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¼

ֻһٿʼ

搜索
查看: 4260|回复: 1

从藏传即身成佛的观点试论般若乘与金刚乘成佛三要道之异同 ....見悲青增格西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6 0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本文主要从藏传佛教的角度,依据《现观庄严论》、《入中论》等相关注解,来探讨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与藏传即身成佛的关系,并澄清内教各派在修行及实践上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故文中探讨的方式主要是以大乘般若乘及大乘金刚乘等佛教各派的观点,来指出显密二乘的主旨及主要实践的内涵,并呈显密教在成佛的要件上虽与显教都须俱备菩提心(方便)与空正见(智慧),但在实际运用操作上,却有一心(密教)与二心(显教)之别,以致于所获致的成佛时间有所不同,而有即身成佛与三大阿僧祇劫成佛的差异。


关键词:1.即身成佛 2.三主要道 3.菩提心 4.空正见 5.人无我

 

一、前言

藏传佛教承许一个凡夫要成佛的话,有两条可走的路:一条是显教的路,一条是密教的路。由于修习密教时,不但要把显教的一切修?? 依 辦 理 ,倘 若 狃 亶殊胜的方便法,故可“即身成佛”。

这样的论点颇令人费思议,因显教一般认为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才可到达“佛地”,而密教竟可在“一生”完成。这如何说得过去?今且以电脑为例,来作粗步的比拟。如以前的电脑,其相关的器材、设备要数人才搬得动,但今天的手提电脑不但轻便,功能亦超前许多。这当然是基于以前大型电脑的基础,才能研发出今日如是方便轻巧的电脑。同样地,密教也有微妙不可思议“即身成佛”的“方便”之法,应亦是讲得通。不管如何说,既然密教必须要立足于显教的基础上,那么则应该先了解显教的成佛内涵,再来检视密教如何运用“此法”,得如是迅速成佛之理。

二、“三主要道”总摄一切成佛内涵

依藏传《现观庄严论》,成佛必修三智-173相 (即基智的27相,道智的36相,遍智的110相—其详细内容,可参阅《现观庄严论》)。由于173相,每个相都必须修好才能成“佛”,然这些庞大的修行内涵,对初学者而言实有望文兴叹,无从下手之感,故经论多将此173相,归纳在十波罗密多(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善巧、愿、十力、一切智等) ;或归结在“三主要道”这三支上,故有谓“三主要道”是“精要中的精要”之说法。为何如是说?因为若将此“三主要道”修好,其余一切成佛前所应修的诸相,就会自然而然的修成。故谓其为“精要中的精要”,实不为过。

何谓“三主要道”?即一、 出离心;二、 菩提心;三、 空正见。今略述如下:

(一)、出离心

1. 依佛之经论,真正的出离心是希望从三界脱离——即欲离一切轮回的心。而其量为(即若具此出离心的话) 对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一切,都不再贪染执取。

2. 至于佛典有言“出离心有两面”,此为何意?此即是说“出离心”如同一个人的心思,当其想起来走动时,另一面,即是不想再静坐;如其执某样东西是“常”时,另一面即是在执“不是无常”一样,故出离心从正面来看,它是一“意欲离开三界轮回”的心;从另一面来看,它即是一“意欲得到解脱”的心。故整体来说,“出离心”是一个欲离开三界轮回,同时欲从三界轮回中,完全解脱的心。

(二)、菩提心——依“四缘”、“四因”、“四力”为菩提心的因[1]

四缘:1. 若见诸佛及诸菩萨难思神力,或从可信闻如是事,依此发心。

2. 由听闻无上菩提法藏,信解佛智而发其心。

3. 见菩萨正法能灭无量有情大苦,为令此正法久任故,定当发心。

4. 见恶世上品(极为)愚痴,无惭无愧,嫉姤悭等,念此恶世,愿为声闻独觉果发心者,尚属难得,况于无上菩提发心。我且发心(无上菩提心) 余当随学。

四因[2]:1. 种姓圆满(就自己而言);

2. 善友摄受;

3. 悲愍有情;

4. 不厌患生死难行[3],依此四因而发其心。

四力:1. 由自功力欲大菩提,是名自力(靠自己修行之力);

