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¼

ֻһٿʼ

搜索
查看: 1011|回复: 3

缺乏福德,你甚至无法坚持看完本文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23-9-30 12: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缺乏福德,你会生活得非常好,一直很幸福,生命中不会出现任何突发事件击碎你的世界观、价值观,把你推到佛法面前,不会有任何事情出现把你唤醒。
    缺乏福德,你不会对现有的世界有任何怀疑,会认可现有的一切,从不思索是否真的如此,从不怀疑世界的真实性。
    缺乏福德,你会认为轮回很精彩而沉溺其中。你会每天忙着体会不同的人生,忙着毫无意义却自以为有意义的事。你会认为苦是人生的要素,你无法想象无苦的状态。
    缺乏福德,你不会接受烦恼有可能被彻底根除的观点,你甚至想一下没有烦恼的人生就会抓狂。对证悟缺乏向往,也不会有想要了解一下佛法的念头和机会。即使偶尔有,也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你纷乱的生活和念头淹没。


    缺乏福德,无法发现自己的无知,对自己的无知一无所知,不会发现人类的局限。
    缺乏福德,即使你开始阅读一些佛法书籍,也不会向佛法投降,会挑剔地审视佛法,会试图和无常作战,和无我作战,然后被打得灰头土脸。
    缺乏福德,会崇敬那些不值得崇敬的人,会赞叹那些不究竟的世俗智慧。
    缺乏福德,会满足于看书学习佛法而不是找个老师,认为凭借自己的智慧足以理解佛法。


    缺乏福德,你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有上面的想法。你会认为老师是多余的,直到你看到这段话时,还是不以为然。
    缺乏福德,你会认为自己读懂了《金刚经》,会认为那些资深佛教徒都不真的懂佛法。你甚至会认为不需要去积累福德,因为《金刚经》里说:福德是不存在的。
    缺乏福德,你不会认为自己需要老师,也不会遇到真正的老师。
    缺乏福德,不会有人抢走你的家产,让你有机会思索无常,从而走进佛法。


    缺乏福德,你会满足于现状,你会认为给佛教老师写几封电子邮件讨教就能得到佛法的真谛,你不会认为自己需要一位看得见摸得着和你面对面的人类佛法老师,更缺乏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去亲近老师的动力。你会认为过去的那些大师们为了求法所做的努力永远不会发生在你身上,你会认为那些都是神话。
    缺乏福德,即使伟大的上师曾经和你面对面,你也会错过。
    缺乏福德,即使你遇到真正的老师,你也不会喜欢,因为他不是那种会满足你“自我”的人,而精于满足你“自我”的人通常都是骗子。那些对你微笑的都是想从你兜里掏钱的(譬如你去珠宝店,那些店员绝不会说你不爱听的话,因为她们希望你买最贵的珠宝),而真正的老师只关心你的证悟不关心你的钱包。所以,他只说你该听而非你爱听的话,但你该听的话你一定不爱听。所以,缺乏福德,你不会有勇气和这样的老师共处。
    缺乏福德,即使你有机会接触最伟大的法师,你也只会希望从他那里获得一点加持,而非佛法。你会祈求他摸一下你的头撒点水,然后就心满意足地离开,甚至不会有请他为你开示佛法的念头,你会认为这就是佛教的全部。
    缺乏福德,会以是否吃素而不是以他是否具备佛教的见地,做任何事情是否以佛法为唯一的考量,来判断一个人是否佛教徒。
    缺乏福德,会认为佛法应该是免费的,会为你应该不付出任何东西而得到珍贵的佛法。谢天谢地,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荒唐的想法,如果每个人都认为佛法应该是免费的,那么最后将没有任何人能免费得到佛法。
    缺乏福德,会以为头衔和学养修证是挂钩的,如果某人有仁波切或法师头衔,就会想当然地认为他一定很有修证。你会尊敬那些有头衔的人而忽视那些没有头衔的人。事实上,头衔并不证明任何问题,它既不能证明一个人的修证,也不能证明他有菩提心。


