祖宗,所以每个人应当
爱上帝,信奉上帝,这跟儿女与父母的关系一样。不但爱父母----神,体贴神的
意思去爱世人,也等于爱兄弟姊妹。但人与神(上帝)成立于渺茫的神话,还不
如中国儒家直约亲子的恩情来说,比较切实。不过儒家著重现生,忽略过去与未
来,因此一般儒者都偏重家庭的仁孝,气魄不够大。佛教的德行,也基于亲子的
关系,但通论到三世轮回,视一切众生为父母,所以悲悯心是著实而广大的,不
同神教的渺茫,也不同儒家的狭隘。
有人说:佛教把一切众生都看作是父是母,平等慈悲,是不近人情的事,这
可说是代表了中国儒家的传统观念。孔孟所表扬的仁,是先孝父母,先爱家属亲
友,然后乃可扩及他人。如孝爱父母,爱敬兄弟的心,和一般人一样,便被斥为
次序颠倒,轻重不分,甚至被斥为违反人性。但这与其他宗教----佛教,耶教,
以及墨子,是不大同的。墨子提倡涵容广普的兼爱,就被孟子骂为禽兽。孔孟的
学说本来很好,只是范围太狭,永远离不了家庭的小圈圈。墨家兼爱一切人,佛
教悲悯一切众生,其道德内容,显然与家庭本位的儒家不同。其实,道德心的随
机缘而显发,不一定有次第的。如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人有不
忍心,恻隐心,随机缘而引发,并无次第。孟子又曾说过,当路见不相识的小孩
掉下井去,他的第一念心,应该是考虑怎样救起小孩,而不是考虑那是不是自己
的小孩。又如见牛而心生不忍,而忘了羊也是一样的苦痛。所以仁爱的德性,是
不应该拘泥于先此后彼的,可是儒者每不能融通。
再就现实世间的情况来说,有的在家庭里不一定孝悌,但对朋友却非常真诚
笃爱,热心帮忙,甚而可以为朋友出生入死。这爱人之心,不能说他不合理(义
);既属于道德心行,照儒家的传统说法,就应该先及家庭(亲),然后朋友(
疏),但事实恰好相反,我们不能因其违反亲疏次序而否定其伦理价值。以佛法
说,人类的最一般的德性----慈悲心,也即是孔家以仁为体的良知,是人人所有
,而且是广大圆满的。不过有些人,只能在家庭中,或某一阶层中发挥出来,以
外就隐而不显。这问题在:一、理智不够,局限而没有得到扩充。二、因为每一
众生,无始以来因缘复杂;有因过去恩爱关系结为母子,有因过去仇恨关系结为
母子。在现世,以个性、习欲关系,或与父母同而相亲,或与父母异而疏远。所
以有些人,能够尽孝,爱他的父母,但对一般人,就不怎么有同情心。有的人就
不同,他在家庭里对父母兄弟,也许不怎么孝悌,而对一般朋友或陌路人,却极
热心,绝不因他未曾热爱家庭,便老不能爱其他的人。慈悲或仁爱的本质,原是
平等而无偏颇的,它之所以未能一视同仁,即因有障碍差别,如灯光原可远近都
照,而若遮以障物,虽近也照不到,若去障物,虽远也能照。因此,世间有的孝
父母而不爱外人,有不爱父母兄弟(近)而爱朋友(远)。总之,凡于人而能悲
爱的,我们都应该称叹的,当然最好是平等普爱。若定要先亲亲而后仁民,不但
不合世情,反而是障人为善了!
父母抚爱儿女,儿女应当尽孝----念恩而求报恩,这是世间伦理观念的要素
。佛教从时空的无限中,体认得一切众生平等义,以一切众生为己母,即是此一
伦理观念的扩大、圆满。故孝父母和悲爱一切众生,实质并无差别。不过以一般
凡夫心境,对那无量数的父母(也即一切众生),所加诸我们的慈恩,已无从记
忆,即有所知也不真切。因此实践的唯一办法,无论是念恩,及求报恩,可从当
前的父母,亲属做起,然后由亲而疏;更由一般无恩无怨而到怨仇。由近而远,
由亲而怨,逐步推广,养成确认一切众生为母,而念一切众生恩,求报一切众生
恩的观念。这近于儒者的「推」法,但这不是说,道德的本身有此固定范围,或
不可越逾的先此后彼。这是观念上的熏修次第,在实践上,总是随机缘而引发,
所以佛法平等普济的德行,不能视为不近人情,而非要从狭小的家庭中做起不可
。
从知母到念恩,求报恩,乃是势所必然的。既透过无限的时空,觉察到一切
众生皆是自己的母亲,皆于自己有大恩德,那么有恩就该报,尤其当他们痛苦的
时候。虽然平等普济的慈悲,对一切人都一样,但教缚地凡夫去修,从母爱去推
知引发,最为有力。因为母亲是最爱儿女的,她一生为儿女所受的苦,真不知有
几多!她给儿女吃奶,照顾儿女的冷暖,甚至到了三四十岁,还把他(她)们当
作小孩看待。遇到儿女不听话,虽受气恼,而爱护之心,仍然无微不至。现生母
亲这样爱儿女,当知过去无量生中的母亲,也曾这样的爱过我们,所以我们对一
切众生应该不忘其恩,并且尽心报答。由此可知,佛教勉人发菩提心,是从最明
显的孝道出发,以思念母恩作出发点,与儒家的伦理观念,最为吻合!
