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风水倡导者徐韶杉倡议8月5日为风水节
作者:新闻部  文章来源:海空神佛网  点击数2181  更新时间:2008-7-17 16:56:3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特派记者李宏) ,黄金周景区“爆棚”、呼吁推行弹性休假、增设传统节日为假日。从权威部门获悉,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意见,已要求相关部门对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进行调研论证,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有望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广大居民有望得到更多的休息时间。 
  “这的确是令人鼓舞的消息,”风水倡导者徐韶杉兴高采烈对前来采访的笔者说。“增设传统节日为假日,这是人心所向,也是对党的17大精神的落实。”。

  “前一段时间社会上有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倡导传统文化,通过对17大精神的学习使我们感到民族必须自信、自强,使我们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和和谐社会之间联系。” 
  “风水文化喜闻乐见,对中国的城市、村落、民居择地、规划、营造有着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之一。为了继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我倡议8月5人为中国风水节。” 
  “之所以定出8月5日为风水节,是根据易学纳甲原理。8为辛纳甲为巽卦,巽卦为风,5为戊纳甲为坎卦,坎卦为水” 徐韶杉向笔者解释道,“这是按易学最古老的方法,也是周文王演易画文王八卦的方法。” 
   这倡议的确有创意。 
   风水又称堪舆,或称卜宅、相宅、图宅、青乌、青囊、形法、地理、阴阳、山水之术。 
   郭璞,我国东晋时代的学者、文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郭璞是历史上第一个给风水定义的人,他在《葬书》中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后人都视郭璞为风水史上之鼻祖。 
  有媒体报道说:看风水,这个行当在中国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了,但在劳动保障部新编的职业大典里,并没有“风水师”的位置。主要原因不是风水文化有什么错,而是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其文化精髓,没有做理性的整理和宣传,甚至是愚昧的反对。仿佛“风水师”就等同“巫婆神汉”,成为一种可以规范管理的行当吗?现今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委托南京大学所开展“建筑风水文化”认证培训、考核,合格者将由中心颁发证书。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积极的信号,政府将对过去被人们误解的“迷信”,进行必要的“正名”。  
  中国的风水文化比西方现代生态建筑学不谋而合的。生态建筑学在现代科学的意义上,关注人与建筑自然的关系,同中国风水学的“天人合一”宇宙观,有着根本的一致。即我们的风水学比生态建筑学早生至少3000年,遗憾的是我们的如此先进的文化,被人们扣上“迷信”的帽子冷落了数十年。  
   风水学的精髓是强调自然与住宅的和谐与人与住宅的和谐的完美统一。同样当代生态建筑学是从整体有机联系上以生态规律来揭示并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其实施手段,更以当代科学技术的物质条件为重,来实现人在自然生态系统下构建人工生态系统,以其间的具体的、物质的交流,争取达到最优关系。人类生存基本行为之一的居住环境经营,被称为“宅”,其系人与自然的中介。“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黄帝宅经》;“宅是外物,方圆由人,有可为之理,犹西施之洁不可为,而西施之服可为也”(《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博物明贤者未能悟斯道也”;“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则家代昌吉”;“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道天地,故不可独信命也”(《释命》)。 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可以理解为协调自然界生物与其环境共生关系,同时建筑住宅的泥匠也有系统的套路。虽然他们肯定讲出来现代人的术语,但他们有丰富的经验,让人们生活的更健康,更舒服,甚至更能够坚定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中国的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怀人本身。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境界,她忌讳机巧的强求。我们的祖先不太注重过度机巧的物械支持人的简单生活,这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正是西方现代向往的顺应自然,并有节制地改造和利用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协调与合作的意境。而我们的这种文明比西方现代文明,早于几千年登上了“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的高峰。为什么我们丢弃的“垃圾”,正是别人要追求的宝贝呢?这种现象不是很值得我们思考吗?! 
   我们期待着中国第一个风水节的到来,也是中国人正视自己民族文化信心的到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