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¼

ֻһٿʼ

搜索
查看: 93|回复: 8

何为僧才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24-10-21 09: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都知道什么是僧人,但僧人和僧才有一些区别的,是僧人不一定是僧才,而是僧才前提必须是僧人。
    那么优秀的出家人是如何培养的?首先界定一下出家人优秀与否,在于他的教法和证法的功德圆满与否。那么怎样才能够教、证功德圆满呢?不但要学三藏经典的教法的功德圆满,而且戒定慧三学修证的功德也要圆满,这叫做教、证功德圆满。
    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当中讲到 :“随次闻思修,得法及得慧”。世亲菩萨对此解释的时候说,首先依止善知识,方能真正领悟到正念佛法的妙义;有了正念佛法的妙义,才能够通过这样对正法义理的不断地串习,于相续中得到证悟。说的是首先闻、其次思、然后修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简单地说,闻、思、修就是圆满整个教法和证法功德的一套完整的内容。作为一个出家人,要成为僧才,首先必须能够做到闻、思、修。
    关于闻、思、修,自古以来佛教各派有一些不同的理解。比如《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中有这样的一种理解,它把闻、思、修慧比喻成为:依靠名相而了知其义者为闻;不需要名相而完全直达义理者为修;或依靠闻、或不依靠闻而能了达其义者为思。
    关于这个问题,打了一个非常好的比喻,它说:假如有三个人,一个人懂得游泳,一个人虽然学过但不是很好,还有一个没学过游泳的人。没学过游泳的人渡河的话,必须要依靠岸上的草或者绳子之类的所依,才能够渡到对岸。类似于这样,依靠名相而了达其义者为闻;一个人完全不依靠绳子或者岸上的那些草木等等,不需要抓任何东西,直接可以自如地游泳到达彼岸者比喻为修,因为他不需要再依靠文字,直接可以通达义理;有时候依靠文字,有时候不依靠文字,交替地去做者为思,这个大概是毗婆沙宗的说法。
    在世亲菩萨的《俱舍论自释》当中,对此做了批判:按照你的这个说法,思干脆就不存在了,为什么?那种依靠的部分算是闻,不依靠的部分算是修,哪有什么思呢?宗大师也在《金鬘论》当中坚持这个观点,说闻、思、修的内容是什么呢?首先,从师父或从书中了知,从不知变成知,那就叫做闻。
    第二,了知后反复思考,理路清晰、断除一切疑惑,通过推理或正理,在相续中能够生起完全的定解,那就叫做思。通过对定解的内容不断地在相续中串习,达到完全自如、不需要任何造作的状态,那就叫做修。这就是宗大师在《金鬘论》中所说的。所以,所谓的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是什么呢?听闻佛经所生的智慧,乃闻所成;如理作意,定解之慧,乃思所成;专注定解,经三摩地修行所成,乃修所成慧。
    这就说明,要培养一个僧才,光靠学习是不够的,但是没有学习是万万不能的。也就是说,学习就是闻;对学习的内容不断地贯通、不断地从理论上加以反思、改变自己的内心,令相续中生起定解,乃是思;然后不断地串习就是修。因此培养僧才不外乎就是闻、思、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09: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憨山大师:水月观音赞

    大士本无身,
    身随众生现。
    如月映众水,
    不分垢净故。
    昏明在清浊,
    非月有拣择。
    是故现大士,
    应以净心观。
    观者心既净,
    众苦悉皆空。
    若知救苦心,
    应即是观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09: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光大师:观世音菩萨,悲运同体,慈起无缘