六 菩提心的正修----慈、悲、增上意乐。
修习菩提心,经过知母、念恩、求报恩这一些意向,进一步就要修慈、修悲
。慈悲跟发菩提心,最有密切关系。经里告诉我们,菩提心不由禅定中来,也不
由智慧中来,而是从大悲心来。慈悲、通常作为一个名词而实不同,依修学者的
心理过程,分别来说明:一、慈心:慈是与乐,即以世出世间的种种善利,利益
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同得快乐、幸福。依佛法说,修习慈心,功德最大,慈心
成就,可以远离灾难,即有刀兵,也可逢凶化吉。从前,提婆达多曾与阿□世王
合谋害佛,他们待佛托钵行化之时,故意放出醉象,欲令触杀,那晓得这头充满
杀机的狂象,一见佛陀竟驯服得什么似的,当下就跪在佛陀的脚边,任佛抚摩。
释尊的慈心功德究竟圆满,故能降服狂象,而不为其损一毫毛。中国有句老话:
『仁者无敌』,也即此义。二、悲心:悲是拔苦,即减轻或根除众生的痛苦。要
报众生的恩德,愿使一切众生得乐,所以修习慈心。但又觉得,如众生的苦痛根
源不除,不能达成「与乐」的目的,所以由此而引发悲心。悲心是拔苦,而究竟
的拔苦,便是「令一切众生同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这才能真实拔济苦难。至
于慈悲心行的修习,也是次序推展。父母兄弟等,有亲密关系的,称为亲。一般
泛泛无关系者,称为中。有仇恨的冤家,名为怨。由亲而中,由中而怨,修成于
一切众生而起的慈悲心;无边广大,所以名为「悲无量」,「大悲」等。如但缘
一分众生而起慈悲心,便不合佛法,近于世间有阶级性的仁爱,同时包含著残酷
的种子了。
在修习菩提心的过程中,悲心虽是极高妙,非常难得了,但还须再进一步,
强化悲心,要求发动种种实际行为,救众生出苦,这便是增上意乐。增上意乐,
是以悲心为本的,一种强有力的行愿,以现代通俗的说法,即是「狂热的心」,
对度生事业的热心。热心到了最高度,便可以不问艰难,不问时间有多久,空间
有多大,众生有几多,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尽心致力救众生。菩萨不入地狱
,救不了地狱众生;菩萨要成佛,也总是到苦难的人间来。菩萨具备了这强而有
力的愿行----增上意乐,所以其成为佛菩萨。小乘圣者,原也有慈悲心肠,只因
太薄弱,缺少强有力的意志,故不能成其度生事行,而仅乎「逮得己利」而已。
经里譬喻说:有一人家生了一个可爱的小孩,大家都非常疼他。有一天,这孩子
不慎跌落粪坑,妈妈和姊姊们,急得几乎发疯,心里尽是「要救他,要救他」,
而谁也没有跳下去。还是他的父亲跑来,一下纵身粪坑,也不问粪坑有多么深,
有多臭,只管救捞小孩。这就是说,单凭悲心,没有增上意乐,乃旧是不够的。
因为悲心只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而不是一种不顾一切的,强猛有力的意志。
所以声闻者虽然同情众生的苦恼,想使众生离苦得乐,而众生总是救不了,总是
离不了苦,得不到乐。这一定要像菩萨那样,不但有慈悲心肠,而且具足增上意
乐,故能激发种种实际行动,予众生以实利。
七 菩提心的成就
从悲心而进入增上意乐心,已另有一番心境,到了这一阶段,修学者的心境
,见到众生受苦,便好像自己也在其中,非傍观者。真可说,以众生的苦痛为苦
痛,以众生的安乐为安乐。经过深切的觉察,世间一切学问,一切宗教,一切办
法,都不能彻底解决众生的痛苦,唯有佛与佛法,才能救苦,才是救苦的良药。
所以唯有修菩萨行,证菩提果,才能使众生从无边的苦恼中获得解脱。如此,为
了救度众生而发心成佛,以度生大行作为成佛资粮,把自己的悲心愿行和众生的
痛苦打成一片,发心学菩萨行,求成佛果。这种大信愿的坚固成就,便是菩提心
的成就。
八 菩提心的次第进修
以上,是修发菩提心的七重因果次第。这是莲华戒菩萨等,据阿□达摩等说
而安立的修学次第。依七重因果修学次第而完成,即是愿菩提心的成就。发菩提
心,最重要的在此。发菩提心,具足大乘信愿,就要进修菩萨行。如『华严经』
中的善财童子,他是具有深切的大乘信愿,发心成佛度众生的,所以在参访大乘
道的过程中,总是说我己发菩提心,不知道应怎样的修菩萨行。发心以后,实修
利他为本的菩萨行,不出菩萨戒。菩萨戒中,虽也以杀、盗、淫等为重罪,但这
是通一切律仪的,单在这方面,不能显出大乘的特质,也显不出菩萨的不共精神
。菩萨有三聚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主要以六度四摄为体,
如『瑜伽戒本』即以六度四摄分类。菩萨以不退菩提心为根本戒,不离菩提心而
远离众恶,利益众生,成熟佛法,即是行菩提心的修习。『大乘起信论』,依布
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而修成菩提心----似乎是行菩提心。修菩提心,广
积福德智慧的资粮,进而悟无生法忍,体证一切诸法不生不灭,即称为胜义菩提
心,胜义菩提心,是不离信愿慈悲的智证。能一念心相应,发此胜义菩提心时,
即是分证即佛,于百世界现成佛道,所以这可以说发心成佛----由发菩提心而名
成佛。从初发信愿,而修行,而悟证,就是悟证以后,还是菩提心的修习。菩提
心有如宝珠,越磨越明净,多一分工夫,多一分成就,断障越多,菩提心宝越明
净。依『华严经』说:十地菩萨的分证次第,即是菩提心宝一分一分的明净,一
分一分的圆满,究竟圆满,便是圆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究竟成佛了。(常
觉记)
=====================================================================
慈 悲 为 佛 法 宗 本
一 佛法以慈悲为本
「慈悲为本」,这句话是圆正的,大乘佛教的心髓,表达了佛教的真实内容
。作为大乘佛教的信徒们,对此应给予严密的思惟,切实的把握!从菩萨的修行
来说,经上一再说到:「大悲为上首」;「大慈悲为根本」。从修学完成的佛果
来说,经中说:「诸佛世尊,以大悲而为体故」。论上说:「佛心者,大慈悲是
」。经论一致的开示,大乘行果的心髓,不是别的,就是慈悲。离了慈悲,就没
有菩萨,也没有佛。也可说:如没有慈悲,就没有佛法,佛法从慈悲而发挥出来
。
这样的大乘宗旨,专为「己利」著想的声闻行者,也许不能同意。其实声闻
行者共同承认的三藏,释迦佛也确实是这样的。以释尊的现生行迹来说:他最初
发生修道的动机,是由于他的观耕而引起。释尊生长王宫,难得出去观察农夫的
耕种。他见到烈日下辛苦工作的农夫,饥渴疲乏而还得不到休息;见到耕牛的被
役使,被鞭策,被轭压伤皮肉而流下血来;见到田土翻过来时,种种的小虫,被
鸟雀所啄食;见到牛血滴下土壤,不久就生出蛆虫,而成为鸟类的食品。众生的
自相残害,农工的艰苦,刻划出世间的残酷面目。释尊内心的深切悲痛,引发了
求道与解脱世间的思虑。这那里是专为自己著想!其后,释尊又出去游观,见到
老病死亡。从一人而了解得这是人类同有的痛苦经历,自己也不能不如此。从他
人而理解到自己,从自己而推论到他人。这种人类----一切众生生命历程中的悲
痛过程,如专从自己著想,即成为声闻的厌离(苦)心。如不但为自己,更为一
切众生著想,即成为菩萨的悲愍心。释尊是并不专为自己著想的,所以一旦在菩
提树下,彻悟了人生的真实,即踏遍恒河两岸,到处去转法轮,击法鼓,吹法螺
,以微妙的法音,来呼召觉悟在痛苦中的众生。从传记去看,释尊的一生,不外
乎大慈大悲的生活,无非表现了慈悲为本的佛心。如进一步而推求释尊的往昔修
行,在传说的本生谈中,菩萨是怎样的舍己为人!是怎样的慈愍众生!声闻学者
,也不能不说:菩萨以慈心而修波罗密多,圆满时成就佛果。所以大乘的行果--
--菩萨与佛,是彻始彻终的慈悲心行。如离去了慈悲,那里还配称为大乘呢!
