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¼

ֻһٿʼ

搜索
查看: 385|回复: 0

菩提心先从孝顺生身父母做起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23-9-16 09: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想知道自己的见解和功德是否增长,只需要观待一下内心便知,看看自己的贪嗔痴烦恼是否越来越少?出离心、信心和菩提心是否在日日增上?如今我们都自认为是信仰大乘教法之信众,因此菩提心不可缺少,也时时都在思维天下所有一切众生都做过自己的父母,因此发心为所有如母有情获得究竟解脱而行持一切善法。这些思想、语言非常好,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细致反观,自己对身边的父母是否做到孝顺?若没有做到,即便口口声声为天下父母的离苦得乐而修行,恐怕也只是一种狂言。的确,说一句为天下众生离苦得乐而修行并不难,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一个修行者,必须实实在在地从身边做起。

    我们在修学菩提心时,首先从知母念恩开始观修。目的是通过这两方面观想,深入了解母亲对自己的恩德,从而生起报恩之想,逐步趋入大乘真实菩提心。菩提心包括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前者是一种心态,后者是一种行为。对于菩提心的理解,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空言之了知境界上,应该发心的同时,从孝顺父母开始,身体力行一切善法。

    孝道是中华文明的传承基础,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传统美德。当然,从某种角度而言,如今信仰佛教、趣入佛门是一种大孝——不仅为现世父母,也为天下所有一切父母获得究竟解脱而行持善法,这种孝道已经远远超胜世间的孝顺。但在行为上,也不能把世间的孝顺搁置一旁。

    高原地方在孝顺父母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圆满的,不孝之人会被人视为没有教养。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二十多岁的时候母亲就已经去世了,但是每次提到母亲,八十多岁的上师仍旧是泪流满面。上师对父母的恩德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丝毫的淡忘。这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但现前在汉地,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已经不太重视传统的孝道,我也遇到了很多不孝敬父母的人。甚至很多年轻人的观念已经颠倒:认为不孝是在学习西方文化,是一种思想的解放。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种观点:有人认为,生养儿女是父母必须承担的责任,而赡养父母则是儿女的奉献,所以是否赡养父母,完全凭儿女的个人喜好,还说这是西方国家的思想和行为。但我想西方也不可能这么不孝顺老人吧?!西方文化能够兴起,不至于糟糕到将自己的父母视为怨敌吧?之所以这样理解西方文化,可能是理解太过狭隘、偏颇的缘故。试想,谁会喜欢一个充满敌对、冷漠、毫无人情味的文化呢?

    现在经常能在电视节目上看到儿女和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甚至发生法律纠纷。对父母如此不孝,不仅违背天理,更违背人性。因果不虚,三途恶趣恐怕就是这些人的归宿。当然,由于我们习气烦恼沉重的缘故,有时候难免对父母生起嗔恨心,甚至说一些不好听的话,做一些令父母伤心的事情。这时候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把心收回来做忏悔,多忆念父母对自己的恩德。想一想,如果没有父母,会有我们吗?如果没有父母的照顾,我们能长大吗?是谁教我们说的第一句话?是谁喂我们吃的第一口饭?是谁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把好吃的、好穿的留给我们?是谁在我们生病的时候,给我们拿来药品,为我们端来温水?……我们绝不能同其他没有进入佛门的家庭对比,觉得不孝顺父母是很正常的行为。试想,其他的家庭以及这些儿女,由于习气烦恼沉重、福报善根浅薄的缘故,即便有人为他们传讲佛法,他们也听不进去,即便听进去也不会如实奉行。但我们由于宿世善根成熟的缘故,今生获得暇满人身,于善知识足下听闻了难值难遇的殊胜佛法,此时我们必须要遵照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而行持,绝不能随顺自己的烦恼而在轮回的苦海中继续漂泊沉沦,那样可太对不起自己了!

    有些做儿女的常常嘴上说自己非常孝顺父母,实际当中却只顾忙碌自己的事业,而把父母冷落一边不闻不问。难道自己忙碌就是可以不去看望父母的理由吗?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如何辛苦养育我们的。当我们嗷嗷待哺时,父母难道会因为工作太忙而把我们扔在一边说:“由于我实在太忙了,所以今天不给你喂奶了。”父母会这么说吗?当年幼的我们生病的时候,父母会认为他们平时实在太忙了,因此先去外面旅游休闲放松一下,回来再带你去看病。他们会这样吗?我想没有父母会这么做的,如果这样做的话,恐怕你也活不到今天,早就死了。

    既然父母从未因自己的忙碌而疏于对我们的照顾,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这么做呢?如果你现在对父母这样忽视,我想将来你的子女也会这般对你的。当你年老体弱,躺在病榻上的时候,在你的“言传身教”下长大的子女很有可能对你说,他们非常忙,所以你就只有继续生病了,虽然他们很孝顺你,但是由于实在太忙了,所以没空带你去看病。

    要知道我们见解的高低不在于平常口中说得多么好听,而在于实际行为当中有什么样的表现。因此,虽然我们现在天天都在口中发愿,要愿一切如母有情离苦得乐,但是行为上表现如何呢?我们真的要反观一下自己,自己做得如何?作为佛教徒,应该要有所改变。

    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是无量无边的,因此不孝之人无论如何没有资格被称为一个修行者。菩提心之广大,在于其所缘无量。因为修法并不在于平常念诵了多少咒语,做了多少礼拜,朝拜了多少圣地,谒见了多少导师等等。所谓修行,是增上自己的慈悲心,消尽自己的烦恼。所以修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应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如孝顺父母,和睦亲朋。如果我们对生身父母都没有一点慈悲心,却妄想对三界六趣一切众生生起这样的慈悲心,这可能吗?可以说,这完全是一种狂言。因此,大家一定要从生身父母开始修学,从孝顺父母入手,慢慢扩大到利益一切众生。一定要铭记在心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11-29 02:24 , Processed in 0.1376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