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¼

ֻһٿʼ

搜索
查看: 92|回复: 5

应当舍命而善护戒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24-10-11 10: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就真实尸罗经》云:“诸苾刍,宁可离命而死,非可毁坏尸罗。何以故?离命而死,惟令此生寿量穷尽。毁坏尸罗,乃至百俱胝生,常离种姓,永失安乐,当受堕落。”此具因说,故当舍命而善守护。】
    《成就真实戒经》中说:“诸位比丘,宁可舍命而死,不可毁坏戒律。何以故?舍命而死,只是令此生的寿量穷尽。毁坏戒律,则在百俱胝生之间,常时远离种姓,永久失坏安乐,将受堕落恶趣之苦。”这是具足理由而做教诫,因此应当舍命而守护戒律。
    《成就真实戒经》在藏经中没有古译本,上师做过翻译,现在有法本。这是一部教诫持戒的殊胜经典,佛在这部经中教诫了持戒的功德、坏戒的过患,策励比丘奉持净戒,以理由教诫宁可舍命也不犯戒。
    (一)引经
    1.教诫
    “诸苾刍,宁可离命而死,非可毁坏尸罗。”这是佛在经中对比丘做的教诫,虽然如此,其义通于其余出家、在家学人,我们要取佛教诫之义鞭策自己护戒不犯,不能觉得我不是比丘就不用管,这样就错失大义。不论何种身份,只要入于佛门成为佛七众弟子,都有相应要受的戒律,都应如佛所教诫殷重护戒。
    佛说:诸位比丘,宁可离命而死,不可毁坏戒律。当遇到命难因缘,活命和保全戒律二者不可得兼,就像古人讲:“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当生命和道义不可得兼时,怎么办?舍生取义!这里佛也是以二者对比显明持戒的重要,当活命和全戒不可得兼时,取哪一个?佛教诫宁可取全戒,也不取活命。“离命而死”不是说白白死去,是因为护戒而失去命根。这时失去的是这一世的性命,但是保全了戒律,是为戒而死。“非可毁坏尸罗”,不可以毁坏戒律,由坏戒而存活。这不是说故意寻死,那没有必要,是说遇到命难违缘,活命与全戒不能同时获得,只能选一个,这时要选好。
    二者之间宁可选择守戒而死,不可选择坏戒而活,为什么?以下以理由成立。如果没有宣说理由,就只是个教言,利根者可以做到,中下根无从信受做到,所以下面佛宣说理由。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1 10: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2.出示理由
    为什么这样做?必然是缘起上如是行持能得大利、远离衰损。
    “何以故?”以下就从损失上衡量,两种选择哪个损失大,做个理性的衡量。衡量后发现,坏戒而活暂时似有小利,长远失坏大义,将受无边苦患;护戒而死暂时似有损失,长远损失较小、获得大义,两相比较应当选择护戒而死。
    “离命而死,惟令此生寿量穷尽”,舍命而死只是令这一生的寿量穷尽。这是从损失上衡量,舍命护戒损失的是这一世的寿量,本来能多活几十年,现在因护戒遭遇生命危险,早早死去。这当然是损失,但损失的也就是现生的寿量。
    此处佛没有多讲,我们可以在损失上多思维,后面会损失什么?这一世命根断绝,但由于是护戒而死,死后决定不会堕恶趣,能获得人天增上生及暇满身继续修行,这样逐渐能得决定胜安乐,所以后世以上安乐和法道的义利不会失坏,只是令此生寿量穷尽。
    下面再讲坏戒的过患。“毁坏尸罗,乃至百俱胝生,常离种姓,永失安乐,当受堕落”,毁坏戒律,则在百千万生中,常时远离种姓,永远失去安乐,将受堕入恶趣之苦。这就显明了坏戒的深重过患,一旦毁坏戒律,业果不虚,后世决定堕落。“俱胝”是十万,“百俱胝”是千万,在无数生中都会失去安乐、感受大苦。
    先说失去安乐,讲到“常离种姓、永失安乐”两点。这里的“种姓”是指人天暇满堪能修道的种姓。由于失坏戒律,后世不得增上生或暇满身,堕入恶趣,因此决定远离种姓。这是坏戒的果报,此世有缘持戒时失坏戒律,这成为后世不能持戒修行的业因,业力成熟后世就不得修行之身。“常”是指常时,在极长时间中都不能趣入修行。“永失安乐”,还将永久地失去安乐。由坏戒恶业牵引,要长劫中堕入恶趣,其中了无安乐可言,暂时增上生之乐不得,也无从修行证得决定胜,像这样现前毕竟的安乐都永失难得。最后“当受堕落”,还将领受堕入恶趣的大苦。
    这样就显明了失坏戒律过患的深重,影响的时间极长,百俱胝生,可以说是后世生生世世;过患极重,在无量生中失去修行的种姓,不得安乐,堕入恶趣受大苦患,可以说苦患无边。“离命而死”没有这么大过患,因保护戒律而死,死时戒体清净,只是失去现生短暂的寿量,一点小损失,后世则有长远安乐,由护戒功德死后决定再得暇满身接续修行,后世增上生乃至由修行所得决定胜安乐,都有希望成就。两相比较哪个损失小、利益大?显然是舍命护戒,因此就有以上佛对诸比丘的教诫:宁可舍命而死,不可悔犯戒律。
    这不能以凡夫的愚痴心作判断,凡夫不见业果深细理则,唯凭现世狭小眼光,就会做颠倒判断。比如一般人在遇到命难违缘时会怎样想?会想:顺从他做一下不就能躲过一劫?做一下看起来也没什么果报,还能活下去,不是很好吗?这样就会违犯戒律。智者明见业果,不会这样做,他知道这样做现前虽可少许避免损失,但后世有长远大苦,因此从长远看,宁可护戒而死,不可犯戒而活。
    犯戒苟活暂时安乐、长远苦痛,舍命而死暂时略有小苦、长远光明安乐。对此要数数思维发起定解,以定解力数数发起舍命也不犯戒的誓愿,这样逢遇违缘时就有护持之力。如果平时不串习,连道理内心都不认同,不必逢遇违缘,当前持戒具足顺缘时也会因少许利益的诱惑而毁坏禁戒,做出颠倒恶行。因此要注意提前串习,平时就常思维,由定解发起誓愿。
    (二)教诫
    “此具因说,故当舍命而善守护”,这是具足理由而做教诫,因此应当舍命而善守护。“具因”是说具足或连同理由,“因”即理由。以上佛的教诫是具足因而说的,并不是直接在取舍上作教诫。由于理由讲清了,学人就应当如是舍命而善守护。以上两个教证的重点都是教诫舍命护戒,纵遇命难也护戒不犯。