大乘经中说:菩萨与声闻,虽同样的称为佛子,而菩萨如长者的大夫人子,
声闻如婢子。这是说:菩萨是佛的嫡子,继承了佛陀的高贵而纯正的血统。声闻
呢,他虽也依佛口生,从法化生,而不免羼入了卑贱的血统。这种卑贱的传统,
不是别的,是释尊适应印度当时的----隐循与苦行的独善心行。声闻是佛法,有
深智的一分,但不能代表圆正的佛法,因为他含著违反佛陀精神的一分,即没有
大慈悲,所以『华严经』中比喻二乘为从佛背而生。因此,偏从声闻法说,专以
声闻的心行为佛法,那是不能说佛法以慈悲为本的。然依代表佛陀真精神的大乘
来说,慈悲为本,是最恰当的抉发了佛教的本质,佛陀的心髓。
二 慈悲的根源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也可说与中国文化的仁爱,基督文化的博爱相同的。不
过佛法能直探慈悲的底里,不再受创造神的迷妄,一般人的狭隘所拘蔽,而完满
地、深彻地体现出来。依佛法说,慈悲是契当事理所流露的,从共同意识而泛起
的同情。这可从两方面说:
从缘起相的相关性说:世间的一切----物质、心识、生命,都不是独立的,
是相依相成的缘起法。在依托种种因缘和合而成为现实的存在中,表现为个体的
、独立的活动,这犹如结成的网结一样,实在是关系的存在。关系的存在,看来
虽营为个体与独立的活动,其实受著关系的决定,离了关系是不能存在的。世间
的一切,本来如此;众生,人类,也同样的如此。所以从这样的缘起事实,而成
为人生观,即是无我的人生观,互助的人生观,知恩报恩的人生观,也就是慈悲
为本的人生观。单依现生来说,人是不能离社会而生存的。除了家庭的共同关系
不说,衣食住药,都由农工的生产原料,加工制造,由商买的转达供给;知识与
技能的学习,学问与事业的成功,都靠著师友的助成。社会秩序的维持,公共事
业的推行,安内攘外,一切都靠著政府的政治与军事。如没有这些因缘的和合,
我们一天、一刻也难以安乐的生存。扩大来看,另一国家,另一民族,到这个时
代,更证明了思想与经济的息息相关。甚至非人类的众生,对于我们的生存利乐
,也有著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人与人间,众生间,是这样的密切相关,自然会生
起或多或少的同情。同情,依于共同意识,即觉得彼此间有一种关系,有一种共
同;由此而有亲爱的关切,生起与乐或拔苦的慈悲心行。这是现实人间所易于了
解的。如从生死的三世流转来说,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都与自己有著非常密
切的关系,过著共同而密切的生活,都是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姊妹,我的夫妇儿
女。一切众生,都对我有恩德----「父母恩」「众生恩」「国家(王)恩」,「
三宝恩」。所以从菩萨的心境看来,一切众生,都「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
如妹,和乐相向」。在佛的心境中,「等视众生如罗 罗」(佛之子)。这种共
同意识,不是狭隘的家庭,国族,人类;更不是同一职业,同一阶层,同一区域
,同一学校,同一理想,同一宗教,或同一敌人,而是从自他的展转关系,而达
到一切众生的共同意识,因而发生利乐一切众生(慈),救济一切众生(悲)的
报恩心行。慈悲(仁、爱),为道德的根源,为道德的最高准绳,似乎神秘,而
实是人心的映现缘起法则而流露的----关切的同情。
再从缘起性的平等性来说:缘起法是重重关系,无限的差别。这些差别的现
象,都不是独立的、实体的存在。所以从缘起法而深入到底里,即通达一切法的
无自性,而体现平等一如的法性。这一味平等的法性,不是神,不是属此属彼,
是一一缘起法的本性。从这法性一如去了达缘起法时,不再单是相依相成的关切
,而是进一步的无二无别的平等。大乘法说:众生与佛平等,一切众生都有成佛
的可能性,这都从这法性平等的现观中得来。在这平等一如的心境中,当然发生
「同体大悲」。有众生在苦迫中,有众生迷妄而还没有成佛,这等于自己的苦迫
,自身的功德不圆满。大乘法中,慈悲利济众生的心行,尽未来际而不已,即由
于此。一切众生,特别是人类,不但由于缘起相的相依共存而引发共同意识的仁
慈,而且每每是无意识地,直觉的对于众生,对于人类的苦乐共同感。无论对自
,无论对他,都有倾向于平等,倾向于和同,有著同一根源的直感与渴仰。这不
是神在呼召我们,而是缘起法性的敞露于我们之前。我们虽不能体现他,但并不
远离他。由于种种颠倒,种种拘蔽,种种局限,而完全莫明其妙,但一种歪曲过
的,透过自己意识妄想而再现的直觉,依旧透露出来。这是(歪曲了的)神教的
根源,道德意识,慈悲精神的根源。慈悲,不是超人的、分外的,只是人心契当
于事理真相的自然流露。
三 慈悲与仁爱的比较
慈悲,不但是佛法的根本,也是中国文化与基督文化的重心。其中的异而又
同,同而又异,应分别的解说。
佛法从缘起法的依存关系,确立慈悲为他的道德。缘起法,经中比喻为:「
犹如束芦,互相依住」。这如三根轮的搭成轮架一样,彼此相依,都站立而不倒
。不论除去那一根,其他的也立刻会跌倒,这是相依相成的最明显的例子。缘起
的世间,就是如此,为他等于为己,要自利非著重利他不可。自他苦乐的共同,
实为启发慈悲心的有力根源。这在儒家,称为「仁」。仁,本是果核内的仁,这
是两相依合,而在相合处,存有生芽引果的功能。存在与发生,是不能离相依相
成的关系的。扩充此义来论究人事,仁的意义是二人----多数人,多数人相依共
存的合理关系。在心理上,即是自他关切的同情感。和谐合作的同情,活泼的生
机,即是仁。如人的身心失常,手足麻木或偏枯,精神呆滞或冷酷,即称为麻木
不仁。残酷仇恨的破坏活动,在社会的依存关系中,也就是不仁。儒家的仁与泛
爱,是合于缘起依存性的。又如墨家的「兼爱」,在说文中,兼像二禾相束的形
状。这与佛说的「束芦」更为相近。由于理解得事物的相关性,人与人的相助共
存,所以墨子强调人类爱,而主张兼爱。
佛法说缘起,同时就说无我。因为从缘而起的,没有独立存在的实体,就没
有绝对的自我。否定了绝对的自我,也就没有绝对的他人。相对的自他关系,息
息相关,所以自然地启发为慈悲的同情。儒家与墨家,也有类似的见解。如墨经
说:「兼,无人也」。从兼----彼此依存的意义去了解,就得到没有离去自己的
绝对他人。无人,是说一切他都是与自己有关的,这当然要爱,谁不爱自己呢?
