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¼

ֻһٿʼ

搜索
查看: 1448|回复: 4

宗萨仁波切《正见》说了些什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23-9-18 11: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产生兴趣,所以一气买了宗萨仁波切的全部著作六本书,《正见》是他写的第一本书。读完之后,我理解,他以这本书作为写作的开始,是想表明一下他理解的正统佛法应该是怎样的,有正本清源、排除邪见、拨云见日的意思。这本书不厚,只有不到两百页,但我觉得还是起到了这个作用。
    一、了解到佛教的大乘正统是怎样的

    宗萨在自序里开宗明义,回答“如何才是佛教徒?”的根本性问题,阐明了佛教两千五百年传统的基础就是“四法印”,即诸行无常(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漏皆苦(一切情绪皆苦)、诸法无我(一切事物皆无自性)、涅槃寂静(涅槃超越概念)。如果你能接受这四法印,你就可以是佛教徒,否则你就不是。宗萨强调,四法印是“根据智慧而来的实际真理,而佛教徒最关注的的就是智慧,道德和**是次要的”。
    也就是说,和我们传统的认为“我佛慈悲”第一性不同,宗萨认为佛教传统里的“悲智双运”中,“智”是第一位的,你必须开智,深明、深信“四法印”,有了正见,才具备成为佛教徒的资格,如果能在四法印之上再发展善行,则会成为更好的佛教徒。也因为宗萨这样的解读,我读此书时,更多的感知是佛教的智慧和思辨力量,慈悲还在其次。这一点初了解佛教的人会感觉不适,特别东方人,即便到现在,信奉小乘佛教的也居多,但这就是“正见”的意义。
    二、关于“四法印”的阐释和理解
    全书的结构很简单,在明确“四法印”之后,即分四章分别论述这四个方面。

    第一,关于“诸行无常”
    这一条相对容易理解一些,特别是成年人,世界时刻在变化,生命也在变化。但实际上,因为习气的缘故,我们并非时刻能感知真理的,即如生命,我们都知道生命脆弱,短暂易逝,但在潜意识里我们似乎认为自己是永生的,或者说我们经常在“等待生命开始”,我们总是期待在完成了某个事情、获取某个东西、活到某个年龄、达到某个境界之后,我们会“从此过着快乐的生活”,直到happy ending。似乎过去的一切,一切曾经的脆弱、失败、颓废、无知,都只是彩排和预演一样,似乎永远认为在那个美好的将来到来之前,我们的生活、生命还未真正开始。
    但佛陀告诉你,这一切仍是幻觉,没有那个确定的未来,这一切都是“无明”。这时候,我好像忽然明白了,多少年前第一次听Elton John和Queen唱的《The Show Must Go On 》时,为何浑身战栗的感觉。我们内心深处都在喊,The show must go on!但生命如此短促易逝,the show终有落幕的一天。“我们对于不断流转的世间和一切现象是多么无知。我们可能会注意到云在动,指甲在长,但事实上一切都在变动。孩子们不见得一定比父母长寿,而且他们也不见得依照我们的理想生活。小时候乖巧又可爱的小宝贝,长大后可能会变成吸毒的恶棍。你也许回想:这实在不像是我的儿子,但他确实就是。他们毫不在乎地浪费掉你毕生的积蓄,就像人们拿蜜蜂辛苦采集的蜂蜜来泡茶,还觉得理所当然一般。最古板的父母可能会生出最炫目的同性恋小孩,而最散漫的嬉皮士却培养出新保守派的孩子。可是我们还是执着于家庭的典型,梦想着我们的血统、脸型轮廓、姓氏及传统都能由子孙留传下去......无常并不像一般人以为的就是意味着死亡,而是意味着变化......如果能了解一切都是无常,就不会攀缘执着;如果不攀缘执着,就不会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3-9-18 11: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说开来,佛陀的很多思辨以及很多中国古代思想家譬如老庄的思想,都和现代物理世界的科学发现是统一的。《庄子·秋水》里说,“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知时无止。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多么深刻精辟超前的见解!现在想我们的传统教育里把这种思想称为“朴素辩证法”,我觉得太小看它了。
    “在“诸行无常”部分,宗萨还解释了因缘的问题,其实也就是说明了为何世界会如此变化不居,在佛陀那里,一切事物是和合而成的,没有什么是不依赖于其他事物独立存在的。基于此,如果某一事物的构成因子或者影响因子发生了变化,哪怕是一点点的变化,事物的整体就必然发生变化而不稳定。“尽管我们以为我们可以控制变化,但事实上大多是不可能的,因为无法察觉的影响因素太多了,也因为这种相互依存性,一切事物不可避免地会从目前或原始状态中解体”。这不就是物理世界所谓的“熵”么!但佛陀在教导无常时,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结束”的意思,超越了死亡只发生一次的概念。事物及其关系演化到一定程度,有些变化就必然发生。那么,在了知“诸行无常”之后,我们何以得益呢?宗萨指出,恐惧和焦虑是人类心智中主要的心理状态。恐惧的背后是对不确定性不断的渴求。人心对肯定的渴望,是根植于我们对无常的畏惧。当真正理解事物和合而成的必然之后,当你能够觉察不确定性,当你确信世界不会恒常与不变之时,你就能生起无畏之心。你会发现,自己真正可以准备好面对最坏的情况,同时又能容许最好的状况发生。如果我们能早一点理解和相信无常,也许就不会在开始的时候受那么多苦。这种感知让我们不再害怕深陷于某种情境、习气或模式不可自拔。“没有天长地久的幻想,反而有意想不到的解脱”。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3-9-18 11: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关于“诸漏皆苦”
    就一般人而言,可能认为人的主要情绪例如“喜怒哀乐”里,快乐当然是好的,痛苦当然是不好的。但在佛陀那里,这些情绪也都是在随时变化的,快乐和痛苦的定义并不是绝对的,对于佛陀而言,任何具有不确定和不可预测性质的事物,即是痛苦。一方面,这其实是将“诸行无常”的思想推及人身,特别是人的情绪方面,情绪也是因缘和合的,此情此景,此时让你快乐的事物,另一场景或许会你会悲伤,反之亦然。另一方面,我们的很多情绪感知,其实是社会化的或者说历史性的,而不是绝对的,甚至都不是你自己的,并不是你与生俱来的自性。