    下面讲几则公案。
    公案一
    经中有诸多殊胜的典范,比如《佛藏经》中讲,过去有两位比丘要去朝礼佛陀,由于路途遥远缺少饮食,两位比丘体力衰退极度干渴,生命垂危。这时见到水池,但他们没有带滤网,水里有一些小虫。佛制戒比丘不可以随便饮用露天之水,必须用滤网滤掉含生才可以饮用。一位比丘想:如果不喝水就会死掉,人都没了,怎么去见佛陀?就不顾戒律捧水喝,由此保存性命。另一位比丘想:宁可死去也不能犯戒!就在干渴中死去了。活下来的比丘经历跋涉终于到了佛前,顶礼问讯。佛陀严厉呵斥说:“痴人!你没有见到我,死去的比丘才见了我。他因为护持禁戒而死,死后生在天界成为天子,之前已经来见过我。你违犯戒律活了下来,来见我也没有实义。”
    从此公案不难了解,对于护戒而死的比丘,佛极为赞叹,对于犯戒存活,佛则呵斥。
    公案二
    《苏摩王经》中也记载了这样一则公案,往昔世尊转世为一条大力毒龙,具有毒气,只要眼看或吐毒触及其他众生,对方就会立即死去。有一天毒龙发心受一日夜的八关斋戒,他欢喜寂静,就来到山林中,由于疲乏很快睡着了。龙睡着时会把身体蜷缩成蛇一样(经中讲龙在睡时不能自在变换,这里是说现成蛇的样子),身上色泽斑斓,猎人看见动了歹心,想杀蛇剥皮奉献给国王,于是就用木杖按住蛇头,用刀剥皮。毒龙疼醒后发现缘由,心想:我力大无比,能翻天覆地,一个小猎人怎么可能伤害到我?但我今天受了斋戒,应当依戒而行,不做伤害。想后就任由猎人剥去身皮,并对猎人生起悲悯心。
    皮剥完后,龙血肉淋漓地裸露在地上,很多小虫爬来吃它的身肉,由于疼痛难忍,龙就想钻到水中。又想:我一入水这些虫子都会被杀死,我今天受了佛戒,不能这样。就强忍疼痛,并发愿现今我以身肉滋养小虫,将来以法做饶益。在这种善心中这条龙死去了,后来生在忉利天。
    这是一个宁可舍命也护戒的旁生,毒龙尚且可以舍命护戒,何况我们生而为人,如何能犯戒?要像这样思维策励自心。受八关斋戒时,不杀生是指不杀一切众生,不只是人。所以毒龙受了八关斋戒后,不但猎人不杀,连小虫也不杀。我们会想:我跑到水里小虫也未必会死,即便死了我也没有杀人。这种想法不对,受八关斋戒,即便杀小虫也犯根本戒,所以毒龙才这样护戒。