儒家说:「仁者无敌」。真能体会仁,扩充仁,一切都与自己相助相成,没有绝
对的对立物,所以决不把甚么人看作敌人,而非消灭他不可。儒仁,墨爱,岂不
是与佛法的慈悲,有著类似吗!
然还有非常的不同。佛说的慈悲,不但从自己而广泛的观察向外的关系,而
理解得自己与他的相关性,如儒与墨一样。佛法更从自己而深刻的观察内在的关
系,了解得自我,只是心色(物质)和合而相似相续的个体;虽表现为个体的活
动,而并无绝对的主体。所以佛法能内证身心的无我,外达自他的无我,而不像
儒墨的缺乏向内的深观,而只是体会得向外的无敌、无人。不能内观无我,即违
反了事理的真相,不免为我我所执所歪曲。从此而发为对外的仁、爱,是不能做
到彻底的无我,也就不能实现无敌无人的理想。还有,儒者的仁,在社会的自他
关系中,出发于家庭的共同利乐,人伦----父子扩充为君臣,兄弟扩充为朋友,
夫妇为道德的根源。从此向外推演,这才「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四海
之内,皆兄弟也」;「民吾胞也,物吾与也」。家庭的亲属爱,最平常,最切实
,也最狭小。中国在家庭本位文化下,扩充到「四海皆兄弟」,「天下为公」,而
终究为狭隘的「家」所拘蔽。重家而轻国,不能不说是近代中国不易进步的病根
。说到天下为公,那是距离得更远了。佛法直从自我主体的勘破出发,踏破狭隘
的观念,以一切众生为对象而起慈悲;这与儒者的仁爱,论彻底,论普遍,都是
不可并论的。
论到基督教,他的核心,当然是博爱。耶和华----神为世间的创造主,人类
的父。神对于人类,非常慈爱,所以人也应该爱神;体贴神的意思,要爱人如己
,这多少根源于家属爱,然主要是启发于万化同体同源的观念,近于缘起法的平
等性。基督教徒,不是没有修持的。在虔敬的诚信,迫切的忏悔中,达到精神的
集中时,也有他的宗教经验。高深的,能直觉得忘我的状态,称为与神相见。神
是无限的,光明的,圣洁----清净的,也常听见神秘的音声。在当时,充满了恬
静的喜乐与安慰;有时也发生一些超常的经验。这种无始终,无限量,光明,清
净,喜乐的宗教经验,依佛法说,浅一些的是幻境,深一些的是定境。由于神教
者缺乏缘起无我的深观,所以用自我的样子去拟想他,想像为超越的万能的神,
与旧有的人类祖神相结合。有宗教经验的,或玄学体会的,大抵有万化同体,宇
宙同源的意境。如庄子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并生」。墨子的「明天」
,婆罗门教的梵,都有一种同体的直觉,而多少流出泛爱的精神。然而,平等一
如,本是事事物物的本性。由于不重智慧,或智慧不足,在定心或类似定心的映
现中,复写而走了样,才成为神,成为神秘的宇宙根源。佛法说:慈悲喜舍----
四无量定----为梵行,修得就能生梵天。由于定境的浅深,分为梵、光、净天的
等级,婆罗门教的梵----或人格化为梵天,与基督教的耶和华相近,不外乎在禅
定的经验中,自我的普遍化,想像为宇宙的本源,宇宙的创告者,创造神的思想
根源,不但是种族神的推想,实有神秘的特殊经验。惟有定慧深彻,事理如实的
佛法,才能清晰地指出他的来踪去迹。
老、庄,有他形而上的体会:「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玄之又玄的,并
不拟想为神格,而直觉为神秘的大实在,为万化的根源。在这种意境中,老子虽
说:「六亲不和有孝慈」,而实慈为三宝之一。他不满矫揉造作的孝慈,而主张
任性与自然的孝慈,真情的自然流露。然而,不能深彻的内观无我,所以慈是孤
立的、静止的互不侵犯。「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鸟雀之巢,可攀援而观」
,缺乏关切的互助的仁爱。这近于印度的隐遁、独善的一流;在老庄的思想中,
慈爱是没有积极阐扬的。
基督教的博爱,根源于迷妄的神造说。由于神的缺陷性,虽经过耶稣多少的
洗革,还是无法完善。这因为,耶和华本为希伯来的民族保护神,有著战斗与严
酷的性格。对于不信者,罪恶者,外邦人的击杀毁灭,神是从来不怜愍的。民族
神,必与民族的偏见相结合。所以以色列的民族神,选定了以色列人为「选民」
。神要将权柄交给他们,使成为世界的统治者;要把其他的外邦人,置于以色列
的统治之下。神的预言,神的恩典,不久要到来。这种完成世界统治的狂想,并
不是共产党徒的新发明了。耶稣革新他,使成为全人类的宗教。然而选民的偏爱
,并未丝毫改变。这所以,基督教的世界传道史,与侵略者的殖民政策,从来形
影不离。到最近,南非的人种歧视,无色人种的澳洲,黑人在合众国的实际地位
,还是那样的。在神教徒的博爱中,完全合适。应该被统治的,被废弃的,与神
恩无分的外邦人,转化为宗教性的异教徒。在基督教的神学中,永生天国,并不
因你的善行,而因于信仰。不信神,不信耶稣,你的什么也没有用。换言之,信
我的,属于我的,才是生存;不信我的,不属于我的,便是死亡。这种宗教的独
占性,排他性,不但论理不通,实在赤裸裸的表现著非人性的,不民主的狰狞面
目。过去欧洲的黑暗时代,对于异教徒,对于科学家的发明而不合神意的,受到
教会的迫害,烧杀,这并不希奇,实是神教者的博爱观内涵的应有意义。这种神
的博爱观,开始没落为新的世界的黑暗时代。犹太人的马克斯,久受东正教熏陶
的苏俄人民,正发展成新的姿态:信仰共产主义的,属于共产主义的,不反对共
产主义的,是生存;不信的,违反的,有著自由思想的,便要受到清算,迫害。
共产党徒对于善恶的看法,并不因你过去的行为。无论你怎样的立德,立功,立
言,有著怎样的辉煌业绩,只要你不信,你反对,你便是该死的!惟有你肯死心
蹋地的跟他走,才是善良的「人民」。这种独占的、排他的阶级爱,与「异我者
仇」的残酷,永久结合在一起。千百年来,在西方文明中生根而成长的博爱观,
现在要享受他自己的果实了。在这昏天黑地的时代,有著「无偏无党」的仁慈者
,应该起来釜底抽薪,从根纠正过来!
