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876|回复: 20

[转帖]清僧与美女(禅宗故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3-5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僧与美女


  “枯木寒岩”——在文学夏目漱石的名作《我是猫》中,曾出现过这么一句成语。
  书中的主角猫儿在评述它的主人苦沙弥时,说了如下的一段话:

  “主人平常总是一副枯木寒岩的表情,然而事实上他绝不是对女人冷淡的那种人……。”

  夏目先生经常会有使用一些难涩的词藻,譬如这句“枯木寒岩”就是一例。不过,就字面上还是可以看出“枯萎的树木与冰冷的岩石”的意思。再就整段文章的大意来看,应该是形容对女人的态度冷淡,如同枯木寒岩一般毫热情可言。

  不过,这 在文学上的用法,实际上它是一句禅话。关于它的由来有这么一则典故:

  从前,有一位清净的和尚,他的生活非常清净严谨,几近圣人的境界。因此,在他的身边不乏众多的追随者。其中有一位老太婆更是对这位清僧仰慕有加,就这样,二十年来她从从未中断过对清僧的供养。

  不过,说到这位老太婆的供养方式却是相当奇特的。她总是挑选一些美艳的少女来服侍清僧的饮食起居。然而,美女对清僧而言,究竟是金币对猫一样,根本不起作用呢?还是鱼干对猫一样,具有极大的诱惑?这就不得而知了。

  二十年过去了。

  “该是时候了……”老太婆心中暗忖著。

  于是有一天,她特别嘱咐少女却引诱和尚。

  “来嘛!好不好嘛——”受嘱咐的少女摆出妖媚的姿态,在清僧的耳边出娇嗔的声音。这时,清僧却说道:

  “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

  三冬,指的是孟冬、仲冬、季冬。也就是冬天的三个月份。在寒冬的季节里,依附在断崖绝壁上的枯木,更加没有温暖的气息。清僧说这句话是表示他的心已经因彻悟而显得澄静清明,丝毫不为美色所动。看来,这位清僧真是修到“如如不动”的境界了……,不!先别妄下论断,清僧的回答将会受到何等的待遇,这才是重点所在。

  少女回去之后便把经过一五一十地禀报老太婆,老太婆一听之下立即勃然大怒。

  “哎呀!真是气人哪!我竟然供养了这个俗汉二十年……”说罢,她立刻将清僧赶出了茅舍,而且还放火将茅舍烧个精光。

  这就是“枯木寒岩”的典故。

  各位读者,你们是否能从中领悟出什么道理呢?

“看来,这位清僧真是修到了‘如如不动’的境界了……”前面我曾说过了这样的话。其实,这句话是含有讽刺意味的。因为我和老太婆一样,对这位清僧的态度感到不以为然。或许这位清僧真是一位圣僧或高僧,可是高僧毕竟还是人,看到了美女,何苦一定要摆出一副“枯木寒岩”的姿态?我倒想剥开这一本正经的皮相来瞧个别究竟。


  不过,话说回来,这位清僧的态度倒底那里不对了?尽管他的态度令人觉得反感,但仔细想想,又说不出有何不当之处。或许他才是值得被称话的人哩!抱抱我嘛——”这时的您将作何反应?如果是我的话……。当然,现实中绝对不会有女性对我投怀送抱。不过,假设真有一位美少女出现在我眼前,该如何是好呢?“好吧!不敢接受女子求爱的不是男子汉!”——结果想必是如此吧——毕竟我仅是一个凡夫俗子罢了。

  但是主角一旦换成是和尚,这样做可就不行喽。和尚如果抱了女人,那么辛苦几十年的修行岂不是毁于一旦?结果不但是徒劳无功,说不定还清誉扫地呢!可是在这样的处境下,和尚该如何是好呢?除了一本正经地说:“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之外,难道别无他法了吗?

