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脑子里有一些热点话题,比如奥运会、圣火,比如说西藏问题,再比方说逾越节。当人们把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你会想到很多问题,比如多数人想到的藏独和圣火的问题。不过,我在这里会提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体育和信仰的问题。
这类问题最典型的例子来自电影《火的战车》,这部电影是取自真实的事件,不过我需要你关切的是其中一个情节:犹太人亚伯拉罕尽全力地提升自己的跑步技能,力图追求完美,并且雇佣了一个职业教练帮自己特训。在他们登上前往巴黎的船上时,主人公利德尔却得知自己所参加的项目是在一个礼拜日举行。对于信仰的坚持和安息日的尊重使得他立刻拒绝参加这个项目。幸好,另一位参赛选手林赛爵士主动将自己的机会让给了利德尔,终于,两个为了不同目的而奔跑的人在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上双双取得了胜利。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会存在交集,体育和信仰就是这样。在我们多数遇到的情况下,两者是协调一致的,但有时候,它们会遭遇冲突和尴尬。就像我们上面看到的故事一样。当然,体育和逾越节也会遭遇这样的问题,比方说我下面说到的事情:
在美国,不久后将要举行波士顿马拉松比赛,比赛的日期是2008年4月21日,这个日期恰好和今年的逾越节碰上了,今年,或者说是犹太教历5768年的逾越节是自20日到27日(开始于4月19日的晚上),这一个时间游戏对很多人来说无关紧要的,但对犹太人而言,却点出了和上面利德尔类似的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体育和信仰。
例如,有一个叫约拿.帕斯讷的犹太运动员就遇到这样的尴尬。约拿.帕斯讷不仅是一个马拉松比赛的参与者,也同时是一个犹太拉比。他现在的问题是:面对高能耗的马拉松体育运动,科学的赛前饮食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他必须在饮食上做精心的安排才可以确保运动的最佳状态。不过,在逾越节期间,他还必须面对苛刻的犹太饮食律法,最典型的是,犹太人在逾越节不可以吃发酵的食品,人们的传统总是去享受未经发酵的面包。事实上,在犹太教的逾越节期间(通常在中国的清明节前后),人们不得食用发酵的食品,唯一可以食用的是经过特殊制作的未经发酵的面包。同时,欧洲犹太人也不食用玉米、大米、豆荚、芝麻等类似谷类的食物。
这当然就会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对约拿.帕斯讷来说,针对体育制定的饮食计划,始终会和宗教饮食律法存在冲突之处。你可以画两个圆,一个圆是各种碳水化合物或各种其他有助于你能耗的食品,而另一个圆是逾越节允许食用的食品。对两个圆来说,它们的分布不可能是蕴涵关系,也不可能是分离关系,它们存在交集,而这个交集正是约拿.帕斯讷可以选择的。但是换一个角度说,对一个运动员来说,合理的饮食计划虽然可以是多样的,但一旦他必须考虑上述的交集,那么,对于像约拿.帕斯讷那样的犹太运动员来说,他所能可选方案就会局限得多。所以这意味着:他仍然必须在体育和信仰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协调点。
逾越节开始于犹太教历法的尼散月的15日到22日(实际上是从14日晚上开始),对犹太人来说,它是三大节日之首,其他两个节日是五旬节和住棚节。它们之所以可以并排放在一起,有宗教历史的原因,还有农业世俗的原因,因为无论是上面三个节日中的哪一个,都带着‘收获’的意味,‘收获’可以和‘宗教献祭’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圣经规定的节日里,这三个最流行的节日都以“朝圣”或“远足”著称,这三个朝圣节日的共同之处就是感受上帝存在的喜悦。在古时候,无数的朝圣者通常跋涉到耶路撒冷的圣殿来举行宗教仪式。在公元一世纪初去世的伟大的犹太哲学家、亚力山大城的斐洛,曾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情景:“在每个节日,都有来自不同城市的数不清的人们.有的跨越本陆.有的横渡海洋,从东西南北汇集在耶路撒冷圣殿。他们把这里的圣殿看作躲避喧闹生活的天堂和庇护所,在这儿他们寻求平静的气氛.从以前沉重的桎梏中解脱出来,短暂地享受宜人的快乐”。当然,逾越节的本体仍然是纪念上帝给摩西以巨大的神力,他使摩西可以将以色列人从埃及人的奴役下逃离出来。对于这样的故事,《圣经.出埃及记》里当然写得非常详细,并不需要我们在这里老调常谈。但是,我们需要把其中的一句话引在这里,因为它是我们话题的核心,这段话是这么写的:“从正月(尼散月)十四日晚上,直到二十一日晚上,你们要吃无酵饼。(《出埃及记》12:18)”
