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67|回复: 4

[转帖]佛教与学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5 0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佛教
(一)佛教概况
佛,全称佛陀,梵文为(Buddha),译成汉文是佛陀。佛陀是“觉者”义,平常简称为佛。佛以大悲心,悲悯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生死流转,沉沦苦海,受种种苦,所以说法度众生,救拔一切有情,使其脱离苦海、解脱生死、出离六道。佛教,是指佛的言教,就是佛度化众生所说的一切法。佛教,不同于一般宗教,也不同于一般哲学。但佛教也有一定的宗教仪式和极高深的哲理,所以佛教一般也可称宗教,也可称佛教哲学。不过,实际上佛教既非宗教,也非哲学。
佛教源于印度,以后传播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地区,称南传佛教。又传到中国,包括西藏以及高丽(即今韩国和朝鲜)、日本,称北传佛教。记录佛教经典分经、律、论三藏,简称藏经或佛经。记录佛经的文字分巴利文、汉文和藏文。古印度记录佛经的文字是梵文,现在梵文经典已不多了。现存经典主要是巴利文、藏文和汉文。
佛教在佛灭度后,分成很多宗派:印度分小乘的经部、有部和大乘的唯识、中观观;中国汉传佛教分八宗或十宗;藏传佛教承袭印度小乘的经部、有部和大乘的唯识、中观。这些教派都是从见上来说的。藏传佛教密宗里又有不同的见,但密宗完全是大乘法。所以密宗见不出唯识见和中观见。汉传佛教主要是天台宗、华严宗(也称贤首宗)、法性宗、唯识宗、禅宗、律宗、净土宗和密宗,有的宗派现在影响已经不大了

(二)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的宗派分为旧教和新教。旧教是指西藏郎达玛灭法前的佛教,俗称红教。实际西藏并没有红教、白教、黄教这类称呼,这是汉人的俗称。
新教分格鲁派、噶举派、萨迦派和噶当派,俗称萨迦派为花教,原因是萨迦派寺庙墙上画有各色花纹。噶举派俗称白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原因是格鲁派喇嘛戴黄帽。
大乘佛教分显教、密教。密教平常叫密宗,分为藏密和唐密,及后来传到日本的东密。中国的唐密已失传。藏传佛教中密宗最完备,分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东密只有下三部,没有无上瑜伽部。比较起来,东密不够完整。
四部密宗中,事部、行部是重事相,瑜伽部侧重于内心观想,无上瑜伽部完全靠静虑。静虑也叫定,修无上部可以没有任何设备,只靠内心观想。并不是修无上瑜伽部就不要佛像、供物等设备,而是如果没有也可以修,因无上瑜伽部主要靠定力生起观想,即使有设备,也重在内心生起观想,这样才究竟彻底。所以无上瑜伽部是即相而离相,达到事相和事理不二的至高境界。
密宗又称不共道、咒乘、金刚乘和速道。显教又称共道、波罗密多乘(梵语“波罗密多”,汉义到彼岸或度,就是六波罗密多、六度)。相对密宗讲,显教是基础,必须以共道为基础,上升至不共道。不论显或密,都要依靠的根本原则是戒、定、慧三学。戒有共戒、不共戒。三皈、五戒、菩萨戒等是共戒,在共戒基础上,上升到金刚乘,在受密宗灌顶过程中受金刚乘戒,金刚乘戒就是不共戒。 所以,戒有共与不共之分。三学依次相生,以戒生定,以定生慧,以慧断烦恼、证菩提。如果犯戒,那么不论修显修密,都成不了佛,这必须知道。金刚乘虽称速道,但也不能犯戒,犯戒倒要速疾堕落了。尤其犯金刚乘戒,要堕金刚地狱,金刚地狱比显教所说地狱还要厉害。金刚乘戒每一条都是堕罪,犯了都要堕金刚地狱。密宗戒的具体内容不能随便讲,如果对没有受过密宗灌顶的人随便讲密宗戒,这本身就是犯戒,所以密宗戒的具体内容要受灌顶后才能讲。一般人不了解西藏佛教,谈到西藏佛教,认为就是密宗。实际西藏佛教并非完全是密宗,而且对于显教,比汉地更重视。

二、学佛
(一)善知识
我们讲过亲近善知识。怎样鉴别善知识?真正的善知识要具备十种德相,这些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都讲过。但简单地说,要鉴别一位善知识,要看他是不是真正的修行人;够不够一位大德,主要是看他的烦恼轻重,这是最主要的也很容易看的。如果他贪、嗔、痴心比别人还重,那还算什么大德呢?还叫什么修行人呢?因为修行主要是对治烦恼。若他的烦恼不比人轻,贪图名闻利养,那还算什么大德呢?所以说,看一个法师也好,居士也好, 主要是看他的烦恼轻重,这是最简单的一个鉴别方法。
西藏喇嘛最高学位称格西(Geshe),翻译为汉文就是善知识。汉地常说亲近善知识,汉地称善知识比较随便,无论出家法师还是在家居士,对佛法有一定认识和修持就可称善知识。西藏则不然,格西是必须经过辩经考取的学位,不是谁都可称善知识。
辩经源于印度。在印度只有经过辩论才能成为论师。唐代高玄奘法师也是通过辩论学习佛法的,在他的著作中有记载。他路经一个小国,国王请他举行辩经大会,玄奘法师把自己所立的宗写在牌子上,挂在外面,说如有人能破他立的宗,他愿割首。结果没有人能破他立的宗。
古印度就是通过辩经定学位高低,现在西藏仍是这样。 辩经有一定的形式。真正能成为善知识不简单。不是自己闭门注经解论,或给人讲,就可称为善知识。
这也说明西藏佛教并非完全是密宗,而且比汉地佛教更重教理。西藏寺庙里有讲经殿,专讲显教道理。另有密宗殿。密宗殿藏文叫“举巴扎仓”。现在雍和宫密宗殿门口还挂着举巴的牌子。在举巴里才能讲修密宗。讲经殿里是不允许的。