四 慈悲心与慈悲行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佛菩萨的心髓。菩萨的一举手,一动足,无非慈悲的
流露,一切的作为,都以慈悲为动力。所以说:菩萨以大悲而不得自在。为什么
不得自由自在?因为菩萨不以自己的愿欲为行动的方针,而只是受著内在的慈悲
心的驱使,以众生的需要为方针,众生而需要如此行,菩萨即不得不行;为众生
著想而需要停止,菩萨即不能不止。菩萨的舍己利他,都由于此,决非精于为自
己的利益打算,而是完全的忘己为他。
菩萨的慈悲心,分别为慈、悲、喜、舍----四心。慈,是以利益安乐、世出
世间的利益,给予众生。悲,是拔济众生的苦难,解除众生的生死根本。喜,是
见众生的离苦得乐而欢喜,众生的欢悦,如自己的一样。舍,是怨亲平等,不忆
念众生对于自己的恩怨而分别爱恶。「与乐」,「拔苦」,为慈悲的主要内容。
然如嫉妒成性,见他人的福乐而心里难过;或者仇恨在心,或者私情过重,不是
爱这个,便是恶那个,这决不能引发无私的平等的慈悲。所以菩萨不但要有慈悲
心,而且要有喜舍心。慈悲喜舍的总和,才能成为真正的菩萨心。
不过,但有悲心是不够的,非有悲行不可。换言之,菩萨要从实际的事行中
,去充实慈悲的内容,而不只是想想而己。充实慈悲心的事行,名利他行,大纲
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布施,或是经济的施与,或是劳力,甚
至生命的牺牲,称为财施。从思想去启导,以正法来开示,就是一言一句,能使
众生从心地中离恶向善,都称为法施。如众生心有忧恼,或处于恶劣的环境,失
望苦痛万分。菩萨以正法来开导他,以方便力来护助他,使众生从忧布苦恼中出
来,这是无畏施。布施有此三大类,可以统摄一切利他行,如离了布施,即没有
慈悲的意义了!然而实现利他行,还要有爱语,利行,同事。爱语,是亲爱的语
言。或是和颜的善语,或是苦切的诃责语,都从慈悲心流出,使对方感觉到善意
,能甘心悦意的接受。否则,如对贫穷或急难者,以轻蔑,傲慢,调笑的语调去
布施他,有自尊心的,都会拒绝接受施与。或者勉强接受,而内心引起反感。又
如对人对事的评论,如为善意的,有建设性的,容易使人接受而改善。不然,即
使说得千真万确,在对方的反感下,也会引起误会与纠纷的。利行,以现代语来
说,即是福利事业。从公共的、大众的福利著想,去施设慈济的事业。同事,是
与大众同甘苦。在工作方面,享受方面,都应一般化,与大家一样,这是最能感
动人的。菩萨要慈悲利他,不能不讲求方法。爱语,利行,同事,就是使布施成
为有效的,能达到真能利益众生的方法。这四者,是慈济众生、和合众生的基本
,为领导者(摄)应有的德行。菩萨「为尊为导」,但不是为了领导的权威,是
为了慈济众生,知道非如此不能摄受众生,不能完成利益人类的目的。从慈悲心
发为布施等行,为菩萨所必备的。菩萨的领导,并不限于政治,在任何阶层,不
同职业中,有慈悲心行的菩萨,总是起著领导作用。如维摩诘居士,他在一切人
中,「一切中尊」。
五 慈悲的长养
慈悲心,是人类所同有的,只是不能扩充,不能离开自私与狭隘的立场而已
。由于自私,狭隘,与杂染混淆,所以被称为情爱。古人咏虎词说:「虎为百兽
尊,谁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慈爱实为有情所共有的,残忍的
老虎,也还是如此,所以慈悲的修习,重在怎样的扩充他,净化他,不为狭隘自
我情见所歪曲。所以慈悲的修习,称为长养,如培养根孽,使他成长一样。
据古代圣者的传授,长养慈悲心,略有二大法门。一、自他互易观:浅显些
说:这是设身处地,假使自己是对方,而对方是自己,那应该怎样?对于这一件
事,应怎样的处理?谁都知道,人是没有不爱自己的,没有不为自己尽心的。我
如此,他人也是如此。如以自己的自爱而推度他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著想,把
他人看作自己去著想,慈悲的心情,自然会油然的生起来。『法句』说:「众生
皆畏死,无不惧刀杖,以己度他情,勿杀勿行杖」。这与儒家的恕道一致,但还
只是扩充自我的情爱,虽能长养慈悲,而不能净化完成。
二、亲怨平等观:除自爱而外,最亲爱的,最关切的,没有比自己的父母、
夫妻、儿女了。最难以生起慈悲心的,再没有比怨恨、仇敌了。为了长养慈悲心
的容易修习,不妨从亲而疏而怨,次第的扩充。一切人----众生,可分为三类:
亲、中、怨。这三者,或还可以分成几级。先对自己所亲爱的家属,知遇的朋友
,观察他的苦痛而想解除他,见他的没有福乐而想给与他。修习到:亲人的苦乐
,如自己的苦乐一样,深刻的印入自心,而时刻想使他离苦得乐。再推广到中人
,即与我无恩无怨的。仔细观察,这实在都是于我有恩的;特别是无始以来,谁
不是我的父母,师长?对于中人的苦乐,关切而生起慈心,悲心,修习到如对自
己的恩人亲爱的家人一样。如能于中人而起慈悲心,即可扩大到怨敌。怨敌,虽
一度为我的怨敌,或者现在还处于怨敌的地位,但过去不也曾对我有恩吗?为什
么专门记著怨恨而忘记恩爱呢!而且,他的所以为怨为敌,不是众生的生性为如
此不可,而只是受了邪见的鼓弄,受了物欲的诱惑,为烦恼所驱迫而不得自在。
眼见他为非作恶,愚昧无知,应该怜悯他,容恕他,救济他,怎能因自己小小的
怨害而镇他恨他?而且,亲与怨,也并无一定。如对于亲人,不以正法,不以慈
爱相感召,就会变成怨敌。对于怨敌,如能以正法的光明,慈悲的真情感召,便
能化为亲爱。那为什么不对怨敌而起慈悲心,不为他设想而使离苦得乐呢!以种
种的观察,次第推广,达到能于怨敌起慈悲心,即是怨亲平等观的成就,慈心普
遍到一切。这才是佛法中的慈悲。慈悲,应长养他,扩充他;上面所说的法门,
是最易生起慈悲的修法。
六 慈悲的体验
上面所说的长养慈悲,都还是偏约世俗说。一分声闻学者,以为慈悲只是这
样的缘世俗相而生起,这决非佛法的本意。依大乘法说,慈悲与智慧,并非相反
的。在人类杂染的意识流中,情感与知解,也决非隔裂的。可说彼此相应相入,
也可说是同一意识流中泛起的不同侧面。如转染还净,智慧的体证,也就是慈悲
的体现;决非偏枯的理智,而实充满著真挚的慈悲。如佛陀的大觉圆成,是大智
慧的究竟,也是大慈悲的最高体现。如离开慈悲而说修说证,即使不落入外道,
也一定是焦芽败种的增上慢人!