    缺乏福德,不会有人告诉你,修行人的衣服是否破旧与修证不存在任何必然联系。也不会被告知,是否触摸金钱也跟修证毫无关系。不会知道,一位菩萨可以很有钱;一个破衣烂衫生活清苦的修行者,并不必然是个具足出离心没有贪欲的人,很可能他只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因为大众对佛教的错误理解,让很多人认为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为修行者。同样,如果一个人拥有十辆奔驰,每天出没于声色场所,也不表示他一定不是个大修行者。曾经在释迦牟尼佛为大众说法之时,有个身着华服的人走了进来,他径直走到释迦牟尼佛身边,然后直接坐在佛旁边的垫子上,其他人都很不平。但是释迦牟尼佛告诉大家:那是文殊菩萨。
    缺乏福德,只会以表象来做判断。
    缺乏福德,如果你的佛法老师来到你所在的城市而你又没见到,你会把它归咎于某人的自私,他因自私而未通知你,而非自己福德浅薄。
    缺乏福德,会认为有些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如果你是佛教徒,你应该了解没有事情会脱离因缘果。一切事情都是有条不紊地按照因缘果运行,当条件具足,就会有结果。如果你说:怎么会发生这种事?那表示你认为有某些事不符合因缘果,有某些违背因缘果的事情发生了。这相当于你认为在咖啡里倒了一包糖,却得到一杯咸咖啡。


    缺乏福德,会相信自己而非老师,会以怀疑的心态检视老师的话。当老师说你应该这么做的时候,你会按自己的喜好删改他的话,只留下那些对“自我”没有威胁的部分。
    缺乏福德,只会关心上师是否具德,而从不关心自己是否是具德弟子。会要求上师如何杰出,但自己却不想努力做。你只想得到想要的东西,却不想付出所付出的。
    缺乏福德,会很没时间,因为你的时间都用来做那些你认为比佛法更重要的事了。你会忙完所有重要的事之后,把最后的一点时间留给不重要的佛法。如果没时间,那就不留了。
    缺乏福德,你会认为修法比为老师的弘法服务更重要。事实上,舍弃自己的修行的人才能最快证悟。
    缺乏福德,你会以错误的动机修行佛法,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毫无意识。你会误以为自己拥有出离心,甚至菩提心。如果福德匮乏,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自己其实根本不想出离,非常热爱轮回。


    缺乏福德,不会认识到自己的自私,会认为自己的动机确如你所描述的那样美丽。
    缺乏福德,你不会有胆量面对真实的自己,你不会有胆量看那个没有任何修饰的你,会和“自我”沆瀣一气,你对他的转化你修行的行动完全不知情或假装不知情。能够知道“自我”在转化自己的修行也是需要巨大的福德的,大部分佛教徒对此完全不知情。
    缺乏福德,老师只是稍微触碰你的“自我”,就会跑掉。希望找个从不触碰你“自我”的老师,你希望你的老师只满足你的“自我”。
    缺乏福德,你不会有机会了解真正的佛法,不会对真正的佛法有兴趣,只会对那些不痛不痒的看起来像是佛法的东西感兴趣。佛法是切肤之痛,而非隔靴搔痒。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3-9-30 12: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缺乏福德,你会认为只要知道佛法就足够了,无需修持。认为知道佛法就足够了,就如同认为去餐馆只是看看菜单就可以填饱肚子一样。
    缺乏福德,你会把生病、违缘视为魔障,把一切都很顺利的视为加持。而事实恰好相反。你会向佛陀祈求“一切都很顺利”一百次而祈求“取得证悟”只有一次,甚至可能一次都没有。
    缺乏福德,你不会把身边频繁发生的死亡视为对自己的提醒。当看到新闻上说某处死了很多人的时候,你只会说:这些人太倒霉了。你不会认为这是你的老师在提醒你,亦不会认为自己会死,你会认为自己还会活很久,尤其是你还是个修行人,你还刚修了长寿佛的法。
    缺乏福德,你会以为你还拥有大量的时间,因此可以把修行放到以后再说。放到未来的某一天,你准备好的那一天,但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你会幻想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切条件都已经具足,你开始修行。会经常这么告诉自己:等我完成了某件事我就去修行。你会认为有很多事情等着你去做,你要把那些事情都做好了再去修行。如果你这么想,那表示你已经没有可能去修行了。你会在忙碌中死去,进入下一个轮回。