在西藏还特别注重传承,师承。一经、一咒、一法都要经过师承。这师承就是从释迦佛开始,佛亲口所说,弟子亲耳所闻,弟子又传给他的弟子,这样代代相传,一直到我们。往上推溯由佛亲口所说,当时佛的弟子亲耳所闻,下传到我们,这叫师承。如果没有师承,你传什么经,什么法,什么咒都不如法,而且缺乏加持力。这些,在我们汉地佛教是不太重视的,在西藏至今仍然十分重视师承。对此我们应当有所认识。这是很对,也是很重要的。当时印度就是如此,后来传到中国汉地,慢慢对此不大重视而忽略了。只有在戒律上还重视传承,在经教方面不大重视了。我们还要重视起来,要恢复它。
在家居士,作为上师,作为阿阇黎,也是可以的。 西藏的佛教宗派噶举派、萨迦派创始的祖师都是居士。西藏噶举派创始的祖师——马尔巴祖师,他从印度求取了很多经典回西藏。他翻译了很多从印度求取来的经,所以也称为大译师。他最有名的弟子米勒日巴祖师是西藏各宗各派全都承认的即身成就的大祖师,在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上还刻有米勒日巴祖师的像。 他也是居士。米勒日巴祖师以后,传下来的弟子——冈波巴、日琼巴,都是很有名的喇嘛,但米勒日巴是居士。密教尤其不分在家出家。你够这个条件,够这个德相,就可以做金刚上师,金刚阿阇黎。往往汉地一些人不明白这些道理:“怎么居士也传起法,讲起经来了?白衣说法是不对的,不如法。”这些说法都是不究竟的。应当明白这些道理。象《维摩诘所说经》,维摩诘也是居士。藏传佛教上师和佛、三宝及本尊都是被看作无二无别的。

(二)止恶向善
佛教不同于其它宗教。世界主要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都共同建立在“善”的基础上,“善”是所有宗教的共同观念,各宗教都劝人为善,不为恶。佛教也如此。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之处,主要是其他宗教的善都是世间善,佛的善是建立在世间善的基础上,而最终要趋向并达到出世间善之目的。这是其他宗教所没有的,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最根本的区别。作为一个佛教徒,分不清什么是世间,什么是出世间;什么是世间法,什么是出世间法;什么是世间善,什么是出世间善,就失掉了一个纯正佛教徒的立场了。
西藏讲修行最注重知见。所谓见、修、行三者。什么是见?什么是修?什么是行?都要认识清楚,不能笼统。见,等于人的眼目。知见错了,就必然走错路。见有世间见和出世间见。见有正见和不正见,而正见分为世间正见和出世间正见。世间正见主要讲善恶业果,出世间正见主要讲成佛的方便。
佛教不同与其他宗教,主要区别在于“出世间”。出世间就是指出离三界或三有。佛教所说的世间,不只是平常说的人世间,还包括天界等在内。佛教讲六道众生,六道分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是天、人、阿修罗,三恶道是地狱、饿鬼、畜生。欲界是三界中最低层次,也叫五趣杂居地。上二界是色界和无色界,只有天人。欲界天中有一层天叫兜率天,兜率天分为凡夫所居天和圣者所居净土,弥勒菩萨住兜率天内院,即是圣者所居的净土。
我们作为一个佛门弟子,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首先要能够做到身语意行十善,远离十种不善—身三、口四、意三。
身三:不杀、不盗、不邪淫。出家人要断淫;在家居士断邪淫,不能乱搞男女关系。乱搞男女关系就叫邪淫。不杀生指要有慈悲心,不能去杀。从佛法上来讲,一切众生过去无始劫以来都曾经做过我们的母亲,我们也都曾经做过其他众生的父母,经过无数生死,生到三善道,又沉沦到三恶道,在六道中生死、流转,被无明覆蔽,谁也不知道谁。佛菩萨以神通力看的清清楚楚。他看见这些众生互相残杀。可怜呀!过去生中都曾做过父母、夫妻、兄弟、姊妹。所以我们作为一个居士,特别是我们在座的居士,学佛首先要做到“身三”—不杀、不盗、不邪淫。
口四: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妄语就是不说瞎话,不骗人。不恶口就是不骂人,不说带脏字的话。不两舌是不挑拨别人的是非。绮语,就是听起来好听,实际是损人,挖苦人。 学佛的人要奉行口业的四善: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
意业,就是我们的意念。意业也要清净,不贪,不嗔,不愚痴,不要起贪婪的心,贪得无厌。若正当应得的还是可以,但不要贪求非份所得。现在社会上就是这样,一天到晚,挖空心思地想怎么非法地去得到。坑人、害人,卖假货,做损人利己的事,这就是贪心。不嗔恨。打架斗殴都是嗔恨心,文化大革命以来造成的流毒,有些青年人看谁不顺眼就捅谁一刀子。不愚痴就比较深刻了。愚痴就是无明,无明就是实执,执着实有。因为你把它执着实有,所以才起贪心,起嗔恨心。我们要对治贪、嗔、痴,首先要对治无明实执,这是最要紧的。
如果我们作为一个居士能做到“身三”、“口四”、“意三”这十种善业,那么不但我们自己能够转染成净,能够得到佛法的益处,能够断烦恼,乃至最后成佛证菩提,而且我们对世间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们现在的精神文明不也是提倡语言美吗?你要真是学佛,“不恶口”还能口出恶言吗?语言还能不美吗?但是有的人,他不认识佛法的价值。佛法总的来说就是叫人止恶向善,这四个字包括了全部的佛法。佛法的善,更深一步说,有世间善和出世间善,这是世间上一切宗教所没有的。其他宗教也讲善,但只有世间善,没有出世间善。佛法包括世间善,而最终引导到出世间的善,断生死,出离这个三有世间。佛教,不外乎因果二字,世间有世间因果,出世间有出世间因果。以如是因证如是果。造恶业,必感恶报,感苦果;造善业,必感善报,感乐果。