    恭摘|归乡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1 10: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获真相



    当你懂了无常,
    你的心,
    才会落在当下,
    往昔与未来,
    只是当下的影子。

    当你懂了因果,
    你的心,
    才会放下执念,
    他与它,
    只是因缘中的一念。

    当你懂了慈悲,
    你的心,
    才会释怀所有的伤痛,
    我与他,
    只是轮回的隔阂。

    修行,
    是一条漫长的路,
    但一路皆能收获真相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1 10: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伽耶山顶经》:发菩提心有四种,是哪四种?
    尔时净月威光天子复问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诸菩萨发菩提心凡有几种。于因于果而得成就。文殊师利菩萨言。天子。诸菩萨发菩提心凡有四种。于因于果而得成就。何等为四。一者初发心(发心修大乘佛法,发心成佛)。二者解行住发心(发心修大乘三十七道品为解行住,见《菩萨善戒经》)。三者不退转发心。四者一生补处发心。应知初发心为解行住因,解行住发心为不退转因。不退转发心为一生补处因。一生补处发心为一切智因。复次天子。应知初发心如田中下种。解行住发心如牙渐增长。不退转发心如枝叶花果次第出生。一生补处发心如果实成熟。
      复次天子。第一发心如造车人先集于材。第二发心如得材已各别治净。第三发心如彼匠人造车成就。第四发心如以其车引重致远。

      复次天子。第一发心犹如初月。第二发心如五日夜至七夜月。第三发心如十日夜月。第四发心如十四日夜月。应知如来所有智慧。譬如明月至十五夜。一切光色悉皆圆满。

      复次天子。第一发心超声闻地。第二发心超辟支佛地。第三发心超不定地。第四发心住决定地。

      复次天子。第一发心譬如有人初学字母。第二发心如彼学人渐解分析。第三发心如学已久善算数。第四发心如学成熟了达诸论。

      复次天子。第一发心菩萨住因。第二发心菩萨住智。第三发心菩萨住断。第四发心菩萨住果。
      复次天子。第一发心因所摄。第二发心智所摄。第三发心断所摄。第四发心果所摄。

      复次天子。第一发心从因而起。第二发心从智而起。第三发心从断而起。第四发心从果而起。

      复次天子。第一发心因差别分。第二发心智差别分。第三发心断差别分。第四发心果差别分。

      复次天子。第一发心如采集众药。第二发心如分辩药性。第三发心如随病合药。第四发心如服药除愈。

      复次天子。第一发心生法王家。第二发心学法王法。第三发心学得解了。第四发心学得自在。——《大乘伽耶山顶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1 11: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菩提心的四种缘、四种因、四种力



    《大智度论》云:「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成佛之心。《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五指出,菩萨是由四种缘、四种因、四种力而发无上菩提心的。这篇文章也讨论四种令菩提心退失的原因。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五:


    当知菩萨最初发心,由四种缘、四因、四力。


    菩萨是由四种缘、四种因、四种力而发无上菩提心的。


    一、四缘


    云何四缘?


