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0|回复: 3

师兄跟我借钱,我不借是不是犯菩萨戒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25-1-3 17: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我们是在修行,相互之间都是同修道友,都是善友——只能有这层关系,不能有别的关系。

    菩萨戒里有一条:“能帮助众生而不帮,是犯菩萨戒。”但是这指的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众生。
      
    做布施、做善事,一定要从两个方面观察。第一,要观察好对境。他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他在做不如法的事情,你也没有必要去帮他,这对他没有帮助,只有害处。

    第二,发心也要观察。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发心?他跟你借钱,做生意,赔本了,不还给你,你会不会生烦恼?

    若是你心不动,真正能舍出去也可以。如果发心不到位,还后悔、生烦恼,这就带来了不好的因果,你不如不做这个事。
      
    作为同修道友,修行上需要帮助的就帮助,其他方面各走各的路就行了,不要有其他瓜葛,否则结果一定会是烦恼、造业。

    刚开始处得很好,相互借贷交易,过了几天发生很多事情,就生烦恼了,又造业了。这样也许会结下一些恶缘,会带来很多不好的结果。
      
    什么事情都应该深心考虑,然后再去做,不要盲目去做,包括利益众生都是。真是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要帮助,但是一定要观察好。

    发心是不是纯正的?真正能舍出去,不结恶缘,不带来恶果,也是可以帮助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5-1-3 17: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格力琼寺 于 2025-1-3 17:19 编辑

    证悟空性的四个境界!


    1、万法皆心。  
    这与观心法之三——“观看显相与心是一或异”有某种程度的关联。  
    练习观心法之三时,刚开始会确知内显相(内心经验)不外乎是心,最后会怔悟连外法相(外境)也不外乎是心。不管哪种情况,怔悟到内外法相都不存在在心之外,就是证悟到万法皆心。  
    2、心即空性。  

    证悟万法皆心皆是心的展现,就一定要证悟心性。为了证悟心性,就要练习观心法一与二:止定中关照与动念中关照。在这两种情况下观心,就会发现心没有生、住、灭。  虽然经验到止定和动念的状态,但是这两个状态中没有什么是会生、住、灭的。止定中没有什么是止定的,动念中也没有什么是在动的。
    证悟到两者在相上虽然一个是清明一个是生动,但是体性其实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第二个证悟:心即空性。  

    3、空即自显。  

    证悟到万法皆心,而后证悟到心即空性,是否表示心不存在呢?当然不是。心性虽然是空性,其展现却是变换不停、无限多样的。  

    心的本性仍是空性,但并不表示绝对空无、死寂、空白、止静的空,而是空的同时又有明觉的无限、无碍、不断的展现。  

    简而言之,心的空性即是升起经验、展现妙有的能力。因此第三个怔悟是——空即自显,它指的是怔悟心性的光芒或展现是永无止尽、变化无穷的,其本性是大乐的。  

    这么说,是因为证悟万法皆心和心即空性,就不会执着万法实有,也不会执着这个假名的“我”是万法实有的一部分。只要执着万法实有和自我实有就会感到痛苦,因为执着是苦的因。
    若是不执着地如实体会空性的展现,体会到空性的展现是非实体、非我的自显,就不会造成痛苦,反而会产生大乐。  

    4、自显即自解脱。  

    证悟空即自显非常重要,因为一般想到空性或是讲到空性这个字,会以为是空无一物、什么都没有。  

    观空绝对不是观无、观什么都没有。若想到空无一物的境界就是在培养断灭见。心当然是空性的,不过心的空性是展现的能力,是永无止尽、变化去穷的展现能力。  

    因此,我们觉醒的时候,空性完全显露出来,并不是变成白痴,而是智慧无限。佛陀不是白痴,佛陀如实看待一切,能够成就无限佛事,利益一切众生。佛陀具足一切功德,是因为空即自显。
    不过你可能会有疑问:如果空即自显,也就是即使怔悟空性,空性还是继续展现,那空性会不会以烦恼痛苦的样子继续呈现,跟现在没有怔悟的时候是一样的?  