  就这样,话题又再度回到起点。

  像这种话题一再重覆绕著圈子转的,正是禅门中有名的“公案禅话”(注一),若是各位能够参出其中的道理,也就等于认识禅了。

  不过,根据前面所提过的内容来看,“参公案”似乎是不需要解答的。不,应该说解答是无限的比较恰当。也就是说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答案。因此每个人可以各自选择自己所要的答案。或者是依凭各人慧根的深浅,去领悟与之相应的解答——这正是禅之所以为禅的道理。

  “如此一来,那么结果将如何呢?……”——这是禅的一贯思考方式。就拿“枯木寒岩”(一般我们称为“婆子焚庵”)这个公案来说吧!它的解答就得靠各位下工夫去领悟了。也许有人会问:“那么应该如何下工夫才好呢?”回答大概不出:“不妨试著到禅堂去,请一位高明的视野师来指导吧!”凡是提到有关修禅方面事情,总不出这样的回答。


  然而,我对修禅的方式并不认为如此。
  ——免坐禅——

  我的方式听起来也许有些怪异,但是我还是想试著提倡起来。毕竟对我们这些在家的俗人而言,要想天天往禅堂里跑,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难道因为如此,在家人就不能修禅了吗?

  “在家不得”,持这样主张的的人为数不少。从前的道元禅师就是其中一位。原本他自中国回到日本时,也肯定在家人可以修禅,但是到了后来,却转变成绝对的出家主义。从这点充分表现出禅师的对于不够圆满的事物绝不妥协的性格。

  即便到了现代,仍然以主张“在家不得”为多数。仅有少数禅宗人士认为在家修也无妨,不过主张这样作的人大概寥寥无几吧?“就理想而言,正确的修禅方式应该是到专修的道场去请高明的禅师来指导才对。”主张“在家不得”的人如是说。我们明白这些人的意思是:如果不依照此种方式,想要在家里随便阅读几本启蒙书就想了解禅,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也许是我们的个性乖僻,总觉提想反驳此种说法。像这样一味地拘泥于出家、在家的形式,岂不是远离了禅的基本精神了吗?我认为“禅”应该是一种更加自由自在、豁达开朗的精神才是。

  在讲述我的禅法之前,先要说一段不甚讨喜的话。偶尔,我们会在众多的修禅者中发现一些特立独行之人。说他们旁若无人也好,打扰他人也不以为意的也好,总之就是有一些我行我素的家伙存在。当然,这些人只是其中的少数,大部分还是人格相当圆满的禅师。

  如果我们偏离了禅的根本精神,岂不是把禅导向一种专门的知识?虽然像我们这种俗汉在此谈禅说道,不免给人有班门弄斧的感觉,不过,要是我们可以掌握到佛法的整个动脉,对于禅的解释有所出入也是无可厚非的。关于这点,容后再加以详述。在这里姑且先把禅称为“自在的精神”吧!其实禅本来也正是这种精神,如果忽略了实质精神,而只是强调它外在的形式,那么与其标榜禅是“自在的精神”,不如说它只是个专门化的学问罢了。关于这点,我们不得不深思才是。

  就拿“婆子焚庵”这个公案为例。整个公案的重点可能说是摆在“清僧”这个字眼上。当我们只是把思想局限在“清僧”该如何如何的时候,那么人生的牵绊将何其多啊!因此,透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领悟到:禅的确能够带给我们一个更自由、更宽广的思想空间。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3-5 1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竹篓接雨(禅宗故事 2 )
以下这一则故事,是有关日本廉仓时代一位禅师的轶闻。这位禅师就是后来被花园上皇所奉请创建妙心寺(注二)的关山慧玄禅师。这则轶事,大概是在他隐居美浓(岐阜县)山中时所发生的故事:

  某日,山中忽然下起倾盆大雨,豆大的雨粒毫不留情地打在久失修的屋瓦上,不久大殿便开始漏起雨来。

  “赶快拿东西来接雨!”

  慧玄禅师大声斥令道。然而,会到漏雨这般程度的,想必是穷得连水桶都没有的寺庙。但是,真的什么也没有吗?……众弟子们拼死命地翻箱倒柜,就是找不出可以接雨的东西。正当大伙儿慌得团团转时,忽然间有个小和尚抓了威望的竹篓就往外跑。

  用竹篓接雨?

  多么奇怪的举动啊!当然,根本无济于是。

  但是,事后慧玄大师竟然大大地褒奖了小和尚一番,而据说那些在旁边急着团团转的弟子们却被狠狠地臭骂了一顿。

  这个故事的含意,各位能够了解吗?