    最初发心之四种外缘条件是:


    谓善男子,或善女人,若见诸佛、及诸菩萨。有不思议甚希奇有神变威力。


    或从可信闻如是事,既见闻已,便作是念:无上菩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所见所闻,不可思议神变威力。由此见闻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发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一初发心缘。


    众生自己亲见诸佛菩萨不可思议甚希奇有的神变威力;或者是听可信的人说这件事。既然已经看见及听闻之后,就产生这样的想法:「无上正等正觉,具足大威德,能让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这样不可思议的神通变现功德威力。」并且再思维:「若佛菩萨之不可思议事,我也能成就的,我也应当发起无上菩提心。」由见佛菩萨所能修学及能证得,深生信解,因此就发了无上菩提心了。这是第一种发心的缘。


    或有一类,虽不见闻如前所说神变威力,而闻宣说依於无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菩萨藏教。闻已深信。由闻正法及与深信增上力故,於如来智深生信解,为得如来微妙智故,发菩提心,是名第二初发心缘。


    或有一类的众生,虽然没有见、闻如前所说的神变威力,但是他听见佛菩萨宣说了大乘法藏、「无上菩提」的「微妙正法」,即生深信之心。听闻了以后,由听闻正法及深信力为增上缘故,所以对於佛陀的无上菩提,深深的建立了「信解」。为获得如来微妙大智慧,所以就发了无上菩提心。这是第二个发心缘。


    或有一类虽不听闻如上正法,而见一切菩萨藏法将欲灭没。见是事已,便作是念:菩萨藏法久住於世,能灭无量众生大苦,我应住持菩萨藏法,发菩提心;为灭无量众生大苦。由为护持菩萨藏法增上力故,於如来智深生信解,为得如来微妙智故,发菩提心。是名第三初发心缘。


    或有一类众生,没有见到佛菩萨,也没有听闻如来的无上正法,但是看见大乘佛法,将要灭亡了。这位有情心里面在思考这件事:「佛菩萨所说的这个正法,若是久住在世间,能灭除无量无边的众生的生死大苦。我今亦应当护持菩萨藏正法,发无上菩提心,弘扬正法,使令众生灭除大苦。」由为护持菩萨藏法为增上力故,对佛陀的智慧深深地信解,希望得到如来微妙智,而发菩提心,「是名第三初发心缘」。


    或有一类,虽不观见正法欲灭,而於末劫末世末时,见诸浊恶众生身心。见诸浊恶众生身心,十随烦恼之所恼乱。谓多愚痴,多无惭愧,多诸悭嫉,多诸忧苦,多诸麤重,多诸烦恼,多诸恶行,多诸放逸,多诸懈怠,多诸不信。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大浊恶世,於今正起诸随烦恼所恼乱时,能发下劣声闻独觉菩提心者,尚难可得,况於无上正等菩提能发心者。我当应发大菩提心,令此恶世无量有情,随学於我起菩提愿。由见末劫难得发心,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发起大菩提心,是名第四初发心缘。


    或有一类的众生,虽然没有看见佛的正法要灭亡了,而於末劫末世末时,见五浊恶世众生的身心,都是污浊的。五浊是:「一、寿浊,二、有情浊,三、烦恼浊,四、见浊,五、劫浊」。十种随烦恼,恼乱一切众生。十种随烦恼是:「多愚痴,多无惭愧,多诸悭嫉,多诸忧苦,多诸麤重,多诸烦恼,多诸恶行,多诸放逸,多诸懈怠,多诸不信」。






    看见众生有这么多的苦恼的时候,心里这样想:「在这污浊的世间,众生为多种烦恼所恼乱,劝一个人发下劣的声闻菩提心、独觉菩提心,尚属难得;何况能发心志求无上正等菩提的人?更是难能可贵。我现今应当发大菩提心,好好的修学佛法,并教化一切大浊恶世无量的有情,感化他们一同的发起菩提愿。」


    看见末劫的五浊恶世中的众生发心难得为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切生起信解,所以菩萨於此恶世、恶众生中,发起了无上菩提心了。这是第四个初发无上菩提心的缘。


    二、四因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1 11: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甚么是菩萨发心的四种内在因素?