2. 由他功力希大菩提,是名他力(靠善知识加强之力);

3. 由昔习大乘,今暂得闻诸佛菩萨之称扬赞美,而能发心,是名因力;

4. 于现法中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谛思惟等长修善法(乃至发心),名加行力。

虽然许多人都以如上的文义,即谓其是“发菩提心”者;或把帮助别人,护持正法等,都看成是已发菩提心,但就宗大师的论典所述,其皆只是“发菩提心”的一些“因”而已,故西藏学人一般是不会把这些当成是已“发菩提心”。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菩提心”?今就藏传佛教的角度,来论述大乘菩提心。

(1)国王式的发心为“真正的菩提心”。

由于经论里常会出现国王式的发心、牧童式的发心、船夫式的发心等说法。其中何者才算是真正符合定义中的“大乘菩提心”?在经精细的抉择下,只有国王式的发心,才是真正的发心。为何如是说?因为国王式的发心是基于自己深切了知自己,目前还没有能力度一切有情,且知道唯有自己成“佛”后,才有能力以种种善巧、神变力或转法轮等,来确实的度众。此就好比转轮圣王,为了利益一切世间人,自己先去战胜一切敌人(烦恼),待自己当了国王后,才真的有能力的帮助他人。所以说,“为了度众生,自己先欲成佛”的心——即为“国王式的发心”, 以较切合实际,故谓其为真正的大乘发心。

(2)牧童式的发心——其是在指有些菩萨,他们所发的愿为“众生都解脱后,自己才要成佛”,如地藏菩萨所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以其如牧童放牧时,随著牛群走,故谓“牧童式的发心”。

(3)船夫式的发心——其是在指有些菩萨,因见有情与自己都同样有苦(轮回之苦),同样要离开苦(走向涅槃的彼岸) ,故自发心如船夫载船客,同时到彼岸(即望众生与自己,是同时成佛) 。

如后者之二种发心与“国王式的发心”都有要“成佛”之心态(意),然以其较不切合实际,即“地狱不可能空”、“众生亦不可能与自己同时成佛”,故许多先德说这二种发心,与发心的自性“为利有情,自欲望先得到佛果”的心,略有差距,故谓其为非“真发心”,然此非否定如是“发心”者的心识里必无“菩提心”,一般来说,若能如后二者发此不可思议的心,其必已具菩提心矣,这就如有金表的人,其必有钱的道理无二。

(4)五道十地之特殊菩提心行

在《经要庄严论》述及胜解发心、清净意乐发心、异熟发心、断障发心。此中论述又是何种发心?此是就“五道十地”上诸道位菩萨之发心特质(即以界限式)的分类发心。

如资粮道、加行道的发心…….…谓为胜解发心。

初地至七地的发心……………….谓为清净意乐发心。

八地至十地的发心……………….谓为异熟发心。

佛地(以悉断尽烦恼障/所知障)….谓为断障发心。[4]

又在《现观庄严论》其依譬喻[5]、助伴及相顺法[6]的角度,述及22种世俗发心,其亦是在显“菩提心”的种种相貌及其所引发的种种功德。今且合并《入中论善显密意疏》中诸道、地在发心下之增胜菩萨行,以便一窥五道十地之“世俗菩提心”之全貌:

如大地之发心——以是一切功德的所依处故,为资粮道下之发心。(即发心后,会更策发菩萨去净罪集资。)

如纯金之发心——以此时之发心,不会再变动故,为资粮道中品之发心。(即此发心坚固,不会再退入小乘道。)

如初月之发心——以福智资粮,特为增长故,为资粮道上品之发心。 (对聚集空正见的前行——“福”“智”资粮特别增长,亦即止观双运大为增长。)

如炽火之发心——以功德正增长增上故,为加行道之发心。(为现证空性的全然准备,其包含暖、顶、忍、世第一。)[7]

如宝藏之发心——以布施增胜故,为初地之发心。(在现证空性的胜义心摄持下,宿习之布施更为得心应手/增胜)

如库源之发心——以尸罗增胜故,为二地之发心。(宿习之持戒,连作梦亦不为戒垢所染。)

如大海之发心——以忍辱增胜故,为三地之发心。(于犯过的众生,不再生嗔恼心。)