若只知佛大慈大悲,拜佛、烧香,求佛菩萨保佑,却做损人利己的事,佛菩萨虽大慈大悲却不会滥施慈悲,作恶者,佛菩萨不会保佑。若作恶者也保佑,那受害者该怎么办?所以要知善业果,不要只知烧香、拜佛,求佛菩萨保佑,而要知止恶向善,这非常重要。《法句经》上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话概括起来,不外乎四个字,就是“止恶向善”。
佛弟子受三皈五戒、菩萨戒,最根本是受五戒,戒杀、盗、淫、妄、酒,奉行身、语、意十善。
总的来说,如果社会上多一个佛教徒,多一个止恶向善的人,那么社会上必然就少一个为非作恶的人。止恶向善,任何社会制度都不会反对,什么时候都不会反对止恶向善,这是很明显的道理。所以我们学佛,就应当名正言顺,开诚布公地表明:我是佛教徒,我是学佛的。如果有人问:“学佛是干什么的?”那我们可以告诉他:“学佛就是止恶向善。”谁又能说止恶向善不对呢? 谁也说不出来,没人能反对。我们学佛的人首先就要记住:学佛必须做到止恶向善,而且可以公开给人讲,我们学佛就是要止恶向善。我们学习佛法,无论修显修密,都是要转染依净,转染成净。显教与密教所不同的是转染依净的方便与快慢不同。但是都离不开转染成净。我们成佛就是成就了身语意清净三门的功德。我们学佛就是要祈求佛菩萨加持我们,清净我们身语意三业的杂染不净(杂染不净也就是我们的烦恼习气过患)。从而生起对治,由对治而减少,由减少而断除。因此说,转染成净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知道了要修转、依。那么如何去修转、依呢?要靠着止、观去修,才能修得好。什么是“止”?“止”就是寂止的意思,也就是要把心高度地集中起来,要一心专注在正念正知上。例如我们行十善业,就是正念;要转染依净,也是正念;又如我们一心念佛,这也是正念; 修六度,也是正念,都是正念所缘的境。我们要一心专注在这正念所缘的境上,就叫“止”。“止”是用来对治散乱心的。平常的人没有止,心是散乱的,一会想到善的,一会又想到不善的。一会起了贪心,一会又起了嗔恨心。人家有而我没有,就嫉妒,我有人家没有,就看不起人家,笑话人家。这些都是世俗心,不是菩提心。要有止的力量,时时刻刻都住在正念上,就可以对治远离散乱心。远离散乱掉举,这也是修行人所必要的。平常说远离掉举散乱,掉举范围广,三业都要远离掉举。身体做不如法行为,就是身掉举。如拜佛还没拜完就去干别的。不过这种掉举没有善恶记别。语业掉举也是如此,比如正念佛念咒,又去跟人说别的。 至于说不如法的话,那更是语掉举。意掉举主要指散乱,是指离开了正念所缘境。比如观想资粮田佛菩萨,又去想别的。这平常很容易犯,应注意。无论修什么法门,或显或密,都必须远离掉举散乱。
“观”是什么呢?观就是用智慧来观察。 我们时时刻刻应住在佛法道理上,要明白这些道理,好好地观察自己。所以无论修习什么法门,修显、修密、参禅、念佛、诵经,“止、观”都是离不开的。 靠止观的力量来摄持,修行才能如法。这是极重要的一点。这是一个方法问题。离开了止观就谈不到修行。因为你都是散乱心,不能一心专注。“若以散乱心,入于塔庙中,念诵苦行等。佛说无益利。”“无益利”是你得不到究竟的利益。绕塔、绕寺、修苦行,修什么也好,也只是种些善根,得不到究竟的益利。因为你种了善根只是一时的,心一散乱就把正念忘失了,也许就去为非作恶了,等你再觉察时,你也造了业。造业必感果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5 0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生死无常
人身难得而易失,几十年一晃即过。现在得人身为过去善业所感,人属于三善道。因过去种善根今生才能感得人身,由于个人业报中别报不同,人又有贫富贵贱。如果不珍惜难得人身,不明白善恶业果道理,不继续行善,去造恶业,就会失掉人身到三恶道中去受苦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人身。
珍惜人身不是好好享受,几十年一晃即过去了,那还是不明白佛法的道理。珍惜人身应精进向道,去修持佛法,这才不辜负已得而又难得的人身。一切都是无常的,生灭变坏,变化不住。世上哪有不坏的?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还是要变化的。拿吃来说,什么好吃吃什么,慢慢就不爱吃了,甚至你看到这吃的,就吐了。这大家经常体会到的。再好吃的东西,你老吃就不爱吃了,就得调换着吃。为什么需要调换呢?就因为它无常,要变坏,而非永久不变的。现在称为调剂,精神上也要调剂,什么都讲调剂。就因为它要变坏,你不调剂,原来喜欢的,就变成不喜欢的,好的就成了不好。吃、穿、用、娱乐,什么都是这样。这都是说明无常的道理。之所以无常就是因为它是生灭法,生住坏灭,变幻不住。这是自然规律,什么都是如此。《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就和水泡、露水、闪电一样,一刹那就不存在了。
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对这世间起贪著。比如这桌子。桌子上的东西也好,桌子本身也好,你就是不用它,经过一定时间它也会消失的。你用的越频繁,坏得就越快。你不用,就搁在那里,它最后还是要消失的。
生住异灭,住指事物存在的时期,姑且名之为住;异指存在的过程中它自己就在变异不住,变异至最后而灭。它的消失不是突如其来的。这桌子坏了,它是不断积累一点点坏的。这也是唯物主义讲的运动的过程。一切物质存在都是运动的,这是很对的,不过它只认识了真理的一部分,还没认识到最后空。所以从理上讲,它是不究竟、不彻底的,所以说“唯”起来了。唯物,唯物,它这一“唯”就把认识封闭住了。实际从佛法上讲,不但唯物是不彻底的,就平常说佛教是唯心的,同样是不彻底的。佛法既非唯物,也非唯心。佛法色空不二。《心经》上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法就是一切物质空无自性。无自性就是自性空。因为它自性空,就能仗因托缘,因缘和合显现而有;因为是因缘和合显现而有,所以它如幻如化,不是实有。我们见到缘起,就能见到性空;见到性空,就能见到缘起。空有不二的道理,才是真理。所以说唯心、唯物都是不对的。这都是比较深层的道理,我们在学习佛法过程中,要深入地来学习、认识。