    谓诸菩萨种性具足,是名第一初发心因。又诸菩萨赖佛菩萨善友摄受,是名第二初发心因。又诸菩萨於诸众生多起悲心,是名第三初发心因。又诸菩萨於极长时,种种猛利无间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无有怯畏,是名第四初发心因。


    菩萨具足菩萨种姓,这是第一个发菩提心的因。菩萨依赖佛菩萨、善友的摄受,而发无上菩提心的,是名第二初发心因。诸菩萨看见众生苦,起慈悲心,是名第三初发心因。诸菩萨於久远的时间,种种猛利精进,未有间断、也不缺少,虽见生死大苦,难行苦行,内心无有怯畏,「是名第四初发心因」。


    若诸菩萨六处殊胜,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当知是名种性具足。


    菩萨的「六处」(眼耳鼻舌身意)特别「殊胜」,从无始世以前辗转传到现在来,本来就有这种功德,「当知是名种性具足」。


    由四种相,当知菩萨善友具足。


    谓诸菩萨所遇善友,性不愚钝,聪明黠慧,不堕恶见;是名第一善友具足。


    又诸菩萨所遇善友,终不教人行於放逸,亦不授与诸放逸具,是名第二善友具足。


    又诸菩萨所遇善友,终不教人行於恶行,亦不授与诸恶行具,是名第三善友具足。


    又诸菩萨所遇善友,终不劝舍增上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而复劝修下劣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所谓终不劝舍大乘,劝修二乘;劝舍修慧,劝修思慧;劝舍思慧,劝修闻慧;劝舍闻慧,劝修福业;劝舍尸罗,劝修惠施。终不劝舍如是等类增上功德,而复劝修如是等类下劣功德,是名第四善友具足。




    有这四种功德的菩萨就是善友。


    「谓诸菩萨所遇」的好朋友,不愚痴、不迟钝,聪慧灵敏,没有恶见,是名第一善友具足。


    好朋友不会教人去做放逸的事情,也不会给人导致放逸的资具,这是第二个善友的相貌。


    好朋友永久不会叫人做恶事,也不送给人助长恶事的资具,「是名第三善友具足」。


    好朋友一定劝导众生对佛法生起信心,精进修行,持戒清净,不放逸。不会劝人不要学习大乘佛法,也不会劝舍修慧,劝修思慧;劝舍思慧,劝修闻慧;劝舍闻慧,劝修福业;劝舍尸罗,劝修惠施。好朋友,不会劝弃舍殊胜的功德,而劝修等类下劣的「功德」。是名「第四善友具足」。


    由是因缘,当知菩萨於诸众生多起悲心。


    谓诸菩萨虽有十方无量无边无苦世界,而生有苦诸世界中。於中恒有众苦可得,非无众苦。或时见他,随遭一苦触对逼切;或时见自,随遭一苦触对逼切。或时见自,随遭一苦触对逼切;或见自他,随遭一苦触对逼切;或见二种,俱遭长时种种猛利无间大苦触对逼切。


    然此菩萨依自种性,性自仁贤。依四境处,虽不串习而能发起下中上悲,无有断绝。


    虽然有十方无量数、无边际、无苦恼的世界,而菩萨偏要发愿投生有苦恼的世界中。苦恼的世界中,经常有众多的苦恼。有时候他会看见其他众生或者自己遭遇难忍受逼迫的苦恼。菩萨的特性,自然就是仁慈贤善。菩萨遇见这些状况的时候,虽然不能说仁慈贤爱之心连续不断的生起,但是还是能够的发起来下品、中品、上品的慈悲心的,无有断绝。


    由四因缘,当知菩萨於诸众生先起悲心,於极长时种种猛利无间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尚无怯畏,何况小苦。难行苦行,尚无怯畏,何况小苦。