慈悲可分为三类:一、众生缘慈:这是一般凡情的慈爱。不明我法二空,以
为实有众生,见众生的有苦无乐,而生起慈悲的同情。这样的慈爱,无论是大仁
,博爱,总究是生死中事。二、法缘慈:这是悟解得众生的无我性,但根性下劣
,不能彻底的了达一切法空,这是声闻、缘觉的二乘圣者的心境。见到生死的惑
、业、苦----因果钩锁,众生老是在流转中不能解脱,从此而引起慈悲。法缘慈
,不是不缘众生相,是通达无我而缘依法和合的众生。如不缘假名的我相,怎么
能起慈悲呢!三、无所缘慈:这不像二乘那样的但悟众生空,以为诸法实有;佛
菩萨是彻证一切法空的。但这不是说偏证无所缘的空性,而是于彻证一切法空时
,当下显了假名的众生。缘起的假名众生即毕竟空,「毕竟空中不碍众生」。智
慧与慈悲,也可说智慧即慈悲(「般若是一法,随机立异称」)的现证中,流露
真切而悯苦的悲心。佛菩萨的实证,如但证空性,怎么能起慈悲?所以慈悲的激
发,流露,是必缘众生相的。但初是执著众生有实性的;次是不执实有众生,而
取法为实有的;惟有大乘的无缘慈,是通达我法毕竟空,而仅有如幻假名我法的
。有些人,不明大乘深义,以为大乘的体证,但缘平等普遍的法性,但是理智边
事。不知大乘的现证,一定是悲智平等。离慈悲而论证得,是不能显发佛菩萨的
特德的。中国的儒家,从佛法中得少许启发,以为体见「仁体」,充满生意,略
与大乘的现证相近。然儒者不能内向的彻证自我无性,心有限量(有此彼相),
不可能与佛法并论。
在体证法性的现观中,『阿含经』本有四名,实与四法印相契合。
无所有(无愿)......诸行无常
无量................所受皆苦
空..................诸法无我
无相................涅盘寂静
无量三昧,是可以离欲的,与空、无相、无愿的意义相同。但在声闻佛教的
昂扬中,无量三昧是被遗忘了。不知道,无量即无限量,向外谛观时,慈悲喜舍
,遍缘众生而没有限量,一切的一切,名为四无量定。向内谛观时,众生的自性
不可得,并无自他间的限量性。所以无量三昧,即是缘起相依相成的,无自无他
而平等的正观。通达自他的相关性,平等性,智与悲是融和而并无别异的。无量
三昧的被遗忘,说明了声闻佛教的偏颇。佛教的根本心髓----慈悲,被忽视,被
隐没,实为初期佛教的惟一不幸事件。到大乘佛教兴起,才开显出来。所以佛弟
子的体验,如契合佛的精神,决非偏枯的理智体验,而是悲智融贯的实证。是绝
待真理的体现,也是最高道德(无私的、平等的慈悲)的完成。惟有最高的道德
----大慈悲,才能彻证真实而成为般若。所以说:「佛心者,大慈悲是」。
======================================================================
自 利 与 利 他
一 问题的提出
民国三十五年的冬天,我在武院住。汉口罗云樵先生,转来一篇对于佛法质
疑的文稿,这本是要在报上发表的,罗先生爱护佛教,希望我们能给予解答,然
后一起发表出来。据说质疑者是一位家庭佛化的青年女子,经常从老父那里听闻
佛法。她对于佛法,并无恶意,而只是不能起信。凭她所理解的----是她父亲所
常说的,觉得佛法非常伟大,而某些是不免有问题的。问题一共有二十几个,这
不是不可解答的,而是并不容易解答的。我三推四托,就延搁了下来。最近,听
说罗先生在香港,想来台湾。这个消息,使我想起了七年前,那则一直未了的公
案。
问题中,有关于慈悲利他的,质疑的大意是说:「佛教的慈悲利他精神,确
是极伟大的!然而,谁能利他呢?怎样利他呢?这非先要自己大彻大悟,解脱自
在不可。这样,中国佛教界,究有多少大彻大悟而解脱自在的?如仅是极少数,
那末其他的大众,都不够利他的资格,惟有急求自利了。这似乎就是佛教口口声
声说慈悲利他,而少有慈悲事行的原因吧!大彻大悟而解脱自在的,才能神通变
化,才能识别根机,才能为人解粘去缚,如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寻声救苦。那
末佛教慈悲利他的实行,可说太难了,太非一般的人间事了」!这样的疑难,当
然并不恰当。然而这决非她的恶意歪曲,而确是代表著一分佛教徒的思想。好在
这不过是一分,而且是不能代表圆正佛教的一分。
二 「利」是什么
说到利他,首先应明白「利」的意义是什么?利是利益,利乐;是离虚妄,
离丑恶,离贫乏,离苦痛,而得真实,美善,丰富,安乐的。自利与利他,就是
使自己或他人,得到这样的利益安乐。世间法,有利必有弊,有乐就有苦,虽不
是完善的,彻底的,然也有世间的相对价值。佛法流行在世间,所以佛教所说的
利,除了究竟的大利----彻底的解脱而外,也还有世间一般的利乐。佛教的出现
世间,是使人得「现生乐,来生乐,究竟解脱乐」。惟有声闻----小乘人,才偏
重于「逮得己利」,重于获得个己的解脱乐。说利他,切勿落入声闻窠臼,偏重
于己利,专重于解脱自在的利乐。如忽略「现生乐」,即自己狭隘了佛教的内容
,自己离弃了人间,也难怪世人的误会了!