如金刚之发心——以精进增胜故,为四地之发心。(于宿习的37道品较前修习的更增胜。)

如山王之发心——以静虑增胜故,为五地之发心。(以其定功等,令一切诸天魔王亦难胜。)

如药王之发心——以智慧增胜故,为六地之发心。(以其般若智较前五地更强盛,故有不共前五地之灭尽定。)

如善友之发心——以一切时不舍众生故,为七地之发心。(以其度生心切,在灭尽定中,能刹那入、刹那起——此为二乘阿罗汉亦不能及的大功德力。)

如宝珠之发心——以给予一切调伏方便故,为八地之发心。(由其本愿力,不但勤加精进,且以十自在——即寿自在、心(定)自在、财自在、业-异熟果自在、生自在、愿自在、得胜解自在、神通自在、智自在、法自在等,于三有普现其身。)

如太阳之发心——以四摄善法特别善巧故,为九地之发心。(对佛之十力——得善住意乐力、得善住增上意乐力、得善住大悲力、得善住大慈力、得善住总持力、得善住辩才力、得善住神通力、得善住大愿力、得善住到彼岸力、得善住如来加持力…正趋向圆满清净。)

如妙音之发心——以法义词辩皆无碍故,为十地之发心。(从十方诸佛得“一切智智最胜灌顶”,此为于一切法如实安立的清净妙智,如云降雨,可生长世间一切稼穑。)[8]

如 大 王 、如 仓 库 、如 大 道 、如 车 乘 、如 喷 泉 之 发 心 ——以 是 八 地 、九 地 、十 地 所 属 的 种 种 异 熟 果 报 力 故 。(即 如 上 诸 十 自 在 、诸 十 力 等 ,其 正 如 此 五 喻 )

如 雅 音 、河 流 、大 云 之 发 心 ——有 谓 从 八 地 起 ,无 分 别 智 的 体 性 ,可 任 运 成 办 故 ;亦 有 谓 是 成 佛 前 的 前 行 、正 行 、结 行 。(若 以 十 地 为 法 云 地 ——其 妙 音 广 演 的 相 状 ,此 三 喻 ,颇 似 佛 前 之 喻 ;然 谓 为 八 地 以 上 的 妙 音 相 ,亦 无 过 也 。)[9]

总之,在西藏的文献中,演说菩提心的教授相当丰富——可以说显、密中的每一部经,都离不开它(即都要述及它)。今虽唯略述其差异(如就菩提心的因,心态,功德等),然菩提心的概要,大体上应已不离如上所讲的内涵。

一般而言,藏人都会依《现观庄严论》所说的“发心为利他,欲得正等菩提果”来作“菩提心”的定义,而其实际就是“欲利他、欲成佛”的强烈“欲”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26 0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空正见—唯就各部派之“人无我”的空正见来谈

一般“无我见”分为“人无我”及“法无我”;其中小乘的有部、经部不认许“法无我”,只承认“人无我”。今且就中观自续派以下各部派 (即有部、经部、唯识、 自续) 所共许的“人无我”,及应成派如何“破”“立”来了解,何谓佛门的“空正见”。

首先,由于《入行论》等经论一致提到,若要了解“无我”,须先对这个所无的“我”了解后,才可能透知何谓“无我”,故吾等应先对佛门各部派所认为的应破的“我”为何?先透解。

1、所破的我:

简要的说,此“我”就是外道增益的“常、一、自在的我”及“独立自主的我”。然而,(1)何谓“常、一、自在的我”?它即是在指,若我们心识中,认为(所执) “我”是——“常”:不会生,也不会灭(恒常的存在);“一”:无有方分可分,也无有刹那可分的唯一体(即无有时空,但就存在);“自在”:不用依靠因缘(其如法尔似的存在)的话,那就是执一“常、一、自在的我”。

(2)何谓“独立自主的我”?它即是在指,若我们心识中,认为(所执)“我”是其本具一种“不用依靠他物来表现,它自己有能力表现它自己”之“独立”“自主”特质时 (亦即我们下意识感觉有一很具体,其不但与生俱有,且是具有能独立自主的主人翁,其可主宰一切似的),就是执一“独立自主的我”。