    谓诸菩萨性自勇健,堪忍有力,当知是名第一因缘。又诸菩萨性自聪敏,能正思惟,具思择力,当知是名第二因缘。又诸菩萨能於无上正等菩提,成就上品清净信解,当知是名第三因缘。又诸菩萨於诸众生成就上品深心悲愍,当知是名第四因缘。


    由於四种原因,当知道菩萨对於一切众生先起悲心。於长久的勇猛精进,无间断、无缺的生死大苦、无间的难行苦行,菩萨尚能不怖畏。小小的苦恼的事情,菩萨更不在乎了。


    菩萨心性,特别的勇猛刚健,具有足够的忍受力,这是第一个因缘。
    菩萨的特性是聪明敏捷,能正确思惟、思惟抉择的能力,「当知是名第二因缘」。
    菩萨对於无上正等菩提,能成就最殊胜的清净的信心,「当知是名第三因缘」。
    菩萨欲令一切众生成就上品清净信解,发起深心悲愍,「当知是名第四因缘」。






    三、四力


    云何四力?
    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三者、因力,四者、加行力。


    发菩提心的四种作用力是: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


    谓诸菩萨由自功力,能於无上正等菩提深生爱乐,是名第一初发心力。
    又诸菩萨由他功力,能於无上正等菩提深生爱乐,是名第二初发心力。
    又诸菩萨宿习大乘相应善法,今暂得见诸佛菩萨,或暂得闻称扬赞美,即能速疾发菩提心。况赌神力,闻其正法。是名第三初发心力。


    又诸菩萨於现法中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谛思惟等。长时修习种种善法,由此加行发菩提心,是名第四初发心力。


    第一个初发心力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对於无上正等菩提生欢喜心,发无上菩提心。第二个初发心力,菩萨看见佛的大威德境界,就生欢喜心,就是由他功力,发菩提心。过去世有修行大乘相应善法、发菩提心;今生又暂时目睹佛菩萨,或暂时听闻称扬赞叹佛菩萨的威德,迅速的又发无上菩提心;何况亲睹佛菩萨之神变威力,或听闻其所说之正法?「是名第三初发心力」、因力。菩萨现在能够常常去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很认真的去思惟观察,长时期的修习种种善法,由这样努力加行用功的关系,就发了菩提心,「是名第四初发心力」。


    若诸菩萨,依上总别四缘四因,或由自力、或由因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当知此心,坚固无动。
    或由他力,或加行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当知此心不坚不固,亦非无动。


    在佛法里面发菩提心的菩萨,由四种缘发菩提心、四因发菩提心、还有自力发菩提心、或由因力、或总二力(自力加因力),成就的菩提心是坚固的、是不退转的。


    他力或加行力,或者是或总二力(他力和加行力)而「发菩提心的」,这样的菩提心不坚固,可能会退转的。


    有四因缘能令菩萨退菩提心。
    何等为四?一、种性不具,二、恶友所摄,三、於诸众生悲心微薄,四、於极长时种种猛利无间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其心极生怯畏惊怖。
    如是四种心退因缘,与上发心四因相违,广辩其相如前应知。


    有四种原因能使令发菩提心的菩萨,退失菩提心。


    一、种性不具:这位菩萨没有菩萨种姓,虽然发菩提心,他的菩提心不牢固,还会失掉的。
    二、恶友所摄:虽然有菩萨种性,但是他结交了恶知识,恶知识对他影响非常大,造成他退失了菩提心。
    三、於诸众生悲心微薄:菩萨对苦难的众生的悲愍心微薄,也容易退失菩提心。
    四、於极长时种种猛利无间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其心极生怯畏惊怖:长时间的度化众生,虽然种种猛利的精进,未有间断、也不缺少,受生死苦,很多苦恼的事情,难行苦行,菩萨的内心里面生起极大的怖畏,心性怯弱,所以也就退失了菩提心。


    「如是」四种令菩提心退失的原因,和前边的「四因」是相违反的,和前面的文对照一下就会知道了。


    了解了发菩提心四种缘、四因、四力,佛教徒应当从今日起,能共同发菩提心,弘扬大乘佛法,使佛法普遍的流行在世间,使令五浊恶世的众生,能听闻佛法,趣向解脱和菩提大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11-25 08:24 , Processed in 0.12109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