    由是久成佛道之正法明如来,而复不离寂光,垂形九界,随类逐形,寻声救苦,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其现余法界种种身,皆属秘密,现菩萨法界之观世音身,则属显露。以故十方诸佛,皆赞观世音菩萨为大慈大悲施无畏者,以期九法界一切众生,同生信向,同蒙摄受也。
    由菩萨证穷法界,圆彰自性,彻悟唯心,故能悲运同体,慈起无缘,遍法界感,遍法界应,随彼所感之诚之大小,俾彼各得相当之利益。如《法华·普门品》《楞严·观音圆通》所说,及此方种种感应事迹,如本书所颂者,何可得而思议也。
    良以菩萨之心,犹如虚空,无所不遍。但以众生在迷,不生信向,譬如虚空,以物障之,便成隔碍。若穿一小孔,即得一小孔之空,穿一大孔,即得一大孔之空,若完全撤去障蔽之物,则与普含万象之虚空,浑合无间矣。是以众生小感则小应,大感则大应。故《楞严》云,求妻得妻(求妻者,求贤慧贞良之妻也,否则妻何得向菩萨求),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所言求妻得妻等者,即穿小孔得小孔之空,穿大孔得大孔之空也。其求大涅槃得大涅槃者,即完全撤去障蔽之物,便与普含万象之虚空浑合无间也。《金刚经》所谓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以众生心体,即是无余涅槃,本来无失,又何有得。

    菩萨特以种种方便,令其消除幻业,复还本体而已。又以众生迷惑深重,不能顿发大菩提心,为接引初机令其入胜故,随彼凡情,满彼所愿。待其善根既熟,即可直得究竟真实利益,此菩萨随类现身,随心满愿之本旨也。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09: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格力琼寺 于 2024-10-21 09:39 编辑

    修行人,怎么才知道自己具“戒”?

    在修行时,首先将入座的前行法完成。戒律被承许是断罪的心相续及种子,如果在心上具有断罪的心,那就是戒律。假设心上面没有断罪的心,即便断了十不善,也不是戒律。所以,如果心里具备了断心,那就有戒体,倘若心里没有断罪之心,就不具备戒体。因此,我们必须要具足断心(即第一个誓愿铁钩),并用誓言(也就是指不舍断心誓愿)的第二个铁钩钩住。
      入座的正行:从十不善开始到大圆满的誓言之间,每一项都要具备“不造罪业”的断心,并用“宁死不舍此誓愿”的第二个誓言铁钩钩住。首先对一切有情,知母、念恩、生起想要报恩的念头,这一切修法在此与下文都要应用。  
        1.不杀生:心里想:为了使一切有情获证圆满佛果,我从今天起直至没有证得圆满佛果之间,宁死不杀众生!宁死不唆使别人杀众生!宁死不随喜杀生!必须具备这一分断心,并且用“纵然遇到生命危险也绝不舍弃此誓愿”的第二个誓言铁钩钩住,下文所有内容依此类推。我们不仅要守不杀生的戒,而且还要行持其同品——救护生命。 

     2.不偷盗:心里发誓:即使我饥饿而死,也绝不偷盗!发誓绝不唆使别人偷盗!发誓不随喜别人偷盗! 
     3.不邪淫:发誓绝不行持非梵行!进而奉持其同品梵净行。 

     4.不妄语:断除妄语以后说真实语,具体而言,当和某人交谈时,心想“我绝不能说妄语”,要详细观察自相续而说真实语。或者,认清自己妄说以后,发誓从今以后,即使我舌头被砍断也绝不说妄言! 

     5.不两舌:断除离间语而调解纠纷,心里发誓:宁死也不在关系和睦的两者之间挑拨离间!如果想说离间语或者酬劳别人说,那就用巴掌搧自己的嘴巴,用拳头捶自己的胸口,以这种方式予以断除。  

       6.不说粗语:断除粗语而说爱语。 

     7.不说绮语:断除绮语而精进念咒。附带讲一下,在去做经忏等法事的时候,如果杜绝无关的废话,以清净的仪轨进行四部清净忏悔、四精的清净酬补,就能圆满施主的资粮,也能清净自己享用信财的障碍。所谓的四部清净忏悔,身部的忏悔,顶礼膜拜;语部的忏悔,念诵百字明;意部的忏悔,处于了悟的境界中忏悔;三门平等部的忏悔,在见解的证悟境界中忏悔。所谓的四精,身体的四精是指脉、白明点、红明点和风,用良药、血、食子和酥油灯相对应而作供养。此时此刻,要努力守护根门、默然禁语、使心的分别忆念不散他处。 