其实如上二种型态之“我”义,即是佛教徒综合外道诸多“我”义后,归结出来的二“我”义——谓为内道所破的“我”。对此,今试举数种外道之“我”义,以便加强认识或证成如上“二种我义”的真切内义。

(1)、数论师或劫此罗派:此派认为士夫=神我=知=觉(即皆同义)。当神我对境界生起“受用”之欲望时,会生出世间万物——神我也在这万物轮回中不可自己;然当神我修习静虑,得天眼通,了解到世间万物都是自己的欲望带动才产生——此一省悟,世间及万物一下子皆隐灭。神我无有境界可资受用,无所作为,而成为一独存者。

(2)、梵天派:其内部分有声论派、吠陀派、秘密派。大致主张“士夫”是一个独一永不失坏的“常”;其亦是脱离忧恼的“梵”——即含遍于一切众生;无始无终的,故不会死;具有日光色,离黑暗境,离开睡眠,无比广大;其是诸天神的自性,亦是大自在天的本体。总之,此士夫创造一切三界,及苦乐缠缚、解脱等,而其自体,无有变异,无有穷尽。此中之秘密派,又根据吠陀论,承认有一无方分、无时分,恒常而住的“神我”。

(3)、遍入天派:其亦承许有一无方份、无时分,恒常的我。

(4)、弥曼差派:认为“我”为一觉知之体,是属有情,非属无知之物。它具觉知、具了别的本性;是常恒之本,独立实在;无方分、无时分。

(5)、胜论师派:认为“神我”若具有九种功德(功能)[10] 的话,是没有解脱,唯在轮回中。若“神我”悟到真实义时,才会把此九种功能连根拔掉。那时“神我”就单一的安住于解脱,其不但是“常”的,且它会作出果,也会受用果。

虽然佛教论典中,还说了许多外道之“我”义,然以如上诸派,较有名及较具代表性,故仅节录如上诸派,以为证成佛教徒之归纳为“常、一、自在的我”与“独立自主的我”之依据。相信此之举证,其不但可对佛教徒所要破的“常、一、自在的我”及无“独立自主的我”的具体内涵认识外,且可因而对“人无我”后之“空正见”有较深刻的认知。

2、所立的我:

由于不管是内外的那一派,在破除他宗及他宗的“我”后,自宗都会再安立一个“我”。而这些“我”,以是佛教徒所提出,当然不会安立此“我”是“恒常”“不依赖他物”的“我”。至于,为何要安立此“我”?那是因为要与佛经上所谓的“缘起法”与“因果论”相符顺,故必要安立此一“补特伽罗我”,亦称为“不离蕴的我”或“与蕴同体性的我”。今略举如下:

(1.)有部有些部派,安立“五蕴之和合”是“我”。

(2.)有部另一些部派及经部,安立“第六识的相续”是“我”。

(3.)唯识的一派,安立“阿赖耶识”是“我”。

(4.)唯识的另一派,及中观自续派,安立“第六识”是“我”。

然而,如上所安立的“我”,在应成派看来,这些还是“执著”的结果。为何如是说?因应成派认为各部派,他们还是太过执著,故会随著其执著的深浅,立下如是诸多形式的“我”。

至于何谓随著执著之深浅,而有诸“我”之差异?

(1.)以自续派来说,它不承许有“谛实有”的我,却承认有一名言安立/自相有的“第六识”为“我”;其以自相有的“第六识”我,是由名言安立故,故因非“谛实有”而自豪。

(2.)以唯识以下的部派,如唯识,其不承认有有部、经部“无方分或无刹那”所组成的“我”,但其承许“谛实有”的“阿赖耶识的我”。但有部、经部其不承许有一“离蕴的我/即外道常一自在/独立自主的我”,但其承许有谛实有的“五蕴和合的我”、“第六识的我”——此“我”是由“无方分或无刹那”所组成。

由如是层层相差无几之所立“我”的宗义之异,即知各部派的“人无我”见,仍隐含著各人 (各部派) 或多或少的“人我”执著义。

3、至于应成派如何破与立?