    缺乏福德,你会认为禅宗是很简单的修法,你甚至会认为那是最简单的修法。你认为“生活就是修行,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最好的修行”。缺乏福德会导致你遇到很多与你持类似观点的人,因为你们有相似的业。
    缺乏福德,你甚至没机会积聚福德,你不知道:“福德仰赖于福德”的甚深道理。由于福德匮乏,你根本不会认真对待那些能够让你积聚福德的方法,你没有足够的福德推动你去做这些能够积聚福德的事。
    缺乏福德,你会乐于搜集佛法,你会为自己又学习了某个菩萨的论或接受了某个殊胜难得的灌顶而沾沾自喜,你会收集很多法教却从不实修,你会把佛法当做知识,当做摆在客厅的战利品,你告诉别人的佛法也完全来自书本而非自身的体验,你会陶醉于收集更多的法教和灌顶。你的“自我”也非常鼓励你这么做,因为这样对它没有威胁,知识性的佛法对“自我”毫无威胁,它可以在你丧失觉知的时候,把这些全部转化为它所用。


    缺乏福德,你会在了解显宗之前接触密法,并且在接触密法之后还不懂显宗,比这更糟的是,你丝毫也不认为有了解的必要。
    缺乏福德,会缺乏虔诚心,缺乏信心,即使释迦牟尼佛来到你面前,你也生不起丝毫的信心。
    缺乏福德,会缺乏悲心,甚至不能真正听懂老师的一句简单的话,对老师的悲心不会有任何触动。
    缺乏福德,不会对无常有感,甚至不会被感动,不会悲伤,更无法安静,无法喜悦。
    缺乏福德,无法看懂也无法认同上述内容,也无法耐心看完全部内容。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3-9-30 12: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时他口中所言的只能是胡说八道而已,怎么能叫神通呢
    修行者不应执着梦境昨天我们讲解了如何在睡眠当中修行,但要记住,无论我们做的是噩梦还是善梦,第二天都绝不能去极端地执着与他。藏地有一句俗话说:“当自己感觉稍有一些功德的时候,在骑马者面前站着说,步行者面前蹲着说。”意思就是说,当时不管是谁都想要告诉他,自己昨晚做了一个什么梦。虽然说的时候语言中有一些谦虚之词,诸如自己修行不是很好,也没有什么功德,业力非常沉重等等,但一说到昨晚梦见释迦牟尼佛或者莲花生大师等等,又非常激动。因此前面的谦虚并非真的谦虚,只不过是要体现出后面的功德而已。虽然语言听起来谦卑,实际上只是在赞叹自己而已。像这种极端的执着,可能就会对梦里认识到梦乃至达到梦光明境界形成极大的障碍。有些人在这点之上,可能有一些不服气,说如堪布昂琼等很多历代高僧大德不都是将晚上的梦境公之于众吗?有时候还会在第二天继续告知弟子们,昨晚又出现了类似的梦境显现等等。不但如此,他们还会将晚上的梦境用文字详细地记录下来,不就是告诫后一代弟子当时他做的梦是怎样的吗?为什么他们可以说,自己就不可以说呢?要记住,历代高僧大德所传讲的一切都是光明境界,因为他自己已经可以在梦中达到自在,不再被梦牵着行走,凡夫能做得到吗?我也听一些汉地的信众说,有些修行人能显现神通,但是前提是先要让他喝酒,等到他喝醉的时候,口中所言就是在显现神通。是这样吗?当时他连他自己是谁都已经不知道了,此时他口中所言的只能是胡说八道而已,怎么能叫神通呢!因为对成就者而言,无论是梦境还是神通都是任运自成,而非业力牵引。但对凡夫来说,当我们还被业力所牵引时,一切都还是虚幻,此时绝不能去极端地执着于它。当然,为了给初次开始修学佛法的人增上信心,此时稍微给他做一些梦境解释还是可以的,例如告诉他这样的善梦意味着你的修法可能越来越增长等等。这样善巧方便的鼓励,护持初行者的信心是一件好事。但要记住,若要是由此极端去执着梦境,这就会对修行造成极大的障碍。因此作为修行者,我们不应去极端执着梦境,这一点非常重要。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3-9-30 12: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修行者,绝不能欺骗自己