     8.不贪:心里发誓:纵然我鲜红的心脏被掏出来,也绝不对别人的资具、三宝的财物起贪婪之心!在此基础上还要修施舍心。
     9.不嗔或不害:发誓宁死也不对众生有加害的歹意、粗暴的行为,绝不怀有恶毒心态!进而还要修悲心。 

     10.不持邪见:发誓宁死也不对因果正法起邪见!而具备诚信因果的信心。
      前面皈依时我们就受了居士戒,作为居士,所要守护的四根本戒加上酒,共五戒,发下“不犯五戒”的五种誓愿,并用“宁死不舍此誓愿”的五种第二个誓言铁钩钩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09: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格力琼寺 于 2024-10-21 09:52 编辑

    他人的苦乐


    菩萨的心中,
    不介意你的对错,
    只在乎你的苦乐。
    不是菩萨没有智慧辨别对错,
    而是菩萨接纳了众生的一切;
    不是菩萨可以改变你的苦乐,
    而是你的苦乐早已成为他的苦乐。

    因此,
    你想成为菩萨,
    你应该介意的不是他人的对错,
    而是如何包容他人的对错,
    我们总是想收获菩萨的果位,
    却迟迟未曾种下菩萨的种子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10: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格力琼寺 于 2024-10-21 10:09 编辑

    无始轮回我们什么身份都做过,至今一事无成
    无始轮回至今,我们为欲尘虚耗了无量所依身,至今一无所成。过去无边的所依身都为追求五欲而无义地舍弃了,没有修出大义功德,现今若不修行也要如是唐捐无数色身,想到这点应生厌离,将心投注到具大义的解脱菩提道上,用今生所得的暇满身修持法道、成就大义,从苦患无义的生死中超出。


    【如是又如《华严经》云:“汝应忆念为诸欲,徒耗诸身前边际,今求菩提具禁戒,由禁于此摧诸欲。汝应忆念为诸欲,徒耗诸身前边际,未能承事恒沙佛,未从佛闻如是语。”】


    这又如同《华严经》中所说:“你应当忆念过去为了诸欲,虚耗了无量的先前所有色身,现今为求菩提具足禁戒,由禁止受欲来摧伏贪欲。你应当忆念过去为了诸欲,徒耗了无边的先前所有色身,由此未能承事恒河沙数的诸佛,未从佛闻如是甚深正法妙语。


    这段首先讲“如是又如《华严经》云”,以上开演的受苦乐无边之义就如《华严经》中所说。这里有两颂,两颂的前二句相同,都是忆念为诸欲过去已徒耗无量色身。后半颂不同,第一颂是说今取大义,过去既然已唐捐如是色身,现在就不能再白白扔弃,要用此身求取菩提大义,为此要受持禁戒,以禁戒摧伏贪欲。这是扭转无量劫来的无义之路,走在具义之路上。第二颂是思维过去未取实义,就是因为耽著诸欲,唐捐无量色身,而未能亲近佛陀、听佛说法,无从趣入解脱之道,以至于今天都还未解脱。这是讲求诸欲障道的过患。前面是从正面讲,现在要求取大义;这颂是从反面说,过去未取大义。两颂合一起,想到过去未取大义,现今就应求取大义,为求菩提而修法道,为此要受持禁戒、摧伏贪欲等。


    (一)忆念徒耗诸身今取大义


    “汝应忆念为诸欲,徒耗诸身前边际。”这二句是两颂共同的。你应忆念为了诸欲,徒耗了前边际的诸色身。这是经上佛教诫弟子众要如是忆念。“诸欲”即色身香味触,或财色名食睡五欲,也就是种种所爱的欲尘受用。“欲”本来是心上的状态,五欲境何以称为欲?境能引发贪欲,因此叫做欲。“徒耗”即白白虚耗,没有以此成办大义,最后唐捐,就叫徒耗。“诸身”是诸所依身或色身,“前边际”是说往前看无边际,即往前的一切,“诸身前边际”是指过去的一切所依身。两句合一起,佛教诫应当忆念往昔为求取五欲,白白虚耗了此前的一切所依身。轮回至今已舍弃了无量色身,都是为何舍弃的?贪欲。这是从主要讲,在欲界中所求就是欲尘,为此奔波一世,最后死去舍掉色身,色身都为欲尘而白白虚耗,没有得到实义。