(1.)应成之破:

由于应成判其皆是不满于“唯名言安立”而产生的诸“我”之义,故自续以下所增益的“我”义,都是应成派所应破的“我”。

(2.)应成之立:

其所安立的“我”,谓“唯名言安立”的“我”,亦即只是“名言安立过去”。其不似自续派所言“不只名言安立,自己方面也要有可安立处”。

(3.)为何应成派要如是强调“唯名言安立”?

因为若如自续以下,非“唯”名言安立的话,那就必要如上的指出一个安立处(例子)---“我”。然这些例子,不管怎么举,都只有过失,没有一点好处。故唯有以“唯”名言安立,来谓“我”最为真切。故应成派不但破“常、一、自在我”、“独立自主我”外,对此自续以下所立的“我”,亦是其所破的“我”。关于这点,我们亦可从龙树、佛护、月称论师等大德之论著,其所安立的“无我见”,其大都是在“破自续以下之我”的“无我见”,即可证知。

总之,应成派认为“常、一、自在的无我”及“独立自主的无我”都是“粗无我”,是不能根本解决(生死)问题。故唯有悟得“无自性有”的空性——即破“自续以下所安立的我”的“无我”,才有可能真正根本解决轮回生死的问题。否则,不要说不可能成佛、得解脱,甚至连三乘的加行道,及其以上的(地道)任何境界,皆不可能达到。

由以上显教的大致内涵,我们可以看出,众生因根性不同 (所执著亦不同下),竟会将佛之究竟的“无我见”,演变成如是多层次的“无我见”。其中,当然是应成优于自续;自续优于唯识;唯识又优于有部、经部等——如此层层较高妙的认知,不更说明,应该会有超越显教(如是部派)的“密教 ”,且此中内涵,是显教各部派所不能明了的佛之“密意”。当然,或许还是有人不能理解,为何密教就会优于显教?有关这点,笔者可以依“因地”上,显密二教在“依止师长”等之差异,来推想“密教”应是优于“显教”。

 

三、显、密修持佛道之异同

首先从佛之大小经论,我们归结出如下不同的“依师”特色:

1. 戒经(四分律),小乘的“视师似佛”。

2. 大乘的“视师的自性是佛”。

3. 密续的“视师的自性与相貌,皆即是佛”。(此可参照“侍上师五十事”得知)

很明显的 (依文比对) ,密续弟子其依止的纯净度及难行度,高于小乘及大乘很多,其成就的成效(果上),当然应亦有较大小乘殊妙才对。其次,密续的教典所载的“闻思修”或“戒定慧”,不管那一门都较显教 (如《现观》第一品的“加行”) 要难、要深。试想,若密教因地上所修持的,就较显教为深为切的话,其可修成的状况 (不论时间或净罪集资上),当然会超越显教的功德(功效) 很多。

今闻有人因为提倡原始佛教,对“非原始佛教”的大乘、密续,判为“非佛所说”。且因“非佛所说”,故推论出依从“大乘”、“密续”是不可能成就“阿罗汉”或“佛”的论调。

对此,我们实可依如上很简单的“依师”、“戒定慧”、“闻思修”的修持比对,来反问持此论调者:—若依小乘所载的种种“依止”、“戒定慧”、“闻思修”,可以有功德,令成就阿罗汉或佛,为何较此修持更高、更难的“大乘”、“密续”,其所集的功德(应不少于小乘),他们反而不能成就?这不是太说不过去?

总之,密教“可速修成就”、“可即身成佛”应是无可置疑。但其关键点又在哪里?我们且依显、密修持上必备的共同点,与其相异处 (即密续较特殊之点) 来看:

(一)显、密在成佛上的共同点:皆须备有“菩提心”与“空正见”

这不是说“出离心”就不要具备,是因为“菩提心”本身即是最广大的出离心,以其是欲令所有众生,离开一切障碍故。又若依《广论》所述,若于自上之总苦 (即八苦、六苦、三苦)或别苦 (即六趣之苦) 已生起,则会引成‘出离心’。若于他上之总苦或别苦多思惟则可引发‘悲心’之因——此(大悲力) 则可令自性菩提心,不须策励而生起。[11]