(四)对治烦恼
众生流转生死,而生死的根源,是众生的烦恼。烦恼是生死因,生死是烦恼造成的果。要断生死,就必须断烦恼。烦恼因断,才不会感生死果,生死才能断。这很重要。一般人知道学佛为了脱生死。当然,这还是指懂点教理的人,有些佛教徒连这一点也不懂,只知佛菩萨大慈大悲,拜佛、烧香是为请佛菩萨慈悲保佑,学佛动机就是如此而已,这很不够。
解脱生死需要断烦恼,而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出离生死、解脱生死。生死的根源是烦恼,所以要解脱生死、断除生死就必须断烦恼。断烦恼是断生死之因。生死因断,生死业果才可断。烦恼是因,生死是果。全部佛法不出因果二字,生死也是因果问题。
下面我们来进一步追究烦恼是怎样形成的。烦恼是生死因,烦恼的生起是由于把世间所有一切,虚妄分别,执著为实有。因为执著实有,所以才生贪心、起嗔恨心,这道理很明显。相反,假若知道一切都不是实有,那就不会生贪心、起嗔恨心了。就象平常看电影、看戏看放烟火等,都知道是虚妄不实的。戏曲电影是编的,小孩子看电影或戏,如果情节恐怖就害怕,吓得直哭;若是喜剧,就高兴地又拍手又跳。小孩子头脑简单就把它执著为真实的。而大人不一样,平常有句话:“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戏不是真的,是编出来的。世界也是这样。
众生在三界六道中流转生死,是由于烦恼。烦恼断,生死的因也就断了。不要笼统地讲了脱生死,要把听到的佛法,用在自己身上,观察自己身心一切烦恼习气过患,从而生起对治。由对治而减少、消除。所谓消除,是指把烦恼的根源断除。能够生起对治,就不容易了。 真正断除烦恼,从教理上讲,要通过长期精进不懈地修习,才能断除。
烦恼有很多类别。只知要断烦恼,而不知烦恼的根源和类别还是很不够。烦恼的根源,是实有的执著,就是把世间所有一切,都执著为实有, 所以生贪心,起嗔恨心,起惑造业,受生死苦。实有的执著是烦恼的总根源。实有的执著也叫实执,实执也就是无明。平常讲:行缘识、识缘名色等十二因缘,无明是生死的根本烦恼。一起实执,就落到无明里,一落到无明里,就成了生死根本烦恼。这非常重要,必须认识。《诸烦恼及随烦恼表》是居士林创办人胡子笏老居士特别印的,以方便大众经常检点自己有没有起烦恼,以便于随时对治。(详细内容见附录《诸烦恼及随烦恼表》)
古人云:“死尽世间心,方登菩提路”。这两句话对我们学佛修持很有用处。“死尽世间心”指对世间不要贪著,因整个世间皆为无常形象,最终一切皆不可得。世间心具体讲即八法,亦称八风, “得,失,毁,誉,称,讥,苦,乐”,两两相对,如“得”与“失”相对。 不学佛的人经常患得患失。“毁”与“誉”相对,一般人都愿意听人称誉自己,不愿毁谤自己。“称”与“讥”相对。“苦”与“乐”相对,一般人都避苦求乐。这八字包括所有世间心在内。苏东坡曾作诗“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说的“八风”即指八法。我们修行人应该经常警惕世间八法。要远离八风,不为八风所动。平常我们都听天气预报,而我们心中亦应有预报台,自己时时警惕:自己的八风动不动? 不要被吹垮了还没觉察。要远离八法,不为所动。不要计较得失。 一切皆不可得,得失还是虚妄不实的。推广到一切都是如此。拿我们身体来说,平时注意健康,但依佛法,身体之有病、无病还是不可得的。这道理须自己去分析,去认识。 不要把这个身体执著实有。四大假合,五蕴积聚所生之身虚妄不实。但不是有病不管,我们还要随缘,有病该看还要看,该吃药就吃药。但看病吃药勿执实有。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5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对治烦恼
众生流转生死,而生死的根源,是众生的烦恼。烦恼是生死因,生死是烦恼造成的果。要断生死,就必须断烦恼。烦恼因断,才不会感生死果,生死才能断。这很重要。一般人知道学佛为了脱生死。当然,这还是指懂点教理的人,有些佛教徒连这一点也不懂,只知佛菩萨大慈大悲,拜佛、烧香是为请佛菩萨慈悲保佑,学佛动机就是如此而已,这很不够。
解脱生死需要断烦恼,而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出离生死、解脱生死。生死的根源是烦恼,所以要解脱生死、断除生死就必须断烦恼。断烦恼是断生死之因。生死因断,生死业果才可断。烦恼是因,生死是果。全部佛法不出因果二字,生死也是因果问题。
下面我们来进一步追究烦恼是怎样形成的。烦恼是生死因,烦恼的生起是由于把世间所有一切,虚妄分别,执著为实有。因为执著实有,所以才生贪心、起嗔恨心,这道理很明显。相反,假若知道一切都不是实有,那就不会生贪心、起嗔恨心了。就象平常看电影、看戏看放烟火等,都知道是虚妄不实的。戏曲电影是编的,小孩子看电影或戏,如果情节恐怖就害怕,吓得直哭;若是喜剧,就高兴地又拍手又跳。小孩子头脑简单就把它执著为真实的。而大人不一样,平常有句话:“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戏不是真的,是编出来的。世界也是这样。
众生在三界六道中流转生死,是由于烦恼。烦恼断,生死的因也就断了。不要笼统地讲了脱生死,要把听到的佛法,用在自己身上,观察自己身心一切烦恼习气过患,从而生起对治。由对治而减少、消除。所谓消除,是指把烦恼的根源断除。能够生起对治,就不容易了。 真正断除烦恼,从教理上讲,要通过长期精进不懈地修习,才能断除。