    思维这二句时要转来教诫自心。“汝”是你自己,“汝应忆念”是要对自己说:心你要好好忆念。“为诸欲,徒耗诸身前边际”,你过去为了求取欲尘,浪费了此前的一切所依身。(当然这是就多数来讲,生在色无色界就不是为了欲,色界也有色身,但不是为欲尘,无色界没有色身,更不是为欲尘。但流转生死在色无色界受生相对较少,多半都生在欲界,在欲界都是为欲尘。)


    后二句讲今取大义,今后我要求取大义。“今求菩提具禁戒”,现今我应求取菩提果,为此要具足禁戒。也就是过去已为欲尘浪费了这么多所依身,现今我要求取大义。何者是具大义的事呢?唯有成就无上菩提,所以现今要求取菩提。


    求取欲尘最终会落得一场空,不但无所得,而且受大损害,贪欲增长、烦恼炽燃、生死无边、受诸苦痛,是无义具苦的事。贪欲本来不该求取,它是苦性、具过患、无实义的法,我却将它执为乐性、有功德、有实义,受它欺诳不断追逐。这是我求错了,最后一无所得还受苦。这个冤枉路一走就走了无量劫,现今看清它是颠倒的,求取欲尘决定从苦入苦!就像先前观察的那样,贪欲以受乐无法满足,现前只会令贪欲炽燃增长,当来引发无边生死、感受无量大苦,所以它是一条从苦入苦的路,不值得求取。


    而菩提是至极安乐的果位,远离一切生死衰患,具足无边圆满功德。证到大菩提自他二利俱皆圆满,是最圆满的所得。不止证菩提时有大安乐,就在求取的路上,行菩提道之时就已经处于安乐中,所以是从乐入乐之路。看清以往路线的颠倒就要扭转过来,这是人生方向的巨大转折,此处说“今求菩提”,现今我要求取菩提。


    要求菩提就要实行,即“具禁戒”。从大乘道来讲,求取无上菩提须行菩萨万行,要受菩萨戒、行持三聚律仪——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其中律仪戒是后二戒的基础,通于别解脱戒,就是别解脱戒以菩提心摄持转为律仪戒。此处“具禁戒”主要是从律仪戒来讲。“禁”是禁止恶行,“禁戒”即禁恶的戒律。别解脱戒主要内涵在断恶,断除身语七支的恶行,以此说为“禁戒”。


    那么戒是否只有“禁”的含义?不止,从别解脱戒来讲也有禁、行二分,即常说的止持和作持。止持是断除身语恶行,作持是行持种种善法,如出家人作读诵、修行、利他等善法。但其主要义在禁恶上。菩萨戒中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多数是行,也有禁恶分,此处主要是从别解脱戒来讲。别解脱戒是为从生死中别别解脱而制定的学处,生死根源主要在贪欲,所以别解脱着重对治贪欲,下面由此说明由禁戒摧伏贪欲。菩萨戒中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着重对治嗔恚,因为利益众生需要慈悲心,与慈悲心相反的就是嗔;密乘戒主要对治痴。


    “由禁于此摧诸欲”,由禁止此欲尘而摧伏贪欲。“此”指欲尘,“禁于此”即禁止欲尘,换句话说禁止受欲。此处“诸欲”指内在的贪欲,前面的“诸欲”(“汝应忆念为诸欲”)指外在的五种欲尘,两个含义不同,一内一外。


