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210|回复: 1

非见而见 无分别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3 0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非见而见 无分别空 我法双亡 断诸病本
  这时佛对文殊师利菩萨说:您去到维摩诘那里问安他的疾病行吗?
  文殊师利对佛说:世尊!维摩诘的道德学问在我之上,同他对话可是很难!他能够深人事物的实相,善于讲解佛法要义。口若悬河,·辩才没有能够阻滞的;智慧无碍,一切菩萨的所学所行都已熟习;诸佛的显说、密藏,没有一种不深入的;降伏种种魔障,能随意无碍地展现神通;有智慧又有方便,于一切对答抉择无畏自在!
  虽然如此,我还是愿意借助佛陀您的威德,遵照您的要求,到他那边去问疾。
  这时候,与会大众中的许多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都这样想:现在文殊师利和维摩诘二位大菩萨借问疾的因缘共相交谈,一定会讲出许多精彩、奥妙的道理来的!顷刻之间,会场上有八千菩萨,五百“声闻”大弟子,百千名天人,都表示要跟着去!
  于是文殊师利与诸菩萨、大弟子以及许多天人恭敬围绕,顶礼了世尊以后,离开庵罗树园,去到毗耶离大城。
  这时候长者维摩诘心里这样想:如今文殊师利带着大众一起到这里来问疾,我要用神通把房间空出来,除去所有的东西,连侍者也不要,房间里只放一张床。这时,维摩诘以“有疾”之身,寝卧在床上。
  文殊师利等走进维摩诘的房舍,看见室内空无所有,只有他一人卧病在床。  这时候维摩诘招呼说:来得好啊!文殊师利!没有来去相,而您来了;没有见闻相,而见到了您!
  文殊师利回答说:是这样的,居士!如果已经来了的话,就不再有“来”;如果已经去了的话,就不再有“去”。为什么这样说呢?真如无动,来者无所从来,去者无所至!所可见的一切诸相都由对待而生,不相对待,即不可见来去等相。
  让我们先把这些搁下。我们大家来这里向您问安,并转达世尊对您健康的无限关怀。居士您这疾病一定很不好受吧?经过精心的治疗,病情不致于加重吧?居土您这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P病了多久了?怎样才能把它治好呢?
  维摩诘说:同一切有情长久以来就有无明痴爱一样,我现在的病,也是从痴爱而生。因为一切众生有病,所以我也有病;如果一切众生能够不病的话,那我的病也就灭了!
  为什么呢?发大心行佛道的菩萨,完全是为了众生才出没于无尽的生死长河之中。既然有生死,就一定会有病,如果一切众生能够没有病的话,那菩萨就不会有病了。
  好比长者,他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如果病了,父母也会生病,如果儿子病愈,父母才会放心。菩萨也是这样,对于一切众生,就像父母对儿子一样的怜爱。众生的疾苦,就是菩萨的疾苦。众生病除了,菩萨也就无病!您又问我,这病是怎样引起的,菩萨的病,是因为怜愍一切众生的“大悲”而起。
  文殊师利又问:居士您的房间,怎么空空如也,连侍者都没有?维摩诘回答:一切佛土,同我的卧室一样,也都是空!
  又问:您的房间无物所以空。诸佛国土又因为什么而空的呢?回答说:一切国土即空而有,即有而空。这是因为“空”也是空的缘故。
  又问:空为什么还要空呢?回答说:因为无分别于空、不空,所以空。
  又问:空还可以分别的吗?回答说:空性无可分别,对于空的一切分别和执着,总归是空。
  又问“空”的道理可以在哪里得求呢?回答说:可以在外道的六十二种邪见中得求。
  又问:“六十二见”到哪里去求呢?回答说:可以到一切诸佛得以解脱的历程中去求。
  又问:无上的觉者,诸佛的解脱都是从哪里得到的呢?回答说:应当从一切众生的意行之中得到。
  另外,仁者您问我为什么没有侍者,侍者很多呢!一切魔怨及一切外道都是我的侍者!为什么呢?其所以有种种的魔怨,是因为人们乐着于生死之故。菩萨为度脱众生,能人生死而不厌舍。外道们迷着在世知、邪见之中,而菩萨能在种种邪见的包围中坚持真理,不为一切诸“见”所动摇!
  文殊师利问:居士的病,有怎样的形状吗?维摩诘说:我的病没有形状,表面上看不出来。
  又问:这病是身上难过,还是心里不舒服?回答说:不是身病,“身相”瞬息变异之故。也不是心病, “心相”如幻影之故。
  又问:在构成身体的“地、水、火、风”这“四大”当中,是哪一个“大”不调和而使您生病的呢?
  回答说:“四大”只是物的质能形态,不会有病。但也不离四大,四大不调,百病丛生!众生的病,都是从四大增损而起,因为他们有病,所以我也有病。
这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菩萨应该怎样安慰和开导有病的菩萨?维摩诘说:说身无常,而不说厌离这个身体;说身有苦,而不说乐着“涅盤”;说身无“我”,同时说要教导众生;说身空寂,而不说一切永灭!