--------------------------------------------------------------------------------




禅宗公案的确非常艰深难懂。而且,我们在前面也提过,对于公案禅悟的解释,是没有绝对标准的。


  不过,此点暂且搁置不谈,先让我们就[常识]的观点来看看这个公案。以下是我个人的观点:

  竹篓无法接雨水,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常识。然而寺庙中除了竹篓之外别无长物,这也正是其他弟子们手足无措的原因。

  与其手足无措也是于事无补的,不如拿著竹篓接雨要好得多吧?——我想如果这样说的话,禅又落于理论了。而实际上禅是忌讳理论的。用理论去分析后才决定去拿竹篓按雨,也许这回可要挨一顿臭骂了。小和尚之所以被煲奖,正是因为他并没有根据任何理论推断而很快地跑去拿竹篓。对小和尚而言,当下他的脑子里并没有[竹篓不能接雨]的常识存在。与其说这是异常的行为,不如说他并未被常识所局限而成为常识的俘虏。正因为如此,的以他是[自由]的。禅最重视的就是这种[自由],而往往必须打破常识的束缚;不过,说到[打破常识的束缚],可别又为这句话所束缚了。易言之,禅要打破世间常识的束缚,但是这点又造成了禅的常识。容易产生这种偏执之人,不正是那些在禅门中特立独行之人吗?

  总之,在我们谈禅之前所必须确认的一点是:禅的基本精神是自由不受限制的。

  因此,如果能够容我在此大放厥辞的话,我想说的是:假如光是坐禅而不能得道,倒不如不要坐禅。为什么呢?因为一味地拘泥于坐禅的形式,反而失去了禅的真正的精神。毕竟禅是彻底的自由,根本毋需拘泥于坐或不坐的形式问题。能够合乎自由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3-5 1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妇骑驴阿家牵(禅宗故事 3 )
从前有位首山省念禅师(?——九九三)是宋代的高僧。因为平生皆持诵《法华经》,所以也被称为“念法华”。

  某日,一位修行僧问他:

  “如何是佛?”

  禅师回答他:“新妇骑驴,阿家牵。”

  “阿家”是婆婆的意思。这句话是说:甫新婚不久的媳妇骑在驴背上,而由婆婆牵著缰绳。想必两人刚结束田里的工作而走在归途中吧!这一幕看起来是多么地温馨感人啊!

  不!等一下,情形似乎有点不大对劲。在现代而言,岂不是成了——

  职员开宾士轿车而董事长却搭公共汽车……?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总是不大能接受这样的事情。这就是“人情世故”所使然,也就是所谓的“常理”。

  如此一来,首山禅师回答的话岂不是违反了“常理”吗?其实,如果把原因解释为媳妇太疲倦了或因为怀孕在身,婆婆为了疼媳妇而让她骑在驴背上,这样不就合理了吗?禅就是让我们的心脱离人情世故的羁绊而去自由自在地思考。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3-5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假妄语(禅宗故事4)
道光禅师有一次问大珠慧海禅师道:“禅师!您平常用功,是用何心修道?”

  大珠:“老僧无心可用,无道可修。”

  道光:“既然无心可用,无道可修,为什么每天要聚众劝人参禅修道?”

  大珠:“老僧我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那有什么地方可以聚众?”

  道光:“事实上你每天聚众论道,难道这不是说法度众?”

  大珠:“请你不要冤枉我,我连话都不会说,如何论道?我连一个人也没有看到,你怎可说我度众呢?”

  道光:“禅师,您这可打妄语了。”

  大珠:“老僧连舌头都没,有如何妄语?”

  道光:“难道器世间,有情世间,你和我的存在,还有参禅说法的事实,都是假的吗?”

  大珠:“都是真的!”

  道光:“既是真的,你为什么都要否定呢?”

  大珠:“假的,要否定;真的也要否定!”