    由具足禁戒而禁止受欲,就能催伏贪欲。别解脱戒或律仪戒重在对治贪欲,受持它就能禁止享受欲尘,这是持戒的重点。比如在家受八关斋戒,一日一夜除不杀盗淫妄外,还要过午不食、不著香花蔓、不享受歌舞等等,主要就是对治享乐,不享受淫欲,不过度饮食、娱乐、享受等等。出家戒更是如此,在断欲上更严格,不论何种出家戒,首先不能享受男女之欲,其余种种世间享乐也都尽量对治。由此就看出“禁戒”的内涵重在断除享乐,所以持禁戒就能禁止享受欲尘。


    为何要这样做?别解脱戒是解脱的方便,生死的根源在贪欲,虽然三毒烦恼都是生死根源,但以贪欲为主,所以能解脱的戒律着重对治贪欲。小乘特别强调不贪,以种种方便制伏身心不贪著欲尘,这样才能渐渐远离生死、趣近涅槃。假如还是一如既往地享受,甚至加重,那就不是趣近涅槃,而是入于生死、远离涅槃。别解脱戒是让行者趣近涅槃,首先以学处让行者守护诸根,减少或断除受用五欲,贪欲变薄弱乃至制伏,最终彻底铲除,就解脱生死了。佛在制戒时有这样的考虑,因此很多处都让尽量不享受饮食男女等,维持基本生存,身心清净地修行。


    因此“具禁戒”就能“禁于此”(禁止受欲),由此能“摧诸欲”,摧伏内在的贪欲。不去享乐,用持戒的方式制伏贪欲,至少现前不现行,将来再以见无我的智慧断除贪欲随眠,就能彻底灭除贪烦恼。


    两句合一起,现今要希求大菩提来成就大义,为此要持基础的律仪戒,禁恶的律仪戒受持后就能禁止受欲,由此摧伏贪欲。这样就将无始劫来的享乐颠倒行扭转过来,过去都是享受欲尘、增长贪欲,现今行菩提道持禁戒制伏享乐、摧伏贪欲。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10: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忆念徒耗诸身未取实义


    再忆念过去徒耗了无量色身,未以此求取实义,即没有求得心要义,未以所依身事佛、听法、修道,都白白虚耗了。


    “汝应忆念为诸欲,徒耗诸身前边际。”这二句是重说,我们也要重新教诫自心,让它忆念过去为欲尘而虚耗了此前的一切所依身,由求诸欲就障蔽自心承事诸佛、闻法修行。


    首先障蔽承事诸佛。“未能承事恒沙佛”,没有能承事恒河沙数的诸佛,就连一尊佛也没有承事过。本来得过无数身,过去生中也应值遇过恒河沙数诸佛,但由于心为欲所引诱,疯狂弛求,尽其一生都在追逐五欲的道路上奔驰,没有机会亲近佛听法,所以未能承事佛。一世如此,世世都如此,以至于至今连一尊佛也没有好好承事过。


    其次障蔽闻法修行。“未从佛闻如是语”,没有从佛处听闻如是法语。“如是语”,应当是经文前面佛所说的胜妙法语,具体不得而知。未从佛闻法是因为未承事佛,先要在佛身边承事供养,佛欢喜说法才能闻法。如果没有亲近承事,离得很远,就无法听法。为什么未承事?整天忙着追逐五欲,没有时间亲近佛,就没有时间听法,最后也就无从修行。


    过去每一生都这样,虽然值遇过诸佛三宝,但不肯放下求取五欲的心行,也就不能承事供养佛陀、闻法受教,错失修行的机会,乃至今天尚是生死凡夫,颠倒迷惑、可怜可悯!这一世若再不抓住机会,就会重蹈覆辙。现今多少人都走在这条路上,已经遇佛教法,但以忙世法为借口,忙什么?说白了就是求五欲,以此不能承事善知识、听受法语,无从修行。过去无量世都如此,这一世若不扭转,将来生生世世都是这样,没有解脱的机会。这世还能遇佛法教,有听闻的机会,来世就难说了。一失人身,堕入三途,何时出来遇佛闻法很难说,所以这一世的机会一定要抓住!