又依《广论》所言:“若由烦恼及业增上漂流生死,众苦逼迫,(自) 尚不能办自己义利,况云利他。此乃一切衰损之门,(故大乘人应)较小乘人极应厌患 (生死),极应灭除。”[12]另外《入中论善显密意疏》也提到“初发业者 (初发菩提心者),若不在意自我流转生死,而令心厌离,则于思有情,不忍其苦之心,必不能生。”[13]故“(菩萨) 见三有一切过失,虽极厌离,然由大悲牵引意故,不断三有……于生死,心善出离。”[14]具菩提心者,必已是具“出离心”之“善出离”者。

至于“菩提心”的殊胜功德行,如前文“五道十地”的菩提心行已描述颇多,在此就不再重述。而“空正见”,有谓“密教”所记载的较“显教”微妙殊胜;然而亦有些经论谓“密教”的“空正见”与“应成派”的“空正见”相同。由于就所证究竟的“空性”来说,不论是否记载有殊(以因根机不同,所见所载上或有不同),但所证的“空性”境界,应是无有不同。

综合“菩提心”与“空正见”,可由文殊菩萨告宗大师,生起“空正见”之最胜方便之三事得之:

1、依止能无倒了知一切经教要义之善知识,从之听闻无垢正法,寻求教授。

2、为观上师本尊无二,殷勤向之启请加持,积资净障。

3、为励力求闻广大经论教授,依闻思力,求了经教要义。

由此,我们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在勤求闻思“空正见”之前,我们须要努力积资净障。

又当具“空正见”后,依《入中论善显密意疏》提及,具“空正见”之见后 (即比量认知),内心必会因珍惜“空正见”之殊胜,及期望生生一直有串习的机会,故其当生自然会好好持戒与布施——以求来生在“人道”“生活资具不匮乏”的继续修习“空正见”。又对“大悲心”“回向大菩提”之可净障积资的事,会起更大之精进行。

故此二者就好似鸟之翅膀,不管是大鹏鸟或是小鸟,其若要飞过大海至彼岸,只有靠它。今若“显教”依菩提心与空正见,得以成佛,那“密教”在其相顺的根底 (即同具菩提心与空正见) 下,当然亦可成佛。

虽然,显密是有如是之共同点,但其二者不是就毫无分别,今且略述其二者之相异状况。

(二)显密之相异点:

若依有些经论中所提到:在千百万修“显教”法的弟子中,其最好的弟子(已化有情) 尚不一定是可修“密法”的所化有情来推敲,可修“密法”的弟子,实是非常希有特殊——应可谓可遇而不可求。

又经论述及:具足修“密法”的弟子,若其依此“高深难测”的方便法,如实修持的话,快者“即身成佛”;慢者,只要其持好密戒的誓言,在十六生中会成佛。

听起来这似乎不是很难,但我们若真正对其密教之“根本十四戒”研究一番后,方知其是非常的难持。至于如何难持,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表达,今且以一喻说明之:“密教之戒”如二崖之间的高架索,若能拉持得好,很快且很直接的就到对崖;反之,一个闪失(没有拉好),就落入崖谷。职是之故,若不是一个已具高度“依止三宝”心的弟子,实在是修持不成的。无怪乎谓“修密法的弟子,若能将密戒誓言坚守,十六生中会成佛。”实是因其具大功德故。

再说,密续的论典,常述及修密法的弟子,如何将自身“身口意”无条件的供养上师;其信任师长的指导,至上师要其掉下崖去,他都相信没有问题,因为他相信“上师即佛”、“上师不会害他”、“上师会生生世世不弃舍他”。如此之真实具修密法的弟子相(量),非时下盲目依样画葫芦 (唯作表相的依从上师,乃至故意闭起眼,随上师指使) 的依止,其是宿生具格的上师与弟子,在千载难逢的时空下,所迸出的火花 (成果) 。

当然,除了如是特殊的持戒与依师外,其一心可同时将“方便分—菩提心行及布施等十度 (如前五道十地) ”与“空正见”双运,是显教中所无的“特殊修法”。由于在显教中,若一心修菩提心行时,即无法修“空正见”;故其是用二条心来修“五道十地”诸“菩提心”“空正见”等功德事—以致于其是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才能将成佛前,应备的“菩提心行”与“空正见”修成,而密教因一心双运,故能一生或十六生内成佛,此即显、密最大的不同处。