烦恼有很多类别。只知要断烦恼,而不知烦恼的根源和类别还是很不够。烦恼的根源,是实有的执著,就是把世间所有一切,都执著为实有, 所以生贪心,起嗔恨心,起惑造业,受生死苦。实有的执著是烦恼的总根源。实有的执著也叫实执,实执也就是无明。平常讲:行缘识、识缘名色等十二因缘,无明是生死的根本烦恼。一起实执,就落到无明里,一落到无明里,就成了生死根本烦恼。这非常重要,必须认识。《诸烦恼及随烦恼表》是居士林创办人胡子笏老居士特别印的,以方便大众经常检点自己有没有起烦恼,以便于随时对治。(详细内容见附录《诸烦恼及随烦恼表》)
古人云:“死尽世间心,方登菩提路”。这两句话对我们学佛修持很有用处。“死尽世间心”指对世间不要贪著,因整个世间皆为无常形象,最终一切皆不可得。世间心具体讲即八法,亦称八风, “得,失,毁,誉,称,讥,苦,乐”,两两相对,如“得”与“失”相对。 不学佛的人经常患得患失。“毁”与“誉”相对,一般人都愿意听人称誉自己,不愿毁谤自己。“称”与“讥”相对。“苦”与“乐”相对,一般人都避苦求乐。这八字包括所有世间心在内。苏东坡曾作诗“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说的“八风”即指八法。我们修行人应该经常警惕世间八法。要远离八风,不为八风所动。平常我们都听天气预报,而我们心中亦应有预报台,自己时时警惕:自己的八风动不动? 不要被吹垮了还没觉察。要远离八法,不为所动。不要计较得失。 一切皆不可得,得失还是虚妄不实的。推广到一切都是如此。拿我们身体来说,平时注意健康,但依佛法,身体之有病、无病还是不可得的。这道理须自己去分析,去认识。 不要把这个身体执著实有。四大假合,五蕴积聚所生之身虚妄不实。但不是有病不管,我们还要随缘,有病该看还要看,该吃药就吃药。但看病吃药勿执实有。

(五)缘起性空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都是因缘所成,用平常的语言讲就是一切条件具备了所成的。条件是什么?用佛法讲就是因缘。 因缘二字细讲有很多内容。什么叫因?什么叫缘?在这里就不细讲了。
提到因缘,大家都有认识,世间没有一事一物不是因缘所成。包括有生命的人和非生命的客观事物,都离不开因缘二字。有生命的人,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的,色、受、想、行、识五蕴积聚的。学佛的都应该知道,人不外乎这四大假合五蕴积聚所成。四大假合,地是坚韧性,水是湿性,火是热性,风是流动性,是完全合乎科学的。人要是没有四大就活不成,生命就不存在。 人生病,就是四大偏盛。火大增盛,就会发烧。身体不适,无外乎四大不调。五蕴包括身心两方面,色法指物质,受、想、行、识是指精神方面,而这两方面还是因缘和合所成。比如眼前的这张桌子,是因缘和合所成,它首先有木头,还有其他,钉子、人工等条件,诸种条件就是因缘,聚合在一起,才产生这张桌子,缺少哪一个条件,这张桌子就产生不了。要是再深一步追求,桌子首先是木头构成,木头又是由许多因缘聚合在一起才能生长,树木离不了水,离不开阳光、土,否则不能成活。再细分析,还有人工,现在育树造林靠人,靠自然条件,没人管也不行。所以因缘尽虚空遍宇宙,谁也离不开因缘二字。
学佛必须懂因缘所生法,也叫缘起法。一切都不外乎缘起显现而有,离开缘起,什么都不会有。但缘起的体性还是空无自性,因为靠因缘各种条件具备才能形成、显现而有,所以不是自性有。如果是自性有,就不需仗因托缘,就不需因缘和合具备才有。这说明本身空无自性,所以才能仗因托缘,因缘和合显现而有。这是从两个不同方面来说明。这两个方面说起来不是太难懂,但也不容易懂。佛法总的说来不外乎缘起、性空两个方面,要把这两方面弄明白,佛法才能明白。
烦恼的起因是实有的执著。 把世间的一切现象都认为是实实在在、实有的。不明白它是空无自性、无体性、最终一切皆不可得,反而认为是实有可得的,所以才起惑造业而受生死诸苦。这个道理极深刻。
整个世界所有一切,实际上都是无常形象,最终一切皆不可得,有生必有灭。世界上的生命没有不死的。道教讲长生不老,实际上所谓不死是比较而说的,人世间寿命不过几十年,数十寒暑而已,天人福报大,寿命有几十万年, 还有更多的。几十万年比几十年来说,就是长生不死了,可实际上福报享尽后还要死。有的虫子朝生暮死,和它比,能活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的人,也跟长生不死一样。天人也是这样,福报享尽还要死。死后,他的福业大于恶业,若还有上界天,那还可以升。欲界天之上还有无色界天。要是造了恶业,福报享尽就要堕落到三途。这全看自身造的业。 佛经上说:“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就是这个道理。释迦佛成佛了还要受“金枪马麦”之报,所以业是不虚的。所谓果真实不虚指的是什么?指的是作用。在这个地方我们还要深一步地认识。这个作用还是离不开体性的,是空无自性,有体有用。 业果是作用,善有善用——善果,这是指的作用。但它还是可以转变的,可以转恶向善。要是不能转变的话,那你救度众生,如何能救度呢?堕在三恶道的众生,你永远也没法救度他。他无法转变啊!正因为善恶是可以转变的,所以才能够救度众生。菩萨说法就是为众生,要不力气就白费了。就是因为业还是可以转变的,你知道转染成净的道理,就可以得解脱,超脱恶道,上升到善道,最究竟还可以超脱六道轮回,解脱生死。这是最究竟的。地藏菩萨发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那就是无我的精神!那是真正的大无畏精神!那是进入无我的境界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就是说堕到地狱的罪大恶极的众生,他都能够成佛,都可以把它救度出来的。如果说善恶不能转变,那地藏菩萨的愿永远不能实现了,那不成发空愿了吗?地藏菩萨的大愿还是建立在善恶因果的基础上,还是无自性的。这些我们都应该有所认识。