    这颂本身是忆念徒耗诸身未取实义,看清过去的颠倒而将心扭转过来,再依前一颂发起今取大义之心:现今一定要行菩提道,为此要受持禁戒、摧伏贪欲,从颠倒之路中转过来!这是第二颂思维的重点。以上讲“不修行今后会怎样”是发挥思维,颂中没有直接讲,下面释意中讲到这点,所以我们的发挥也符合宗大师的开演。


    这二颂极具加持力,大家应当背下来,再再读诵思维。记得过去一起学法的道友都有共鸣,感觉这两颂很有加持力,中士道当初都能背下来,很多年过去其他都忘掉了,这两颂仍能背出,一背就很容易发起感触,这就是佛语的加持力。诵持这二偈能提醒自己过去是如何浪费所依身,将来又当如何,思前想后未来的路线就能定下来。这是非常殊胜的修法,应以信心受持,空闲时再再背诵。


    这样的胜妙法句如果看轻,没有信心、恭敬,学过去也就不过如此,“传说中士道很殊胜,但听下来也就这样,没什么殊胜啊!”不是它不殊胜,是没有信心恭敬接纳,再好的法在自己这儿也不起作用,法失效了,自心把它染污了。以信心恭敬受持哪怕一两个偈颂,一生中都会产生很大作用。从我自身修学来讲也是这样,过去总体上中士道下过功夫,至今仍起很大作用,在指引着我。特别是《华严经》这二颂,我忘不了,心里常能想到,一想到就发欢喜,读诵忆念,一忆念就感觉我再不能往生死里走,正念就容易提起来。中士道每段都有类似感受,但《华严经》这二颂感受最强。


    现在讲这两颂,就想到八九年前我学这段时的情景,当时的人已各自分散,所学的法却烙印在心里,现在产生作用。我想我们也一样,现在一起学习,将来因缘消散,大家各自延续修行道路时,这些法义只要在心里能发生作用,这场聚会也就值了。








    恭摘|归乡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10: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都是最殊胜的供养

    普贤菩萨对善财童子讲:“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有的供养中,法供养最殊胜。“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第一,修行供养。
    所谓如说修行供养。佛不需要你供养的身体、受用、善根,佛之所以让你做这些供养,接纳这些供养,主要是拿这些来做利益众生的事。若是你真正修行了,直截了当地就弘法利生了。
    因为你修行了,第一个利益的是你自己,你相续中有佛法了,这也叫弘扬佛法。什么叫正法久住?正法要住在哪里?正法不是住在大庙里,也不是住在大殿里。佛法常驻,正法久住,应该住于众生的相续中。
    如果你修行了,相续中有佛法了,正法就久住了,这叫弘扬正法;你修行了,你相续中有佛法了,能息灭你内心中的烦恼,能解除你内心的痛苦,这叫利益众生。既有弘法,又有利生。
    你相续中有佛法了,这叫正法久住,弘法利生直接就有了。你修行取得了成就,通过你的相续,通过你个人的努力,可以传播佛法,传播智慧,
    还可以帮助和利益众生,这样又连续不断地、恒常性地弘法利生了,所以法供养最为殊胜。如法修行本身就是一种供养,这是修行供养。
    第二,利益众生供养。
    如果你修行了,有成就了,就能弘扬正法了,就可以利益众生了。这样你就继承了佛的事业,圆满了佛的愿望,那是佛最高兴的事了。对佛来说这是最大的孝顺。你也就尽孝了,也可以说是报恩了。