  道光终于言下大悟。

  说到真理,有时要从肯定上去认识的,但有时也可从否定上去认识的。如般若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就是从肯定中认识人生和世间的;般若心经又云:“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就是从否定中认识人生和世间的。大珠慧海禅师否定一切明句文身,不是妄语,因为否定一切,才是肯定一切。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3-5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师为何拒绝三次(禅宗故事5)
盘珪禅师有这么一则逸话。



  这是有关他生平的一个小插曲。故事节录自《正眼国师逸事状》一书。正眼国师即盘珪禅师,此书是由他的弟子湛然所编纂而成,记述有关盘珪禅师的生活言行。



  故事发生于禅师居住山科地藏寺这时。



  某日,禅师吩咐他的侍者上京买一批上等的纸材。这位侍者向来被称许具有“子贡之资材”,可见是个相当聪敏伶俐之人。众所周知,子贡是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人之一,不仅才智陪聪敏,而且长于辩才,周旋于鲁、卫两国之间折冲樽俎的第一把交椅就非子贡莫属。此外,子贡也长于现财之道。禅师差遣这位“资材堪比子贡”的侍才去买纸,原因也就在此。



  当然,侍者不敢掉以轻心,终于在千挑万选之后风尘仆仆地带了一批纸回来。



  不料:当禅师看过纸以后却说:



  “这个不行!”



  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因此侍者只好再度上京去买另种纸。



  “这个也不行!”



  禅师看了第二次买回来的纸,很冷淡地说道。



  结果,侍者只得硬著头皮再度上京。从山科到京都距离相当遥远,而当时又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所以数度往返的确是件苦差事。仅是买个纸,就要弟子再三饱受旅途劳顿之苦,又不知道师父要的是什么样的纸……,看到这里不禁让我们同情起这位弟子的遭遇。也联想到公司里的小职员工也是常常为替那些不好伺候的上司购买私人信纸而来回奔波吗?



  不过,禅的故事随着情节发展,往往令人意料不到的结局,所以还是告别妄下断论,再继续往下看吧!



  话说当侍者第三次将纸买回来以后,禅师依然还是冷冷地说:



  “不行!”



  弟子心想:“真是一点也不体谅弟子的劳苦啊!”



  但弟子随后一想,才猛然发觉自己的过失,赶紧向师父道歉。



  “明白了吧!……嗯,其实最初买回来的纸就行了。”禅师如是说。



  故事到此结束。



  但是,我们要如何去解释这个故事才好?故事中叙述当侍者第三次回来以后发现自己的过失,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侍者到底那里做错了呢?真是叫我们犹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如果换成我们的话,恐怕又会再一次上京吧!



  不妨让我们大胆地为这个故事下一番注脚。诚如本书第一篇里所提过的,禅宗公案亦没有标准答案,读者们但凭自己的心意去解释就行了。如果能达到六十分更是难得。



  有些过分地要求“完美”,不管在职务工作上,甚至在兴趣专长方面也要求达到“十全十美”。这种“完美主义”用来要求自我尚无可厚非,但若对别人也处处要求完美的话就未免过分了。往往不但未能如己所愿,还会招致天怒人怨。



  举例来说,不些人在要求自己的妻子儿女方面的确有些不近人情。虽然完美的贤妻、优秀的儿女是人人所望的,然而世间能有多少为人妻者能够兼具漂亮贤淑、聪明温柔,既对丈夫忠心耿耿又勤于扫地洗衣,甚至在丈夫晚归之时,还能守在门口曲躬哈腰地迎接?恐怕上述条件若能达到一半就算是个相当不错的妻子,假如是我的话,只要三十分就很满意。



  再看看对子女的要求也中如此:不但要求国语、数学、历史、地理等要得满分,还有体育、音乐、美术样样不落人后。我想就算有这种小孩存在,也无异于“超人”了。然而世间就是有这样的父母巴不得自己的儿女就是个“超人”。



  再说公司里的上司对待部属也是同样的心态……。



  但是如果是一个连自己都无法达到这样的标准,如何去要求别人呢?虽说一心一意地力争上游是很好的,但是何必非要做到百分满点不可呢?一旦达到了六十分,大可停止下来喘一口气,让自己过一个有余裕的生活不是很好吗?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无非是想藉此点出禅的真义。原来禅就是脱离不了日常生活的。人虽不是因禅而存在,但是禅却为了应人的生活方式而生。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谈到禅,都应该与日常生活相应才是。





  让我们再把话题回到盘珪禅师和侍者身上。到底这个故事所要教导我们的是什么呢?