    “我们许多人从所处的社会学习快乐和痛苦的定义,是社会秩序在支配我们衡量满足的原则......这种把群体标准视为个人标准的习惯,在幼年时就开始形成。渴望并拥有他人所有的事物,也存在于文化层面。我们常常对其他文化的习俗和传统,比对自己的评价要高。目睹中国人为自己的文化根源感到难为情,令人讶异。但是在亚洲,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诸如此类的优越/自卑情绪。一方面,亚洲人为自己的文化感到骄傲,但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的文化有点令人反感或落后。几乎在所有的生活层面,他们都用西方文化来代替”。这一点,我觉得除了文化自身的原因,也和现代商业社会的推动不无相关,因为现代商业社会是按照西方的逻辑和模式建立起来的,在国力上他们也是强势的一方,自然他们的文化也比较强势。就像在盛唐时候,我们的文化成为整个亚欧大陆的标准一样。
    宗萨指出,如果你想根除痛苦,就必须培养觉知,留心你的情绪,并且学习如何避免情绪被鼓动起来。基本上,所有的情绪都是一种偏见,在每一种情绪之中,都存有分别心。在西方语境的影响下,现代人大多强调自我,追寻自我,把它与个性解放联系在一起。但在佛陀眼里,不论是身体里还是外,并不存在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足以称为自我。自我是虚幻的,它是谬误的,基本上错误,而究竟上不存在。执着于谬误的自我,就是无明的荒谬行为。而无明会制造更多的无明。

    这一点与西方哲学和心理学区别非常大,也非常有意思,西方语境里,从弗洛伊德肇始,把自我区格、解体为多重自我,以图用科学的方法找到那个属于你的真我。而在东方佛学语境,根本就是“无我”才是出路!这跟西方是根本的两条路!因为有了那个虚构的自我,而又执着于自我,就会引发种种痛苦。我们鲜有真正的满足,此刻的满足在另一时刻还会被认为是堕落和不思进取,我们的心里有一种永不停止的唠叨,想要从生活中获取更多,而这种不满足就导致了痛苦。
    在佛陀故事里,在菩提伽耶战役(悉达多在悟道前对抗魔罗的战役)之中,魔罗使出各式各样的箭攻击悉达多,包括引发欲望之箭、引发傲慢之箭、引发冲突之箭、引发心智昏沉之箭等等,悉达多没有被毒箭所伤,因为他觉察到这些只不过是幻象。可以说,魔罗就是我执,佛陀的意义在于帮你以觉察脱离我执,脱离无明,哪怕只是暂时的无明。这个意义上,佛在我心中才是对的。当你有了觉知,当你知道自己正站在悬崖的边缘,你就会了解面前的危险,但你仍可以继续前行,而只是不再恐惧;觉知不会妨碍你的生活,反而让生命更加充实。如果你正在享用一杯茶,而且了解短暂事物的甘与苦,你将能够真正地享受那杯茶。
    第三,关于“诸法无我”
    首先重新认识了个词语“修学”,并不是宗萨在书里做了解读,而是我读的时候忽然有的想法。这个词一般认为就是学习的意思,另外在亚洲日韩等国家,各级学生都有所谓修学旅行,每年有一定时间进行社会化学习。实际上,修学,可以理解为边修边学,修身和学习并重,这个对于人的成长还是很有必要的。其实在前面“诸漏皆苦”部分,已经对诸法空性有了说明。   
       