    第三,摄受众生供养
    摄受众生是什么意思?就是要接纳众生。正如《上师赞》里所写:无论是美是丑,无论是善是恶,无论是颠倒还是愚痴,都一样能以慈心、悲心去接纳,去度化,这叫摄受众生。
    要摄受的是什么?就是你最讨厌、最烦的这个人,最不想见、最不想接触、恨之入骨的这个人;就要摄受、接纳怨敌仇人、鬼神恶魔等这些众生。“他对我太好了,对我有恩德”,然后就去接纳,这是自私,这不叫摄受。
    同修道友之间也是,稍微有一点点态度不好了,就再也不去见了,再也不去接触了,这不叫摄受。若是你想摄受众生,想接纳众生,就应该接受鬼神恶魔、怨敌仇人,摄受你最烦、最讨厌的这些人。
    我们通常是对比较顺心、顺眼的,就想多看看,多接触接触;对不顺眼、不顺心的,就尽量躲避;对比较善良、比较慈祥的,就想多接触、多看看;对脾气不好、态度不好的,就躲得远远的,根本就不想见,不愿意接触。
    对比较聪明、比较有智慧的,如所谓的上师、大德,到处跑去见;若是遇到疯子、乞丐,就躲得远远的。其实,这些有什么差别啊?
    对佛来说,摄受众生是最大的供养。因为佛会把所有的众生都视为自己身上的肉,佛会把所有的众生都视为自己的独子——家里唯一的儿子、唯一的女儿。
    当你去接纳他、度化他的时候,佛就高兴了:“这个人太好了。”尤其是你去接纳那些比较丑,比较恶,比较愚痴的人,佛就更高兴了。

    第四,代众生苦供养
    这种供养是最殊胜的。作为一个菩萨或一个修行人,应该将一切胜利和好处都献给众生,把一切恼害和损失都拿到自己身上。什么是自轻他重的菩提心?就是代众生受苦。
    我们现在就要学这种精神,要学习菩萨的精神,要学习佛的精神。不要害怕伤害和失败,不要总去希求胜利和利益。
    要修一个平等的心态。胜利和失败都是一样的,有胜利就有失败,有失败就有胜利。利和害也是一样,有利益就有损害,有损害就有利益。
    什么时候你修出平等心来了,什么时候达到了那种平等的境界时,才没有分别。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都是相对法。无论是利益,还是损害,这都是相对法。
    有利益就肯定有损害,有胜利就肯定有失败。所以,这还是轮回,还是痛苦。现在我们要超越,不逃避失败,也不希求胜利;不逃避伤害,也不希求利益。
    平等才是真正的“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平等心修出来了,当下就“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了。平等心是菩萨心、普贤行。有普贤行,才能进入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
    不要认为“佛的要求太高了,上师的要求有点太过分了,一切胜利和利益都要给别人,一切损害和失败都要拿到自己身上。这我可做不到,我只要不去伤害众生就可以了!”不是。
    你只不做恶,不伤害众生,那是小乘的境界。大乘要高出一层,不仅不伤害众生,还要利益众生。不仅利益众生,还要把伤害都拿到自己身上,替众生受苦。
    不伤害众生,是小乘;在不伤害众生的基础上,去利益众生,这是大乘。利益众生,将众生的痛苦拿到自己身上,自己的快乐给予众生,这种精神叫普贤行,是大菩萨的行愿。

    第五,勤修善根供养
    昼夜不停地修善根,这叫勤修善根。
    第六,不舍菩萨业供养
    不舍弃菩萨的事业,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第七,不离菩提心供养
    在任何时,在任何处,在任何境界当中都不舍弃菩提心,以利他心做供养。
    法供养,包括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一共有这几种供养。
    普贤菩萨又跟善财童子讲:“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如前供养,就是那些物质供养。做物质供养也是功德无量。
    “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物质供养的功德如此广大,如此不可思议。
    但是与一念法供养的功德相比,不及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百千俱劫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都是一些数字单位。
    “何为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为什么法供养的功德这么大?因为一切如来都会尊重法。一切佛菩萨都由法而生。若是没有正法,哪有佛?哪有僧?所以法是最殊胜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5 08:17
  •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2 08: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持跟智慧两个是平行的。片面地追求智慧,不重视行持的,不但是效果不好,而且智慧也大不了。为什么?障会来,身体会垮,神经会衰弱,学不进去了,所以说这些决定要配合。什么事情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少一个因,少一个缘就不行,你强调了这一边,偏偏适得其反,效果不是你理想的,而且是反面去了。

    ~~~ ​智敏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11-25 07:49 , Processed in 0.16894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