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¼

ֻһٿʼ

搜索
查看: 963|回复: 3

智敏上师 | 对初修的人说断障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23-10-14 11: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修的人要和他说断障。障有很多,包括烦恼障、业障。烦恼也是个障碍,有些人烦恼重得很,却说自己业障重——你不是业障重,是烦恼重!业障也没有什么重的,环境也好,一切条件都好,什么业障重!人也没有残缺,又不是哑巴,又不是盲聋喑哑,又不是八难的人,很好嘛!学不进去是烦恼重,一会儿这么想,一会那么想,这是烦恼障。烦恼障比业障还坚固,更不好治。有的时候烦恼障来了,自己还认为是对的,“我没有烦恼。”没有烦恼的人是哪些?阿罗汉或者是佛等等。普通人都是有烦恼的,只是轻重不同而已。烦恼现前的时候,自己要认识烦恼,然后要对治烦恼。烦恼来了,认都不认得,敌人来了还把他当朋友,那不是糟糕了?这个人明明是来害你的,你却说他是好朋友,跟他一起吃、玩,跟他一起睡觉。他晚上一刀把你杀死了,东西都拿去了。所以说烦恼要认得到。这个“盖”,“五盖”——贪欲、瞋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都要知道。把盖、障都除掉了,才能进一步修行。“加行前方便”,要修一个法,就要先修一些加行;就像做一件事情,前面要有方便一样,这是准备工作。准备阶段都要有,之后才能正式上道。对初修的人要讲这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4 11: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敏上师 | 对机说法
    “契机”,我们看到佛说的法好像一会儿说有,一会儿说空,一会儿说小,一会儿说大,一会儿说世间法,一会儿说出世法,好像是不一样,实际上都是对机而说,总的原则是一个,就是引他入佛的知见。《妙法莲华经》说的三乘会归一乘,是把佛的密意都说出来了。那么当中说一些善巧方便,就是对机而说法了。“四悉檀”也是对机的,也是用各式各样的方式来做法布施。“世界悉檀”,根据世间人们所欢喜的事情,顺了世间法而说,这是最初机的。根机最浅的那些人世间知见很深,说得太高了他接受不了。他欢喜世间那一套东西,就顺着他说。但是不违背原则的,不是说要吃喝玩乐,“哎!吃喝玩乐好”,不是那回事。顺了世间的一些意乐心,次第而说法,使他产生欢喜心——这是“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就是观根机了,他是大根的跟他说大法,小根的说小法,浅根的说浅法,深根的说深法,说的各种法不一样,使他增加信心、增长善根。“对治悉檀”,就是说:对贪心大的人,说不净观;对我执大的人,说界分别观;对瞋心多的人,说慈悲观等等。“第一义悉檀”,就是说把佛所说的真正的道理告诉他。这是对善根比较成熟的众生,把佛的真实的意思告诉他,不是权说,而是实在的、了义的说法,不是不了义的。前面是方便善巧,各式各样的方便,这个是真正了义的东西拿出来了。这四种悉檀,虽然说的方式不同,但总的原则是一致的,这是“不异语”。 文 | 摘自智敏上师《律海十门讲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4 11: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敏上师 | 如何从根本上断除烦恼
    由律仪戒进入定共、道共二戒,能令诸漏根本灭尽,得无上涅槃,永不漏落三界,除发愿度生。“断当有漏”,这是最终目的了,对个人来说,就是把烦恼断完了。“由律仪戒进入定共、道共二戒”,这个我们学了《俱舍》都知道了。律仪戒是别解脱戒,要从人受的;那么定共戒呢,得了定之后,就有防止那些作坏事的能力;道共戒呢,见了道以后,就是有防止作坏事的那个功能。我们说,得了初果的,就是见道以后的人,任运不犯五戒。不管处在什么地方,他投生了(初果还有七返生死),他就是投生在没有佛教的地方,也不会犯五戒——邪淫、偷盗等等,断命也不犯,这就是道共戒的威力。那么你先律仪戒受了之后,慢慢修行进入定共戒、道共戒。“能令诸漏根本灭尽”,道共戒出来之后,就把烦恼的根子也断了。律仪戒是用自己的毅力把烦恼止下去,定共戒能把烦恼压住了,跟石头压草一样压住了,道共戒把根子除掉了。所以说一层一层上去,烦恼从现行断一直到根子断。“得无上涅槃”,烦恼断了之后,就得涅槃了。“永不漏落三界”,再也不流转三界了。“除发愿度生”,除非你发愿要度众生,这是乘愿再来的,这个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你真正地烦恼断完了,三界的因就没有了。三界是烦恼业所感的,既然烦恼的因没有了,也不会流落三界了,所以“断当有漏”。文 | 摘自智敏上师 《律海十门讲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4 11: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敏上师 | 福德与智慧
    你智慧不够,你多培点福嘛,“福至心灵”,这个是我们说儒家也有这个话,那么佛教里边也是福气大了之后智慧也会出来。反之智慧太大了,福气没有,有危险性。这个我们经常讲的比喻,就是海公上师在这里讲的,就是说智慧是一个——过去没有轮船,是帆船——智慧就是帆,福德就是船,智慧大,福德大,大的船,又是大的帆,一帆风顺,那就是又快又稳地到达彼岸。如果说福气很大,智慧小一点,那么说帆很小,船很大,那么风吹过来,帆小,慢一点,但是船大,稳的,你虽然时间慢一点,还能到彼岸。如果说福气太小了,智慧大,那就这个船呢,船身很小,这个帆特别大,那么这个就危险性来了,太大的风来的时候,不是船很快的走了,是翻了,因为船身太小,风帆太大,它不是往前,而是翻过来了,那就是要出毛病的。所以说单求智慧不培福的话,有危险性,而单培福不修智慧的话,虽然是慢,却是没有危险性,这个大家要记住这个,海公上师再再地强调这个道理。智慧有了,一定要跟菩提心同时生起。这才能够成大乘的,这个自利利他的事情才做得到,否则的话就不能彻底自利,也更不能利他。文|摘自智敏上师《禅定品讲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11-29 10:15 , Processed in 0.1621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