    宗萨举了一个沙漠中海市蜃楼的例子,当旅人在沙漠里看到幻象的绿洲,由于绝望、饥渴与期待,当然本质上还是无明,这位迷失者把他当成水。他用尽力气,走到那儿,才知道是海市蜃楼,于是极度失望。我仔细且不怀好意的想了旅人的心路,揣测他即便知道他可能甚至绝对是幻象,他说不定也会走过去的,因为绝望、欲望和无知会欺瞒那个容易受蛊惑的自我的。我又在想,我们的很多欲求或追求,都是把暂时当成永恒。可能往往只是我们在匮乏时寻求的短暂的东西,但我们因为欲望、自负、无明等等,会为之付出非常大的努力,而当我们觉醒的时候,可能发现自己已经走出好远,而追寻的东西已非如今之想。
    当悉达多证悟时,他自忖,“我已找到一条深奥、安详、非极端、清晰、满愿,有如甘露一般的道路。”他了解大众心性,知道没有人能听闻了解,本欲居深林而常住安详,天王因陀罗和梵天恳求他说,虽然不见得每个人都能了解你所有的教法,但只要有少数人能了解,能帮助到少数的人,也已经非常值得了。悉达多以悲心去为大众开示,当遇到之前诋毁他离他而去的伙伴时,“他完全不自负、不迟疑也不傲慢地走进他们。由于他毫无自我意识,步伐如此庄严,这些禅修者不由自主都站了起来,这些过去的同修,成为佛陀的首批弟子。”摘录这段,是因为它太美了,让我看到了一个真的证悟者的形象。
    在如此表述之后,可能为了避免大众以为佛陀是一个病态寡欲的虚无主义者,宗萨用了一个小节标题“佛陀不是被**狂”来讲述,在佛陀的教法中,并不特别反对美丽和享乐甚于其他任何概念,只要我们不认为他们是真实存在的,而迷失其中。他强调,空性并不会消除我们的日常经验,并不是否定存在事物的显现与功能,他不否认彩虹的出现,也不是说根本没有那杯茶。佛陀只是建议我们检视自己的经验,对自我的执着和迷恋保持警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3-9-18 11: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格力琼寺 于 2023-9-18 11:32 编辑

    他用做梦飞翔作为例子,很有意思,他说“悉达多会同意这两种情况——当你醒着时,你不能飞;而当你睡着时,你能飞。这道理在于因缘是否具足;要能飞翔的一个缘,是睡眠。当你没有它,你就不能飞;有了她,你就能飞。假设你梦见你能飞,而醒来后还继续相信你能飞,那就麻烦了。”如果你清醒时还想着能飞,这个其实就是“白日梦“了,人会混淆现实和梦境的区别,在弗洛伊德语境里,“白日梦“是一个重要课题,是他研究很多心理精神问题的窗口之一,而延展到社会心理学,“白日梦”也成为解释艺术家创造冲动和灵感的方法之一。东坡词云“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BBC经典剧《黑镜》的最新圣诞篇《潘达斯奈基》里,虽然讲的复杂,但本质也只是描述了一个模糊了现实与幻想边界、陷入自我地狱的人。悉达多将我们在这个世界的经验视为一场梦,我们的习性执着于此梦幻般相对世界的显现,认为它是真实存在的,因而落入痛苦和焦虑的无尽循环。我们深陷于睡眠之中,如同桑蚕在茧中冬眠,依据我们的投射、想象、期待、恐惧和迷惑,编织出一个现实。我们的茧变得非常厚实而绵密。我们的想象对自己来说如此真实,因而困在茧中,无法脱身“。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从习气、想象和贪着中觉醒,成为自己的主人。佛陀的目的是让我们了解到,除了我们自己的嗔恨和无名之外,并没有魔罗,也没有地狱道。究竟上,并没有外在存在的佛陀。对一位认真的精神追寻者,启发即是一切。