学佛要断生死,断生死必须断烦恼;断烦恼就必须从烦恼的根源——实执来断(执著实有在佛法上叫实执)。实执就是无明,十二因缘中无明为首,无明缘行,行缘识………等等,最后老死,所以一起实执,就落在无明里,一落在无明里,就成了生死的根本,这一点必须牢牢记住。学佛修行为的是要成佛。怎样才能成佛?要断生死,就要断烦恼,断烦恼就必须断实执。把实执无明破除了,才能从根本上断除生死。这种认识极其重要。这次讲的题是《佛教与学佛》,学佛,在这方面必须要有真正的认识才行,要时刻警惕自己不要起实执,不要起实有的执著。怎样才能不起实执、不落在无明里呢?刚才已说过,要通达缘起性空的道理,一切法皆是缘起显现而有,缘起显现而有,都非实有,都是如幻如化,最终一切皆不可得。
《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释迦佛所说《金刚经》的最后四句总结。这就是缘起性空的道理。另外,一切法都是有为法,一切有为法都不是实有,还是因缘所生法。佛经《因缘记》上说:“诸法因缘生,我说皆为空,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玄奘法师译为:“诸法从因生,如来说是因,还从因缘灭,是大沙门说。”
总之,缘起性空是佛法核心,我们必须弄清楚。学佛修行、希求成佛,必须把这个道理贯穿在日常生活实际中,用缘起性空、空有不二的道理来观察实际生活环境,随便看到什么,见闻觉知,见色闻声,一切境都要用缘起性空、空有不二的道理来观察,观察的目的就是为了破除实执无明。 不起实执,才不起贪心、嗔恨心,不贪不嗔,才能不造业。常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贪、嗔、痴是根本烦恼,还要知道贪、嗔、痴的来源是实执,所以认识实执非常重要。

(六)佛语不虚
现在社会上为名为利,你争我夺,你害我我害你,尽是造假,假东西越来越多。人心变坏,那是因为不明白佛法的道理,不明白业果,而在那里造业,贪著现世。以为得到了现世利益,骗了人,得了好处,就满足了。殊不知得到的好处也会变坏,吃饱了还有饿的时候,哪有一顿吃饱了永不再饿呢?穿衣服等什么享受都是如此,都是无常,都是要变坏的。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一味地贪求,贪求完了还不够,还是贪,还是造业,等到最终,无常来临,一死就去受报。业报不是人的眼睛所能看到的。看不到的东西很多,现在还有很多科学也认识不到的东西。 佛亲见业果是真实不虚的。 我们信佛, 要信佛所说的一切都真实不虚。《金刚经》上讲: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信佛就要相信这些。
我个人从十三岁开始学佛。我的家庭信仰基督教,父亲是虔诚的基督徒,从小跟着父亲到教堂做礼拜,受洗礼等等,但在十三岁遇到一部《金刚经》,看到《金刚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就深信不疑。佛是这样大慈大悲救度众生,为什么要说瞎话骗人呢?释迦佛是一个历史人物,不是虚构的,不象其他宗教是虚构的神,而是皇太子出家修道成佛的。他是国王的独生子,国王盼他能继承王位,怕他出家。佛是皇太子,能继承王位,不可能象一般江湖上的骗人术士,借这个去谋生、去骗财,他不需要。一个可以继承王位的王子,何必费那功夫去骗人谋生呢?从情理上说,也不可能。但为什么要放弃王位,到处去说法度生呢?就是因为他彻悟了宇宙人生真实的道理,如实而见,如实而说,佛说法就是为了给众生开示悟入佛之所见, 这是在《法华经》上说的,所以我们要相信佛所说的真实不虚,不是骗人的。
刚才谈到我个人因为看到《金刚经》上所说的几句话,就深信不疑。这是说学佛首先要有正信。信也不同,有正信,也有不正信。我们要有正信,“信为道源功德母”,“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所以信是非常重要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5 0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福慧双修
下面谈谈学佛的具体内容。学佛不外乎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福、慧二种资粮圆满了,烦恼、所知二障断尽,就成佛了。所以我们学佛,无论是学显还是修密,修持的方便不同,但是都不外乎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和断尽烦恼、所知二障,只不过积集福德智慧及断障的方便与快慢,显密有所不同。方便为究竟,修行不外乎方便,种种方便行。
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再进一步来讲,不外乎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福德智慧好比鸟的两只翅膀一样, 缺一个都飞不起来。必须两只翅膀都具备了,鸟才能飞起来。这是经上的比喻。
我们学佛具体修行不外乎修持六度,修六度要福慧双修,但实际上修福比较容易,修慧相对来说就比较难了。布施、供养,做一切善事,这都是修福,容易做到。但修慧怎么修呢?
“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香象挂璎珞。”就是说修福自然要感福报的,但是若没有智慧,还有可能堕到恶道里去, 堕到畜生道里享福去。现在世界各国都兴养宠物,那宠物都是有福报的,比人身价还高。现在报纸上登的拐卖人口,一个人不过卖几千块钱;一条名贵的宠物往往是数万,而且比人还养尊处优。吃得好,住得好,那不是福报是什么?那都是修福感来的。但它还是个畜生。所以光修福是很不够的。将来你享福难免还堕到恶道里去。常说“愚痴堕畜生,贪心堕饿鬼,嗔心堕地狱”。这些道理我们学佛的人应该知道,才不至于走错了路。
