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70|回复: 1

突托仁波切开示 --- 菩提心的布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5 0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没有菩提心的布施和有菩提心的不布施,我们要选那一个?



一个人有慈悲但没有菩提心去布施一个穷人一千元 ,或一个人内心真正升起菩提心但没有布施一毛钱,一般世俗的角度来看,这两个人那个比较慈悲?一般会认为布施一千元的比较有慈悲。菩提心和你的行事没有关系,你的行事和菩提心有关系。如果你的行事和菩提心没有关系的话,那我们修行没有什么意思,所以你要记得你的行事和菩提心有关系,你的菩提心和行事是没有 关系的。



像我们成就的上师们,他们那么精进的去修行,那里有去布施?没有哇,那里有去行善?没有哇,那里有做社会的服务?没有哇,那是不是没有菩提心呢?是不是没有慈悲心呢?不是的!真正生起‘菩提心’的一个修行人,跟无量的众生没有距离;没有‘菩提心’的慈悲心,和众生的距离是很远的,永远没有办法布施到众生。



布施的意思是什么?布施不是多少的问题,布施是为了能让自己慢慢达到‘舍得心’,那才是布施, 真正的布施是指你有‘舍得心’。所以一个初学者,要从相对学、要从行事上学,因为我们目前没办法生起‘ 菩提心’,愿是有,愿菩提心是为果,行菩提心是为因,我们现在行事是为累积‘菩提心’的因,并不是‘菩提心’,我相信你们读了很多有关‘菩提心’的论,像‘入菩萨行论’等等,问题在那里?问题在我刚刚举的例子,到了一个花园,花太多了,也不知道什么叫花?花的重点在那里?没办法去选,就空手回去了。



我们听 了很多‘菩提心’的部份,也没办法去抓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是你有慈悲就有‘菩提心’吗?不是的。慈悲跟‘菩提心’有关系,‘菩提心’跟慈悲没有关系。我们算是大乘佛教信徒,我们每天都说要发慈悲心。慈悲心是相对的,‘菩提心’才是究竟的。慈悲心是为了能生起‘菩提心’才去发这个慈悲心,这样才对 。如果我跟‘菩提心’没有关系,我只是生起慈悲心,我对众生很有慈悲,什么样有慈悲?我今天没有苦才会有慈悲,本身很苦、本身有烦恼、本身有很多障碍,能生起慈悲心吗?没有办法。为什么没有办法?因为没有生起‘菩提心’的原因。



一个苦修的修行人,为什么有办法可以克服这么多苦的环境,因为他真正有生起‘菩 提心’。对他来讲,这些苦也是一种快乐、一种精进的。所以我们礼佛、念佛、拜佛、布施、持戒、忍辱等等 ,都一定要跟‘菩提心’有关系,这很重要。如果我们离开‘菩提心’,我们所做的一切行事,都是世俗的; 完全世俗的行事,我觉得应该去做社会的服务,效果可能比较好。



我们一方面总要很精进的修行,如果我们的修行和‘菩提心’没有关系的时候,我们的修行有一点自私,但是修行不是自私。我们对一般修行人,他可能离开这个众生的环境,到了一个山洞,有出离心,要苦修,希望一生或将来把他结束,这样的结束,他才真正有菩提心,他能有办法做到,是因为‘菩提心’的关系。



今天我在这里,你们来庆祝我的生日,我没有什么礼物给你们,当然你们也没有要求,我要说的是,在修行的过程尽量不要有浪费,有这个因缘是很殊胜的,但殊胜不是圆满,殊胜就是殊胜,殊胜是一天的殊胜,两天的殊胜;殊胜要让他圆满。有这个殊胜的因缘,要让他圆满。要怎样去圆满?要按照自己上师的指导、按照佛理 、佛法,好好去实修。实修的时候,不要有自己的思想放在里面;因为众生的思想,来自我们的业力、执着、 烦恼。我们自己的思想放在修行的过程,都由自己的习气来选择,这样的一个由自己习气来选择的修行过程, 并不是圆满的。所以一定要按照我们传承的修行次第、上师们的教导、他们的开示,我们要放在心里,永远不要离开上师所指导的一句话、两句话,我们放在心里,好好进一步去修行,我觉得这样才是很殊胜,这个殊胜 是永远不会离开的、是长期的。



首先,谢谢各位来看我,告诉我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的生命又少一岁了,离那一天更近了。我们都是大乘佛教的信徒,我们算是在大乘佛教里面修持,那么大乘佛教是什么意思?大乘佛教指的是‘菩提心’,除了‘菩提心’没有所谓的大乘佛教。所以如果我们是大乘佛教的一个信徒,我们要好好体会,字面上我们要好好去了解、实际上我们要好好体会-在大乘佛教里面所说的‘菩提心’是什么意思,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每天都在念诵发‘菩提心’文,我们自己认为有生起菩提心,但是要能够真正生起菩提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能够有办法生起菩提心,这样的功德是无量的。在经典里提到能够真正的生起菩提心一刹那的功德是多少?如果一个人能以很清净的心来供养十方三世诸佛菩萨,供养整个宇宙,这样每天供养,这样的功德应该是很大,但是这样的功德比不上一刹那的生起菩提心,这是经典里面都有提到的。所以我们经常日子生活当中,都在很精进的修持,从皈依、布施、忍辱、持戒、禅定等等,都在进一步的修持,但是有时候这样的修持 方法,跟‘菩提心’变成没有关系。我的布施跟‘菩提心’没有关系,好像我的忍辱、持戒、禅定跟‘菩提心’没有关系,是不是没有关系呢?一定有关系的。我们今天布施是为了能生起‘菩提心’,我们才去布施的; 我们今天修忍辱是为了能生起‘菩提心’,我们才去修忍辱的;我们为了能生起‘菩提心’,才去修六度波罗蜜。



‘菩提心’字面上大家都很熟悉,‘菩提心’有世俗谛菩提心和胜义谛菩提心;世俗谛菩提心有行菩提心和愿菩提心,大家字面上很清楚、很明白。但是我们今天到一个佛堂来,为什么我们要礼佛、念诵、持咒、供 养、布施?为什么要忍辱?为什么要精进做这些修行的过程?为什么?不是布施很重要、不是礼佛很重要,如果这一切修行的形式,能让我们生起‘菩提心’,那才是有意义的。如果布施为了财富或为了种种相对的一个 目标,那更没有意思。布施是能生起‘菩提心’的一个条件,生起‘菩提心’才是究竟的目标。修持六度波罗蜜是相对的,藉相对的修持来生起‘菩提心’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要忘记我们今天身口所做的一切行事,像行善不是为了善良,是为了能生起‘菩提心’。如果你们长期的修持过程中,能真正有办法体会一点点的菩提心 ,那种功德和境界是说不出来的。



-----突托仁波切于生日时在高雄智慧林佛学会的慈悲开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5 1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赞叹!随喜功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11-24 03:06 , Processed in 0.1474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