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¼

ֻһٿʼ

搜索
查看: 4334|回复: 0

我从经论中摘录出的名人名言,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17 1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上师法
在此五浊恶世, 找寻一位具有大慈悲心的上师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十分愚钝, 只有他才会
关心我们。同时 , 应视我爱的态度为最大的敌人, 要不遗余力地将它根除。--------《剑轮修心法》



因为供养上师的功德大于供养其它一切佛菩萨的功德,所以造像功德也是造上师像的功德大于
造其它佛像的功德。故在《阿底形相续》中说;“修造上师像,功德远胜于,为给无数佛,制作无数像。”
由此可知。书写其它佛经的功德,也不如抄写上师的著作的功德殊胜。




博朵瓦格西曾说过:“对上师不恭是失去智慧的主因。”



大格西博朵瓦是这样说的:“摄集一切窍诀的基础就是不舍弃殊胜的善知识。”
格西又说:“如果不离上师恒时追随,那么此人已经拥有了一切佛法。”



阿底夏尊者说:“如果身口意全部能真诚投入到为上师服务方面去的话,就不需要另外寻找观修法。”




格西博朵瓦所说:“无需寻觅太多,只要寻找到一位要拚命依止、纵遇命难也不舍弃的上师,之后就像孩子拉着母亲的衣服一样。”



大至成就佛果,小至炼狱中的一丝丝凉风的福份乐趣都是归信上师的功德收益,
小至十地菩萨的临成佛前的细微所知障,大至无间地狱的深重苦难都是违背师道的恶业报应。



如果以那诺巴尊者依止谛洛巴上师、玛尔巴尊者依止那诺巴上师、米拉日巴尊者依止玛尔巴上师那
可歌可泣的事迹来衡量的话,现在的有些人从上师那里取得教言后,为了上师竟然连身上出点汗水的苦行
都不能做,自己只身一人去修行当然不可能生起任何功德了。前辈的大成就者们悉心毕力承侍上师,身语意
付出了何等的代价,可以说是不惜粉身碎骨来积累福德资粮。




2无常与业果等
大格西博朵瓦对此是这样说的:“不忆念无常的一切修法就好似冰上的建筑一般,悠闲自得之时似乎自己
也的的确确具有空性等的修证境界,可是一旦遇到紧要关头时,便彻底崩溃;如若生起无常之心,则修行不
会倒退;倘若未生起无常之心,则一切修法都会退步;如若生起无常之心,那么菩提心与空性等一切功德如同堆积财物一样不断增多。”



夏哦瓦格西也亲口说过:“到我面前来印证的人,如果他心中对无常的修法已有深深的体验,那说明他对诸法的本性了悟得极为深刻;
倘若谈论些修空性的觉受,那证明他只是停留在口头禅的水平上。有些不懂得无常法的小僧人转经时说脚痛,他们这么说也是情有可原的。”



有一位叫路德意西炯尼的修行人向仲敦巴仁波切请求教言,当时,仁波切因为某位尊者搞世间法而显得极不高兴地说:“尊者,所谓的佛法
是要在关键的时刻用上。如果在关键的时候未能派上用场,那么在风平浪静、悠闲自得时说些有关对佛法的相似信心之语言,只是鹦鹉学舌而己。
要想使佛法在紧要关头时用得上就必须多修死亡与业因果。不善业中生痛苦,相反而行定解脱,日日夜夜恒时中,我唯思维无常法。这就是教言你懂了吗?”




仲敦巴仁波切谆谆教诲说:“在印度圣地,人们都说,佛法的入门唯有一种(无常法门),而外道的入门则有七种。我们如果要修上师的窍诀,那么什么是窍诀呢?
多修死亡无常、业因果,净持戒律,稳固地修持慈悲菩提心,千方百计地积累资粮、净除罪障,这就是窍诀。”



仲敦巴仁波切曾经亲口说过:“如果没有生起无常观,只是一味地探寻本尊的身色白红与身相、空性以及大手印等高法,那么他的修法不会善始善终究竟圆满。
而重视无常观、业因果的人修法一定能够自始至终,究竟圆满。”



博朵瓦仁波切曾经如是现身说法道:“我以前由于对佛法理解得非常肤浅,加之没有什么修行的境界暖相,于是念诵密咒、作大仪轨、修持空性、观修本尊的身相以及修大手印,
现今我的修法已降落到无常观上了。”




宗喀巴大师也曾亲言:“暇满义大极难得,亦如水泡速灭尽,何者悉皆不跟随,黑白业果毫不欺。长久深思缘起法,此四法根若稳固,其余善法易生起。
倘若能够如理地修持人身意义重大、暇满来之不易、寿命无常以及业因果此四法理,上面的其它善法的证悟就不难生起。”



3菩提心



菩提心是数百种共同法门的精要, 假如没有菩提心, 就算同时修三个本尊法, 也不能达到资
粮位, 更不用说成为一位大乘行者。聆听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教法的功德远远超过生于
梵天界的功德。--------《剑轮修心法》




4注意
第五世达赖喇嘛说:“在没有接受过一般修行法门训练之前便进入密乘的修行法门, 就象把一个小孩放在野象背上。”



金厄瓦格西的舅舅乐恭曾经专程奔赴云讷地方前去拜见大善知识博朵瓦,即将返回时顶礼而请求道:“对于修行解脱道的人来说,除了要高瞻远瞩,发广大心、循序渐进、舍弃今生琐事、净护戒律、依*各种方便积累资粮净除罪障之外还有什么其它的方法呢?”博朵瓦以极赞同的口吻回答:“仅此而已,你说的这些足以表明你具有传承。此外,修行解脱者目光短浅,眼睛只是盯着鼻尖而坐也是不行的,必须要有远大的目光。”



善知识博朵瓦所说:“就像人们所说的山羊闻草的比喻一样,例如,山羊总是习惯性地用鼻子来闻,往往在绿油油青草遍布的地方不尽情享受,只是边走边吃一点草尖,逐步前行,最后到了没有青草的荒野中只好吃一些鸟粪之类的东西。与之相同,有些人在一位贤善上师前得受了甚深的窍诀,不实地修持,而到一些讲学院走马观花,并装出一副不经探寻众多宗派法门修行时会感受不足的模样,最后已到了满头白发、牙齿脱落的老朽之年,闻思仍然还没有使法融入自相续,也从未实修过,这样做有什么利益呢?即便是闻思也要在一位上师座下认真进行,修行中的疑义也要在上师面前加以遣除,对于上师所恩赐的教言的诚信必须达到如此程度:纵然金光闪闪的一位佛陀降临,自己也再不需寻求除此之外的教言了,只此足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11-29 02:09 , Processed in 0.14160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