  说忏悔从前的罪业,而不说要停留在对于过去的回忆之中。以自己饱受折磨的病苦,悲愍他人的疾患!要识知过去无量劫以来所受的苦,念念不忘利益一切众生。
  回想从前所修的慈忍福业,忆念正直清净的一生历程,不要为疾病而忧恼。  要常常奋起精进,明医方、作医生,善于疗治自己和众生的一切病患。
  菩萨应当这样慰问和开导有病的菩萨,使他们振奋起来,生欢喜心。
  文殊师利说:居士!有疾菩萨应当怎样调伏自己因病而生的忧恼心情呢?
  维摩诘回答说:有疾菩萨应当这样想:现在我这个病,都是从过去世累积而来的颠倒妄想以及种种分别烦恼所生,并没有实在的东西!“我”尚且无,谁在受病呢?
  为什么呢?四大和合而成此身,“人身”只是一个假名,地、水、火、风四大之中,没有一个“大”而为主宰,那身体呢,更不会有一个“我”了。
  再则,这病所起.都是因为执着于“我”,因此,对于这个无常的“我”,不应该执以为实!
  既然知道“着我”是一切诸病的根本,就会除掉我想及众生想,应当把“我身”如实地看作地水火风的暂态的和合体,应当做这样的观想。
  应当这样想:此身此心,仅仅是“四大”、“根、尘、识”等种种条件的合成;此身生起,是由于这些条件的成立,此身坏灭,也是因为这些因缘的离散。
另外,以上这些条件,相互间各不知觉,生起时不会说我某“大”来了!灭坏时也不会说我某“尘”不起作用了!
  那些有疾菩萨还应觉悟“法空”,灭除“法想”。他应当这样想:上面所作的分析本身所依据的“法”也是颠倒,因为一切事物不常存之故,缘生性空之故。颠倒之想对我有疾菩萨来说是大祸患,我应当离遣它!
  怎样是离颠倒?离“我”、离“我的所有”。怎样离我和我的所有呢?就是离二种分别!什么样的二种分别?就是不分别我、我所等身心内外的一切,实行平等。
  怎么样平等?就是在我和涅槃之间划上等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生死中的我同不生不死的“涅槃”二者都空之故。
  为什么是空?“我”和涅槃二者只有名字而无实际,所以是空!此二者不实,性无决定。
  得见这样的平等性,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剩下的就只有一个“空病”,强调绝对的空、一切皆空!
  这空病也空!若执着于空,则本身就否定了空!
  有疾菩萨应当实事求是地以“无所受”的客观态度忍受种种的“受”!在还没有证得无上之觉,不具备佛的一切正智与不思议神力以前,不应该企图灭受而急于取证!
  病中的我身心有苦。联想堕落在“地狱、饿鬼、畜生”等“恶趣”中的众生,起大悲心,除彼众苦!
  我苦已除,心已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这样子除去自他的病苦,而不作除病想。应当正确观察起病的因缘,为断病本而教导一切众生。
  什么是病本?就是有“攀缘”,有种种的分别和执著。这就是病本!
  攀缘些什么?就是在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之中系着于种种事物而不休不息!
  怎样断攀缘?通过得“无所得”。要认识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的一切,都是随得随失,终无所得!若悟无所得,则无攀缘。
  怎样悟无所得?就是离内外二种“见”。什么是二见?就是妄见内有身心、外有世界!这些都无所得;无所得则绝缘虑,无缘虑则无病!
  文殊师利!这些就是有疾菩萨调伏其自心。为断一切众生的老病死苦,这是菩萨住世的出世间觉。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过去所修治的其他苦行,都将失去其福慧之利。
  譬如有人,能胜怨敌,才可以叫做勇健。像这样子能兼除老病死的人,就是所谓菩萨了。
  那些有疾菩萨还应这样想:病非常住,像我这病并非真有,众生病也非真非有。在这样观察的时候,如果对众生生起了爱着,有了“爱见大悲”的话,就应该快快地舍离。
  为什么呢?因为菩萨们只是为了断除身心和周围世界的一切烦恼而起大悲,有了“爱见悲”的话,就会以爱见缠心而不解脱,就会对常处在生死之中有疲厌心。如果能离此爱心,为度众生而常处生死不生疲厌。在无穷的生死流转中,菩萨不会为爱见所缠、所覆。只有在生死而不为所缚。才能为众生说法解缚。正如佛陀所说,如果自己的手脚被捆绑着而能解他人之缚,没有这种道理。只有在自己没有缚着的情况下,能解除他人的缚,这才合乎情理。因此,菩萨不应该自寻烦恼,用“爱见”来缠缚自己。
  什么是菩萨的缚?什么是菩萨的解?贪恋禅定中的轻安快乐,忘却度脱一切有情,是菩萨的“缚”。以方便受生而不生爱着,是菩萨的“解”。
  还有四种:仅有说理的巧慧,没有运用之方便的菩萨缚着,;有方便又有妙慧的菩萨解脱。没有妙慧仅有方便的菩萨缚着;有智慧又有方便的菩萨解脱。
  什么叫做无方便而有意的“缚”呢?就是说菩萨人世着有,带着“爱心”去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与此同时,在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中使自己得到调伏。这叫做仅有“慧”而没有“方便”的菩萨缚着。
