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为人与神重新建立联系的宗教
身体与精神的痊愉相似,耶稣总是要问「你想健康吗?」(约翰福音第 5,6),换句话说:「你知道你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才能在通往神那里的路上前进?」 有时可以从十分普通的,似乎没有多少宗教色彩的事务当中找到线索。 一个孩子成长时不断学到新本领,但往往以埋没固有灵感为代价。此后人们有时会努力用意念、记忆、祷告等方式重新取得这些固有灵感。这并不会使人丢失其新本领,而只是使其人性中的僵化部分被消除、被化解。 人生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断层」,造成人格分裂,理性与兽性相互独立存在、由逐渐空虚的「心」做为微弱的纽带,似乎等待我们用各种修行方法来填补其间的鸿沟。 创世纪中关于乐园中的「认知之树」正是这种人格分裂问题的神话表述。至于耶稣云「汝等若不返回成儿童则无法进入天国」(马太18,1-2, 马克1,15, 路加 18,17),是告诉人们,人格分裂的步伐是可以逆转的。 这里提倡的不是儿童般的天真无邪,而是发展基础的「原型」,即一种遗失的为人处方。(1) 如果能找回,则人的视野可以比今日一般成年人的理性意识宽阔不少。
(1) 克服负面的(“魔障的”)性格也会同时治愈所提及的分裂。「原型」即卡·古·庸格(Carl-Gustav Jung)深层心理学术语,指可做为不同完形来体会的人类生存的基本模式
这并不是说人能够自己为自己治病。耶稣指出一条切实可行之道与踏上这条路所需的力量,亦即上帝的慈悲。 基督教的寻道者、玄学家、方士等十分明确地选择过这样的道路 (D 可叁阅马太 5,48, 约瀚 10, 34等。另外许多基督徒有意无意地积累过此类经验。 这并不一定是出世的一群。将信仰应用到社会实践中的入世者和按「全面盛开的基督之道」将出世与入世相结合的人都走了这条路。 人格分裂什至在各种不同宗教文化中是一个中心课题,从道家方士的追求和许多瑜珈功法中可窥见一斑。(2)
(2) 印度词瑜伽,字面的意思是“接犁”,意即寻找一种与万物之源、与永恒的重新联系。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其他的道路会像基督之路一样归于同一个目标。
「神人」或称神的使者耶稣、「新的亚当」,是对人类的信号,表明可以重新获得埋没己久的固有属性,将渐趋危险的扭曲重新摆平。 耶稣是地球之大幸,他能够集人生意义的源泉亦即上帝与高度发展的人心于一身。他能够克服堕落的力量。即使他与凡人有所不同,他还是从凡人的出发点完成他的历程,凡人更容易效法,尤其是更容易有意识的效法。 而即使对耶稣的历程一无所知的人也会受到他的一生及他的复活的影响,如同英国生物学家谢尔德来克所发现,一个岛上的动物有所长进之后其他地方的动物也能够更快地发展出同样的本领。
人与上帝的内在关系虽然不一定仰赖教会做媒介,但适当的结交教友通常会有所帮助。神学理论众说纷纭,有时还会将耶稣的完人本质重新割裂为一个灵魂抚慰者和一个社会改革者,但即使如此,多2t解一些神学理论也能促进一些人的觉悟 每个人可以在隐蔽的居室内,但也不妨在嘈杂的集市上倾听基督的声音。通过流传下来的文献来回忆耶稣的为人可能是一种途径。 有的人难以接受耶稣在死后仍被人感受到此一事实。其实许多迹象表明每一个人死后仍做为有意识的个体存在,只不过形体不象耶稣那样会让人看见。这么一想,便可以感受到他,「以他的名义」或以他为「大哥」共同向包容一切的父神祈祷(叁见约瀚15,16, 马太 6, 7-15; 18, 19-20):
神啊,我的起源,我的希望!
与耶稣[3]一起我为从你那里过来的一切深表感谢
请原谅我有着使我与你的疏远的东西;[4]
请让我在安静中通过你的精神来增强创作性;[5]
请把我顺着你的路拉上来。
[3] 如果觉得自然,也可以包括圣母玛丽亚,以利让人类的男性及女性人格均得到提升。
[4] 可以对具体出现的每一个负面冲动对待如下:
内省(观察自己的恐惧、冷漠、傲慢、多疑或某种停留在思想或言语的问题,叁阅马太5,22);
不思索而先等一阵,以便充分意识到问题所在;
如此体验到了自己所背的包袱之后通过祈祷将之托付于上帝(另外还可以将整个人生道路托付于上帝或耶稣);
安静地等候,直到托付成为可感觉的事实而心中略为放松或一种「答案」出现在意识中。
[5] 安静中日常事务能够「静下来」并由此容易反思和祈祷。如此人心更容易接纳新生事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