    不会。一旦如实证悟展现的本性,证悟展现是空性的自显,展现就自解脱了,不会引起执着。
    因此第四个证悟是——自显即自解脱。如果证悟了念头的本性,念头升起的同时就已经解脱了,不会带来进一步的执着。  

    虽然心性是恒常不变的,但是因为无始劫以来累积的习气,禅观经验始会变动的。有时候,即使没有怔悟空性,也会觉得自己了证空性。有时候即使一切如意顺遂,也会觉得这只香坐得很遭、毫无意义。
    此外,我们也会常常期待或担心禅观境界有无进步。我们往往希望这之香坐得很好,出现美妙高超得觉受,也害怕这之香坐得很遭。  

    期待和恐惧与禅观无关,因为观心的时候并没有要创造什么新境界,只要尽量如实关照本来的状态,因此关照时,不需要担忧会出现什么觉受。只要观看,安住于任何观到的经验中,不需要期待有什么体悟。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5-1-3 17: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然而我们总是认为,我们只和少数众生有所关系。无论居住在什么地方,我们总是喜爱一些人,厌恶一些人,不在乎其余的人。
    这种对其他众生存有的偏颇和有限的见解,持续使我们生起执著和嗔恨,因而积聚了身陷轮回的业。

    如果我们能一瞥过去无尽的生生世世,我们将了解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众生不曾是我们的母亲或父亲,而且不只是一次,他们曾是我们许多生世的父母。
    为了回报他们的爱与大慈,我们应该像证悟者一般,对所有众生生起爱与慈悲。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内心深处生起带领一切众生证悟成佛的愿望,不遗弃任何一个众生。
    发起这个誓愿所累积的功德,和这个誓愿所涵盖的众生数量成正比。因此希望救度无数众生的愿望,将能产生无量功德。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是达成这个愿望的基础。
    如同佛陀对波斯匿王所说的:“喔,伟大的国王,你的事业是如此的广大无量。无论你是在行、住、坐、卧,愿你所有的行为、法规和判断都受到善心的启发。如此一来,你将为你的臣民带来无限的利益,并为自己累积无量功德。”
    “心地善良”是什么?深情地照料今生的父母,肯定是心地善良的证明。然而,父母只不过是无量众生里面的两个众生。
    真正的心地善良是把所有众生——不只是我们的朋友,也包括敌人和陌生人——当做我们的父母,并去除所有的嗔恨、自私和冷漠。
    去想一个你最敌视的人,并视他为你心中最亲爱的人。如果你对某一个亲近的人生起贪爱之心,那么把他视为一个梦中遇到的人,一个缺乏任何真实存在的幻象。
    心地善良必须以实际地利益他人来展现,然而,什么是利益他人?毫无疑问的,布施食物、衣服、住所和情感是心地善良的表现,但这种仁慈仍然有限。

    我们应该努力用一种无限的方法来利益众生,而佛法则是唯一的途径。我们应该用各种方式来帮助众生,用直接和间接的方式,用行动和祈愿来帮助众生。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在蚁冢、养鱼塘或鸟禽养殖场念诵诸佛菩萨的名号,心中生起慈悲,并祈愿:“愿这些动物不再投生轮回恶趣之中。”
    诸如此类能够真正利益众生的行为有很多很多。当你持续受到利益众生的动机的激励,菩提心——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获得证悟的愿望——将在你心中渐渐开展。
    我们不能用表象来评判行为。行为的价值取决于内在的态度。惊人的利他行为可能出自于自我本位的动机——例如期望被人感谢,在来世享受业果——完全和心地善良无关,如此的动机贬损了行为的功德。
    记住,誓愿带领一切众生解脱的爱与慈悲,乃大乘之正道。菩提心有两个层面:究竟菩提心和相对菩提心。究竟菩提心是了悟空性;它将随着时间慢慢地在心中成熟。
    相对菩提心则是根植于爱与慈悲的利他想法和利他行为。深刻地修持相对菩提心一段长时间之后,这种修持将自然而然地转化你的心,直到你了悟究竟菩提心的曙光显现。
    彻底了悟空性的菩萨成佛之后,他展现的悲心不会再含有凡俗的、造作的念头。他不会想:“这个众生向我祈求,我必须帮助他。”
    或“这个众生没有祈愿。”他的慈悲和空性是无所不在且含摄一切的,如此这般的慈悲是离于偏爱分别、执著或嗔恨的。
    它如同太阳,平等地映照在每一个水面之上,无论水面大或小,清澈或混浊。慈悲是空性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光辉,离于概念,超越形述。
    这是佛陀利益众生的事业能够如此无边无际的原因,如果你了解这一点,你将明白,即便是吹拂一个发烧病人脸庞的凉爽微风,也都是诸佛的加持和慈悲。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607 天

    连续签到: 14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25-1-8 04: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力琼寺 发表于 2025-1-3 17:24
    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然而我们总是认为,我们只和少数众生有所关系。无论居住在什么地方,我们总是 ...

    随喜赞叹!欢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5-1-23 12:19 , Processed in 0.1367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