  什么叫有方便兼有意的菩萨解脱呢?就是说菩萨能涉有而不着,不带爱见心而庄严园土、利乐有情。同时在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中使自己得到调伏而不疲厌。这叫做有“慧”又有“方便”的菩萨的解脱。
  什么叫做无意有方便的菩萨缚着呢?就是说菩萨还保留着某些贪欲、嗔恚、不正之见等等的杂染,修行善法植众德本而不回向无上正等菩提。这叫做无意而仅仅有方便的菩萨缚着。
  什么叫做有意又有方便的菩萨解脱呢?就是说菩萨能够远离贪欲、嗔恚、邪见等一切杂染而修行善法植众德本,把所作的一切回向无上正等正觉这一个大目标。这叫做有智慧,又有方便的菩萨解脱。文殊师利!那些有疾菩萨应该这样子观待这些问题。
  另外,能够观身无常、苦、空、无我,这叫做有智慧。虽然我身有疾,但我并不厌世,为饶益一切有情,于生死不疲、不厌,这些叫做方便。
  再来观身:身不离病,病不离身,是病才是身。此身非新,刹那迁谢;此身非故,新新不住。能这样观察,就叫做慧。
  如果身体有病,不求永久性地把病除灭。这叫做实事求是,叫做有方便。
  文殊师利!有疾菩萨应当这样调伏其心:不住在调伏之中,也不住在不调伏状态。
  为什么呢?如果随任自己处在不调伏状态,这是愚昧的凡夫。如果念念住着在调伏心上,这是把自己拘禁在文句和教条中的“声闻”人的做法。因此,菩萨不应当住着在调伏心和不调伏心上。不着此二边,是菩萨行。
  在现世生活,不随浊流污行,深入体证涅槃,不求永恒灭度,是菩萨行。
  不落凡夫行,不住贤圣行,是菩萨行。
  不堕垢行,不耽净行,是菩萨行。
  虽已越过了欲、烦恼、死、天等“魔行”,而示现降伏众魔,是菩萨行。
  求一切智,若条件不具备,不作非时之求,是菩萨行。
  虽然明白一切事物本无生灭,而不耽着“不生”正位,是菩萨行。
  虽观有情生死皆由十二因缘流转而起,而不讳忌入于种种邪见,是菩萨行。
  虽然摄护一切众生,而不生爱着,是菩萨行。
  虽然乐修出世“远离”之法,而不依赖于身心灭尽,是菩萨行。
  虽然生在“三界”,而不坏乱三界的真、如、实性,是菩萨行。
  虽然知道一切造作不出于“空”,而培植德本,行诸功德,是菩萨行。
  虽然知道一切事物即相非相,一相无相,而能度脱无量众生,是菩萨行。
  虽然知道生死永恒,本无造作,而能示现入胎受身,是菩萨行。
  虽然知道性空无起,而能起行一切善事,是菩萨行。
  虽然修行六种波罗密多到于彼岸,而遍知众生心行及心之所趣,是菩萨行。
  虽然修行“六通”,但不究竟尽“漏”,为度彼生死,还要与众生同漏,是菩萨行。
  虽行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而不贪着“四禅”梵天中的安乐境界,是菩萨行。
  虽修禅定解脱和空、无相、无作诸定,为度众生,不随禅定,生于应生之处,是菩萨行。
  虽行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常行“四念住”;而并不绝对排除身、受、心、法是变化中的存在,是菩萨行。
  虽然实行断恶生善的四项正勤,而不舍身心精进,是菩萨行。
  虽然修欲如意足、勤如意足、心如意足、观如意足这“四种神足”,而得神通、运用自如,是菩萨行。
  虽然修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五项圣根,而能分别众生的根器利钝,是菩萨行。
  虽然得信、进、念、定、慧“五力”而求佛十力,是菩萨行。
  虽然得择法、精进、喜、轻安、念、定、舍等七项菩提觉分,而顺次分别求佛四智,是菩萨行。
  虽然实行见、思、语、业、命、进、念、定这八项正道,而乐于修行无量佛道,是菩萨行。
  虽然修行止观助道之法,而不永堕寂灭,是菩萨行。
  虽然知道一切事物不生不灭、寂灭无相,而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庄严其身,是菩萨行。
  虽然示现“声闻”、 “辟支佛”二乘学者的学养、威仪,而不舍佛法,是菩萨行。
  虽然了解一切事物究竟清净、寂静无动,而根据不同情况。随缘现身而作佛事,是菩萨行。
  虽然观察一切国土永恒寂静、无成无坏、如同虚空,而能示现种种清净佛土,是菩萨行。
  虽然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转于法轮,度诸众生,入于涅粲,而不舍菩萨度生济世之道,是菩萨行。
  维摩诘说这些道理的时候,文殊师利所带领的大众,其中有八千天子,都发心求证无上正等正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3 1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句句是妙法,不可思议!
顶礼圣者维摩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11-22 19:13 , Processed in 0.13476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