利他,有两大类:一是物质的利他,即财施:如见人贫寒而给以衣食的救济
,见人疾病而给以医药的治疗,修道路,辟园林等,以及用自己的体力或生命,
来助人救人。二是精神的利他,即法施:如愚昧的授以知识,忧苦的给以安慰,
怯弱的给以勉励;从一切文化事业中,使人心向上,向光明,向中道,向正常,
向安隐。这不但是出世法的化导,也以世间正法来化导,使人类养成健全的人格
。提高人类的德性知能,为出世法的阶梯。当然,法施是比财施更彻底的。如给
贫苦人以衣食的救济,是财施;这只是临时的,治标的。如以正法启迪他,授以
知识技能,帮助他就业(除幼弱老耄残废而外),即能凭自己的正当工作,获得
自己的生活,这比临时的救济要好得多。佛法中,出世法施胜过世间法施,法施
比财施更好,然决非不需要财施,不需要世间法施。如专以解脱自在为利,实在
是根本的误解了佛法。
即以出世的法施来说,从使人得解脱来说,也并不像一般所想像的偏差。解
脱,要从熏修行持得来。小乘行者,初发出离心,即种下解脱的种子;以后随顺
修学,渐渐成熟,最后才证真断惑得解脱。大乘行者,初发菩提心,即种下菩提
种子;经长时的修行成熟,才能究竟成佛。大乘与小乘,都要经历「种」「熟」
「脱」的过程。所以出世法的教化,也不只是使人当下解脱自在,才是利他。使
人「种」,「熟」,难道不是利他?使人当前解脱,非自己解脱不可(也有自己
未曾解脱而能使人解脱的事证)。但使人得「种」利,得「熟」利,自己虽并未
得解「脱」利,却是完全可能的。所以『涅盘经』说:「具烦恼人」,如能明真
义的一分,也可以为人「依」(师)。如了解佛法的真意义,不说给人现在安乐
的利益,就是专论解脱乐,也决非「非自己先大彻大悟不可」。不过真能解脱自
在,利益众生的力量,更深刻更广大而已。质疑者,从非要大彻大悟不可所引起
的疑难,本来不成问题。可是一分佛弟子,极力强调当前解脱自在的利益,唱起
非自利不能利他的高调。结果,是否做到(解脱的)自利,还不得而知,而一切
利他事行,却完全忽略了!
三 重于利他的大乘
净化身心,扩展德性,从彻悟中得自利的解脱自在,本为佛弟子的共同目标
。声闻道与菩萨道的差别,只在重于自利,或者重于利他,从利他中完成自利。
声闻不是不能利他的,也还是住持佛法,利乐人天,度脱众生,不过重于解脱的
己利。在未得解脱以前,厌离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证悟以后,也不过随
缘行化而已。而菩萨,在解脱自利以前,著重于慈悲的利他。所以说:「未能自
度先度人,菩萨于此初发心」。证悟以后,更是救济度脱无量众生。所以声闻乘
的主机,是重智证的;菩萨乘的主机,是重悲济的。
菩萨道,在初期的圣典中,即被一般称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这即是
菩萨本生谈。菩萨在三大阿僧只劫中,或作国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道,
或作农工商贾,医生,船师;或在异类中行,为鸟为兽。菩萨不惜财物,不惜身
命,为了利益众生而施舍。阎浮提中,没有一处不是菩萨施舍头目脑髓的所在。
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学,波罗密多的四种,六种或十种,都是归纳本生谈的
大行难行而来。这样的慈悲利他,都在证悟解脱以前,谁说非自利不能利他!等
到修行成熟,菩提树下一念相应妙慧,圆成无上正等正觉。这样的顿悟成佛,从
三大阿僧只劫的慈悲利他中得来。菩萨与声闻的显著不同,就是一向在生死中,
不求自利解脱,而著重于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经,对于菩萨的三只修行,与三藏所说的小小不同。大乘以为:
菩萨的利他行,在没有证悟以前,是事行,胜解行,虽然难得,但功德还算不得
广大。彻悟的证真----无生法忍以后,庄严净土,成熟众生的利他大行,功德是
大多了。因为这是与真智相应,是事得理融的,平等无碍的。大乘分菩萨道为二
阶:般若道,凡经一大僧只劫,是实证以前的,地前的。唯识宗称为资粮位,加
行位(到见道位)也名胜解行地。证悟以后是方便道,凡经二大僧只劫,即登地
菩萨,唯识家称为从见道到修道位。大体的说,地前菩萨,虽有胜解而还没有现
证,广集无边的□智资粮,与本生谈所说相近。大地菩萨,现证了法界,如观音
菩萨等慈悲普济,不可思议。本生谈中的一分异类中行,属于这一阶段的化身。
虽有未证悟,已证悟二大阶位,而未证悟前,菩萨还是慈悲利物,决无一心一意
趣求解脱自利的。所以据菩萨行的本义来说,质疑者的疑难,完全出于误解,根
本不成问题。观音菩萨等寻声救苦,是大地菩萨事,然并非人间的初学菩萨行者
,不要实践慈悲利物的行为。
不过,一分的后期大乘,自称为大乘的最大乘,上乘的最上乘;至圆至顿,
至高至上。不再是大器晚成,而是一心一意的速成急就。于是乎「横出」、「顿
超」、「一生取办」、「三生圆证」、「即身成佛」、「即心即佛」等美妙的术
语,大大的流行起来。「生死未了,如丧考妣」;「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这
一类声闻的厌离心情,居然活跃于至圆至顿的大乘行者的心中。山林清修,被称
美为菩萨的正道,而不再是走向「京都城邑聚落」了。在这种思想中,质疑者的
疑难,也自以为不成问题的。因为一切利他功德,本来圆成,不需要向外求索。
如一念证悟,即具足六波罗蜜,无边功德,一点也不缺少。在理论上,在心境上
,当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然在一般凡夫的眼光中,这种菩萨的利他功德,不
过是宗教徒自心的内容。从表现于实际来看,但见自利,并未利他,并不能免却
难者的怀疑。
抗战期中,虚大师从南洋访问回来说:南方的教理是小乘,行为是大乘;中
国的教理是大乘,行为是小乘。其实,南方的佛教,虽是声闻三藏,由于失去了
真正的声闻精神,几乎没有厌离心切,专修禅慧而趋解脱的。缺乏了急求证悟的
心情,所以反能重视世间的教化,做些慈善文化事业。而中国呢,不但教理是大
乘的最大乘,顿超直入的修持,也是大乘的最大乘。称为大乘的最大乘,实是大
乘佛教而复活了声闻的精神----急求己利,急求证入。失去了悲济为先的大乘真
精神,大乘救世的实行,只能寄托于唯心的玄理了!