所以,让我们回到主题吧,逻辑是那么简单明了:约拿.帕斯讷是遵守教规的犹太人,遵守教规的犹太人当然要遵守逾越节的律法,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的日期是2008年4月21日,2008年4月21日是犹太教历法的尼散月十六日,而因为律法明白写着:从正月(尼散月)十四日晚上,直到二十一日晚上,你们要吃无酵饼!所以,约拿.帕斯讷只能选择在比赛期间食用无酵饼(馍矬-Matzah)。
(无酵饼也叫玛查哈(matzah),这是希伯来英语,如果你换成意第序英语,那多半该读成‘玛错’或‘玛册’。我后来发明了另一个译法,中国人大可以把它翻译成“馍矬”,所谓馍,也就是面制食品的意思,所谓矬,虽然多半指个矮,但我这里则引用它字里包含的‘容貌丑陋’以及‘逼迫’的延意和喻意。明代的高明在《琵琶记.奉旨招婿》里写道:“我做聪俊的媒婆,两脚疾走如梭。生得不矮又不矬,人人都来请我。” 无酵饼很符合这两个特点,翻译成“馍矬”,我看非常合适。)
约拿.帕斯讷当然不得不在丑陋的“馍矬”“逼迫”下去遵守逾越节的法令,但对身为拉比的他来说,为选择比赛而放弃饮食律法显然是大悖之事。所以,他告诉别人:“我参加比赛是为了支持一个慈善机构,实际上,马拉松对我不仅是一次体育活动,更是一场心灵上的精神追求。”但是他还补充说:“我是一个改革派的拉比,事实上,这对我的阻力并不是很大,但对正统派来说,在那一天进行长跑运动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他们在逾越节期间的头两天和末两天,在行为上是存有更多禁令的。”
对不同的犹太人,一场马拉松比赛会存在更多“塔木德式”的琐细区分。约拿.帕斯讷是个改革派的拉比,对他而言,他不会如正统派犹太人那样,约拿.帕斯讷可以允许自己在逾越节的头两天就参与体育比赛,但他在整个逾越节期间却又必须遵守严格的饮食律法;而对于很多保守派犹太人来说,他们介于改革派和正统派之间,保守派的拉比对参加比赛的犹太人说:“你们在逾越节头一天的行为将会反映你们对犹太传统观的苛守程度。”这句话给予了这些运动员在第二天进行比赛的自由,同时,对有些心里仍然怀有内疚的犹太人来说,他们并不会因为一场“逾越”宗教节期的比赛而感到后悔,对他们来说,这是一场有意义的体育比赛。有趣的是,对于更多世俗的犹太人来说,他们甚至会选择在那天打破苛刻的饮食律法,因为这样的逾越并不会打消他们对逾越节的尊敬,很多人甚至认为这是家庭传统的问题,而不应该被带到运动场去。
逾越节的问题对于比赛者是一回事,但对于波斯顿马拉松的组织方,这又是另外一回事,它提出了一个老早就存在的问题:体育和信仰的冲突该如何解决?当然,对马拉松的组织者来说,改变体育比赛的日期以便符合参赛者的宗教习惯,是一件难以实际操作的事情。因为体育活动的开放性意味着它应该接纳各种不同信仰的运动员,而一次比赛的公平性是难以协调各种不同宗教的习惯的。当然,体育比赛的后方仍然可以分区域的为运动员提供合适的条件。譬如说,对于大型的体育盛会来说,组织方总是会设置不同的饮食版块,以便为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运动员提供便利,甚至在很多场地的休息室,细心的组织者还会设置必要的祈祷室。
我们有理由尊重不同信仰的运动员的宗教信仰,这种尊重体现在我们业已合理控制好体育运动的公正性的同时,更体现在我们内心排除了各种歧视的心态的同时,如果我们确实遭遇到了问题,也可以找一个狭缝钻出去或者拐个弯绕出去,当然,更重要的是,正如开明的犹太人约拿.帕斯讷所说的那样:“马拉松对我不仅是一次体育活动,更是一场心灵上的精神追求!”如果更多人可以这么想,那么,体育和信仰的冲突就会慢慢溶解在精神的勇气中,而不再演变成为各种违背体育运动本旨的尴尬问题。
我说完这些事后,当然也会很自然问一问:
在处理体育和信仰这方面,北京,2008,你准备好了吗?
发 表 评 论 |
犹太焦点: | 犹太热点: | 相关文章: |
新闻排行
犹太
慈善
焦点
热点
![]() | [犹太原创]以色列,一个与中国互为 | 犹太教会 |
![]() | [犹太原创]犹太人对北京奥运会的正 | babametzia |
![]() | [犹太原创][图文]作为犹太人的理查 | 犹太教会 |
![]() | [犹太原创]《华盛顿邮报》对犹太成 | 犹太教会 |
![]() | [犹太原创]圣经为什么是站在民主自 | 犹太教会 |
![]() | [犹太原创]谁是犹太人?”——犹太 | 犹太教会 |
![]() | [犹太原创]一个伊朗人眼中的伊朗(1 | 犹太教会 |