    最后,宗萨再次强调,明了这些,你会对社会中那些忽而建构、忽而结构的一切装饰和信仰失去兴趣——诸如政治系统、科技产品、世界经济、自由社会等,你会像一个成年人,不再对孩童的游戏有多大的兴趣。这么多年来,你曾信赖这些机构,而且相信他们能成就过去制度之所不能,然而这世界并未变得更安全、更愉快或更安定“。了解空性并不是让你对万事万物变得漠不关心,事实上,相反的,你会生起责任感和慈悲心,当条件成熟时,不论对你有利还是不利,你会有备而来,你不会盲目地相信所有的希望和期待都会实现,你也不会为结果所束缚。可以以更超脱的心态去看待世界,你可以继续欣赏一切看似存在的事物,却不会吧这些幻象当作真实而过于执着,如同一个看电影的人,当你走出影院,可以放下剧情。
    第四,涅槃寂静
    也即涅槃超越概念。虽然之前断断续续接触佛教也算不短时间了,但这一点是读这本书之前一直觉得四法印里最难理解的。学习之后,其实觉得这一条是对前面三条的综合、总结和提炼,只能说是多了些感觉。诸行无常,具体到人的际遇人的情绪上就是诸漏皆苦,然后诸法无我,说明诸漏皆苦的原因在于心性执着于那个虚幻的自我,因为无明和执着,无论是对染污本性的观想,还是因此生发的对祛除染污的决心,都只是攀缘我执,每一个众生的本性都是清净的,所有的众生都有能力自我解脱。
    那么涅槃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境界一种所在?所谓证悟到涅槃,到底是怎样的状态?一般人的想象里,可能就如天堂或者某种大乐无忧的状态。宗萨为我们指出,对佛陀而言,究竟的安歇之处,无论是天堂还是涅槃,根本就不是一个地方,而只是从无名的困惑、纠缠中解脱出来。如果你一定要指出一个实质的地点,那可能不会离你此刻所在的地方更远。或者说,你解脱的当下,即为天堂或涅槃,即所谓“立地成佛”。当然,佛陀所指的解脱不是我们一般的从一个事情、一个情绪中解脱,但有更大的境界,是说我们从整个对世界的幻象、对(外界影响塑造下的)自我的攀援执着中解脱出来,是在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寻得无幻、无我而和谐统一的至高境界。想要说明的是,佛陀的价值也应该是在此意义上的价值表现,而不是说佛陀就代表了一切真理,学了佛就四大皆空啥也不干了。

    举例来说,佛陀不是可以代替你去计算1+1和解微积分方程,那仍要你去动脑去思考,用学得的逻辑和技能,佛陀可以解决的是如果你觉得小学生计算1+1和大学生解微积分方程哪个会更快乐更高级的幻象与执着,去帮助你克服雕花细碗和粗瓷大碗、LV和普通包包上的分别心。当然如果你喜欢执于那些美丽的幻象,喜欢把社会塑造的、别人的偏好当成你的爱好,喜欢为此损精耗神日夜操劳,为此耽于贪嗔痴的习气翻江倒海惊心动魄,那是另一回事。
    另外,证悟是有程度之分的,我们普通人的证悟,和上师的证悟,佛陀的证悟,都是有不同的层次的。对一个普通人来说,能够在接触佛陀之后,对万事万物能生一些出离心,对自己的习气虽然不能马上改变但有所觉察,这都是很好的开始了,不必说为了证悟涅槃,即便是仅仅对世俗意义上快乐平和一点生活都是很好的助益了。如四圣谛所指,了知苦,抛弃苦之因,修息苦之道,了知苦可灭;在烦恼缠绕阴云覆盖的时候,能通过佛陀乍见一丝光芒,并重视这光芒,并投入更多的能量,持续向光源移动,那么总是离幸福或者解脱更近一步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3-9-18 11: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题外的收获
    读书就是有这种好处,遇到一本好书,你并不只是求一得一,经常是求一得三甚至得十。这里只记录一个小细节,宗萨讲到佛陀并不提倡和反对苦修,但在佛陀证悟之前,也尝试过苦修,他在到达菩提伽耶那颗传说中的菩提树之前,曾经也在另外一棵树下六年之久,六年中,他每天只吃几粒米,只喝几滴水,变得憔悴不堪,但并没有悟道。有一天,他了解到,这不是正确的,于是他决定从苦行的状态中起身,前往尼连河沐浴。
    我读到此,就想到一句话,那就是机缘未到,再坐也是枯坐;机缘到了,立地成佛。这个机缘不是你想来就来的,除了你的努力,它有它的因缘和合,有它的时机。而时机一到,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蒂落瓜熟,廓而忘言,如此而已;时机一到,土崩瓦解,雪释冰消,前”功”尽弃,卷土重来,如此又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11-25 21:26 , Processed in 0.15917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