从汉译的一些修密论典中发现其所述,不外要修“菩提心”、“空正见”,且因为该经亦述及“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或“即身成佛”等,其观点应与藏传如上经论所论相似才对。为何如是肯定?试想同具翅膀的大鹏鸟与小鸟,何者会先飞过大海,至海之彼岸。我想我们闭起眼,亦可想像的出,当然是具有大翅膀(大道力) 的大鹏鸟先飞到。既然是大鹏鸟,那为何可成大鹏鸟的因,就是关键处。故生为可修“密教”的弟子,其必已修如上诸文所述之难行之因,故有此因缘接受此殊胜之“一心”同修“菩提心与空正见”之法,终而于“即身”成佛。

再说,我们都知道,佛为了令我们悟入“空正见”——斩断生死之根源,其直接或间接的指出许多方便教诫,皆是为令不同根性的众生,得以渐次悟入“空正见”。今若有人可运用其所指导的“方便、智慧”无二的智慧(即一心) 了悟空性,其应是佛所最乐见及最终意趣。

故经中将“最慢”与“最快”的成佛状况,皆举出来,其间是没有矛盾。若一定要谓“有相违”那就是自己太短见,应多研习有关之论典,此“疑”自然可消溺。但要注意的是在藏传佛教中,讲密续的一切经论大多都在讲气脉、明点及本尊、种子字等等,我们在这些经论的表面看不出它们的精华所在,但透过宗喀巴大师《密宗道次第》之论等书及西藏的许多大德的解说,我们可以如实了解龙树等印度公认的大学者、大成就者们的教理,他们一致强调的是观想本尊、种子字、气脉、明点等,都是为了让智慧与方便双运得更好,也就是说,如果离开了空正见的智慧及菩提心等方便法门的修持,那么修本尊修得再好,也不过种下一点善根罢了。

所以研究经典时,是一定要依善知识的引导,及长时间的努力学习印度的那些大成就者的论说,才能了解即身成佛的主要因素及次要因素。


四、结语

由于汉传佛教有关“即身成佛”的论说与论著,笔者较未涉猎,不知是否与藏传佛教(如前所述的观点)相同?但依藏传佛教的解说方法,是应如上所说的那样去解释密乘的一切经典的内容,当然在此仅仅只是把藏传佛教的整个成佛之道做一个归纳,并且提出笔者粗浅的认识——或许其会因而引起汉传佛教界对此中差异研究的好乐,进而对厘清此“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与“即身成佛”的部分做深入的探讨研习,如是可谓为跨世纪的见证 ——即证明“汉传”“藏传”皆是如实的来自印度之佛语。

 
--------------------------------------------------------------------------------

[1] 参见《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著 法尊法师译 台北市 福智之声出版社 民国八十七年八月 页二○八-二一○所说,有依四缘、四因、四力而发心。

[2]依寂天菩萨的《集学论》之四因:1. 见佛身,欲成佛。2. 见佛菩萨的神变力,欲成佛。3. 见大乘法将灭,故发心。4. 见有情为苦难压迫,故发心。

[3]依三大寺色拉杰创经人所著的《龙王游戏海》,第四因:厌患生死。

[4] 参见《心月溶华‧菩提心修学次第》页九十九 释法音中译 慈悲林佛学会

[5] 同上 页一○六

[6] 参见《现观庄严论初探》陈玉蛟著 页二一九 东初出版社

[7] 以上四心参阅《现观庄严论略释》页十三 法尊法师著 佛教出版社

[8] 以上十种发心有关十地,参见《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宗喀巴大师著 法尊法师译 法尔出版社

[9] 参见同注4 页一一一及页一一三

[10]依《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宗喀巴大师著 法尊法师译 台北市 法尔出版社 第324页述及此九种功德/功能:觉:能取境;乐:受所欲境;苦:受不欲境;欲:希望所愿事;嗔:厌离所不欲境;勤勇:于所作事,思惟善巧,令到究竟;法:能感增上生与决定胜;非法:不能感增上生与决定胜;行势:从知生复为知因。


[11] 参见同注1 页二二一

[12] 同上 页一八九

[13] 同注8 页五十一

[14] 同注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12-1 17:30 , Processed in 0.13281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