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我们要一起学习五部大论中的因明。持学习因明的主要课本是《量理宝藏论》,为通晓陈那、法称两位「理自在」密意的萨迦班智达所著。而在学习这部伟大的论著之前,我们还是要讲一下因明的传承,并介绍这部论著的作者——萨迦班智达。
关于五明
五明(梵语:Pañca-vidyā)或译五明学、五明处(pañca-vidyā-sthāna),源于古印度婆罗门传统,后被佛教所用,指五门学科。《瑜伽师地论》卷38说,五明是“一切菩萨正所应求”,是研究佛学方法的五种分类:
因明(梵语:hetu-vidyā;藏文:ཚད་མ་རིག་པ་):逻辑学、论辩术,已证内明的菩萨,可以借此辩驳外道的异论,令未相信佛法的人相信,令已相信的人信仰更加坚定。
声明(梵语:śabda-vidyā;藏文:སྒྲ་རིག་པ་):语言、语言学、文字学、训诂学、文学等,即语言表达及书写、著述能力。
内明(梵语:adhyātma-vidyā;藏文:ནང་རིག་པ་):佛学教理学、哲学,为五明之首;对佛教而言,即经、律、论三藏。对已证实相的菩萨,内明既利自己修行,又可帮助他人开悟。对婆罗门而言,则是指研习四吠陀论。
医方明(梵语:cikitsā-vidyā;藏文:གསོ་རིག་པ་):医学、药学乃至咒术(陀罗尼)等,可助强身健体,并医治别人的色身病苦,拯救众生。
工巧明(梵语:śilpa-karma-sthāna-vidyā;藏文:བཟོ་རིག་པ་):艺术、科学、工艺、农业等,即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技艺。
因明的历史
“明”字已包含了“学”之意。起源、发展于印度正理派的一种思维和推理方法。《因明大疏》上本曰:“明此因义,故曰因明。”
古因明 释尊以前,足目(Akṣapāda)仙人创之。有成书于公元250至350年之间的《正理经》。
新因明 至佛灭后,大乘论师陈那集其大成。其著作包括《因轮抉择论》、《因明正理门论》、《集量论》。商羯罗主造,玄奘法师译的《因明入正理论》是一部较为全面的思考方法教材。
在古印度,各种宗派便常用因明学互相辩论。玄奘法师在印度那烂陀寺求法时,曾运用因明多次破斥外来论师的言论,名震天竺。稍后戒日王宣扬此事,是中国人在印度取得的极大荣耀。玄奘回国之后,把因明介绍到中国,此学也为后世佛教徒所精研。唐初时,吕才作有《因明注解立破义图》,曾与玄奘论辩。
因明的传承
当年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涅槃以后,在世间当中,又次第涌现出弘扬释迦牟尼佛教法的“六大庄严”论师。
首先是释迦牟尼佛在《楞伽经》等有关经典里面,亲自授记的登地菩萨——龙猛大士,他造了《中观理聚六论》而开创了甚深见派;第二个是至尊弥勒亲自摄受的无著菩萨,他开创了广大行派;第三个是文殊菩萨亲自摄受、获得战胜一切悉地的陈那论师。此三大论师被人们称之为“三大造论者”——《中观》的造论者龙猛菩萨;《大乘俱舍论》的造论者无著菩萨;《因明》的造论者陈那论师。
后来弘扬他们的教法、解释他们论著的也有三大论师——在莲花当中化生的圣天论师解释了龙猛菩萨的观点;能背诵九十九万部论典的世亲论师解释了无著菩萨的观点;胜服一切外道、抨击一切外道的法称论师解释了陈那论师的究竟意趣。
一般来讲,人们共称这六大论师为“六大庄严”,即三大造论者与三大释论者,总共有六大论师;而二殊胜是指弘扬戒律的功德光与释迦光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