四 长在生死利众生
大乘佛教的修学者----菩萨,如没有证悟,还不能解脱自在,他怎么能长期
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败吗?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堕入恶道,或生
长寿天吗?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难道不怕自己沈没吗?一分学者的
专重信愿,求得信心的不退;或专重智证,而趋于急求解脱,急求成佛,这都不
外乎受了这种思想的影响。
当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离水上岸,又怎么能在水
中救人?声闻人急求自证,了脱生死,等到一断烦恼,即「与生死作隔碍」,再
不能发菩提心----长在生死修菩萨行。虽然大乘经中,进展到还是可以回心向大
的结论,然而被痛责为焦芽败种的,要费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回向大乘呢?要
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萨地呢?即使回入菩萨乘,由于过去自利的积
习难返,也远不及直往大乘的来得顺利而精进。所以大乘经中,以退失菩提心为
犯菩萨重戒;以悲愿不足而堕入自利的证入为必死无疑。不重悲愿,不集利他的
种种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为能速疾成佛,这真是可悲的大乘真精神的没落
!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离水上岸的。要学会浮水,也非在水中学习不可。菩萨
要长在生死中修菩萨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学习,要有一套长在生死,而能普利众
生的本领。但这非依赖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脱死,解脱自在,因为这
是要堕入小乘深坑的。菩萨这套长在生死而能广利众生的本领,除「坚定信愿」
,「长养慈悲」而外,主要的是「胜解空性」。观一切法如幻如化,了无自性,
得二谛无碍的正见,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经上说:「若有于世间,正见增上者
,虽历百千生,终不堕地狱」。惟有了达得生死与涅盘,都是如幻如化的,这才
能不如凡夫的恋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样的以「三界为牢狱,生死如冤家」而厌
离他,急求摆脱他。这才能不如凡夫那样的怖畏涅盘,能深知涅盘的功德,而也
不像小乘那样的急趣涅盘。在生死中浮沈,因信愿,慈悲,特别是空胜解力,能
逐渐的调伏烦恼,能做到烦恼虽小小现起而不会闯大乱子。不断烦恼,也不致作
出重大恶业。时时以众生的苦痛为苦痛,众生的利乐为利乐;我见一天天的薄劣
,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么堕落?惟有专为自己打算的,才随时有堕落的忧虑
。发愿在生死中,常得见佛,常得闻法,「世世常行菩萨道」,这是初期大乘的
共义,中观与瑜伽宗的共义。释尊在经中说:「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证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这与声闻行的多修生死无常故苦,厌离心深,是非常不同的。
大乘经的多明一切法空,即是不住生死,不住涅盘,修菩萨行的成佛大方便。这
种空性胜解,或称「真空见」,要从闻思而进向修习,以信愿、慈悲来助成。时
常记著:「今是学时,非是证时」(悲愿不足而证空,就会堕入小乘)。这才能
长在生死中,忍受生死的苦难,众生的种种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萨以「布施
」「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广利一切众生。自己还没有解脱,却能
广行慈悲济物的难行苦行。虽然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萨的正常道,却确实
如此。
五 慈悲为本的人菩萨行
菩萨是超过凡夫的,也是超过二乘的。恋著世间的凡夫心行,是世间常事,
如水的自然向下,不学就会。一向超出生死的二乘行,是偏激的厌离,一面倒,
也还不太难。惟有不著世间,不离世间的菩萨行,才是难中之难!事实确乎如此
:凡夫心行,几乎一切都是。释迦佛的会上,有的是小乘贤圣,不容易,也还不
太难。菩萨,只有释迦与弥勒;这是人间的历史事实。可见菩萨心行是极不容易
的,如火中的青莲华一样。大乘经中说:十方有无量无边的菩萨,那是十方如此
,而此土并不多见。至于大地菩萨的化现,可能到处都是,但这不是人间所认识
的。从此土的博地凡夫来论菩萨行,如不流于想像,神秘,尊重事实,那是并不
太多的。经上说:「无量无边众生发菩提心,难得若一若二住不退转」。所以说
:「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这不是权教,是事
实。出世,是大丈夫事,而菩萨是大丈夫中的大丈夫!如有一位发心得成就不退
,对于众生的利益,实在是不可度量,如一颗摩尼宝珠的价值,胜过了阎浮提的
一切宝物一样。
我们必须认清:名符其实的菩萨,是伟大的!最伟大处,就在他能不为自己
著想,以利他为自利。伟大的,这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宏扬大乘法,景仰佛陀
的圆满,菩萨大行的伟业,虽要经历久劫修行,或者暂时中止进行,但一历耳根
,万劫不失,因缘到来,终究要从此成佛的。成就不退的菩萨,虽说不会太多,
然有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自有能真实发菩提心。有信愿,慈悲,空性胜解,正好
在生死海中锻练身手,从头出头没中自利利人。一般能于菩萨行而随喜的,景仰
的,学习的,都是种植菩提种子,都是人中贤哲,世间的上士。有积极利他,为
法为人的大心凡夫,即使是「败坏菩萨」,也比自了汉强得多!这种慈悲为本的
人菩萨行,浅些是心向佛乘而实是人间的君子----十善菩萨;深些是心存利世,
利益人间的大乘正器。从外凡、内凡而渐登贤位的菩萨,没有得解脱的自利,却
能为一切众生而修学,为一切众生而忍苦牺牲。渐学渐深,从人间正行而阶梯佛
乘,这才是菩萨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萨的心胸,有菩萨的风格,理解菩萨利他
的真精神,那里会如丧考妣的急求己利?
佛教的利他真精神,被束缚,被误会,被歪曲,这非从根救起不可!这非从
菩萨道的抉择中,把他发挥出来不可!这才能上契佛陀的本怀,下报众生的恩德
。也惟有这样,才能答复出世的疑难!
--------------
学佛三要(中)完
依 中华民国八十一年二月修订一版 校对
缺字 P-121 L-13 W-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