  在《正眼国师逸右状》一书中,编者湛然法师在这个故事后面加了如下一段注解:



  “……学者们以思虑分别,故有千里万里之隔碍。师父用意即此。以无分别思虑故,脱体现前。古有大祖国师称许以笊篱接雨之小僧,千圣一辙。入此妙门,须时时向此处理参。”



  看了这段注解,还是令人感到困惑。不过,若单从字面上来看,不难看出是针对学者们的思虑分别而予以警示的意思。从这里推断,所谓的“学者”,应该是指那些只会在琐碎无用的小事上唠叨个不停的人。



  此外,文中所提及的“大祖国师称许以笊篱接雨之小僧”也是另一个重点。大祖国师就是本书第一篇所提到的关山慧玄禅师。湛然法师认为关山禅师称赞以竹篓接雨的小和尚的故事,似乎和盘珪禅师与侍者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此看来,这个故事应该可以作如下解释:



  擅于理财的侍者基于经济方面的考量,想必是在纸店里精挑细选之后才把纸买回来。但是在这们弟子的心中,免不了存有这样的遗憾:买了甲,说不定丙比较好呢……。



  盘珪禅师为了破除弟子心中的迷思,所以故意板著脸说:“不行!”其实对个开悟的禅师而言,是不会去分别纸的好坏。即使给他粗劣的草纸,他也不会感到嫌恶。好比一个小孩在父亲生日当天,用平常省下的零用钱为嗜酒的父亲买了一瓶次级酒当生日礼物,想必这位父亲也会如获至宝一样地开怀畅饮吧!



  但是,如果小孩子因为吝啬而故意买了一瓶便宜的劣酒应付了事,说不定这位父亲不但喜悦的心大减,还可能满肚子不高兴吧!



  对盘珪禅师而言,什么样的纸都可以。这点我们可以从侍者第三次道歉之时,禅师所说“其实最初买回来的纸就行了”的话中得到证明。问题的关键应该在于侍者的心态。



  也许一开始,侍者在挑选纸的时候就在心里想着:“或许买了这种纸回去,会让师父夸赞也说不定……。”禅师可能看出了弟子心中的迷思,为了开导他,于是一再地让弟子上京去买纸。





  说到这里,必然有读者会提出问题:禅师何以能够看出弟子心中的迷思呢?



  其实道理是很简单的。一个人心中的迷思,旁观者往往可以从他的举止态度中看出。况且禅师一向都是有知人之明的高手,倘若连自己徒弟的心事都看不出来,如何成为指导修行的禅师呢?



  反过来说,假如当禅师说:“这个不行!”这时侍者很不客气地回答说:



  “那么请您吩咐其他的人去买好了。我自认为已经把最好的纸买回来了。”



  如果这位侍者也是个禅师的话,说不定还会顺手把纸卷起来,然后“碰”地一声丢向师父哩!似乎在我们印象中的禅师都是这样的……。



  也许有读者会觉得这样的态度太放肆了。但是比较起前者,因为被师父拒绝而战战兢兢地再次上京买纸的侍者,却又显得窝囊没有出息。



  不过,先别忙著指摘别人,因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是也有相同的情形?



  “这本书写得太差了,重新写一本吧!”



  “好的!好的!就依您的吩咐。”然后有如丧家之犬一般垂头丧气。这时的模样和侍者比较起来,岂不是有如五十步与百步之差?当然,我们是属于更没用的百步呢!



  不过,我的意思并非鼓励大家顶撞上司或长辈。为了避免读者的误会,我要在此特别说明,我的意思是希望大家不要过分强求完美,必要时能够斩钉截铁地说:“我只能做到这些了!”



  然而,这句话并不代表满分的标准答案,原因前面已经提过了。我所说的乃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道理。看起来很简单,却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做得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3-7 0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随喜功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3-11 0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功德,吉祥如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3-12 0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随喜!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3-18 0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功德,吉祥如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2 15: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5-11-10 2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功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1 0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功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6 08: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功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8 0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功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30 0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4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5 0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6 0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8 0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功德,吉祥如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9 15: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668 天

    连续签到: 17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6-29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功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11-22 09:13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