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¼

ֻһٿʼ

搜索
查看: 761|回复: 0

如何将闻思与实修合而为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24-2-21 12: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人不能够把学和修合二为一,所以认为学那么多没什么用,真正实修的时候派不上用场。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学和修是分不开的。为什么呢?你道理都不懂,你怎么修啊?你是没办法修行的。光是懂道理,不修行,那也不行。
    那什么是修?什么是学?打一个比方,我们从2006年开始学习般若,到现在已经是十一年了,每年讲这么多时间。可是你们知道吗?当我讲道次第的时候,你们才会发现,学过般若的人,与没有学过般若的人,听起来的深度根本不一样的。同样就在这个法座上,同样也在听我讲法,但是学过般若的人听懂的内容,十倍于没有学过般若的人。因为我一说起每个部分的时候,这个系统的思想你马上就知道,因此对你非常有说服力。比如我们说苦圣谛的时候,没有学过般若的人,所谓的苦圣谛无非就是六道轮回的三苦、六苦、八苦的总苦,以及别苦而已。其实他根本就想不出来更多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对苦圣谛恐惧的程度没有那么深。而学过般若的人一说苦圣谛的时候,首先他想到了无常、苦、空、无我这样的四个行相,特别是他想到了无常里边的,我们当初在《瑜伽师地论》当中所说的,内在的苦和外在的苦,分开来非常详细地去介绍无常的道理,也想起了《阿毗达摩集论》里的八苦,以及龙树菩萨《亲友书》里面的六苦等等,一个一个详细的出处和来源,都想起来了。所以说,对他来说每一句话都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相反,没有学过般若的人,也有说服力,但是没有那么强大。因为他理解的程度和深度不大一样,所以说这是有区别的。同样,学过《菩提道次第广论》,然后修《安乐道》,和没有学过《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安乐道,又不大一样。就像学过般若,和没有学过般若之间的差别一样大。打个比方说,我们只是修安乐道的话,那么死无常,最多简单的三根本、九因相而已。比如说,我们在讲《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时候,思惟死无常的六种功徳,不思惟死无常的六种过患,或者死无常的生起方式,以及九因相法,三根本、九因相、三决定等等,详细的他想不出来。学过广论的人,马上就能把这些连接起来。比如,归依的时候,其实安乐道的归依特别简单。顶礼归依上师三宝,就这样的一句话,其实他理解不了更多的。但是学过广论的人,为何归依之因,马上就会想起三恶趣苦和死无常,往何归依之所的佛宝、法宝、僧宝,为什么这样的佛宝、法宝、僧宝能够归依呢?是因为自己脱离苦海得到解脱,令他人脱离苦海,具有善巧方便,对一切众生具有大悲心,有恩无恩皆作饶益等等。如何归依之理上,马上就能想起来,这个由功德门中归依的道理,由六种差别门中归依的道理,誓言门中归依的道理,不言有余门中归依的道理,一个一个的理由非常充分。归依如何修学的时候,他也马上就会想起来,归依的意义是什么?《摄抉择分》里面的八个学处是什么?教授里面的不共教授的六种,所遮三个,所修三个是什么?共同教授里边的六种学处是什么?归依的功德是什么?都能够一个一个历历在目。

    虽然嘴里面念的都是归依上师三宝是一样的,但是这里面想的内容,已经是很不一样了,区别很大。出离心在三主要道里无非就是三个偈颂而已。《略论》里也不多,有几个科判,就是共下士道的死无常、三恶趣苦、归依三宝、深信业果,和中士道里面的生起解脱之心,生起欲求解脱之心、安立解脱之道,加起来也就是三个所缘,不多。但是,你要是听过广论以后,把这个里面所含摄的所有的内容,都完整的了知。座上你们就修安乐道的这种打坐修行。座下的时候你在座上观什么修,座下就看相关的道次第的四家合注,相关的《掌中解脱》,相关的《文殊口授》,相关的《速道》等等。比如说,你要修暇满义大难得的时候,就看暇满义大难得部分的《文殊口授》《淬炼精金》《速道》,还要看《略论》《广论》的暇满义大难得,还要看《掌中解脱》的暇满义大难得,不断地看这些,让自己非常熟悉,然后最好把科判背下来。科判有两种科判,一种是《广论》的科判,第二种是《速道》的科判。最好把《速道》的科判和《广论》的科判两种都背下来。如果你背下来之后,你就不会把《广论》和《掌中解脱》里面所有内容忘掉。

    因为你科判记下了,你就能够把内容都记得出来,一个一个回忆得出来。所以我们要修行的时候,就用这些理由来说服自己。换句话说,有时候有很多的修行者他就是堕入两个边,有一种边认为一切只是学习就够了,不需要修行,这是一种边。有一种人认为我要修行,学那么多干什么?甚至有人说学得越多,所知障增长得越多,这叫愚蠢至极。学和修是并重的,并没有学而不修,或者修而不学的道理。而且修的方式,并不都是禅定,而是很多时候,像这种出离心之类的,就要反复思考、反复思考,让自己一个一个思考这里的内容,思考来干什么呢?改变自己固有的价值观。现在我们还有一些人修佛法,实际上他修的并不是佛法,修的是自己的兴趣。我喜欢什么我就修什么,这不是修自己兴趣是什么?他从来不去看佛教导我们修什么,只看自己喜欢什么。所以我们要学会佛说什么我们就修什么。而不是自己喜欢什么就修什么。因为喜欢这个东西是最不牢靠的,今天喜欢吃麻辣的,明天喜欢吃甜品,后天喜欢吃酸的,大后天喜欢吃苦的。你说你能喜欢得完,也修不完呐。这个太多变了,太不靠谱了,是不确定的,对吧。

    又好比冬天喜欢暖,夏天喜欢冷一样。对吧?所以佛说什么,我们就修什么,这才非常重要。佛说从哪里修,我们就从哪里修,我们修的每一个内容,既有佛经的依据,又印度高僧大德和大成就者的依据,又有汉藏高僧大德、得道高僧的依据,如果以这样的门中修行的话,你就能够修得步步为营,不会走向偏道。否则根据自己的兴趣来修行,或者学习,就会走向偏道。这是非常重要。打个比方说,想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大将军,首先他必须听从国王的安排,因为是以国家的利益为第一重要,而不是自己喜欢做什么。同样,我们要想证得佛的果位,普度一切众生的话,首先要听从佛怎么说,然后我们怎么做。而不是以我们对什么感兴趣,或者不感兴趣为主,这特别特别重要。所以,我们要修佛者,首先一定要放下自己固有的价值观,或者认为错和对的方式,重新建立一个理性的、合理的、没有毛病的、符合佛所说的教义的这样的一种比较如法的认识,和如法的价值观,这是特别重要的。好,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12-1 17:32 , Processed in 0.1386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