    修行者要审慎观察发心和行为


    如今汉地有一些不懂的人,认为在汉传佛教大乘教法中没有烦恼即为菩提的说法。有这样的想法,只能说明闻思还不够广博。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为了救度五百个罗汉、避免短矛黑人因杀害五百罗汉而堕入无间地狱,而杀死短矛黑人,释迦牟尼佛因发心为善的缘故而积累了四十劫的福报。这个公案在大乘教法中有讲解。我等历代传承祖师华智仁波切也说:“心善身语善,心恶身语恶,心乃诸法源,调心佛善说。”一切都在于自心。大乘教法以菩提心作为一切法之根源,以调伏内心作为主要的教法,就是因为心在支配一切。如果内心为善,完全不掺杂一点点私心,即便行为是杀生或者破梵净行,都会积累福报。往昔嘎玛拉修在化缘过程中,一个施主的女儿见到他的庄严威仪而心生爱慕,希望和他结秦晋之好,并扬言,如果嘎玛拉修答应,她和她的家族都会跟随嘎玛拉修一起学佛,否则就自杀。为了救度这位施主的女儿,嘎玛拉修在清净心下还俗了,并因此积累了四十劫的福报。这些公案都是大乘教法中讲解发心为善的功德。


    现前汉地也有很多人在不懂的前提下做一些不如法的行为。要记住,我们讲解发心为善的前提是没有丝毫私心,比如释迦牟尼佛在杀短矛黑人的时候,完全是为了拯救五百罗汉和短矛黑人,而没有想到自身安全。如果有私心,即便你当时讲得多么冠冕堂皇,一切都是恶业。


    如果发心为恶,做的事情是善,就好像念诵回遮咒语,但却希望回遮他人般,所做变成恶业。比如有一个人对你很不好,如果直接伤害他,可能会触犯法律,怎么办呢?就想到用回遮的方式来夺取他的性命。这样,由于你的发心是恶的缘故,即便念诵的咒语、仪轨是善的,最终还是会堕入地狱,所以一切取决于意乐。


    当我们坐在这里闻法的时候可能觉得,当今这个时代是最幸福、最快乐、最和谐的,但是当我们步入生活、社会,各种压力就会纷至沓来,甚至可能会遭遇很多指责。由于我们内心烦恼没有消尽的缘故,难免产生一些情绪,这时口里念诵回遮的时候可要仔细问问自己,是否在针对某些对境?如果是,那你就在造业,还不如到山上去游玩。


    我们平常讲解烦恼对治的方式,小乘为断除,大乘为转变。在遇到令自己烦恼的对境时,应该把他观想成父母(大乘)或本尊(密宗),细致想一下,谁会回遮自己的父母或本尊呢?可能有些人又有疑问,如果不能回遮,为什么平常还要念诵心经回遮仪轨、大白伞盖修法仪轨和狮面佛母修法仪轨呢?要记住,我们所谓的回遮,是回遮贪嗔痴烦恼,可不是针对某个人啊!无论修学什么法门,都必须以菩提心摄持,即便是魔王波旬等一切眷属,也在我们救度的有情众生的范畴之中,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的佛子行。即便我们不像观世音菩萨般有四只手,也不像文殊菩萨般天天拿着一把宝剑,但只要心怀菩提心,你就是真正的菩萨。


    作为修行者,要时时观待自己的发心和行为,特别是初行者,如理如法地守持清净戒律,时时调伏内心,非常重要,绝不能欺骗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11-25 18:49 , Processed in 0.1367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