修福同时还要修慧。有智慧你才能断烦恼,断生死,证菩提。但是怎么在修福的同时又修慧呢?这个说来难,行来也容易,关键在于要知道教授,要亲近善知识。经上说:要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亲近善知识作什么?亲近善知识才能得到正确的教授,教授你怎样修行。怎样去修福,怎样去修慧,怎样去福慧双修。比如,我们在修福的时候,同时还要住在空性的道理上,我们通达空性,在修福的时候才能不把它执为实有,三轮体空。居士林的标志是三个轮子,就表示三轮体空。即能够布施供养的人与布施供养的对象以及中间布施供养的东西,这三个都是空无自性的,都是了不可得的。如果我们修布施、修供养的同时住在三轮体空上,那么我们所修的福马上就转为智慧资粮,我们修福马上就转为福慧双修。这是很容易的事,并不困难,而难在你如果不知道这种教授,你就不知道在修福的同时可以修慧,这就要靠依止善知识,听闻教授。
《菩提道次第摄颂》有三种。最简的一种,开头四句颂就是“依止恩师是道基”。依止恩师也是依止善知识,依止善知识听闻正法,我们就能听到这些教授。我们学佛修行不要自己盲修瞎练,空费人生宝贵时光,我们要知道依止善知识,这很重要的。
但是依止善知识,我们也要知道善知识的标准。不是说哪个人会讲经、会说法就是善知识,要看他够不够善知识的标准。不在于他会不会说,会不会讲。善知识要有善知识所应有的德相才行,要解行相应。 光有解,能说会讲,没有行,解行不相应,不能叫作善知识。要知道衡量善知识的标准,这是很重要的。不然我们就是盲从。经上讲:盲人骑瞎象,夜半临深渊。他给你引到危险的路上去了,盲人瞎马,那很危险。
修福修慧,最要紧的还是第六度——般若度。 你没有般若度,就没有空慧,就不能福慧双修。所以般若度要贯穿在整个六度里面。前五度以第六度般若为究竟。
六度中每一度都分为三个。忍度中分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耐怨害忍也就是平常说的忍辱。还有安受苦忍,就是我们在痛苦的环境中不以为苦。为什么?因为苦乐皆不可得,都是虚妄不实,都是无常形象,最终一切皆不可得。我们不要因为它是苦就生贪心,起嗔恨心,去造业,要安受苦忍,要修这个忍。还有就是谛察法忍。对佛法的甚深道理,我们能够耐心地去认识,去深入,去分析,去研究,叫谛察法忍。在世界上研究学问也是如此。你研究学问,达到一个高深境界,你没有耐心研究,那能行吗?何况佛法大海甚深真实义理,你更要耐心才能修习,所以第三个忍:谛察法忍很重要的。这六度每一度都分为三个,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去细讲了。
布施、持戒、忍辱这三度都属于福德资粮。精进兼通福德、智慧二资粮,因为我们修福德资粮、智慧资粮,都需要精进的修。 第五个禅定度,也叫静虑度,同样兼通福德、智慧二资粮,因为修习禅定,可感福报。如三界中色界、无色界都是修习禅定所感得。你没有禅定就不能生到色界、无色界,散善只能生到欲界天。色界、无色界是四禅八定,不是散善能生到的。生到色界、无色界受人天福报,所以禅定通于福德资粮。戒、定、慧三学,以戒生定,以定生慧,所以禅定度也通福德资粮。第六度般若度纯属智慧度,但是还不同于世间的智慧。为什么叫般若?般若是音译。就是因为般若是世间最高的智慧,以这个智慧才能断尽世间有漏烦恼,证得无漏菩提。般若智慧是出世间清净无漏的智慧,不同于世间有漏的智慧,所以才有“般若”这个音译, 就是为了避免和世间有漏的智慧混淆。从戒、定、慧三学来讲,慧学分闻慧、思慧、修慧,即闻、思、修所成慧。世间智慧只有闻、思二慧,由听闻所产生智慧和由思维所产生智慧。世间研究学术都是如此。文字记载是当初听讲记下来而成书,所以还是听闻,属于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即自己思维分析所成智慧。修所成慧指在修习禅定当中所成的智慧,这个智慧世间上是没有的,只有佛法戒、定、慧三学里才有。而这个修所成慧,最究竟的是般若,就是出世间清净无漏的智慧,就是能够断烦恼,断生死的智慧。这个智慧,也叫作空慧、无我慧、无二慧,都是指的般若。 这一点我们应当认识。
我们刚才讲过要以般若智慧贯穿整个六度。《大般若经》这样说:“以无所得修行布施,了达一切施者、受者及所施物皆不可得,如是布施能满布施度及余五度”。“无所得”是什么?就是空慧。《心经》上也说“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都是来源于无所得,都是来源于般若波罗密多这个空慧。所以《大般若经》上说要以其余五度,要以空慧来摄持布施度,就能够了达一切施者、受者及所施物皆不可得,即我们刚才所说过的三轮体空。这样来修习布施度,才能圆满布施度及余五度。就是说圆满其余五度要通达无所得。
“以无所得修行净戒,了达一切犯、无犯皆不可得,如是净戒能满净戒及余五度”。就是刚才所说的道理。连我们身体的病都是一样。病和不病都是不可得的。你就是健康无病,健康无病就可得了吗?你死不死?你活多少年,什么病都不得,最后人身各器官都老化了,到时候也得寿终正寝,何况还有种种病缘。有生必有死,有病也得死,没病也得死。所以说病和不病皆不可得的。
“以无所得修行安忍,了达一切动、不动相皆不可得,如是安忍能满安忍度及余五度”。还是指通达空慧。因为动、不动相皆不可得。动相、不动相都不是实有的,无生无灭。《心经》上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空性之中本来没有一分可得。既无一法可得,哪有什么生,哪有什么灭?
我们学佛修行就是要证得无生无灭这个最高的境界。念佛偈中有“证无生法忍”,证无生就能无灭,生灭皆不可得。
“以无所得修行精进,了达一切身心勤怠皆不可得”,以无所得道理,通达精勤、懈怠还是不可得,都非实有。“如是精进能满精进度及余五度”。
“以无所得修行静虑,了达一切有味、无味皆不可得,如是静虑能满静虑度及余五度”。“有味、无味”指修禅定时在定中产生的一种安乐,这种安乐只能在得定时才能体会到,没有得定的人体会不到。所以修禅定的人得定以后,有时候他就贪著禅味,贪著禅悦,一贪著就成了有漏,成了世间的有漏禅定。所以修习禅定同样要通达空性,一切皆不可得的道理,不贪著禅味。 修习出世间清净、无漏的定才是究竟,才能够断生死烦恼。所以修定也有世间定,有出世间定,有有漏定,有无漏定。世间的禅定都是有漏定。出世间的清净禅定都是无漏定,能够产生无漏智慧。
“以无所得修行般若,了达一切法,若性、若相皆不可得,如是般若能满般若度及余五度”。 教理上所讲的法性法相,一切都是不可得的,都是方便说法。佛法离言思议,即禅宗所说“但有言说,即无实义”。佛法真实义是离开语言文字的,离言思性。
《摄大乘论》上说:“谓于一切波罗密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罗密多互相助成。谓修布施时谨防、忍受、策励、专心,能善了知业果相符。 如是施中即有余转。若修戒时,远离悭吝、忿恚、懈怠、散动、邪见,如是戒中即有余转。修习所余亦如是说。如有颂曰:‘施时无贪无犯戒,无嫉无恚起慈心, 诸来求者遍施与,无倦无乱不异见’”。还是讲六度中互摄道理。 也就是说明修习必须福慧双修。
还有就是在《解深密经》上说的修学六度的清净相。“总说一切波罗密多清净相者当知七种。何等为七?一、菩萨于此诸法不求他知”,是说行菩萨道的人修行六度不让人知道。好象要别人知道才修,不要有这种心理。“二、于此诸法见己不生执著”,即刚才所说不要把它执为实有。“三、于此诸法不生疑惑”,对所讲道理不要有半点疑惑,“谓为能大菩提不?”,就是怀疑我们修行能否证菩提呢?不要有这种疑惑。“四、终不自赞毁他,有所轻蔑”,就是说自己修习六度,通达空性,不要去毁谤别人,笑话别人不如我,不要有这种心理。这种心理还是执著。真正通达空慧,不会自赞毁他。因为你自赞毁他,还是执著有我。般若慧是无我慧,哪来的我?你执著于我, 还是根本没有通达般若空慧。“五、终不骄傲放逸”,不要骄傲懈怠。“六、终不有所得便生喜足”,自己稍微有一点认识、有点进步,就以少为足,那是要不得的。器小易盈。世间法亦是如此,何况甚深佛法?不要得少为足。“七、终不由此诸法,于他发生嫉妒、悭贪”,始终不要由于自己明白这些道理,修习六度,而对别人起嫉妒心。嫉妒人家比我强,那还是执著实有,而且嫉妒是烦恼法,是杂染法。 悭贪也一样是杂染法。“行六度时离此七种,方得名为六度清净”。修六度时这些道理要明白才对。

(八)解行相应
信、解、行、证,这是学佛不可逾越的四个步骤。首先要有正信,依信得解,依解起行,依行证果,这是学佛人必须知道的,也是必须遵循的四个步骤。其中,最重要的是解和行,依信得解,要依解起行。没有行,解就没有用处,那就是所谓研究佛学。现在大学里还开佛学课,把佛法当作一种学术理论来研究。虽然说这样也能种点善根,但是得不到佛法的真实益处,得不到佛法的受用。《华严经》上说:“数他人财宝,自无半文钱,于法不修习,多闻亦如是。”意思是说,数别人的财宝,就跟银行的营业员一样,一天到晚数钞票, 成千上万地数,可是数的是人家的钱,都不是自己的。“数他人财宝,自无半文钱”,自己连半文钱都没有,是穷光汉。“于法不修习”,对于听闻到的佛法不去修习,“多闻亦如是”,听闻了多少佛法,也跟数他人财宝一样。平常说“说食数宝”,我们学佛不能“说食数宝”,包括能讲经、能说法,讲得多么圆融无碍,讲得天花乱坠,自己没有实际修行,没有得到受用,那没用。说了半天,说得怎么好,怎么高深,那是人家的,不是你的,跟你不相干。禅宗最强调这一点,禅宗不立语言文字,开口便错,你说什么?有什么可说的?自己亲尝才知道。禅宗讲棒喝,开口便错,有什么可说的?自己要去亲证,要去亲尝。说梨子是甜的,杏子是酸的,说了半天,尝了吗?亲尝了梨子是什么甜味、杏子是什么酸味?否则,你说的都是别人尝的,跟你不相干。学佛必须要亲尝,必须要实践,要行和证才行。解和行不相应没有用。不但解行不相应没有用,而且还会产生很大的过患。你只是说了半天,唱高调,别人说你是骗人的,能说不能做。讲佛法讲了半天,怎么自己没做到?说贪、嗔、痴的过患,自己怎么又贪、又嗔、又痴呢?人家骂你一句你就骂人十句。在广济寺大殿上,有人为争一个拜垫还吵起来。那不是贪吗?一个拜垫看得了不起,还跟人家争,还起嗔恨心。说了半天学佛,还不是召人毁谤吗?所以有解无行是最糟糕的,是自欺欺人。 我们谈学佛,就必须要强调信、解、行、证,要行和证才行,这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信佛的人很多,信佛的也各式各样,有人就是有解无行。只知道信佛,不知道对治烦恼。纵然也听经闻法,但是不知道把听到的佛法用在自己身上,观照自己身心一切烦恼习气过患,生起对治,减少烦恼,最后断除。不知道这些道理,纵然听经闻法,但得不到佛法的实际益处,自己得不到受用,这是很可怜的。对于这一点,必须有所认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5-5 0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五道十地
佛教有显教、密教。显教讲,成佛要经过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修道分十地,到第八地不动地,才能彻底断烦恼,相当于小乘证阿罗汉果。但这要经过漫长的三大阿僧祗劫。从初发心,经过资粮道,资粮道细分三十位或四十位,资粮道圆满,需一大阿僧祗劫。资粮道圆满后,得未到定,然后进入加行道,暖、顶、忍、世第一四加行。加行道以上已经得定,完全是定界了。再进入见道,见真如空性,然后登地。
五道十地,是显教、密教修行成佛都必须经历的过程。而显、密不同之处在于显教圆满五道十地,要经漫长的时间,而密教圆满五道十地,要来得快。所以,密教(也就是金刚乘)也称为速道。速道就是能迅速圆满五道十地。圆满福德、智慧二资粮,断尽烦恼、所知二障,而成就佛果。 任何佛都有三身:化身、报身、法身。释迦牟尼佛三衣一钵的像是化身像,化身像也就是出家的梵行相。头上戴着宝冠,身上穿着天衣,珠宝璎珞庄严的,那是报身佛。这个我们要分清楚。法身佛说起来是没有什么形象的。 但造出来也有法身佛像,如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是法身佛,长寿佛是报身佛, 阿弥陀佛就是化身佛。阿弥陀佛在西藏也叫无量光佛,那就是化身佛。长寿佛还是阿弥陀佛,但他头戴宝冠,身上有珠宝璎珞庄严,手里托着宝瓶,那就是报身佛像。报身佛就不同于出家梵行相了。修密法,本尊形象一般都是报身像,特别是四部瑜伽中无上部的多半都是报身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11-26 01:13 , Processed in 0.1640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